Workflow
智能化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持续完善绿色低碳业务布局
新华社· 2025-09-26 00:4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加快从传统油气企业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 [1] - 公司明确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 将新能源业务纳入主营业务发展 [1]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比例已达7% [1] 新能源业务布局 - 积极培育CCUS产业链 完善地热、氢能、风电和CCUS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 [1] - 具体项目包括松辽盆地风光发电、环渤海湾地热、玉门油田绿氢示范基地及全国综合能源服务站 [1] - 前瞻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未来能源技术 着力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1] 油气供应格局 - 形成并巩固国内原油、国内天然气、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新格局 [2] - 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保供能力不断攀升 [1] - 建成覆盖全球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2] 炼化与创新突破 - 乙烯产能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年 一批标志性炼化项目建成投产 [2] - 在页岩油气革命、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 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2]
加速绿色转型,中国石油持续完善新能源业务布局
新华社· 2025-09-25 12:1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油气企业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 [1] - 新能源业务已被纳入主营业务发展 明确"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 [1] - 积极培育CCUS产业链 完善以地热、氢能、风光电和CCUS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 [1]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比例已达7% [1] - 前瞻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未来能源技术 着力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1] 新能源项目布局 - 在松辽盆地开发风光发电项目 [1] - 在环渤海湾推进地热项目 [1] - 在玉门油田建设"绿氢"示范基地 [1] - 逐步建设遍布全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 [1] 油气供应格局 - 形成并巩固国内原油、国内天然气、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供应新格局 [3] - 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保供能力不断攀升 [3] - 建成覆盖全球的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3] 炼化业务发展 - 一批标志性炼化项目建成投产 [3] - 乙烯产能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年 [3] 技术创新突破 - 在页岩油气革命、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成功完钻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 [3] -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3]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 [3]
中国石油:着力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4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成立75周年 为国内最大油气生产供应企业[1] -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 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1] - 国内原油产量占全国约50% 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约67%[1] - 乙烯产能突破1000万吨/年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二[1] -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2] 业务布局与转型战略 - 巩固国内原油/天然气/海外权益产量"三个1亿吨"格局[1] - 加快向"油气热电氢"和"炼化生精材"综合性国际能源与化工公司转型[1] - 建成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2] - 运营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2] - 建成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成为最大跨国经营企业[1] 新能源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国内能源供应比例7%[4] - 绿氢/CCUS/地热技术处行业前沿 开始瞄准可控核聚变技术[4] - 着力打造传统油气之后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4] - 页岩油气革命/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4]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4] 重大项目建设 - 广东石化/塔里木/长庆乙烷制乙烯等标志性炼化项目建成投产[1] - 深地塔科1井钻井项目持续推进[4] - 信息化补强核心工程国内全面上线[4]
75年,石油人正年轻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9: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75周年 从新中国初期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发展到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2] - 公司1998年揭牌成立集团公司 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深度[1] - 公司形成国内原油 国内天然气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的稳固供应格局[2] 业务运营成就 - 国内油气产量当量持续增长 乍得区块年产量从100万吨跨越至超500万吨[2] - 长庆油田工作室通过油井诊断技术累计创效1.8亿元[2] - 数字化转型项目在145家单位上线运行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5] 技术创新突破 - 页岩油气勘探技术实现岩石表征分辨率从厘米级推进至亚纳米级[5] - 辽阳石化团队打破共聚酯领域国外技术垄断[5] - 深地塔科1井钻井工程代表万米深井钻探技术突破[1][5] 人才与精神传承 -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持续传承[2] - 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如金旭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页岩油气勘探[5] - 杨义兴27年技术坚守与耿捷14年海外运营保障[2]
大庆石化:数字驱动 智慧运行
中国发展网· 2025-09-12 07:47
数字化转型战略 - 公司积极响应"数智中国石油"战略 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引擎 通过数字平台建设 智能终端覆盖和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 - 公司以构建"数字大庆石化"为目标 系统推进信息系统集成与统一数字平台建设 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指挥体系[3] 生产指挥体系升级 - 公司2012年启动化工区中心控制室建设 2018年和2023年完成从分散控制站向中心控制室的全面迁移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平台聚合能力提升[3] - 中心控制室汇聚6个运行部 35套生产装置的实时数据 集成6大类187套国际领先控制系统 构建集感知 调整 预警 执行于一体的指挥体系[3] - 公司建成涵盖100余套信息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实现内部数据全部自采计算 外部数据自动获取 以及全业务全要素自动化监控与分析[3] 智能装备应用成效 - 2024年初智能巡检系统在炼油一部 乙烯一部试运行 通过智能巡检仪和点检仪完成数据采集上传 系统自动生成追溯报表[5] - 上半年14套装置的26项指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数字化管理成效显著[5] - 化工运行二部引入防爆机器人执行高危高压环境巡检 通过AI识别 红外热成像 气体检测等技术实现自主导航和设备监测[5] - 无人机配备红外及可见光双摄像头 对装置及管输系统开展深度检查 提升巡查效率[5] 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 公司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安全管理 打造智能化高效化安全防护体系 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7] - 2024年5月建成投用消防保卫联合指挥中心 占地240平方米 集成8大功能模块 覆盖从接警到处置的信息化流程[7] - 指令传达时间从1分钟压缩至10秒 消防首车出警时间缩短至45秒[7] - 中心支持事故模拟推演和协同标绘 提升态势感知与决策能力 今年完成现场监护621次 处理火警救援68起 开展实战演练170次[7]
岚图瞄准Top3爆款,冲击20万年销量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8:49
核心观点 - 岚图汽车推出全新知音车型 售价20.29万元起 搭载华为乾崑ADS 4.0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5.0 上市12分钟大定订单突破3000台 [1] - 公司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智能化发展模式 既与华为深度合作又坚持全栈自研 强调兼顾高品质体验与复杂场景适配 [2][6] - 岚图1-8月累计交付8.18万辆 同比增长92% 年销量目标瞄准20万辆 SUV车型计划占比50%以上 [1][9] 产品升级与销售表现 - 全新知音完成1202项升级 涵盖外饰 内饰 底盘 三电系统及电池技术 [7] - 8月交付量达1.35万辆 同比增长119% 产品线形成"梦想家+FREE+"组合 [1] - 知音目标客群为25-38岁 女性占比显著提升 FREE+目标客群为32岁以上 [8] 技术合作与自主研发 - 与华为战略合作采用"满血"华为方案 包含鸿蒙智舱和乾崑智驾ADS4 [6] - 自研逍遥座舱和鲲鹏智驾已应用于岚图梦想家车型 [6] - 团队覆盖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大方向 同时负责合作与自主研发 [2][6] 市场竞争与目标 - 瞄准SUV市场TOP3地位 计划使知音与FREE+成为"SUV双子星"爆款 [4] - 纯电SUV市场竞争激烈 需应对Model Y 小米SU7等竞品挑战 [4] - 纯电动车占比预计持续增长 但混动车和燃油车仍将保持一定份额 [10] 产品规划与战略 - 2025年将推出追光L 2026款梦想家及代号"泰山"的大六座旗舰SUV [11] - 纯电车型比例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调整 [10] - 坚持健康高质量发展 不参与亏本竞争 注重利润和毛利底线 [11]
卢放:岚图恰好站在东风新能源转型关键节点上
新京报· 2025-08-31 21:0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岚图汽车采用开放合作与全栈自研并行的"两条腿走路"模式推进智能化发展 [2][7] - 公司坚持不亏本赚吆喝的原则 拒绝恶性价格竞争 注重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8] - 岚图汽车上市体现了东风集团向新能源转型的坚定决心 公司处于历史关键节点 [2][9]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全新岚图知音定位为中国年轻家庭打造的纯电SUV 官方指导价20.29万元-24.29万元 [2][5] - 新车进行1202项升级 应用最新电池技术 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和乾崑智驾ADS4 [2] - 产品动力形式覆盖纯电、混动和增程 将根据需求变化逐步调整纯电车型比例 [3] - 岚图梦想家搭载自研逍遥座舱和鲲鹏智驾 具备全栈自研能力 [7] 合作与竞争关系 - 与华为深度合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双方秉承互利共赢态度 [2] - 认为合作协同做大市场是主流 希望与所有友商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4][6] - 承认存在竞争关系但不怕竞争 强调每个产品都有独特目标人群和市场需求 [6] 市场与资本运作 - 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反映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5][9] - 2026款岚图梦想家在成都车展预售 推出智能超混版和智能纯电版 [5] - 公司股价当日波动显示8.81港元 跌幅1.34% [5]
绿色智能新赛道 卫浴行业T8峰会共谋破局之道
北京商报· 2025-08-25 15:21
行业转型趋势 - 行业正从传统功能满足向智能化 绿色化 全球化方向转型 [1] - 峰会深入探讨全球化布局 智能化发展与低碳化转型的前沿趋势 [1] -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显著 [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上半年行业产量下降不足2%但销售额下滑超10% 利润平均下降30%以上 [3] - 企业在调整期承受营收和利润波动压力 同时迎来新增长机遇 [3] - 存量房市场崛起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 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 [3] 市场规模预测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4674亿元 预计2025年超5000亿元 [4] - 智能化 绿色化 高端化产品不断涌现 [3] 企业发展策略 - 企业端要推进降本增效 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与附加值 [3] - 渠道端需严格把控现金流 避免盲目垫资和过度扩张 [3] - 经销商应注重旗舰店质量而非数量 回归前店后仓模式降低运营成本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要从创新驱动 绿色理念 供应链优化 开放合作 品质提升五方面发力 [4] - 头部品牌将加速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 强化品牌与供应链出海力度 [4] - 推动中国卫浴在全球市场的发展与影响力 实现中国品牌世界化目标 [4]
青海油田:架起“数智桥”让油区生产一线信号满格全覆盖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8:48
项目概况 - 青海油田井场通信信号强化工程历时2个月正式竣工 标志着数智油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通信基础 [1] - 工程通过新建7座通信基站实现生产区域4G信号全覆盖 视频监控延迟率从30秒降至0.5秒以内 员工移动终端调取数据效率大幅提升 [1][2] 实施背景 - 油田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 部分生产一线长期存在通信信号薄弱或无信号问题 井场视频通信覆盖率不足 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与高效管理 [1] - 国家大力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公司积极响应集团"数智中国石油"建设号召 将解决通信信号问题作为数字化转型重点任务 [1] 技术方案 - 采用华为BBU3910和RRU3632等关键设备 运用MIMO技术和天线设计优化信号传输 显著增强传输速度及质量 [2] - 专项攻关小组50余名技术人员进行多轮精准勘测 在五个采油厂7个关键点位科学规划基站布局 [2] 工程成效 - 生产一线区域4G信号覆盖率达100% 关键视频监控画面实现实时流畅回传 彻底解决"看不清看不全看不了"现场画面的历史问题 [2] - 视频监控隐患排查效率翻番 为现场安全监管、远程技术支持和应急指挥提供坚实保障 并与油田物联网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2]
一文搞懂,低空经济低空空域平台基础设施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41
低空空域平台基础设施的关键构成 - 通用机场是核心组成部分,提供起降、备降、停放和能源补给服务,如江苏南通如皋通用机场支持旅游观光和航空作业飞行 [3] - 多样化起降站包括小型无人机平台(城市物流)、中型起降场(农业植保)、大型枢纽(货运)、eVTOL专用场和直升机平台(医疗救援) [4] - 通信网络需突破4G/5G的150m高度限制,通过融合专网/卫星实现1000m覆盖,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正推进低空智联网建设 [5] - 导航系统需差分定位和多模态融合技术提升精度,监测设施依赖雷达/光电传感器实现低空飞行器精细化识别 [6] - 能源站分为充电式(电动飞行器)、加油式(燃油动力)和新型能源站(氢能),保障设施包括紧急备降场和专业检修库 [7][8] 建设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通用机场达451个,5G低空网络加速覆盖,但东部与中西部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 [12][13] - 技术标准碎片化导致设备兼容性差,通信协议不统一影响跨区域飞行 [14] - 建设资金压力来自土地购置、设备采购等多环节,制约规模扩张 [14]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方向:AI和大数据将应用于航路动态规划、自动预警和能源管理 [15] - 一体化融合:起降设施与通信/能源网络无缝对接,并与地面交通系统协同 [16] - 绿色化转型: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占比提升,环保材料降低碳排放 [17] 行业意义 - 安全价值:精准导航和实时通信可预防碰撞事故,监测设施提供气象预警 [10] - 效率提升:多样化起降站缩短任务周转时间,智能航路系统优化空域利用率 [11] - 创新驱动:基础设施完善催生低空物流/旅游等新场景,推动产业链技术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