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地产(00012):降息提振估值及房地产市场表现,上调评级至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9-19 05:16
投资评级 - 报告将恒基地产(12 HK)评级上调至"买入" [1][2] - 目标价从25.90港元上调至32.68港元 潜在涨幅16.9% [1][5]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4.25%区间 为2025年首次降息 预计未来18个月内还将降息5次总计125个基点 [2][5] - 降息将降低利息支出 激活香港房地产市场 促进开发板块销售和利润率回升 提升投资物业组合资产价值 [5] - 香港施政报告公布更灵活土地收地和交换模式 北部都会区开发加速将有利于恒基地产变现庞大农地储备 [5] - 公司拥有约4190万平方尺农地储备 历史平均成本仅每平方呎227港元 近期土地收地价超过每平方呎1000港元 [5] - 基于降息和北部都会区开发影响 上调公司资产净值预测至每股65.4港元(前为57.6港元) [5] - 轻微上调2025-2027年利润预测以反映利息开支减少的影响 [5]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252.56亿港元 同比下降8.4% 预计2025年将增长14.9%至290.16亿港元 [4] - 2024年核心利润97.74亿港元 同比增长0.7% 预计2025年将下降5.3%至92.57亿港元 [4] - 2024年核心每股盈利2.02港元 预计2025年为1.91港元 2026年回升至2.07港元 2027年达2.33港元 [4] - 市盈率从2024年的13.8倍预计升至2025年的14.6倍 随后降至2027年的12.0倍 [4] - 市账率维持在0.41-0.42倍区间 每股账面净值约66.54-67.45港元 [4] - 股息率稳定在6.4% 每股股息1.80港元 [4] - 毛利率从2024年的36.0%预计升至2025年的38.1% 2027年进一步升至39.4% [10] - 净负债权益比从2024年的18.9%预计升至2027年的22.4% [10] 估值分析 - 采用资产净值折让估值法 折让率从55%调整至50% [5] - 目标价32.68港元基于每股资产净值65.4港元计算 [5] - 当前股价27.96港元较52周高位29.05港元低3.8% 较52周低位19.88港元高40.6% [4]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8.47% 200天平均价为25.12港元 [4]
华旺科技(605377):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高分红与格局优化显长期价值
华创证券· 2025-09-19 05:13
投资评级 - 华旺科技投资评级为"强推"(维持)[2] - 目标价10.98元/股 当前价9.06元[4] 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但高分红与格局优化显长期价值[2] - 行业出清龙头受益 成本控制和产品研发优势显著[8] - 欧洲反倾销不确定性消除 欧洲市场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8]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6.27亿元(同比-16.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48.5%)[2] - 单二季度营收7.79亿元(同比-21.7%)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1.7%)[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08/4.69/5.21亿元 对应PE 12/11/10倍[4][8] - 25H1毛利率13.0%(同比-5.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9.57%(同比-6.0个百分点)[8] 业务分析 - 装饰原纸业务营收13.49亿元(同比-12.4%)木浆贸易业务营收2.72亿元(同比-28.7%)[8] - 国内营收12.48亿元(同比-18.2%)国外营收3.79亿元(同比-9.9%)[8] - 财务费用率-2.50%(同比-2.1个百分点)受益于汇兑损益减少及利息收入增加[8] 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拟每10股派现2.30元 合计派现1.28亿元[8] - 分红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比例达82.23%[8] 行业前景 - 主要原材料钛白粉价格回落至底部 纸浆价格上行支撑不足[8] - 欧盟反倾销税落地(公司26.4% vs 夏王26.9%)不确定性消除[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4.78/38.57/41.98亿元 同比增速-7.7%/10.9%/8.9%[4]
伊利股份(600887):奶粉冷饮高速增长,盈利边际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9-19 05:11
投资评级 - 买入-A首次评级 6个月目标价34.71元 对应25年19.56倍PE [5][9] 核心观点 - 奶粉及冷饮业务双位数增长驱动收入结构优化 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边际改善 [1][2][3] - 公司通过高端新品研发和全渠道布局强化竞争优势 例如金领冠、托菲儿有机奶粉及巧乐兹芋泥雪糕等爆款新品 [2][3] - 2025Q2业绩显著回暖 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90%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9.48% [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17.77亿元(+3.49% YoY) 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4.39% YoY)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31.78% YoY)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288.38亿元(+5.90% YoY) 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44.65% YoY) 扣非净利润23.87亿元(+49.48% YoY) [1] - 盈利能力边际提升 25Q2毛利率34.19%(+0.61pct YoY) 净利率8.05%(+2.16pct YoY) [3] 业务分拆 - 分产品:液体乳361.3亿元(-2.1% YoY) 奶粉及奶制品165.8亿元(+14.3% YoY) 冷饮82.3亿元(+12.4% YoY) 其他产品3.9亿元(-5.1% YoY) [2] - 分渠道:经销收入593.5亿元(+3.3% YoY) 直营收入19.6亿元(+17.3% YoY) 电商及新零售渠道贡献显著 [2] - 分区域:华北171.4亿元(+2.0% YoY) 华南150.8亿元(+2.5% YoY) 华中113.6亿元(+3.3% YoY) 华东90.6亿元(-0.2% YoY) 其他区域86.8亿元(+15.1% YoY) [2] 渠道与运营 - 经销商总数18,099家 较去年同期减少489家 其中华南地区增加411家 其他区域有所下滑 [2] - 深化数字化营销与全渠道布局 强化电商、会员店(如山姆)、零食店等新零售渠道渗透 [2][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4%、3.9%、3.9%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8%、10.2%、5.6% [4][10] - 重点扩张高毛利业务(奶粉/冷饮) 持续推出高端有机婴配粉、特医奶粉及功能性营养品 [3] - 盈利指标持续优化 预计2025年净利润率9.4%(2024年:7.3%) ROE提升至19.6%(2024年:15.9%) [10]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28.08元(2025-09-17) 总市值1,776.16亿元 [5] - 基于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 19.56倍 给予目标估值 [9][11] - 预测2025年EPS 1.77元 对应PE 15.8倍 低于乳业可比公司均值 [10][11]
德科立(688205):DCI产能持续建设中,硅基OCS已获千万订单
山西证券· 2025-09-19 03:01
投资评级 - 增持-A评级(维持) [2] 核心观点 - 德科立DCI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硅基OCS已获得千万元级别订单 [4][6][7] - 北美DCI互联市场需求爆发 2025年全球DCI产值预计达400亿美元(同比+14.3%) 2026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 [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4.3亿元(同比+5.9%) 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48.2%) 综合毛利率26.3%(同比-5.2pct)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2.9/5.9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47/76/38倍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传输产品线营收3.3亿元(同比-7.9%) 毛利率下滑4.4pct [5] - 接入和数据产品线营收1.0亿元(同比+104.7%) 主要受益于数通市场DCI和高速光模块增长 [5] - 预计2025年营收11.77亿元(同比+39.9%) 2026年营收22.30亿元(同比+89.4%) 2027年营收34.50亿元(同比+54.7%) [10]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27.6%提升至2027年34.7% [10] 业务进展 - DCI产品线面临产能释放瓶颈 泰国产线验厂投产需要时间 [5] - 公司长期服务Infinera、Ciena、诺基亚、ECI等海外客户 [6] - 硅基OCS光交换机已出货样机 2024年获千万元订单 2025年预计还有千万级以上样机订单 [7] - 第二代高维度OCS研发加速推进 目标2026年上半年推出样机 [7] 市场前景 - 2025年Q2全球光传输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4% 主要受分解式波分复用设备和DCI需求推动 [6] - 北美DCI需求增长来自三方面:新建数据中心物理连接、分布式训练需求、分布式推理兴起 [6] - OCS光交换机在AI训练和推理网络中呈现功耗、时延和成本优势 获大厂重视 [7]
星图测控(920116):业绩符合预期,面向未来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中邮证券· 2025-09-19 02:25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首次覆盖 [2][8]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营收0.99亿元 同比增长21.9% 毛利率54.57% 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增长24.26% [5] - 特种业务收入占比约三分之二 软件销售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97.59% 毛利率达87.55% [6] - 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2025年上半年我国火箭发射35次 商业发射占比17% 公司布局全产业链 完善太空云产品体系 [7]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63亿元、4.57亿元、5.79亿元 同比增长25.80%、25.98%、26.6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41亿元、1.80亿元 同比增长28.28%、29.12%、28.06%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0.77亿元 同比增长6.6% 毛利率55.20% 系统集成设备收入0.08亿元 同比增长15.60% 毛利率32.54% [6]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68元 2026年0.88元 2027年1.13元 市盈率从104.87倍下降至63.42倍 [10] - 毛利率保持稳定 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52.8%-52.9% 净资产收益率从15.0%提升至18.3% [13] 行业前景 - 商业航天发射活动显著增加 2025年上半年送153个载荷入轨 同比增长近17% 多家企业在液体火箭回收复用方面进展快速 [7] - 千帆、GW星座快速组网 遥感等方向发射量大幅提升 太空交通管理及测控数传时效性需求提升 [7] - 超大规模星座管控复杂度提升 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 公司推进太空云智算平台 融合大模型技术提升空间业务智能化水平 [7] 公司基本情况 - 总市值114亿元 流通市值29亿元 总股本1.60亿股 流通股本0.41亿股 最新收盘价71.55元 [4] - 52周内最高价134.98元 最低价35.10元 资产负债率34.6% 市盈率69.47倍 [4] - 第一大股东为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4]
浙能电力(600023):煤价下滑带动成本端显著改善,Q2盈利反转
天风证券· 2025-09-19 01: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煤价下滑带动成本端显著改善 Q2盈利实现反转 [1][2] - 发电量平稳增长 2025H1完成发电量78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8% [2] - 投资收益有所下滑 2025H1投资净收益20.78亿元同比降低20.44% [3] - 2024年资产减值计提金额较大 2025H1资产减值0.04亿元同比降低98.88% [4] -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9.35/81.89/84.98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54.72亿元同比降低11.68% 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降低10.57% [1] - 2025Q2营业收入178.70亿元同比降低11.28% 归母净利润24.37亿元同比增长15.42% [1] - 营业成本316.32亿元同比降低11.50% [2] - 秦皇岛Q5500煤炭均价676元/吨同比降低199元/吨 其中Q2均价632元/吨同比降低217元/吨 [2] - 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17.13亿元同比降低23.87% 参股核电收益8.17亿元同比降低2.34% [3] 业务发展 - 受益于浙江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及新增装机投产 六横二期3、4号机分别于2024年7月及11月投产 [2] - 参股三门核电三期已完成核准 金七门核电站1号机组建设稳步推进 [3] - 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进入核聚变领域 [3] - 中来股份业绩补偿金合计1.48亿元将于2026-2027年获取 [4]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8.48倍 预计2026年8.22倍 2027年7.92倍 [4] - 当前市净率0.88倍 预计2026年0.83倍 2027年0.79倍 [4][10] - 每股收益2025E 0.59元 2026E 0.61元 2027E 0.63元 [4][10] - EV/EBITDA 2025E 5.21倍 2026E 4.92倍 2027E 4.68倍 [10]
厦门港务(000905):深度研究报告:拟注入资产焕新颜,盈利能力、红利属性或双提升
华创证券· 2025-09-19 01:2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11] 核心观点 - 厦门港务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控股股东旗下优质集装箱码头资产,交易完成后公司盈利能力与红利属性有望实现双提升 [1][6][8] - 标的资产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拥有稀缺资源,年通过能力超1000万标箱(占厦门全港能力3/4以上),2024年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15.29%),毛利率35.2%,盈利能力和业绩体量显著高于上市公司现有水平 [6][9] - 重组后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将从2亿元体量增长至6亿元(增幅近200%),总资产规模翻倍,资产负债率下降超7个百分点,并承诺2025-2027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提高至60% [6][10][11] 公司业务结构 - 当前主营三大业务:散杂货码头装卸与堆存(2024年吞吐量3830.04万吨)、港口配套服务(毛利占比39.85%)、综合供应链(收入占比89.62%,毛利率不足1%) [6][34] - 2024年营业收入221.47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13.8%);2025H1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9.4%),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119.7%) [6][25][26] 资产重组方案 - 交易对价61.78亿元(现金支付9.27亿元+股份对价52.51亿元),发行价6.64元/股,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70%股权 [47] - 配套募资不超过35亿元,用于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中心(9.3亿元)、码头设备更新(7.65亿元)、翔安港区泊位建设(5.29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 [47][83] 区域优势与增长潜力 - 厦门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装箱枢纽港,中国第7大集装箱港口,福建省集装箱吞吐量占比70% [6][48][90] - 航线布局以亚洲为主(东南亚占比30%、日韩29%、中国港台15%),受益于两岸融合及RCEP区域经济合作 [102][108] - 福建省港口分工明确,厦门港定位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对台地理优势显著 [88][90][102] 财务预测(不考虑重组)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17亿元(+8.6%)、2.31亿元(+6.5%)、2.64亿元(+14.5%) [3][11] - 对应EPS:0.29元、0.31元、0.36元,PE倍数:28倍、27倍、23倍 [3][11]
福立旺(688678):乘人形机器人之风,3C精密制造领军者再启航
东吴证券· 2025-09-18 15:37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1][5] 核心观点 - 福立旺作为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领军企业 深度绑定北美大客户等高端客户 产品覆盖3C消费电子 汽车 电动工具及新兴领域 以微米级加工技术构建竞争壁垒[2][3] - 公司2024年营收12.85亿元(同比+29.60%)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62/2.49/3.01亿元 同比增速达197.44%/53.62%/20.80% 利润反转在即[1][24] - 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赛道 微型丝杠处于研发送样阶段 携手华辰装备布局100台精密磨床 投资20亿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预计年产值30亿元[4][16][109] 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3C业务占比54.9%(25H1) 产品包括POGO PIN MIM结构件等 北美大客户终端占比超60% 受益于2025-2027年AirPods Pro折叠屏iPhone及Vision Pro新品周期[3][40][62][64] - 汽车业务占比14.7%(25H1) 覆盖天窗 车灯及动力系统零部件 2025Q1新能源品牌全景天窗渗透率近100% 驱动精密结构件需求扩容[3][74][78] - 电动工具业务占比17.1%(25H1) 2024年全球出货量5.7亿台(同比+24.8%) 客户包括MAKITA BOSCH等头部厂商 2024年新立84个项目[3][80] 人形机器人领域突破 - 微型丝杠采用腱绳+丝杠方案 Optimus V2用量提升 公司通过车铣复合技术及CNC工艺实现横向扩张 3项在研项目投资3400万元[4][16][108] - MiM技术可生产0.1mm厚度齿轮 适用于谐波减速器柔轮等精密传动件 实现减重60%及800MPa抗拉强度[4][113][116] - 设立苏州福立旺子公司承载机器人项目 昆山基地规划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 聚焦微米级精密部件研发[4][16][109] 财务与产能规划 - 2025H1营收7.05亿元(同比+27.45%) 但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138.73%) 主因产能前置建设及北美大客户订单准备成本[24][26] - 南通生产基地166亩 昆山基地101.83亩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 年纳税近1亿元[16][109] - 当前股价31.62元 对应2025-2027年动态PE分别为47/30/25倍 总市值81.98亿元[1][8]
新巨丰(301296):加强与纷美包装在业务、管理、技术等方面融合
天风证券· 2025-09-18 15: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 核心观点 - 公司25Q2营收9亿元,同比增长132%,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37% [1] - 25H1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减少31% [1] - 通过收购纷美包装控股权,加强业务协同与技术融合,提升无菌包装领域竞争力 [1][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亿/2.1亿/2.6亿元,对应PE为25x/20x/16x [3]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业务整合及新生产线建设 [1] - 25年预计营收2,555.7百万元(同比增长49.79%),26年预计营收2,935.67百万元(同比增长14.87%) [3][8] - 25年预计毛利率21.07%,26年预计回升至21.58% [8][9] - 25年预计每股收益0.40元,26年提升至0.50元 [3][8] 业务整合进展 - 已完成纷美包装要约收购,进入整合阶段,重点推进管理、团队与技术融合 [1][2] - 保持纷美包装港股上市地位,强化国际形象与融资渠道 [2] - 技术合作聚焦灌装机研发与高端产品市场,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2] 产能与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50亿包无菌包装材料生产项目"建设,积累高端产品及灌装设备经验 [1] - 通过整合纷美包装资源,扩大国产无菌包装市场份额 [2]
昇兴股份(002752):完善客户结构,海外市场积极扩张
天风证券· 2025-09-18 15: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核心观点 - 公司面对金属包装行业下游饮料啤酒市场需求不振及产能供大于求的不利环境 通过苦练内功、增加市场份额、优化生产布局和海外拓展来应对挑战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亿元 同比增长0.1% 归母净利润1.5亿元 同比下降37%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6亿元 同比增长4% 归母净利润0.5亿元 同比下降51%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4.5亿元、5.6亿元(2025-2026年前值分别为5.3亿元、6.5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61亿元、78.41亿元、86.21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84%、7.98%、9.96%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47元、0.57元 [5] - 2025年预测市盈率14.99倍 2027年降至9.72倍 [5] 市场份额与客户结构 - 公司积极应对下游行业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2] - 巩固传统优势客户市场占有率 部分战略重点客户市占率有所上升 [2] - 抓住细分市场商机 加快新产品和新业务开发进度 积极发掘潜在增长客户 [2] - 进一步完善客户结构 [2] 产能布局优化 - 公司审慎控制资本开支和新产能建设 结合客户需求变化持续优化国内产能布局 [3] - 南宁工厂已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 [3] - 针对客户个性化区域化需求 适时增加区域产能投入以快速匹配客户需求 [3]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市场拓展一直是公司关注重点 [4] - 稳定金边工厂业务的同时 积极推进其他区域新项目和客户拓展工作 [4] - 印尼工厂已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 [4] - 启动越南工厂两片罐生产线建设投资项目 [4]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食品饮料包装容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及提供饮料灌装服务 [5] - 主要产品包括饮料罐和食品罐 涵盖三片罐、二片罐、铝瓶产品 [5] - 为食品、饮料及啤酒行业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信息智能数据服务的一体化全方位服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