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田(TM)
icon
搜索文档
Deriva Energy's 100 MW Wildflower Solar Facility Now Operational
Prnewswire· 2025-03-18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Wildflower Solar在密西西比州德索托县上线并发电,这是Deriva Energy在该州的首笔投资,项目对当地有经济益处,且助力丰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2][3] 项目情况 - Wildflower Solar在密西西比州德索托县上线并发电,是Deriva Energy在该州首笔投资 [1] - 项目为丰田企业可持续发展倡议的前沿项目 [2][3] - 项目安装期间雇佣近300名建筑工人,将提供长期就业机会,为当地税收做贡献并向丰田北美销售可再生能源 [3] 公司情况 Deriva Energy - 是清洁能源行业领先企业,在美国有超6000兆瓦运营资产和超12500兆瓦开发中资产 [4] - 是布鲁克菲尔德旗下投资组合公司,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 [4] 丰田 - 在北美近70年,通过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及超1800家经销商推进可持续下一代出行 [5] - 在北美直接雇佣近64000人,14家工厂设计、工程和组装近4900万辆汽车 [6] - 2025年春季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将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目前提供31种电动选择 [6]
丰田将暂缓在欧洲推出小型电动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7 15:56
欧洲小型电动车市场趋势 - 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加速推出售价2万欧元以下的低价电动小型车,以应对中国小型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的竞争[6] - 大众、雷诺、达契亚和雪铁龙已宣布将推出欧洲本土生产的纯电动小型车[6] - 目前欧洲市场两款售价低于2万欧元的小型电动车均为中国进口车型:零跑T03和达契亚Spring[15] 丰田在欧洲市场的策略 - 丰田暂缓在欧洲推出低成本纯电动汽车,认为当前电池成本下难以盈利[6] - 丰田欧洲高管表示2万欧元电动车在便利性、可负担性和实用性方面仍存在不足[7] - 丰田计划今年推出HEV版Aygo X,该车型是唯一未电气化的高销量欧洲车型[11] - 2023年西欧注册的丰田汽车中77%为HEV车型[11] 小型车市场现状 - 2023年欧洲小型车销量下降22%至543784辆[13] - 丰田Aygo X销量增长50%至98723辆,成为该细分市场增幅最大车型[13] - 菲亚特Panda以120135辆销量保持领先,现代i10以69393辆排名第三[13] - 市场下滑原因包括菲亚特停产ICE版500车型(减少41783辆)和欧盟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减少38115辆)[13] 竞争对手动态 - 大众计划2027年推出售价2万欧元的ID1,CEO表示虽利润率低但有助于获取新客户[15] - 大众CFO坦言ID1实现正利润将很困难,但可减轻ID2等大型电动车的定价压力[17] - 雪铁龙C3低价版将在斯洛伐克生产,雷诺新一代电动Twingo将于2026年在斯洛文尼亚投产[17] - 比亚迪将于春季在欧洲推出售价"远低于"2万欧元的改款海鸥[17]
丰田拟2026年前在欧洲推15款EV,不含低价车
日经中文网· 2025-03-12 03:22
丰田欧洲纯电动汽车战略 - 公司计划2026年前在欧洲推出15款新型纯电动汽车,其中丰田品牌乘用车6款,雷克萨斯品牌3款 [1][2] - 纯电动汽车占新车销售比例将从5%提升至20% [1] - 已公开3款车型:续航600公里的小型SUV"C-HR+"、铃木贴牌生产的"Urban Cruiser"、新款"bZ4X" [1] 产品与技术特点 - 雷克萨斯SUV"RZ"将首次搭载通过电信号连接和控制转向系统和轮胎的新技术 [2] - 公司提倡不偏不倚的全方位战略,但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仅13.9万辆,占比1.3% [2] - 3款新车型将从日本和印度出口至欧洲,暂不考虑本地化生产 [3]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 - 欧洲市场竞争对手(大众、雷诺、比亚迪)正加速推出2万欧元以下的低价纯电动汽车 [1][2] - 公司在中国推出11万元的低价车型"bZ3X",但明确表示在欧洲市场不急于跟进低价策略 [1][3] - 欧洲法人社长认为"没有像其他车企全力转型电动,所以能稳步推进战略" [2] 销售目标与市场判断 - 维持2026年在欧洲销售25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但承认"计划可能会推迟" [2] - 认为欧洲纯电动汽车需求正在放缓,需要更谨慎看待实际需求 [2] - 指出纯电动汽车在欧洲"越来越被接受为生活的一部分" [1]
中日韩在美国造电池,产能翻番,前景未卜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8 13:09
美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扩张 - 2025年美国将有超10家新电池工厂投产 使本土电池制造能力增长至4215GWh(较此前翻倍) [4] - 主要参与者包括LGES SK On 三星等电池巨头及丰田 福特 本田 现代 特斯拉 Stellantis等车企 [4] - 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达130万辆(同比+73%) 市场份额达81%(2021年32% 2022年58% 2023年73%) [4] - 销量增长受消费者激励措施和有利融资推动 通用 福特 现代等车企表现突出 [4] 新工厂投产的五大影响 - 供应链自主性:减少进口依赖 降低国际供应链中断风险 [6] - 成本下降:规模效应有望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推动电动车价格竞争力提升 [6] - 产业促进:保障电动车制造商供应 加速电动化转型 [6] - 就业创造:直接带动大量岗位 刺激当地经济发展 [6] - 技术创新:吸引研发资源 提升美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 [6] 日韩企业主导的产能布局 - 丰田投资140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建厂(产能30+GWh) [13][15] - 松下能源在堪萨斯州投40亿美元建厂(30GWh 主要供特斯拉) [15] - LGES与本田合资在俄亥俄州建厂(44亿美元 40GWh) [15] - SK On与福特合资在肯塔基州(110+亿美元 86GWh)和田纳西州(110+亿美元 43GWh)建厂 [15][16] - 三星SDI与Stellantis合资在印第安纳州投31亿美元建厂(33GWh) [15][18] 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可能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并对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 [8][9] - 原材料供应受限:美国锂 镍 钴等关键矿物开采加工能力不足 [9] - 技术依赖风险:部分工厂由外国电池商主导 本土企业存在技术短板 [9] - 市场需求波动:若激励措施取消叠加关税提高 或导致需求不及预期 [9][11] 初创企业面临挑战 - Kore Power取消亚利桑那州12亿美元建厂计划 因未能获得关键联邦贷款 [20] - Freyr放弃乔治亚州26亿美元电池厂项目 转向改造现有设施 [20] - 初创企业普遍面临技术一致性 规模精度等制造障碍 [20] 行业未来关键变量 - 政策变化对车企 电池商 消费者的影响程度 [20][22] - 工厂投产后的实际利用率水平 [20] - 原材料关税若提高可能削弱本土工厂盈利能力 强化中国电池产业优势 [22] - 行业认为美国电动车转型趋势已定 本地化生产或抵消激励减少的负面影响 [22]
进击的“巨人”:丰田觉醒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8 08:19
核心观点 - 广汽丰田推出首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纯电车型铂智3X,以14.98万元起售价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打入14万级市场,打破合资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落后的刻板印象 [4][6][8] - 合资品牌集体加速电动化转型,通过本地化研发、价格战和配置升级与自主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14][16][22] - 丰田通过人事调整、供应链合作和研发体系改革加速中国市场的智能化电动化布局 [18][20][24] 产品策略 - 铂智3X搭载27个感知硬件(126线激光雷达+11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3毫米波雷达)和254TOPS算力英伟达Orin-X芯片,配置对标20万元以上车型 [6][8] - 采用"一口价"策略,入门版10.98万元(叠加补贴后最低9.18万元),高阶智驾版14.98万元,较预售预期降价30%以上 [8][22][24] - 针对中国用户优化车机系统(12.3寸屏+三模式亮度调节)和内饰质感,提供3000元雅马哈音响等选装权益 [20][22] 市场竞争 - 东风本田S7起售价25.99万元搭载鸿蒙3.0技术,大众ID.3改款后累计销量达20万辆,形成合资阵营差异化竞争 [4][11][14] - 铂智3X直接对标比亚迪元PLUS,通过五座中型SUV定位和9万元级实际售价争夺市场份额 [24] - 2024年合资品牌普遍采用"一口价"策略,如凯迪拉克CT5降价7.39万元、天籁12.78万元起,引发价格战 [26] 企业转型 - 丰田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由本土团队主导铂智3X研发,区别于全球车型bZ4X的开发模式 [16][18] - 首次任命华人担任丰田中国总经理,计划2027年在上海投产雷克萨斯纯电车型 [20] - 与比亚迪、Momenta等本土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在智能座舱和智驾领域采用渐进式合作策略 [20] 市场反馈 - 铂智3X发布当日4S店试驾预约爆满,工作日进店客流量达两位数,店员对转化率表示乐观 [4][24] - 广汽丰田内部承认此前电动化产品力不足,将铂智3X视为改变消费者认知的关键产品 [24][26] - 行业观察认为合资品牌已补齐新能源叙事和配置短板,下一阶段将进入现金流消耗战 [26]
The Zacks Analyst Blog UnitedHealth, SAP, Toyota and Better Choice
ZACKS· 2025-03-07 08:56
文章核心观点 Zacks.com公布分析师博客推荐股票名单 包括联合健康集团、思爱普、丰田汽车和Better Choice等公司 并对这些公司研究报告进行亮点总结 还提及投资策略表现及免费获取股票信息途径 [1][2][16] 分析师博客亮点 研究报告概况 - 今日研究日报涵盖16只主要股票及1只微型股Better Choice的新研究报告 微型股研究具独特性 [2] - 研究报告从约70份报告中精选而来 [3] “Ahead of Wall Street”文章 - 该文章供投资者为当日交易做准备 开盘前发布 解读当日经济数据对市场影响 可免费阅读并订阅邮件通知 [3] 各公司研究报告要点 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 过去一年股价表现优于Zacks医疗 - HMOs行业(+1% vs. -3.4%) 凭借市场地位、新交易、续约及服务拓展 营收有望增长 健康服务业务提供多元化优势 [4] - 政府业务未来增长态势良好 预计2025年调整后每股净收益在29.50 - 30美元 稳健资产负债表支持投资及资本配置 [5] - 全球业务会员数量下降、医疗费用上升致运营成本增加、资产负债表负债多致利息费用增加是面临的问题 预计2025年医疗成本同比增长超14% [6] 思爱普(SAP) - 过去一年股价表现优于Zacks计算机 - 软件行业(+48% vs. +2.6%) 受益于云需求增长 云ERP套件销售推动云收入增长 2024年底云积压订单稳定增长 [7][8] - 公司通过优先发展商业人工智能和Joule 目标是到2027年推动营收增长 健康利润和现金流状况利于长期发展 [8] - 2025年云与软件销售预期上调至331 - 336亿欧元 但软件许可证和支持业务疲软、重组成本增加影响业绩和利润率 [9]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 过去六个月股价表现优于Zacks汽车 - 外国行业(+9.3% vs. +9%) 混合动力汽车需求增长推动销售 公司采取战略举措促进增长和提高盈利能力 [10] - 公司努力恢复生产正常水平 优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同时 致力于BEV市场 计划推出固态电池 投资者友好举措增强市场信心 [11] - 本财年人力资本和扩张投资、先进技术和替代燃料研发支出增加 以及债务水平上升 对运营利润和短期利润率有影响 需谨慎看待 [12] Better Choice - 过去一年股价表现逊于Zacks零售 - 杂项行业(-75% vs. -8.2%) 公司市值329万美元 依赖亚太市场 面临监管、经济和竞争风险 虽有融资但仍有流动性问题 营销和供应链成本高是挑战 [13] - 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首个盈利季度 调整后EBITDA超20万美元 毛利率达40% 供应链表现良好(填充率97%) 利于持续增长 [14] - 亚太市场是关键驱动力 中国宠物拥有量翻倍及对高端品牌需求增长 收购SRx Health增加规模并进入兽医制药领域 数字销售增长 订阅量两位数增长 重复购买率上升20% [15] 投资策略表现 自2000年以来 Zacks顶级选股策略年均回报率分别达48.4%、50.2%和56.7% 远超标准普尔年均7.7%涨幅 投资者可免费获取实时选股信息 [16]
Toyota's Way Forward Fund Announces Grants to Help Support Access to Care, Injury Support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Prnewswire· 2025-03-03 14:00
文章核心观点 丰田北美公司通过“前进基金”进行第五轮赠款资助,旨在为受常见儿童创伤性脑损伤等伤害影响的儿童和家庭提供优质护理,推动研究并改善公平获得护理的机会 [1][2] 丰田“前进基金”赠款情况 - 赠款目标是为受常见儿童创伤性脑损伤等伤害影响的儿童和家庭提供优质护理 [1] - 本轮赠款旨在加强社区资源,基金目标是连接专家和组织以持续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护理 [3] - 本轮赠款和赞助向选定机构提供超400万美元,重点提高最需要社区的医疗质量 [4] 相关人员观点 - 丰田“前进基金”经理表示基金专注提高意识、推进研究和改善公平获得护理机会,赠款是与社区和健康组织合作提供儿科护理的重要进展 [2] - 丰田可持续发展部门副总裁称支持弥补护理差距的组织,旨在让更多儿童和家庭在需要时获得护理 [4] 创伤性脑损伤现状 -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以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创伤性脑损伤是主要儿科健康问题,常未被充分认识,且紧急和长期护理资源不足 [5] 丰田公司概况 - 丰田在北美近70年,通过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及超1800家经销商致力于推进可持续下一代出行 [6] - 丰田在北美直接雇佣近64000人,14家制造工厂设计、工程和组装近4900万辆汽车和卡车,2025年春季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将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目前提供31种电动化选择 [7] 受赠机构 - 受赠机构包括Abide Women's Health Services、Children's Advocacy Centers of Cameron and Willacy Counties等 [8]
10亿元!日本石油巨头建厂为丰田全固态电池供应原材料
鑫椤锂电· 2025-03-03 08:23
全固态电池工厂建设 - 日本石油巨头出光兴产正在建设大规模硫化锂工厂,为丰田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提供原材料 [1] - 工厂预算约213亿日元(10.32亿元人民币),计划2027-2028年实现量产,年产能1000公吨硫化锂 [1] - 日本经济产业省已批准工厂选址,并将其认定为"储能电池供应保障计划" [1] 全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 全固态电池常被称为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圣杯" [1] 丰田与出光兴产合作 - 丰田将成为硫化锂工厂的第一家客户,未来逐步拓展至其他客户 [2] - 自2023年以来,丰田与出光兴产合作开发用于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固体电解质 [2] 日本电池产业布局 - 丰田和出光兴产是日本投资国内电池生产的领先企业之一,计划共同投资约1万亿日元(484.3亿元人民币) [4] - 日本政府试图减少对中国或韩国电池的依赖,建立稳定本地供应链 [4] - 丰田去年9月获得经济产业省认证,获准在日本生产新型电池 [4] 鑫椤资讯服务 - 鑫椤资讯提供《2024-2028年固态电池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等多份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6]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炭素、锂电、电炉钢三大行业的研究与顾问服务 [5]
纯电增速放缓后,插混和增程会在北美成为主流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14:44
行业趋势分析 - 2024年美国轻型车市场同比增长2.2%至1590万辆,混动车型销量增长36.7%成为主力 [5] - 插混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4万辆至144万辆,市场份额达11%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5] - J.D. Power预测2025年美国电动汽车零售份额将持平于9.1%约120万辆,2030年达26% [5]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美国汽车销量50% [5] - Cox Automotive预测2025年美国电气化车型市场份额将达25%,其中插混和油混占15% [9] 技术路线发展 - 插混车型平均销售时间24天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8天,反映市场热度 [11] - 北美插混市场收入预计2025年达345亿美元,2025-2029年CAGR为4.27%至407亿美元 [9] - 增程电动车采用更小电池且无传统传动系统,生产成本更具竞争力 [16] - 续航100-200英里的增程电动车可能成为市场理想平衡点 [16] 车企战略布局 福特 - 计划2030年北美产品线全系提供混动选项,包括三排SUV等车型 [19] - 2027年推出增程电动车覆盖SUV和Super Duty皮卡,配备大电池+汽油发电机 [21] - 调整资本支出向混动和插混技术倾斜 [19] 通用 - 计划2027年重新推出插混车型以应对新排放法规 [23] - 潜在插混车型包括Equinox/Terrain/Traverse等,可能采用中国PHEV技术 [25] - 利用Ultium电池技术和现有PHEV传动系统实现成本效益 [25] Stellantis - 北美插混市场份额达41%,Wrangler 4xe为最畅销插混车型 [28] - 开发STLA Frame平台支持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动力系统 [28] - 计划2030年北美40%以上销量来自低排放汽车 [28] 丰田 - 2024年电动化车型占北美销量43%,计划2025年提升至50% [30] - 北卡州140亿美元电池工厂2025年投产支持混动/插混/纯电生产 [30] 现代 - 计划2026年底北美生产插混车型,2027年销售目标超8万辆/年 [33] - 首批增程车型包括Santa Fe增程版,2027年上市 [33] - 双电机插混系统综合续航可达900公里 [33] 大众 - 计划引进北美插混产品线,途观/途昂插混版预计2026-2027年推出 [36] - Scout Motors将推出增程版Terra皮卡和Traveller SUV,2027年上市 [36]
Commercial Power Brand Vanguard Joins as the Primary Sponsor in the Toyota Gazoo Racing North America (TGRNA) GR Cup Series for #55 Spike Kohlbecker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2-27 14:04
核心观点 - 商业动力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Briggs & Stratton旗下Vanguard品牌宣布赞助赛车界新星Spike Kohlbecker,Kohlbecker将担任品牌大使 [1] 各方表态 - RVA Graphics Motorsports团队发展经理Farran Davis称这是Spike和Vanguard的重要里程碑,二者是完美匹配 [2] - Kohlbecker期待在赛道和围场代表Vanguard品牌,认可其发动机的性能 [2] - Briggs & Stratton营销总监Dan Roche表示一直关注Kohlbecker,其职业道德与公司各方契合,公司支持理解准备等于结果的团队和车手 [2] 赛程信息 - 2025赛季Kohlbecker的55丰田GRCup北美赛车将采用Vanguard发动机黄黑涂装,赛程包括3月28 - 30日索诺玛赛道、4月25 - 27日美洲赛道等 [2] 公司介绍 - Briggs & Stratton总部位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是全球最大户外动力设备发动机生产商,通过多个品牌提供创新产品和多样动力解决方案,产品在六大洲超100个国家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 [3] 人物介绍 - Spike Kohlbecker是22岁来自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职业赛车手,就读于博伊西州立大学商学院和经济学院,28场跑车赛之后获2024丰田GR杯北美锦标赛副冠军,正专注于第三个跑车赛季 [4] 车队介绍 - RVA Graphics Motorsports by Speed Syndicate参加IMSA米其林飞行员挑战赛和丰田GR杯北美赛,2007年起步于耐力赛项目获两个冠军,2023年转战职业跑车赛,还培养年轻车手 [5] 联系方式 - 想了解RVA Graphics Motorsports驾驶机会可访问rvagraphicsmotorsports.com或联系Farran Davis(farran@rvagfx.com) [6] - 想了解RTD Media媒体发布或服务可联系Mike Maurini(Info@RTD - Media.com或317.270.8723),也可在社交平台搜索@RTDMediaAndMgmt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