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PNGAY)

搜索文档
大行评级|大摩:上调中国平安目标价至70港元 维持“增持”评级
格隆汇· 2025-09-19 03:53
财务预测调整 - 将中国平安2025至2027年每股经营利润预测分别上调1.9%、0.4%及0.6% [1] - 将新业务价值预测分别上调3.8%、3.9%及1.3% [1] - 目标价由69港元上调至70港元 [1] 业务前景 - 预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及风险周期逐步见底 [1] - 核心人寿业务凭借稳定经纪队伍、提升经纪生产力及低于同业的负债成本实现高质量增长 [1]
中国平安将于10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5元
智通财经· 2025-09-18 22:48
股息派发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5元人民币 [1]
中国平安(02318)将于10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95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22:46
股息派发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派发金额为每股0.95元人民币 [1]
中国平安(023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22:12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77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4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47亿元人民币[41] - 营业收入为5,464.69亿元人民币[41] - 基本每股营运收益为4.4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8%[145] - 集团合并营运利润为77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51] - 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546.21亿元[178][181] - 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85.3%达31.22亿元[74] - 银行净利润为248.70亿元人民币[50] - 银行净利润248.70亿元不良贷款率1.05%[67]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贡献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524.35亿元人民币[146] - 财产保险业务贡献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00.1亿元人民币[146] - 银行业务贡献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4.14亿元人民币[146] - 资产管理业务贡献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27.23亿元人民币[146]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达52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51] - 资产管理业务营运利润大幅增长110.1%至27.23亿元人民币[151] - 金融赋能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78.4%至8.11亿元人民币[151] - 投资服务业绩同比增长24.3%至人民币129.18亿元[181]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财产保险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47] - 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67] - 财产险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197]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45]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45]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66] -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66]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66] -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达223.35亿元[74]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至人民币223.35亿元[178] - 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至30.5%[178]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6.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156]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96.9%[174][175] - 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至95.0%[174][175] - 内含价值同比增长8.2%至人民币9,034.19亿元[178] - 新业务利润率为10.7%,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182] - 期末合同服务边际为人民币733.208亿元,同比下降5.3%[182] - 退保率为0.87%,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195]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规模保费达人民币3901.86亿元,其中个人业务占比97.2%[193] - 平安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67.0%,较2024年末上升50.6个百分点[186] - 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减少6.3%至34.0万人[163]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1.6%[156][158]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6%[160] 财产保险业务表现 - 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67] - 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197] - 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同比增长51.8%[198] - 2025年上半年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72] - 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人民币[40] - 2025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71]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85] - 平安产险2025年上半年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200] - 平安产险2025年上半年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200] - 平安产险预警系统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200] - 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参保群众超6286万,累计支付护理待遇近1.5亿元[198] - 平安好车主注册用户数近2.51亿,月活跃用户峰值达3850万[199] 客户基础与经营指标 - 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31] - 公司信用卡流通户数达4539万[31] - 公司客均合同数为2.94个[31] - 公司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为247.32元/人[31] - 公司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留存率达97.8%[31] - 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2024年6月末增长4.6%[65] - 5年以上客户占比73.8%留存率94.6%[65] - 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占比26.6%留存率97.8%[65] -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人,较上年末增长1.8%[74] - 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2024年6月末增长4.6%[88]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较2024年6月末增长0.3%[88] - 2025年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同比增长0.6%[88]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1,571万,同比增长12.9%[88][99] - 个人客户留存率90.4%[91] - 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占比26.6%,留存率达97.8%[97] - 人身保障产品渗透率46.4%(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103] 医疗养老生态圈建设 - 公司提供7x24小时线上线下医疗服务[16] - 公司采用“三位一体”养老管家服务模式[16] - 公司提供“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四到”医疗养老服务[17] - 公司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34] - 平安好医生上半年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34] - 公司合作医院数近3.7万家[34] - 公司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近10.6万家[34] - 公司“平安家医”会员超3500万人[35] - 近63%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6.14万元,分别为未享有客户的1.5倍和4.1倍[84] - 平安医疗养老生态圈覆盖个人客户近2.47亿,其中63%同时享有服务权益[107]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客均合同数3.37个,为不享有客户的1.5倍[108]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客均AUM达6.14万元,为不享有客户的4.1倍[109] - 平安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服务企业员工数超3100万[120][121] - 平安好医生上半年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120] - 平安寿险超1300万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新契约客户使用占比近67%[121] - 北大医疗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26.6亿元,其中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入近12.6亿元[122] - 平安合作医院数达3.7万家,合作药店数24.0万家,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近10.6万家[107]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25年上半年门诊量超62万,开放床位1306张[122] - 平安合作医院数近3.7万家,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124] - 平安合作药店数达24.0万家,较年初新增超4,800家,全国药店覆盖率近36%[124] -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较年初增加近5万人[131] - 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已布局5个城市共6个项目,上海项目于7月试运营[133]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服务客户近21万名[173] - 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布局5个城市共6个项目[173] - 健康管理服务使用客户超1,300万名[172] - 平安近2.47亿个人客户中近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137] - 享有服务权益客户客均合同数约3.37个,为不享有客户的1.5倍[137] - 享有服务权益客户客均AUM约6.14万元,为不享有客户的4.1倍[137] - 医疗健康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27%,养老权益客户占比约42%[137] 科技赋能与创新应用 - 2025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71] - 2025年上半年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71] - 2025年上半年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平安80%客服总量[71] - 2025年上半年AI辅助销售661.57亿元[71] - 2025年上半年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85] - 平安AI医生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1万种,诊疗准确率达93%[134] - 平安好医生用户月度五星好评率超98%[136] 投资与资产表现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48] - 营运ROE(非年化)为7.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145] - 集团合并营运ROE为7.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152] 股东回报 - 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3] 市场前景与行业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中产阶层规模将占全球三分之一[21][24][25] - 预计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22] - 预计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23][2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近2.47亿个人客户和超400万团体客户提供服务[11] - 公司全球保险集团品牌价值排名第一[11]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2318.HK)及上交所(601318.SH)两地上市[11][13] - 公司秉持“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服务理念[14] 支持实体经济与绿色金融 -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累计投入近10.8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72] - 2025年上半年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72] 健康险业务表现 - 医疗险保费收入超410亿元同比增长3.3%[68] - 平安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人民币,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超410亿元,同比增长3.3%[118][119]
中国平安(02318) - (更新)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


2025-09-18 22:10
股息情况 - 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95元人民币,预设派息每股1.04048港元[1] - 不同类型股东股息税率不同,非居民等为10%,港股通部分为20%等[2] 时间节点 - 部分股息行使货币选择权截止2025年10月8日16:30[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10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24日[1]
中国平安(02318) - 二零二五年中期股息-股息货币选择表格


2025-09-18 22:09
股息情况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95元[1] - 登记股东默认以港币收取,可选择人民币[1] 收取方式 - 选人民币需2025年10月8日前交表格到指定地址[3] - 未按时送达以港币收取[9] 特殊情况 - 联名、公司、已故股东等签署表格要求不同[5] 汇率计算 - 折算汇率按派发表格日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汇率中间价算[6]
中国平安蔡方方:“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护航民生,助力美好生活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11:0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综合金融服务领军者 将金融为民理念融入企业实践 通过全方位权益保护体系和创新服务守护人民群众金融安全与生活品质 [1] 灾害响应与理赔服务 - 面对自然灾害启动应急机制 依托鹰眼DRS2.0系统提前72小时锁定受影响区域 推送预警信息570.5万次 [2] - 组织人力与收割机协助农户抢收作物 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减少群众损失 [2] - 成立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小组 启动24小时无差别救援 携带救援设备连续48小时奋战重灾区 协助转移安置群众并提供现场理赔服务 [2] - 2025年上半年人寿赔付总额达206.2亿元 最快理赔用时8秒 产险处理大灾案件19.57万笔 结案率超90% [3] - 深入核查客户理赔申请 对符合重疾险标准案件赔付551万元 超申请金额1000倍 [3] 员工社会担当与救援能力 - 保险代理人作为公益志愿者 在突发事件中运用专业急救知识守护他人生命安全 获见义勇为勇士称号 [3][4] - 创新推出平安24全球救援服务 建立全时区全地域全天候跨境服务体系 实现先防再救后赔全链路保障 [5] - 在印尼突发急性脑炎案例中 协调医疗飞机与国际医护小组 48小时内完成ICU环境转运 所有费用由公司垫付 [5] - 中东局势中启动应急机制 一小时内制定撤离方案 成功协助71名客户从伊朗和以色列安全撤离 [6] 健康管理与普惠医疗 - 平安好医生深化医险协同模式 整合线上问诊电子处方慢病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拓展企业健康管理业务 [6] - 通过企业健康保障计划提供健康筛查日常管理就医绿通财务保障全周期服务 覆盖700+城市医院挂号协助 [6] - 付费企业客户超3500家 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 [7] - 推出沪惠保等普惠型健康保险产品 覆盖超25个城市 累计服务1800万人 突破户籍限制提供低门槛高保障 [9] - 协助推进70个城市型定制医疗保险项目 覆盖市民超2200万 提供超45万亿元风险保障 [9]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行减费让利政策 简化开户流程实现免填单少跑路 [8] - 创新产品移企付解决支付流程繁琐问题 上线以来交易量超60亿元 交易笔数超2000万笔 [8] - 针对老年人设立绿色通道与爱心服务窗口 升级ATM提供大字版界面 远程视频支持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9] - 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参保群众超6286万 累计支付护理待遇近1.5亿元 [9] - 通过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328.09亿元 农业风险保障金额达3045亿元 覆盖超768万农户 [10] - 振兴保项目带动186.9万农户增收152亿元 银行投放乡村振兴相关贷款1835亿元 发卡28.12万张 [10] - 通过平安爱农宝平台整合农业生产与资源分配 借助平安好车主等渠道开展助农协销 [10] 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 将消费者保护融入产品设计源头 进行消保审查确保条款简明易懂公平合理 [11] - 开展金融消保送上门活动 2024年开展活动3万余场 受众消费者累计15亿+人次 [11] - 打造AI客服与人工专家双轮驱动服务模式 针对老年客户开通绿色通道自动转接人工服务 累计服务老年客户超1870万人次 [11] - 建立客户聆听日机制 推出111极速赔服务实现一句话报案一键传资料一分钟审核 案件平均处理时间缩短至8.2分钟 [12] - 推出图像识别车险闪赔系统实现拍照即定损 效率提升4000倍 [12] - 通过调解优先机制与各地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合作 2025年上半年成功化解纠纷超5.7万起 应调率100% 调解执行率100% 调解成功率70% [12] - 高管出动接待2621次 化解纠纷3090件 [12]
中国平安否认搬离上海传闻,称部分员工回迁深圳总部
财经网· 2025-09-18 07:45
搬迁传闻与公司回应 - 中国平安否认平安人寿上海总部部分人员南迁深圳意味着公司搬离上海的传闻 称该结论完全是无中生有 [1][3] - 平安人寿解释人员回迁是基于《保险法》《公司法》等规定要求主要办公场所与注册登记住所保持一致 旨在加强管理、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和助力业务转型 [1][3] - 公司为受影响员工提供补偿方案:选择离职者获得"N+1"补偿 选择迁往深圳者获得一定幅度涨薪及探亲差旅补助、搬家补助等福利 [1][3] 上海业务布局与资产情况 - 注册总部位于上海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养老险公司、平安健康险公司、平安国际租赁公司及集团下属医疗科技、后援运营中心等均保持不变 [1][5] - 中国平安自2002年起采用双总部办公模式 投资27亿元建设上海平安金融大厦 2005年获原保监会批准设立集团第二总部于上海 [5][6] - 过去10年公司累计在上海提供就业岗位77万个 服务客户707万 累计纳税1046亿元 [6] 财务与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3.5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4.3% 首次突破13万亿元 [6] -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000.76亿元 同比增长1% 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 同比下滑8.8% 扣非净利润735.71亿元 同比下滑0.9% [6] - 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34万 较去年底减少2.3万人 人均新业务价值48515元 增长21.6% 代理人活动率49.9% 下降6% 人均月收入9898元 下降17.3% [6][7] 股权结构与历史沿革 - 中国平安持有平安人寿99.5139%股权 认缴出资额336.35亿元 该股权结构自2015年12月31日延续至今 [5] - 公司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 2007年在上交所上市 2006年在张江建立国内首个综合金融后援中心 集中全国3000多家分支机构后台作业 [5][6]
中国平安员工又买了38亿元公司股票,从平安退休时才能变现
观察者网· 2025-09-18 04:29
长期服务计划购股情况 - 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完成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购股 共购入H股7461.5万股 占总股本0.412% [1] - 购股成交金额38.75亿元(含费用) 成交均价51.87元/股 [1] - 购股资金全部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1] 参与人员结构 - 参与计划的核心人才总数达83,024人 [1]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1,882,031股 占计划总额2.52% [3][5] - 其他员工持股72,732,969股 占计划总额97.48% [4][5] 计划实施背景 - 长期服务计划于2018年10月首次推出 被业内视为创新人才激励措施 [5] - 该计划是2014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升级版本 [5] - 计划权益需待参与人员退休后方可申请归属 并经税费缴纳后最终确权 [5]
中国平安员工7年花了288亿元购买公司股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8 01:04
长期服务计划购股完成 - 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完成购股 共购得H股股票7461.5万股 占总股本0.412% 成交金额38.75亿元(含费用) 成交均价51.87元/股 [3] - 参与员工共83024人 包括执行董事马明哲、谢永林在内的十多位董监高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2.52% 其他员工持股比例97.48% [2][3] - 购股资金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参与人员退休时可提出计划权益归属申请 [3] 计划实施规模与历史 - 长期服务计划已连续实施7年 累计48.68万人次参与 累计参与资金总额近288亿元 共购得A股3.51亿股、H股1.82亿股 [2][4] - 2019-2020年参与人数约3万人(2019年31026人 2020年32022人) 2021-2022年飙升至9万人 近年稳定在8万人左右 [6] - 计划覆盖面显著扩大 2025年参与人数83024人 是同期核心人员持股计划(2263人)的近37倍 [5] 计划设计与分配机制 - 长期服务计划是2014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升级版 条件设置更细致长期 旨在加强公司利益与员工长期绑定 [5] - 股票分红权由参与人享有 但股票归属前权益由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 不同员工分红金额差异显著(多超2万元 少则数千元) 体现价值贡献导向 [5][6] - 计划宗旨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强化内部激励 应对人才竞争 确保人才梯队稳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