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PNGAY)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再次荣登保险业榜首,BrandZ榜单彰显其品牌实力
环球网· 2025-09-17 23:57
品牌价值表现 - 中国平安以296.4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第九名 连续十一年蝉联中国保险行业榜首 [1] - 品牌价值同比增长44.5% 增速显著 [1] - 前十强中金融服务行业占据两席 中国工商银行以383.02亿美元位列第八 [2] 品牌价值驱动因素 - 品牌评估基于财务价值和品牌贡献两大核心维度 [4] - 公司以国家信任度、国民喜爱度及与时俱进品牌形象著称 [4]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导向 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 [4] - 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和三省服务工程 [4] 客户经营成果 - 个人客户数接近2.47亿 平均每6个中国人中有1位平安客户 [4] - 客户平均持有合同数量2.94个 同比增长0.3% [4] - 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 同比增加0.6% [4] - 构建"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金融解决方案体系 [4] 科技赋能成效 - 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应用场景超650个 [5] - 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 占客服总量80% [5] - 寿险保单秒级核保比例高达94% [5] - AI辅助保单复效效率提升18% [5] 社会责任实践 - 支持实体经济累计投入近10.80万亿元 [6] - 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6] - 上半年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 [6] - 乡村产业帮扶资金投入328.09亿元 [6]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6] 未来战略方向 - 夯实AI技术基础 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打破金融服务时空限制 [6]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差异化构建核心竞争力 [6] - 致力于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极致体验 [6]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20:31
长期服务计划购股完成 - 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完成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H股购股 共购入74,615,000股 占总股本0.412% [2] - 购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3,875,379,402.99元 成交均价约为人民币51.87元/股 [2] - 购股资金全部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参与计划核心人才共83,024人 [2] 持股人员结构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10人参与计划 包括执行董事马明哲等5人及高管黄宝新等5人 [2] - 职工代表监事王志良亦参与计划 退休后方可申请权益归属并缴纳税费 [2] 计划实施依据 - 计划经第十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审议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参与情况的议案》 [1] - 公司董事会承诺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 [1]
看好就是买买买 中国平安“扫货”3只金融股H股
证券时报· 2025-09-17 19:23
中国平安投资动向 - 9月11日平安人寿买入7780.92万股中国太保H股 持股比例从8.47%升至11.28% 单日交易金额约25亿港元[1][2] - 8月以来对中国太保H股累计投资超50亿港元 持股比例上升6.24个百分点至11.28%[2] - 8月28日增持中国人寿H股4409.5万股 耗资超10亿港元 持股比例升至8.32%[3] 银行股增持情况 - 9月4日买入4021.3万股农业银行H股 持股比例达18.07%[1][4] - 9月2日买入1238.1万股邮储银行H股 持股比例达16.01%[1][4] - 年内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增持银行股H股 重仓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4] 险资权益配置趋势 - 人身险公司6月末持股市值2.87万亿元 较年初增6052亿元 增幅26.69%[6] - 5家A股上市险企持股资产超1.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逾4000亿元 增幅28.7%[6] - 低利率环境下通过OCI账户增配高股息资产 银行股保险股股息率超3.3%[3][6] 投资逻辑与策略 - 投资标的选择注重经营稳健性、高股息和分红稳定性 以应对低利率环境[4][5][6] - 银行股保险股H股能满足大体量资金配置需求 股息率显著高于长债收益水平[3][6] - 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 险资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结构并提升比例[6][7] 行业展望 - 权益市场稳定性增强 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7] - 险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提升长期回报潜力[7] - 行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 权益投资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手段[6]
中国平安称搬离传闻无中生有 ,中国平安称上海仍是第二总部
第一财经· 2025-09-17 15:36
公司治理调整 - 平安人寿总公司因监管要求将部分上海办公员工回迁至深圳总部集中办公 确保注册地与办公场所一致 [1] - 调整基于《保险法》《公司法》及《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监管规定 属于业务职场调整而非公司战略转移 [1] 上海业务布局 - 注册总部位于上海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 平安养老险公司 平安健康险公司 平安国际租赁公司及集团下属医疗科技 后援运营中心等均保持不变 [1] - 公司明确表示上海仍是中国平安第二总部 市场关于"搬离上海"的传闻被内部知情人士称为无中生有 [1] 组织架构说明 - 涉及搬迁的仅为注册总部在深圳的中国平安集团下属公司 其中平安人寿总公司注册地本身位于深圳 [1] - 此次调整仅影响部分原在上海办公的总公司员工 公司承诺将保障这些员工的合法权益 [1]
中国平安回应搬离传闻:纯属无中生有,上海仍是第二总部。


新浪财经· 2025-09-17 15:28
公司声明 - 中国平安明确否认搬离传闻 称纯属无中生有 [1] - 公司确认上海仍将作为其第二总部 [1]
中国平安搬离传闻:纯属无中生有,上海仍是第二总部
第一财经· 2025-09-17 15:03
公司治理调整 - 平安人寿总公司部分上海员工回迁深圳办公 因监管要求注册地与办公地一致[1] - 调整涉及注册总部位于深圳的集团下属公司 注册地位于上海的子公司均保持不变[1] - 此次变动为合规性治理架构调整 非公司撤离上海[1][2] 上海战略定位 - 上海作为集团第二总部定位从未改变 承担资产管理中心 后援科技服务中心及医疗养老旗舰职能[2][3] - 在沪设立第二总部已逾20年 2005年获原保监会批准设立[4] - 目前集团在沪注册公司25家 其中19家为专业子公司[5] 上海业务规模 - 平安资管总部设于上海 管理资产规模超5.8万亿元[2] - 平安金服总部位于上海张江 全年服务客户超6.7亿次 规模亚洲之最[3] - 平安养老险服务团体客户2.8万家 个人客户717万 管理资产净值超8500亿元[5] 上海贡献数据 - 过去10年累计在沪提供就业岗位77万个 服务客户707万 累计纳税1046亿元[5] - 2024年单年纳税98亿元 近五年累计纳税554亿元[5] - 平安租赁位列国内租赁行业前三 陆金所为领先小微金融服务平台[5] 战略布局动因 - 选择上海因政策优势 市场空间和人才土壤共同作用[6] - 借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自贸区开放等制度创新平台完成多类持牌机构落地[6] - 上海科技金融人才集聚使公司率先建立全国性后援中心并演进为全球共享职能[6][7]
中国平安(02318.HK):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
格隆汇· 2025-09-17 09:49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中国平安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议案并完成实施 [1] - 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购得H股74,615,000股 占总股本比例0.412% [1] - 购股成交金额合计3,875,379,402.99元人民币 成交均价51.87元/股 [1] 资金与薪酬安排 - 购股资金全部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1] - 本次购股通过二级市场完成 涉及股票代码02318.HK [1]
中国平安(02318):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9:49
长期服务计划购股情况 - 公司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完成购股 共购得H股股票7461.5万股 [1] - 购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0.412% 成交金额合计38.75亿元人民币(含费用) [1] - 成交均价约为51.87元/股 购股资金全部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1]
中国平安(601318.SH):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
格隆汇APP· 2025-09-17 09:44
公司股票回购计划实施 - 中国平安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完成H股购股 共购入74,615,000股[1] - 购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0.412% 成交金额3,875,379,402.99元人民币[1] - 成交均价约为51.87元人民币/股 资金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1]
中国平安(02318) - 自愿性公告-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


2025-09-17 09:41
长期服务计划购股情况 - 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购得H股74,615,000股,占总股本0.412%[3] - 购股成交金额3,875,379,402.99元,均价约51.87元/股[3] 参与人员情况 - 自愿参与计划的核心人才共83,024人[3] - 董监高持股份额1,882,031股,占2.52%[3] - 其他员工持股份额72,732,969股,占97.48%[3] 权益归属规则 - 参与人员退休时可申请计划权益归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