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泡泡玛特(开曼)(PMRTY)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里昂:升泡泡玛特(09992)目标至318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3:5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中信里昂将泡泡玛特目标价从300港元上调6%至318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业务进展与战略方向 - 公司8月举办北京泡泡玩具展 展示致力于打造的兼容IP平台 [1] - 市场对Twinkle Twinkle、Crybaby及KeyA等新兴IP需求强劲 [1] 财务表现预测 - 受益于内地市场同比增长113%及海外市场同比增长412%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2% [1]
泡泡玛特20250818
2025-08-18 15:10
**泡泡玛特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泡泡玛特专注于形象型IP运营,核心IP包括Molly、Dimoo、SP the Monsters等,通过长线运营和渠道能力最大化IP生命周期价值[2][6] - 形象型IP(如三丽鸥、迪士尼的米老鼠)商业化潜力可能超过内容型IP,因其大众性和艺术性吸引广泛受众,并通过新品转化率实现持续增长[2][3] - 公司国际化布局显著,2023年7月以来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40%,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17%[2][8]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2.1 形象型IP的商业价值与生命周期** - 形象型IP商业价值不依赖内容深度,如三丽鸥通过形象授权盈利,迪士尼的米老鼠、小熊维尼以形象吸引受众[3] - 泡泡玛特旗下IP毛利迪姆收入长期同比增长,与百度搜索指数曲线不一致,显示长线运营能力[3] - 优质形象型IP生命周期可能比预期更长,如三丽鸥TOP3 IP人气持续七年提升[3] **2.2 IP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 IP潜在受众数量由初始属性(基础形象、设定)决定,大众性设计吸引广泛受众,艺术性设计培养高粘性粉丝[5] - 新品系列销售取决于设计水平、市场需求及社交价值等,考验企业运营能力[5] - 艺术性突出的IP(如scale Panda小野)可通过鲜明特色实现高商业价值[4][5] **2.3 IP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 长线运营能力:吸引优秀艺术家(如龙家升创作"the Monsters"),IP新品热度长期上升且低迷期短[6] - 渠道能力:通过品类拓展(毛绒、积木等)和微创新扩大受众,打破单个品类天花板[6] - IP矩阵构建:不同IP间存在引流效应,2024年购买两个及以上IP产品的会员比例显著上升[7] **2.4 国际化进展与业绩表现** - 国际化三阶段:国内修复(2022年底-2023年6月)、海外增长显现(2023年7月-2024年4月)、流量承接[15] - 拉布布出圈推动业绩爆发:糖胶毛绒品类符合大众审美,Lisa带货效应显著,海外收入占比达17%[8][16] - 2025年收入预计305亿元(同比+134%),净利润从65亿元上调至100亿元[18] **2.5 盈利能力与风险应对** - 毛利率提升因运营杠杆、海外高毛利及毛绒品类规模效应[18] - 商品成本占收入比上升(2020-2022年)导致盈利压力,通过精简SKU应对库存问题[12][13] - 组织架构调整:按品类拆分部门,提升IP创新和供应链能力[14] **3 其他重要内容** **3.1 股价表现阶段** - 阶段1(上市-2022年6月):与恒生科技指数高度相似,高估值溢价[9] - 阶段2(2022年7月-年底):收入放缓引发盲盒退潮担忧[9][11] - 阶段3(2022年11月-2023年6月):EPS修复但宏观因素未反映主业变化[9] - 阶段4(2023年7月后):海外布局推动戴维斯双击,PE估值从15~20倍升至40倍[9][15] **3.2 市场需求变化** - 拉布布全球需求增长因欧美疫情后偏好形象型IP,TikTok等平台推动(如Sony Angel开箱视频走红)[19] - 港股系统性调整对行业负面影响:监管不确定性、竞争对手扩张及Molly二手市场价格疲弱[11] **3.3 估值对比** - 全球IP公司2026年平均PE为24倍(三丽鸥30倍),泡泡玛特当前23倍PE,性价比高[21] **4 未来展望** - 短期关注拉布布热度边际变化,长期IP矩阵价值被低估[20] - 门店扩张与多元化海外市场支撑收入快速增长[20]
二线IP势能快速提升,泡泡玛特潮玩平台属性凸显,聚焦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窗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6:48
市场表现 - 恒指午间休盘涨0 62% 恒生科技指数涨1 96% [1] - 零售 汽车板块领涨 南向资金净买入35 67亿港元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1% 持仓股中长城汽车 泡泡玛特 吉利汽车 周大福等涨幅居前 [1] 泡泡玛特动态 - 新锐艺术家陈嫣冉在PTS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展示新IP"KeyA" 风格为未来科幻 预计明年发售产品 [1] - 泡泡玛特7月份海外开店加速 德国开出首家门店 [1] - 二线IP势能快速提升 公司已形成较强潮玩平台属性 头部IP带动其他IP势能提升 [2] - 英国市场TikTok小店销售额前三IP为Labubu(52%) Crybaby(26%) SKULLPANDA(9%) [2] - 菲律宾市场TikTok小店销售额前三IP为小野(46%) Crybaby(40%) HACIPUPU(4%) [2] - 近5个月Labubu Molly SKULLPANDA的SKU更新数量15~20个 二梯队小野 星星人 Zsiga保持10个左右SKU发售数量 [2] 港股消费ETF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包含互联网电商龙头+新消费 [2] - 成分股涵盖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集团等新消费龙头 以及小米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2] - 该ETF科技+消费属性突出 [2]
Pop Mart's Labubus boost China's soft power as Beijing brands find global appeal
CNBC· 2025-08-18 06:25
中国软实力提升与品牌全球化 - 中国从廉价出口和审查形象转向软实力提升 Brand Finance全球软权力指数排名从2024年第三升至2025年第二 首次超越英国仅次于美国[1][7] - 战略推动包括可持续发展 品牌强化 疫情后重新开放游客入境[7] 泡泡玛特国际扩张与业绩表现 - 核心产品盲盒通过神秘包装成为全球化标志 预计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50%[3] - 全球门店超500家 近期在德国开设首店 售价30美元钥匙扣获蕾哈娜等国际明星带货[2] - 高盛预测长期全球销售额可达113亿美元 乐高同级水平[3] - 2024年销售额增长107% 超越三丽鸥(Hello Kitty母公司)45%的增速[4] 游戏产业全球突破 - 黑神话悟空基于西游记题材 首月全球销量2000万份 创历史最快销售记录之一[5] - 原神首年收入20亿美元 日本美国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海外收入已超中国本土[6] 消费品牌出海趋势 - 咖啡连锁登陆纽约 化妆品C-beauty进军全球市场[1] - 黄金Michelle Cheng指出IP与小确悦消费成为全球年轻世代核心主题[5] - 消费者逐步摆脱中国品牌负面滤镜 关注产品本质属性[8]
泡泡玛特涨近5% 明日将发中期业绩 此前预计上半年溢利同比增超3.5倍
智通财经· 2025-08-18 04:08
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4.72%至284.2港元 成交额达14.89亿港元 [1] 财务预期 - 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1] - 预计上半年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1] 业务发展 - 公司平台价值可能被低估 目前有四个区域销售产品 [1] - 自有IP主要来源于大中华区 例外包括泰国Crybaby和美国Peach Riot [1] - 具有挖掘美国、欧洲、日本和东南亚艺术资源的潜力 [1] - 预计未来3-5年IP和产品组合将更具文化多样性 [1]
港股异动 | 泡泡玛特(09992)涨近5% 明日将发中期业绩 此前预计上半年溢利同比增超3.5倍
智通财经· 2025-08-18 04:08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4.72%至284.2港元 成交额达14.89亿港元 [1] - 业绩发布前市场反应积极 单日涨幅近5% [1] 财务预告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1] - 预计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1] 业务发展 - 当前在四个区域销售产品 自有IP主要来源于大中华区 [1] - 已引入泰国Crybaby和美国Peach Riot等国际IP [1] - 具备挖掘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艺术资源的潜力 [1] - 未来3-5年IP组合将呈现更高文化多样性 [1] 市场评价 - 大摩认为公司平台价值可能被低估 [1]
潮玩行业研究框架 泡泡玛特&52toys
2025-08-18 01:00
潮玩行业研究框架总结 **行业概述** - 潮玩市场由香港艺术家开创,融合艺术和潮流元素,形式多样,包括摆件、雕塑和盲盒等 [1] - 广义潮玩涵盖与影视动漫、游戏等IP的联名,满足特定爱好者需求 [1][3] - 成功要素包括流量IP、产品质量、社媒传播及二级市场交易便利性、购买娱乐性及场景互动 [1][5] **盲盒市场特点** - 盲盒因消费门槛低、认知门槛低、适配性高及隐藏款设计迅速出圈 [1][6] - 消费者底层需求包括消费属性(物美价廉)、情感属性(自我认同)和社交属性(社交认同) [7] - 核心受众年龄15-40岁,女性用户占比高(泡泡玛特初期女性占比75%,近年约70%),但整体潮玩市场男女比例趋于平衡 [1][8] **市场规模与趋势** - 预计2026年国内潮玩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盲盒占比高且增速快 [1][11] - IP玩具市场规模约700多亿元,拼搭和组装类玩具占三成 [1][11] - 市场仍处初期阶段,未来品类结构可能变化,更多创新推动发展 [12] **竞争格局** - 2024年前十大公司市占率约五成,乐高以120亿GMV居首,泡泡玛特87亿、布鲁克25亿 [1][13] - 乐高成功因素:高度自由度、授权经典款实现代际传播、自有工厂 [14] - 泡泡玛特核心驱动:超级IP拉布布(2025年GMV或达百亿)、IP矩阵扩展、渠道扩张(海外收入占比预计超国内) [15][16][21] **IP运营与策略** - 国内IP获取主要通过自孵化和独立艺术家联名,IP在GMV中占比个位数至10%,优质IP供给稀缺 [10] - 泡泡玛特IP矩阵包括Molly、Skull Panda等大众型IP及新兴IP如快baby [17] - 策略:平衡头部IP集中度(如拉布布2025年占比提升)、重视单个IP运营、搭建二手生态系统、扩展品类(服饰家居、小家电等) [18][19][20] **渠道建设** - 泡泡玛特国内单店营收2024年达1,000万,门店从100+增至400+家 [21] - 海外转向D2C模式,2025年预计门店220家,2026年320家(增速超50%),收入占比或超国内 [21] - 52TOYS直营体系占比约30%,核心依赖经销商,海外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 [22][24]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海外扩张迅速,东南亚和北美为重点,计划独立核算港澳台收入 [21] - 52TOYS核心战略:以IP为中枢,自有IP占比20-30%,外部授权IP收入占70-80% [22][23] - 52TOYS计划加速东南亚开店,港股上市计划推进中(2025-2026年) [26] **其他关键点** - 盲盒适配度高,可跨界联名,隐藏款设计促进复购 [6] - 授权联名(如优衣库、奢侈品)可帮助潮玩公司出圈 [9] - 乐高通过平台化产品设计和代际传播建立长期优势 [14]
豪赌东南亚的泡泡玛特们,没招了
虎嗅· 2025-08-15 10:08
泡泡玛特东南亚扩张 - 全球最大门店于8月8日在曼谷暹罗天地开业 设计风格与名创优品全球壹号店相似[1] - 东南亚门店均位于核心地段 包括曼谷尚泰世界购物中心、MEGA BANGNA商场及雅加达Gandaria City Mall[2] - 采用地标建筑开店+排长队模式 成为潮玩品牌出海标准策略[3] 52TOYS出海战略 - 2023年12月泰国首店开业首月营收近300万元 猛兽匣系列迅速售罄[6] - 截至2024年12月在泰国开设10家线下店 全部位于曼谷核心商圈[7] - 2024年泰国GMV同比增长4倍 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超100%[7] - 通过Shopee平台拓展市场 双十二大促期间GMV达平日8倍[8] TOPTOY发展路径 - 计划通过摩根大通和瑞银安排香港IPO[8] - 2023年10月在曼谷The Mall Lifestore One Bangkapi开设东南亚首个独立门店[8] - 海外战略聚焦东南亚 计划在5-6个国家开设门店 半数位于东南亚[8] 本地竞争者Mighty Jaxx - 全球收获150万粉丝与20万客户[3] - 产品定价分层明显 盲盒约10美元 限量版达100-200美元[15] - 开发NFT元宇宙与数字藏品 定位未来文化公司[14] - 采用渠道配对销售策略 与风格匹配店铺合作分销[15] IP战略差异 - 52TOYS年均推出超500款SKU 授权IP占比64.5% 自有IP仅24.5%[19] - TOPTOY转向知名IP联名 合作包括变形金刚、迪士尼、三丽鸥等[19] - 泡泡玛特合作艺术家超350位 远超52TOYS的40余位[19] - Mighty Jaxx侧重艺术表达 与Jason Freeny合作推出"半解剖"风格IP[13] 东南亚市场前景 - 2020-2024年中国与东南亚为IP玩具增长最快区域[21] - 2025-2029年东南亚IP玩具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20%[21] - 供应链优势使潮玩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 爆款创造成为制胜关键[22]
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指数下跌0.12%,前十大权重包含泡泡玛特等
金融界· 2025-08-14 11:59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指数当日下跌0.12%至3360.89点 成交额500.24亿元[1] - 近一个月上涨8.75% 近三个月上涨7.14%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9.01%[1] 指数构成 - 从港股通合资格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家香港上市大消费主题公司作为样本[1] - 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 基点3000点[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52% 其中阿里巴巴-W权重15.11% 美团-W权重12.2% 比亚迪股份权重8.3%[1] 样本调整机制 - 每半年定期调整样本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2] - 新上市相关行业主题企业若市值排名前十且纳入港股通 将在纳入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2] 跟踪产品 - 公募基金跟踪产品包括泰康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A和泰康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C[3]
泡泡玛特和布鲁可中报前瞻
2025-08-13 14:53
**泡泡玛特和布鲁可中报前瞻 20250813 关键要点总结**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涉及公司:泡泡玛特(潮玩行业)、布鲁可(积木行业)[1] - 行业动态:IP衍生品行业景气度高,玩具行业整体表现平淡[23] --- **2 泡泡玛特核心观点** **2.1 品类扩张与IP矩阵** - 品类扩张:从盲盒扩展到Mega、糖胶、毛绒等,计划布局小家电及衍生品[1][2] - IP矩阵健康度:拉布布占比若控制在30%左右,表明其他IP(如Molly、Dimo、Skull Panda)持续增长[1][3] - 经典IP:Molly通过形象演变(Space Molly、Baby Molly等)拓宽消费者边界[4] - 新锐IP:Crybaby(排名第四)、猩猩人、Zizika等表现亮眼[5] **2.2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店效高于国内:东南亚单店月均销售额超500万元,美国单店月均500-800万元[21][22] - 长期看好海外潜力,尤其欧美市场拉布布受欢迎[1][7] **2.3 财务与估值** - 2025H1预期:收入增长≥200%,利润增长≥350%[2] - 2026年估值:25-30倍(全产业链优势)[28] **2.4 其他关键点** - 二手价格:定位平价潮玩,避免过度炒作[8] - 积木品类:客群重合度高,需拓展家庭用户[19] --- **3 布鲁可核心观点** **3.1 业绩与挑战** - 2025H1增速低于预期(全年目标60-80%,实际<60%),因经销商压货及新品节奏延迟[9][10] - 全年目标:营收35-40亿元(2024年22亿元),需下半年加速[10][16] **3.2 增长策略** - 产品策略:全年计划800个SKU(2024年400个),重点推《王者荣耀》《星球大战》等新IP[10][16] - 渠道下沉:目标新增5-10万网点(目前1-2万),Q2起加速[12] - 出海布局:通过沃尔玛、Costco进入北美,东南亚KA渠道全覆盖[10][11] **3.3 竞争与估值** - 竞争优势:产品与渠道优势,对手乐高/万代定价高且渠道上行[14] - 估值中枢:20-25倍(积木赛道龙头)[15] - 盈利预期:2025年有望扭亏(无大额股权激励计提)[27] **3.4 其他关键点** - 自有IP:英雄无限海外表现优异(东南亚超奥特曼)[34][35] - 生产周期:自有IP4-5个月,授权IP6-10个月[26] --- **4 其他重要信息** - **卡游**:2025H1同比下滑,IP断档(小马宝莉势能下滑)[24] - **行业对比**:泡泡玛特全产业链模式与布鲁可经销模式差异显著[20] - **技术差异**:布鲁可与乐高生产技术相当,但定位不同(下沉vs高端)[33] --- **5 潜在风险与机会** - **泡泡玛特**:需平衡拉布布占比,海外扩张持续性[3][7] - **布鲁可**:新品节奏与渠道下沉进度是关键[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