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幸咖啡(LKNCY)
icon
搜索文档
食饮吾见 | 一周消费大事件(7.28-8.1)
财经网· 2025-08-01 08:35
百威亚太业绩 - 上半年收入减少5.6%至31.36亿美元 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降8%至9.83亿美元 销量降低6.1%至43.63亿公升 [1]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销量减少7.4% 收入减少6.4% 每百升收入增加1.1% 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减少4.0% 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上升86个基点 [1] - 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收入减少9.5% 每百升收入减少1.4% 非即饮渠道销量和收入贡献增长 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组合在非即饮渠道占比超越中餐厅渠道 [1] 联合利华业务分拆 - 上半年营收301亿欧元同比下降3.2% 美容与健康业务收入65亿欧元同比下降0.8% 个人护理业务收入65亿欧元同比下降5.9% 家庭护理业务收入59亿欧元同比下降6.7% 食品业务收入66亿欧元同比下降1.8% 冰淇淋业务收入46亿欧元同比增长0.2% [2] - 冰淇淋业务运营分离已完成 有望在11月中旬分拆 [2] 道道全盈利增长 - 上半年营业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1.16% 归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563.15% [3] - 包装油营收17.51亿元同比提升20.53% 粕类营收6.27亿元 散装油营收3.82亿元 其他业务营收0.33亿元 [3] 桃李面包产品质量 - 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抽检不合格 不合格批次生产498袋 线上销售21袋 [4] - 已采取召回赔偿程序 加强线上销售管控 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 泰安工厂送检同类产品46批次结果均合格 [4] 食品安全监管 - 上半年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 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 [5] - 处罚相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4727家 责令停产停业65家 吊销生产许可证10家 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4家 移送公安机关48件 [6] - 将持续加大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力度 严管超范围超限量和非法添加问题 [6] 麻六记产品召回 - 酸辣粉产品存在相关问题 涉及生产批次2025年6月16日和6月18日 [7] - 已启动召回程序 推进退货及补偿方案 将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风险预警机制 [7] 瑞幸咖啡业绩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 GAAP营业利润1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 营业利润率13.8% GMV141.79亿元人民币 [8] - 自营门店收入9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 同店销售增长率13.4% 门店层面营业利润19.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3% 联营门店收入2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0% [8] - 净新开门店数2109家 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中国市场门店总数26117家 海外门店总数89家 [8] 星巴克中国业绩 - 第三季度中国区营收7.9亿美元同比增长8%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 同店交易量和客单价环比提升 [9] - 正与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评估战略合作 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股权 [9] 欧莱雅业绩 - 上半年销售额224.7亿欧元同比增长3.0% 调整后增长3.2% 合并增长1.6% [10] - 北亚市场皮肤科学美容部保持双位数增长 专业美发产品部凭借卡诗领跑市场 高档化妆品部与市场持平 [10][11] 胖东来声明 - 从未发布"如果电商倒了 将有500万人失业"等文案 相关不实信息存在严重误导性影响 [12] - 要求立即停止传播并删除不实信息 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责任 [12] 永辉超市融资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9.92亿元 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32.13亿元 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3.09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4.7亿元 [13]
谁在“围猎”星巴克?
36氪· 2025-08-01 01:18
星巴克中国市场表现 - 星巴克全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7.1% 但中国市场门店数量达7828家 同比增长7% 同店销售额增长2% 同店交易量增长6% [1] - 星巴克中国收入停滞在30亿美元左右 市场份额从2017年42%峰值跌至2024年14% [3] 竞争对手市场动态 - 瑞幸咖啡上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 同比增长47.1% GAAP营业利润17.00亿元 同比增长61.8% 营业利润率13.8% GMV达141.79亿元 [3] - 幸运咖以6-8元价格带进军一二线城市 目标2025年突破1万家门店 但面临高房租挑战 [3] - 古茗咖啡通过7600家奶茶门店增设咖啡机进入咖啡品类前五 [8] - 肯悦咖啡从2023年50家增至2024年700家 增长14倍 计划2025年达1300家门店 [9] - 挪瓦咖啡与见福便利店合作"咖啡+便利店"模式 首批150家门店已落地 [9] - 库迪咖啡通过标准店/店中店/便利店等业态开设约1.5万家门店 [11] 市场扩张模式演变 - 咖啡门店注册量上半年达2.64万家 同比增长19.54% [4] - 星巴克2024财年新进入166个县级市场 但20元定价与下沉市场10元价格带存在差距 [6] - 品牌拓展转向轻量化店中店模式 覆盖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特渠点位 [11][13] - 瑞幸超过400家特渠门店覆盖学校/交通枢纽/医院等场景 [11] - Tims天好咖啡开启医院/学校/交通枢纽加盟招募 三季度新增7家机场加盟店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从2021年9杯/年提升至2024年22杯/年 较美国/日韩300+杯仍有差距 [14] - 外卖平台补贴活动助推用户拉新和消费频次提升 但价格红利具有短暂性 [19] - 行业从规模战转向精细化运营 产品力与单店效率成为决胜关键 [19]
蜜雪“收割”瑞幸红利 幸运咖年内万店 打通一线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0:21
公司发展 - 幸运咖2025年初定下年内规模突破万店目标 [1] - 二季度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 7月加盟咨询量环比增长超300% [1] - 目前门店数超7000家 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 成为中国第四大现磨咖啡品牌 [1] - 7月12日店均营业额达5732元 外卖订单量环比提升258% 单店外卖最高单量3095单 [2] - 椰椰拿铁单品销售额超2亿元 多款新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 近期有门店月营业额突破50万元 [9] - 加盟商投资预算从35万元降至25万元 年龄要求从25-45岁放宽至20-40岁 [7] - 针对六大城市推出单店总减免3.4万元的加盟扶持政策 [8] 商业模式 - 坚持"高质平价"定位 主要产品价格带在6-8元区间 [6] - 一线城市门店定价贵1元 门店面积集中在20-30平方米以降低成本 [3] - 供货价格不到70元/公斤 低于行业平均100元以上 现磨美式毛利率超50% [9] - 外卖订单占比提升但坚持线下为基本盘 补贴以不伤害加盟商利润为前提 [3] - 依托蜜雪冰城供应链优势 海南工厂咖啡豆年产能超2万吨 [6][9] 行业趋势 -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从2016年9杯提升至2023年16.74杯 [12] - 国内咖啡门店CR5为27.5% 低于茶饮46.9% 美国市场CR5达67.6% [17] - 瑞幸Q2营收123.59亿元(同比+47.1%) 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44%) 门店总数达26117家 [18] - 库迪咖啡门店数超1.5万家 2024年5月起实现盈利 [14] - 咖啡市场连锁化空间大 北欧国家每日咖啡饮用达2-3杯 [16] 战略布局 - 作为蜜雪集团第二曲线重点发展 与蜜雪冰城旗舰店相邻体现战略地位 [5][6] - 重点布局高势能城市 已验证一线城市盈利模型 [3] - 签约巴西40亿元咖啡豆采购意向大单 为规模扩张做准备 [9][10] - 计划加大营销投放规模 但坚持不刻意高端化的定位 [21]
9.9元的瑞幸,凭啥这么赚?
36氪· 2025-08-01 00:03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 同比增长47.1% [1] - 营业利润达17亿元 同比飙升61.8% [1]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实现13.4%的双位数增长 [5] 供应链成本控制 - 与巴西等全球核心产区签订长期巨量采购协议 锁定未来数年成本与供应 [3] - 在中国自建烘焙工厂网络 覆盖福建江苏青岛厦门等地 形成最大咖啡烘焙产能 [3] - 通过垂直整合将咖啡豆成本转化为可控内生变量 [4] 数字化运营体系 - 依赖数据模型进行门店选址 取代传统经验判断 [5] - 快取店模式压缩坪效和人力成本 [5] - 全App化流程实现总部对超26,000家门店的实时管控 [5] 产品战略与创新 - 每年推出上百款新品 保持高爆款命中率 [6] - 从咖啡品牌延伸至全时段饮品平台 覆盖全天候消费场景 [6] - 通过生椰拿铁等明星产品拓展饮品边界 [6] 品牌营销策略 - IP联名营销从不失手 包括《猫和老鼠》《玫瑰的故事》等跨界合作 [7] - 精准触达年轻人情绪点 将产品转化为社交货币 [7] - 在功能满足外提供情感附加值 构筑品牌忠诚度防线 [7] 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 - 价格战仅是表层招式 实质是供应链效率数字化运营产品创新用户心智的系统化组合 [9] - 系统环环相扣形成增长飞轮效应 [9] - 在供应链运营系统等底层能力投入使公司在价格营销层面游刃有余 [9]
瑞幸咖啡:公司点评:Q2 SSSG+13.4%,进取姿态依然强劲
国金证券· 2025-07-31 15: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外卖补贴对今年收入拉动及加速开店对明年单店表现影响,调整公司 FY2025/FY2026/FY2027 年 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01/55.16/69.99 亿元(原 43.42/56.05/73.12 亿元),对应经调整 PE 分别 20/16/13 倍 [5] 业绩简评 - 2025 年 7 月 30 日公司披露二季报,Q2 实现营收 123.59 亿元,yoy + 47.1%;其中自营门店收入 yoy + 45.6%,加盟收入 yoy + 55.0% [2] - 实现 GAAP 净利润 12.51 亿元,yoy + 43.6%;对应利润率 10.1%,yoy - 0.3pct。Non - GAAP 净利润 13.99 亿元,yoy + 44.0%;对应利润率 11.3%,yoy - 0.3pct [2] 经营分析 外卖平台补贴受益 - Q2 自营同店 + 13.4%,上季度 + 8.1%,外卖平台拉动下同店环比加速,用户数、GMV 等数据亦表现强劲,Q2 月均交易用户数达 9170 万,yoy + 31.6%,GMV 增长 46.2%达到 142 亿元 [3] 开店提速 - 24Q2 - 25Q1 季度净增门店数分别为 1371/1382/997/1757 家,25Q2 门店净增 2109 家,中国(含香港)/新加坡/马来/美国分别净增 2085/6/16/2 家,开店进一步提速 [3] - 截至 Q2 末门店数量达 26206 家,自营/加盟分别 16968/9238 家 [3] 外卖带动门店表现及毛利率 - 外卖活动带动整体毛利率同比 + 2.86pct,门店租金及运营费用占直营收入比 - 3.21pct,但履约费用率同比 + 6.29pct 至 13.51%,对自营门店 OPM 带来主要负向影响,25Q2 自营门店 OPM 为 21.0%,yoy - 0.5pct [4] 经营利润率保持健康 - Q2 实际税率 29.76%较高,但一季度(实际税率 32.26%)已有预期。GAAP 经营利润率 Q2 达 13.8%,yoy + 1.3pct,业务保持健康水平 [4] 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903|34,475|48,634|56,625|67,258| |营业收入增长率|87.3%|38.4%|41.1%|16.4%|18.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48|2,932|3,820|4,916|6,34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83.3%|2.9%|30.3%|28.7%|29.1%| |摊薄每股收益(元)|1.28|1.29|1.49|1.92|2.48|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30|1.86|2.55|2.83|3.5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9.3%|22.5%|23.1%|23.3%|23.4%| |P/E|18.87|17.86|22.96|17.84|13.81| |P/B|5.53|4.01|5.31|4.16|3.24| |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3,174|3,287|4,401|5,516|6,999| |Non - GAAP P/E|16.93|15.93|19.93|15.90|12.53|[10]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人民币)|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3,293|24,903|34,475|48,634|56,625|67,258| |营业成本|8,009|16,060|22,656|30,336|36,803|43,456| |毛利|5,284|8,843|11,819|18,298|19,823|23,802| |其他收入|0|0|0|0|0|0| |销售费用|570|1,287|1,920|2,550|3,171|4,035| |管理费用|1,460|1,830|2,420|3,037|3,583|4,192| |其他经营成本|1,765|1,090|2,481|7,429|6,524|7,047| |营业利润|1,453|3,002|3,397|5,268|6,530|8,513| |利息收入|85|109|89|122|131|172| |利息支出|23|0|4|10|0|0| |权益性投资损益|0|0|0|0|0|0| |其他非经营性损益|-161|57|75|0|0|0| |其他损益|-227|-61|136|0|0|0| |除税前利润|1,127|3,107|3,694|5,380|6,661|8,685| |所得税|639|259|763|1,560|1,745|2,336|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488|2,848|2,932|3,820|4,916|6,349|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 |净利润|488|2,848|2,932|3,820|4,916|6,349| |优先股利及其他调整项|0|0|0|0|0|0|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488|2,848|2,932|3,820|4,916|6,349| |+股权激励费用|398|240|365|591|600|650| |+所得税影响调节项| | - 6| - 10| - 9|0|0| |+集体诉讼费用准备金|280|92| | | | | |+其他调整项|-118| | | | | | |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1,048|3,174|3,287|4,401|5,516|6,999|[12]
吃到外卖商战红利,瑞幸干出了两个“星巴克”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3:12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创历史新高[1] - 净利润为12.51亿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率达10.1%[1] - 同期星巴克中国营收7.19亿美元(约56.8亿元),公司营收规模为其两倍有余[1] - 单季度GMV达141.79亿元,超过沪上阿姨去年全年GMV 107.36亿元[1] 门店扩张 - 截至第二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62万家,其中65%为直营店(16,968家),35%为加盟店(9,238家)[3][5] - 上半年净增门店数量超3800家,扩张速度快于年初规划[3] - 自营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较上季度8.1%显著提升[5] 用户增长 - 月均交易客户数创新高达9170万,同比增长31.6%[5][6] -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达91,697千,较第一季度74,272千大幅增长[5] 市场竞争环境 - 外卖平台(京东、淘宝、美团)第二季度推出"百亿补贴"活动,咖啡茶饮成为重点补贴品类[6] - 公司成为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首批销量破亿品牌,与库迪、蜜雪冰城共同获得平台流量红利[5][6]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21.5%降至21%,主要受平台补贴分摊影响[6][7] 产品研发 - 公司往年成功打造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爆品,但上半年未出现具有竞争力的新品[12] - 今年推出的轻轻茉莉轻乳茶、羽衣轻体果蔬茶等新品话题度较高但产品力不足[12] 海外拓展 - 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第二季度新增24家创单季最高纪录[10] - 新增门店包括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及美国纽约2家[10] - 海外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采取稳步拓展策略[11][12]
吃到外卖商战红利,瑞幸干出了两个“星巴克”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3: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创历史新高 [1] - 净利润为12.51亿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率达10.1% [1] - 单季度GMV达141.79亿元,超过沪上阿姨去年全年GMV 107.36亿元 [2] 同业对比表现 - 同期星巴克中国营收7.19亿美元(约56.8亿元),瑞幸营收规模为其两倍有余 [2] - 财报披露当天股价表现疲软,粉单市场收盘价38.26美元,下跌0.88% [2] 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第二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62万家,其中65%为直营店(16,968家),35%为加盟店(9,238家) [3][5] - 上半年净增门店超3800家,扩张速度快于年初规划 [4] - 自营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较上季度8.1%继续提升 [5] 用户增长数据 - 月均交易客户数创新高达9170万(91,697千),同比增长31.6% [5][6] - 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从2024年12月的77,766千持续增长至91,697千 [5] 外卖平台补贴影响 - 外卖平台"百亿补贴"活动为瑞幸带来流量红利,京东、淘宝、美团三大平台补贴活动中瑞幸成为首批销量破亿品牌 [5][6]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21.5%降至21% [6] - 行业认为长期补贴可能压缩商家利润空间,预计平台补贴活动可能持续至"双十一"前夕 [7][8]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第二季度新增24家创出海以来最快增速,其中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美国纽约2家 [9] - 美国市场开店引发关注,但目前海外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10][11] - 公司采取稳步拓展策略,需达到一定门店规模才能复制国内盈利模式 [11] 产品研发状况 - 上半年推出的轻轻茉莉轻乳茶、羽衣轻体果蔬茶、绿沙沙拿铁等新品虽具话题性,但未出现往年级别的爆款产品 [12][13] - 公司每年研发百余款新品,但2025年上半年尚未出现类似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级的出圈产品 [12][13]
咖啡茶饮品牌,都被瑞幸“骗”了
盐财经· 2025-07-31 12:47
中国消费品牌十年发展 - 过去十年是中国消费黄金十年,也是品牌跌宕起伏的十年 [2] - 野蛮生长阶段以"快速"、"出奇"、"流量"为竞争关键词,品牌通过快速开店、新奇营销和直播电商迅速崛起 [3] - 红利见顶后消费回归理性,快速扩张策略失效,品牌增长失速 [4] 肌肉型增长模式 - 德鲁克提出的"肌肉型增长"强调内生价值积累,而非表面规模膨胀 [7] - 区别于"脂肪型增长",该模式注重客户资产沉淀、效率优化与竞争壁垒构建 [8] - 瑞幸2025Q2财报验证该模式:总净收入123.58亿元(+47.1%),营业利润17亿元(+62%),营业利润率13.8% [9] 瑞幸四大核心能力 产品创新 - 联名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系列首周销量850万杯,健康饮品"羽衣轻体果蔬茶"两周销量1120万杯 [16] - 推出"百卡冰咖季"和"三个100"标准(100%真茶鲜萃/动物乳脂/100kcal),建立专属茉莉花产区保障原料品质 [16][18] 品牌建设 - 2025年保持高频联名(长安的荔枝/海绵宝宝/Wiggle Wiggle等),强化年轻消费群体触达 [20] - 推出AI智能体实现个性化推荐,用户粘性持续增强 [22] 运营效率 - 构建"需求洞察-产品研发-供应链响应-门店执行-用户反馈"闭环体系 [25] - 2025Q2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3.4%,联营门店收入增长55%,净新增门店2109家至总数26206家 [27] 供应链建设 - 投资30亿元建设厦门生产基地(年烘焙产能5.5万吨),布局全球优质咖啡豆产地 [29] - 通过咖啡文化节和巴西主题店强化供应链合作,抵御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波动风险 [29] 行业启示 - 瑞幸案例证明"肌肉型增长"需产品/品牌/运营/供应链四维协同 [14] - 单纯快速扩张易陷入"开店-关店"恶性循环,客户资产沉淀和效率优化才是穿越周期关键 [30][31]
被瑞幸们围攻,星巴克急找外援
36氪· 2025-07-31 10:04
正寻求出售中国公司部分股权的星巴克,终于有了官方回应。 当地时间7月29日,星巴克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财季(截至6月29日的三个月)业绩。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营收达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3亿元), 同比增长8%,同店销售额增长了2%,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了6%。 在随后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上,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倪睿安)透露,就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目前已有超20家意向合作方表达了浓厚兴趣, 星巴克正在评估各种方案。 倪睿安还表示,星巴克未来仍希望在中国业务中"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星巴克希望合作方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必须与星巴克拥有共同的使命和价值 观;第二,能成为星巴克本地市场提升运营效率的绝佳伙伴。 "不是资金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星巴克品牌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我相信,未来在中国还会有成千上万家星巴克门店。"倪睿安说。 上述机构及其参投的品牌,都在中国消费市场有亮眼表现。凯雷投资曾在2017年联合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收购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业务;高 瓴资本投资了喜茶、皮爷咖啡、蜜雪冰城等现制饮料知名品牌;大钲资本则是瑞幸咖啡的大股东。 当下,2017年诞生的瑞幸已在 ...
瑞幸咖啡2025二季度财报:净收入123.59亿元,新开门店2109家
观察者网· 2025-07-31 09:2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 [1] - 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达17亿元,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1] - GMV达141.79亿元 [1] - 自营门店收入达91.36亿元,同比增长45.6% [1]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实现13.4%的双位数增长 [1]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达19.22亿元,同比增长42.3% [1] - 联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55.0%,达到28.67亿元 [1] 门店运营 - 二季度净新开门店数为2109家,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1] - 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门店,门店总数达26117家(自营16903家,联营9214家) [1] - 国际市场净增24家门店,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新加坡自营63家、美国自营2家、马来西亚加盟24家) [1] 用户增长 - 二季度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31.6%,达9170万 [2] - 累计交易客户数突破3.8亿 [2] 供应链建设 - 第四座烘焙工厂(厦门创新产业园)于6月动工,投产后年咖啡烘焙总产能将达15.5万吨 [2] ESG实践 - 北京中关村旗舰店获LEED v4 ID+C铂金级认证 [2] - 江苏烘焙基地获LEED BD+C铂金级认证 [2] - 云南保山鲜果处理加工厂获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友好型工厂(示范)"认证 [2] 管理层观点 - 公司聚焦规模增长,加速收入与营业利润率提升,依托规模、效率、交付和供应链优势实现同店销售双位数增长 [2] - 未来将继续关注市场份额增长,发挥规模优势、产品创新能力和用户洞察力应对市场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