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申菱环境(301018)
icon
搜索文档
申菱环境股价跌5.27%,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0.08万股浮亏损失998.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06
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下跌5.27%至69.00元/股 成交额达12.83亿元 换手率9.00% 总市值183.58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围绕专用性空调为代表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 提供数据服务产业/工业工艺/特种应用/公共建筑等场景的环境调控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设备销售占比82.94% 解决方案及服务占比16.68% 其他业务占比0.38% [1] - 2000年7月成立 2021年7月上市 注册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1] 机构持股情况 -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基金(002910)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260.0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31%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998.71万元 最新规模40.56亿元 [2] - 基金经理杨宗昌管理规模40.9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228.46% [3] 基金业绩表现 -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20.06% 近一年收益37.81%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98.93% [2] - 同类排名:今年以来4175/8174 近一年4321/7981 [2]
申菱环境:公司主要为锂电池制造工厂提供转轮除湿机组等生产工艺环境保障设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3:4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为锂电池制造工厂提供转轮除湿机组、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等生产工艺环境保障设备 [1] 行业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应用于锂电池制造行业的环境保障环节 [1]
申菱环境9月10日现1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3811.4万元 其中机构买入1327.5万元 溢价率为-17.31%
新浪财经· 2025-09-10 09:5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申菱环境9月10日收盘价71.35元,单日涨幅9.25% [1] - 当日发生1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量64.6万股,成交金额3811.4万元 [1] - 近5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3.93%,主力资金净流出1.74亿元 [4] 大宗交易细节 - 全部12笔交易成交价均为59.00元,较收盘价折价17.31% [1][2][3][4] - 单笔最大成交19.1万股,金额1126.9万元,买方为机构专用 [3] - 卖方营业部均为中信建投证券佛山顺德大良营业部 [1][2][3][4] 买方机构分布 - 机构专用席位通过两笔交易买入22.5万股,金额1327.5万元 [2][3] - 财通证券佛山国泰南路营业部通过两笔交易买入10.7万股,金额631.3万元 [2][3] - 东方证券北京学院路营业部通过两笔交易买入7万股,金额413万元 [3] 历史交易情况 - 近3个月累计发生48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达1.97亿元 [4] - 买方营业部包括中信建投北京望京、中国银河南京洪武路、广发广州临江大道等多家券商营业部 [1][2][3][4]
申菱环境:公司主要为锂电池制造工厂提供转轮除湿机组,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等生产工艺环境保障设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8:37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制造工厂的生产工艺环境保障 [2] - 主要产品包括转轮除湿机组、冷水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 [2] 行业服务定位 - 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提供关键环境控制设备解决方案 [2] - 服务聚焦于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环境保障环节 [2]
通用设备板块9月10日涨0.37%,开创电气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4.1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08:37
板块表现 - 通用设备板块当日上涨0.37% 领先上证指数(涨0.13%)和深证成指(涨0.38%)[1] - 开创电气以13.30%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65.25元 成交额4.21亿元[1] - 利欧股份涨幅9.96% 成交额达74.38亿元 为板块最高成交额个股[1] 个股涨跌 - 涨幅前五个股包括开创电气(13.30%)、利欧股份(9.96%)、申菱环境(9.25%)、沃尔德(8.29%)和宏盛股份(8.21%)[1] - 跌幅最大个股为驰诚股份(-7.73%)、坤博精工(-5.88%)和山东章鼓(-5.15%)[2] - 安培龙虽然下跌3.56% 但收盘价138.10元为板块最高价个股[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4.14亿元 游资净流出8.34亿元 散户净流出5.8亿元[2] - 利欧股份获主力净流入16.40亿元 占比22.05% 同时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6.55亿元和9.85亿元[3] - 东方智造获主力净流入3.23亿元 占比18.72% 而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98亿元和1.25亿元[3] - 申菱环境主力净流入1.25亿元 占比9.42% 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4798.06万元和7726.87万元[3] 成交情况 - 利欧股份成交量1314.02万手 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74.38亿元[1] - 宇馨科技成交量75.08万手 成交额5.43亿元 虽下跌3.32%但成交活跃[2] - 儒竟科技成交额3.80亿元 涨幅7.99% 主力净流入3210.53万元[1][3]
申菱环境:公司位于顺德的新的数据中心产品智造基地目前主要产线生产效率提升较快,基地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8:27
公司产能状况 - 顺德智能温控产品智造基地一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较快 [2] - 基地整体产能利用率处于逐步提升阶段 [2] 业务布局 - 新制造基地专注于数据中心产品智造 [2]
申菱环境:公司6月底正式投产的高州特种空调与通风设备基地,目前处于产能爬坡过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8:27
产能建设进展 - 高州特种空调与通风设备基地于6月底正式投产 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2] - 基地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将逐步提升 [2] 业务板块信息 - 特种板块包含特种空调和通风设备制造业务 [2]
申菱环境股价跌5%,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0.08万股浮亏损失910.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3:3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8日股价下跌5%至66.50元/股 成交额4.71亿元 换手率3.49% 总市值176.92亿元[1] -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基金当日浮亏约910.28万元[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专用性空调等空气环境调节设备 涵盖研发设计到运营维护全链条[1] - 收入构成:设备销售占比82.94% 解决方案及服务占比16.68% 其他业务占比0.38%[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 2021年7月上市 注册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 机构持仓情况 -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基金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60.0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31%[2] - 该基金规模40.5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14.18% 近一年收益率29.96%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84.29%[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杨宗昌任职6年141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40.97亿元[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12.37% 最差基金回报-17%[3]
公用事业AI带动数据中心景气向上,电力需求有多少?
天风证券· 2025-09-08 02: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AI带动数据中心景气度向上 电力需求快速增长[3][4] -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048亿元 标准机架规模突破1000万架 双双同比增长超20%[2][25] - DeepSeek带动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上架率显著上升 环京和长三角区域算力中心或率先实现供需反转[3][88] - 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2030年将达945TWh 较2024年增长一倍以上 2024-2030年复合增速约15%[4][101] - 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2030年预计达3000-7000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2.3%-5.3% 2024-2030年复合增速10.4%-27.1%[4][108] - 需求和能源矛盾倒逼算力绿色化变革 包括算力设备高效化 算力载体节能化 算能协同清洁化和算用协同赋能[4][111]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进度 - 中国数据中心发展历经网络中心 IT中心 云中心和算力中心四个阶段 2020年后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引擎[9][13][17] - 2023年全球数据总产量129.3ZB 过去五年平均增速超25% 预计2028年达384.6ZB 较2023年翻近3倍[24] - 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1397EFlops 同比增54% 其中智能算力规模875EFlops 同比增94% 占比63%[24] - 中国数据中心呈现八大枢纽十大集群布局 2023年机架区域分布京津冀21.5% 长三角24.5% 其他六大枢纽25.5% 非枢纽节点28.5%[32][34] - 2023年签约情况呈现东热西冷特征 华北 华东和华南地区签约率和服务费价格普遍高于其他地区[38] - 2023年算力行业应用互联网占比46.3% 政务21.3% 金融11.3%[41] - 2023年中国在用算力中心平均PUE1.48 较2022年1.52改善 超大型算力中心平均PUE1.33 大型1.43[45] - 2024年全国算力中心PUE降至1.46[45] 数据中心景气度变化 - 2020-2023年受投资热潮和需求放缓影响 数据中心服务费和上架率承压 2023年末中国内地运营中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56.4%[53][56] - 2020-2023年上海平均机柜租赁服务费累计下降约20%[56] - 2022-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投资金额回落[59] - 2023年底全球多数成熟市场数据中心空置率跌破10% 核心区域低于5%[3][74] - 2023年北美主要数据中心租赁市场250-500KW需求平均月服务费同比涨18.6% 达163.44美元每月每KW[75] - 2025年1月DeepSeek发布 7天增长1亿用户[80] - 万国数据2025Q1和2025Q2数据中心上架率分别为75.7%和77.5% 创2022年以来新高[84] - 2024年末全国第三方算力中心上架率69% 灼识咨询预计环京地区2025年上架率突破80% 长三角2026年超80%[88] 电力需求预测 - 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50%-60% 互联网类终端客户项目占比高达70%-80%[95] - 训练一次GPT-3模型耗电量约19万度 10万GPU集群年耗电量近16亿度[100]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415TWh 占全球电力需求1.5%[101] - 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较2024年增长约240TWh(增130%) 中国增长约175TWh(增170%) 欧洲增长超45TWh(增70%) 日本增长约15TWh(增80%)[101]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1660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1.68%[104] 算力绿色化变革 - 绿色算力发展框架包括算力设备高效化 算力载体节能化 算能协同清洁化和算用协同赋能[111][113] - 算力设备绿色化核心指征IT设备能耗 算效(CE) 存效(SE)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相比八年前Pascal芯片AI算力提升1000倍 能耗下降350倍[114] - 算力载体绿色化核心指征电能使用效率(PUE) 水资源利用率(WUE) 2024年底中国超140个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达4A级以上[116] - 算能协同绿色化核心指征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数据中心绿电绿证采购应用量 中国数据中心超过80%绿电消费通过市场化采购实现 自发自用清洁能源占比不足2%[122] - 算用协同绿色化案例包括镇海炼化采用5G+AI视觉检测使VOCs排放量下降37% 海尔冰箱工厂通过数字孪生优化发泡工艺使单台产品能耗降低19%[12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新能源运营商 火电转型新能源运营商 核电运营商 垃圾焚烧发电公司和液冷设备等相关公司[5][132]
研判2025!中国工业温控设备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智能制造升级与新兴产业释放需求,推动行业规模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6 23:51
行业概述 - 工业温控设备用于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指标进行精准控制 以提高工业器件和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2]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电力与能源、半导体与电子制造、化工与制药、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等领域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工业温控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196.58亿美元 同比增长7.72% [6] - 2024年中国工业温控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00亿元 同比增长12.83% [1][8]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2773亿元 同比增长15.21% [5] 技术发展 - 液冷技术因高效率和低能耗特点 成为数据中心等高能耗领域首选解决方案 [1][11] -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要求温控精度达±0.5℃ 半导体晶圆制造需实现-120℃至300℃宽温域控制 [6] - 行业在系统集成度、能效比、智能化控制方面持续优化 部分企业在变频节能技术、远程监控平台取得显著进展 [1][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制冷剂等原材料 压缩机、风机、换热器等机械部件 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元件 [3] - 产业链中游为工业温控设备生产制造环节 [3] - 产业链下游涵盖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储能系统、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3] 重点企业 - 同飞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74亿元 同比增长109.02% 归母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增长1104.89% [9][10] - 英维克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 同比增长50.25% 归母净利润2.16亿元 同比增长17.54% [10] - 英维克UGD快接头技术进入英伟达Blackwell平台供应链 申菱环境储能温控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 [9] 发展趋势 - 液冷技术将成为核心增长点 阿里云乌兰察布基地通过浸没式液冷将PUE值降至1.05 较传统风冷节能32% [11] - 智能化控制系统加速渗透 华为"数据中心大脑"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10万机柜统一管理 [11] - 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5G通信等领域对高精度温控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12] - 国际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中国企业在液冷全链条技术、AI算法优化等领域形成专利池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