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产业(300832)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高新区、香港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7-14 06:29
合作备忘录签署 - 香港投资推广署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科技企业借港出海拓展国际市场 [1] - 西安高新区将鼓励区内企业利用香港作为拓展海外业务的基地 [1] - 投资推广署将提供香港营商环境和政策信息,支持企业在港投资和营运 [1] - 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将建立稳定协作机制,结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与西安高新区创新动能 [1] 西安高新区概况 - 西安高新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1] - 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产业 [1] - 区内科技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出海"需求不断增强 [1] - 合作备忘录签署让现场70余家西安高新区企业看到更多发展机遇 [1] 香港资本市场优势 - 香港资本市场针对科技企业做了许多改革 [2] - 西安高新区企业可利用香港资本市场获取融资 [2] - 在港上市可拓展国际投资资源并助力海外业务拓展 [2] - 香港国际化平台能帮助中小企业初期就开启全球发展模式 [2] 两地合作展望 - 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致力于为内地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2] - 投资推广署希望发挥两地互补优势,协助更多西安高新区优质企业借港出海 [2] - 合作将共同开拓创新合作新机遇 [2]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34期:中药企业的创新布局-20250712
华创证券· 2025-07-12 0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归创通桥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7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25医药行业的增长保持乐观,投资机会有望百花齐放 [10] - 看好国内创新药行业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迎来产品为王的阶段 [10] - 看好药房板块投资机会,处方外流和格局优化核心逻辑有望显著增强 [12] - 反腐和集采净化医疗市场环境,长周期下民营医疗综合竞争力有望显著提升 [12] - 血制品行业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各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改善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80%,跑赢沪深300指数0.98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 [7]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前沿生物 - U、美迪西等,跌幅前十名股票为ST未名、神州细胞等 [7] 板块观点和投资组合 整体观点和投资主线 - 创新药:看好国内创新药行业转换,2025年建议重视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管线,关注百济、信达等公司 [10] - 医疗器械:设备招投标量回暖,家用器械有补贴政策,关注迈瑞、联影等;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关注迈瑞、新产业等;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关注爱康、春立等;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关注维力等 [10] - 创新链:海外投融资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CXO产业周期向上,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关注国产替代和并购整合 [10] - 中药:关注基药主线、国企改革、新版医保目录解限品种、OTC企业和潜力大单品,关注昆药、康缘等公司 [12] - 药房:处方外流或提速,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 [12] - 医疗服务:反腐和集采净化环境,民营医疗竞争力有望提升,关注固生堂、华厦眼科等 [12] - 血制品:浆站审批倾向宽松,行业成长路径清晰,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 [12] 投资组合精选 - 维持推荐维力医疗、振德医疗等多家公司 [84] - 新增推荐暂无 [85] 行业和个股事件 行业热点 - 7月9日默沙东约100亿美元收购Verona Pharma,获治疗COPD新药Ohtuvayre [88] - 7月9日泽璟制药三特异性抗体药物注射用ZG006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89] - 7月10日艾伯维7亿美元预付款获ISB 2001独家权益 [90] 个股研发管线 - 华润三九:生物药HiCM - 188处于II期;化药多个处于临床不同阶段;中药创新药涉及多种疾病 [13][15] - 云南白药:中药全三七片完成Ⅱ期部分入组,附杞固本膏处于Ⅲ期前期;化药布局核药;生物药KA - 1641处于临床前 [17][20] - 以岭药业:化药4款1类新药进入临床,生物药构建靶向递送平台;中药构建创新药梯队布局 [24][25] - 九芝堂:化药布局2款1类新药;生物药布局干细胞疗法 [31] - 珍宝岛:中药清降和胃颗粒处于临床II期;化药布局5款1类药物;生物药布局CD20 ADC [33] - 康缘药业:化药平台布局6款1类药物;生物药平台布局7款1类生物药;中药创新药多个处于NDA或III期 [34] - 天士力:中药17款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化药布局抗肿瘤等领域;生物药多个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36][42] - 济川药业:中药布局2款1.1类药物;化生药通过BD获得多个产品国内商业化权益 [45] - 华纳药厂:中药乾清颗粒处于II期;化药布局多款1类药物 [48] - 佐力药业:中药灵香片处于II期,3款乌灵复方制剂处于临床前;生物药通过参股凌意生物布局 [52] - 桂林三金:中药布局3款药物;生物药布局3款抗体注射液项目 [56] - 羚锐制药:自研覆盖多领域,收购银谷制药引入必立汀 [60] - 众生药业:已有2个创新药上市,5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代谢疾病领域梯度推进 [65] - 宜明昂科:CD47/CD20 MCE分子 + PD - L1/VEGF双抗双轮驱动,IMM2510有相关临床数据和合作 [66] 港股医疗器械 - 归创通桥:神经和外周介入双引擎驱动,受益集采,布局海外,预计25 - 27年净利润增长,给予“推荐”评级 [73] 生命科学服务 - 行业短期需求复苏,长期渗透率低,国产替代是趋势,并购整合助力公司发展 [74] 医药工业 - 看好特色原料药行业困境反转,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新增量和纵向拓展制剂兑现期企业 [83]
国资委:推动国资加快向战新产业集中
中国证券报· 2025-07-11 20:50
国资央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 - 国有资本将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1][2] - 中央企业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基础研究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1万亿元,占比接近30% [2] - 中央企业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速度明显加快 [2] 未来产业布局与机制创新 - 中央企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 [2] - 对承担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可设置亏损豁免期 [3] - 未来产业发展突出大工程带动、场景应用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0.39%,前十大权重包含迈瑞医疗等
搜狐财经· 2025-07-11 15:40
市场表现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7月11日上涨0 39%报13682 83点 成交额180 89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 83% 近三个月上涨2 95% 年初至今下跌0 43% [1]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样本选自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 68% 迈瑞医疗(9 44%) 联影医疗(8 04%) 爱尔眼科(7 55%)为前三大成分股 [1] - 样本100%集中于医药卫生行业 深交所占比60 09% 上交所占比39 91% [1] 运作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6月/12月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退市样本将被剔除 [2] 跟踪产品 - 8只公募基金跟踪该指数 包括南方 天弘 建信 大成 华泰柏瑞等旗下ETF及联接基金 [2]
泰国布局生物创新产业 打造经济新引擎
商务部网站· 2025-07-11 14:35
行业概述 - 生物创新产业(Bio-Innovation)成为推动全球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融合生物技术与创新科技,能提高产品效能并降低成本 [1] - 该产业在医疗、农业、食品及工业领域展现出高度潜力,通过生命科学应用形成新型发明与产品 [1] 市场规模 - 泰国注册从事生物创新业务的法人共389家,注册资本总额达95.8亿泰铢,其中外资占比40.5%(38.8亿泰铢) [1] - 外资主要来源为中国香港、古巴及日本 [1] 企业结构 - 小型企业(S)占比92.03%,中型企业(M)占比7.71%,大型企业(L)仅占0.26% [2] - 有限责任公司占绝对主导(382家,98.20%),合伙企业5家(1.29%),上市公司2家(0.51%) [2] 增长趋势 - 企业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45家(+13.08%),2024年新增59家(较2023年+11.32%) [2] - 2025年前5个月新增企业30家(同比+57.89%),注册资本达1.78亿泰铢(同比激增5.11倍) [2]
南京新产业叩开就业新大门
新华日报· 2025-07-10 23:43
智能制造产业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将城际干线平台门板的焊接方式从手工氩弧焊改为机器人MIG焊接 每年可降低成本3000多万元 [2] - 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年薪达20万元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南京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42% [1] - 南京市政府对新职业培训进行补贴 部分工种补贴高达8000元 [2] 低空经济产业 - 南京无人机产业链企业由去年180家迅速增长至344家 [3] - 无人机起降场点由47个增长至266个 空域由8个片区67156平方公里增长至120个片区超2000平方公里 [3] - 无人机领域既缺技术员 更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岗位年薪普遍在20万元以上 [3][5] 人工智能产业 - 润和软件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AI训练师岗位需求量超300人 [5] - 初级数据标注员通过岗前培训可快速上岗 但中高级岗位高薪难求 年薪普遍在20万元以上 [5] - AI人才需具备跨域知识融合和持续进化思维能力 属于典型的技术杂家 [5] 新兴职业发展 - 智能制造普及使车间工人和管理人员界限模糊 需要员工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 [2] - 无人机航测工程师等新兴职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快速晋升通道 实习转正后可成为项目组长 [3] - 公司安排专属导师手把手带教AI新人 使其短期内能独立承担项目系统测试 [4][5]
新产业(300832) - 关于公司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5-07-09 09:1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获日本特许厅颁发“扩增板组件及其状态检测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第7701432号[1] - 专利申请于2023年12月26日,授权公告于2025年06月23日[1] - 专利技术应用于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Molecision R8[1] 其他新策略 - 获专利对公司当前经营无重大影响,利于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和提升软实力[2]
瞄准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战新产业 诚通科创首只子基金完成合作签约
搜狐财经· 2025-07-09 03:54
基金合作签约 - 诚通科创与工研资本签署首只子基金意向性合作协议 基金规模10亿元 [1][3] - 合作聚焦工业母机 工业软件 先进基础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 - 目标培育孵化具有科研技术优势和创新驱动能力的企业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1] 战略意义 - 签约旨在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 助力科技强国战略目标 [3] - 计划将基金打造成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典范 形成"国家战略—央企使命—资本力量"协同创新生态 [3] - 中国机械总院已创造200多项全国工业领域第一 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3] 基金概况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为首批央企创投母基金 总规模300亿元 [4] - 首期规模100亿元 由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 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 [4] - 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 发挥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的先行示范作用 [4] 投资方向 - 锚定"硬科技"投资主航道 重点布局新材料 先进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领域 [4] - 采用"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组合策略 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投资链条 [4] - 通过投资带动产业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
快讯· 2025-07-09 02:58
人工智能+新经济发展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速落地 [1]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突破24万亿元 规模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GDP总和 [1] 中国科技创新实力 - 研发人员规模全球最大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46万家 [1]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 占比居世界首位 [1]
华夏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 关于运营管理机构董事长变更的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7-07 23:11
公募REITs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华夏合肥高新新产业REIT [1] - 基金代码为180102 [1] - 基金生效日期为2022年9月20日 [1] - 基金管理人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基础设施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为合肥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 [1] - 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800号 [1] - 项目类型为产业园区 [1] - 土地使用权面积为146,759.30平方米 [1] - 总建筑面积为356,837.41平方米 [1] - 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办公楼、配套用房和车库 [1] - 项目于2011年建成投入运营 [1] - 项目共22栋房屋和3个地下车库 [1] - 项目由合肥高新睿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合肥高新君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有 [1] - 项目评估值为60,0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估值) [1] - 项目权属期限为2009年11月2日至2050年12月29日 [1] 运营管理机构 - 运营管理机构为合肥高新投资促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 运营管理机构未发生变更且运营管理能力稳定 [2] 运营管理机构董事长变更 - 张玮玮新任合肥高新投资促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3] - 王强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 [3] - 张玮玮1982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拥有多年合肥高新区招商和投资管理经验 [4][5] 对基金运营的影响 - 本次董事长变动为正常人事调整 [5] - 不影响运营管理机构稳定性和管理能力 [5] - 对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经营业绩、现金流和基金份额持有人权益无不利影响 [5] 其他信息 - 基金投资运作正常 [6] - 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6] - 投资者可通过华夏基金官网或客服电话400-818-6666咨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