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300832)

搜索文档
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南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9-28 20:16
行业活动 - 中国建筑业协会指导的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 [1] - 大会聚焦好房子 城市更新 科创产业三大领域 [1] - 集中展示百余项建筑科技创新产品 [1] 会议议题 - 围绕智能建造 智能设计 产学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城市更新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三大科技创新产业解决方案 [1] 展览展示 - 会议设置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展览会 [1] - 展示建筑工业化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 数字产业 新型建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1]
“效率提升+创新驱动” AI深度赋能新产业公司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28 05:20
公司AI技术应用成效 - 数据采集效率提高10倍且错误大幅减少 [1][9] - 数据处理时间压缩70% [9] - 新试剂工艺参数开发周期缩短50%以上 [1][1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开发开放式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SATLARS T8 实现1秒内AI图像血清质量判定 [3][8] - 样本检测周转时间大幅缩短 检测效率提升30%以上 [8] - 系统已安装全国200多家医院 三级医院占比超50% [3] 研发体系创新 - 利用AI分析目标蛋白结构 精准预测抗体识别"黄金靶点" [10] - AI模拟百万种"抗体-抗原"结合场景 快速锁定最优候选序列 [10] - 智慧电子数据采集系统使人工建模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分钟级 [9]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服务国内1835家三级医院 三甲医院覆盖率63.51% [10] - 海外市场覆盖161个国家和地区 设14家海外分支机构 [10]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5亿元 净利润7.71亿元 [10]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1092亿美元 [2] - 中国免疫诊断市场外资占比71.2% 生化诊断市场外资占比53.2% [2] - 新兴市场(中国/印度/土耳其/俄罗斯/巴西)增长迅猛 [2]
广州公布前8月经济数据 新动能新产业不断壮大 新能源车累计产量增14.3%
广州日报· 2025-09-25 08:21
工业新动能发展 - 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增长14.3% [1][2] - 民用无人机产量提速增长52.5% [1][2] - 小鹏汽车8月交付新车37709辆,同比增长169% [2] -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修理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1%和18.0% [2] - 电子器件和电子元件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4%和6.4% [3]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4倍,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4.7% [3] - 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下降5.3%,但降幅较1-7月收窄0.9个百分点 [2] 服务业与消费活力 -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7.41亿元,同比增长4.9% [4] - 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9% [4] - 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9倍,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9.8% [4]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8.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1倍 [4] - 1-7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 [3]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2% [3] - 数字内容服务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分别增长20.7%和16.6% [3] 投资与金融支持 - 1-8月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10.1% [6] -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0%,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2.0% [6]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4.1%,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提速增长39.4% [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8.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4.9% [6] - 8月末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分别增长22.4%和37.4% [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2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1.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9.8% [6] 交通与流量经济 - 1-8月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2.28亿人次,同比增长0.5% [4] - 航空和铁路运输客运量分别增长3.1%和2.1% [4] -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8.2%,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21.2% [1][4]
服贸会客厅|瑞士创新产业园孙科: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是中瑞产业优势交叉点
搜狐财经· 2025-09-25 03:44
中瑞经济合作新兴产业 - 生命科学 人工智能 高端智能制造是中瑞产业优势交叉点 具有高度互补性 值得双方共同关注和投资 [1][2] - 瑞士创新产业园自2019年起拓展中国市场 与中国出海企业在生命科学 高端智能制造 移动出行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研发合作 [2] 中国企业出海实践与挑战 - 企业出海目标包括开拓新市场 寻求新技术合作 降低生产成本 不同行业和规模企业面临不同挑战 [2] - 出海建议包括明确出海目的 进行充分市场调研 了解客户需求与产品价值匹配度 [3] - 建议采用新产品或调整现有产品设计进入新市场 需精心筹划产品定位 客户分析 落地执行及当地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3] 人工智能企业出海重点 - 中国拥有丰富应用场景数据优势 在医疗 消防等垂直领域存在大量落地机会 [3] - 进入欧盟市场需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保护与合规 满足当地数据监管要求 [3] - 建议提前寻求当地机构支持 进行前期调研 与专业机构事先沟通 [3] 瑞士创新产业园支持措施 - 协助企业建立本地合作伙伴网络及生态系统 包括利益相关方 [4] - 帮助企业适应本地文化 满足合作伙伴协作要求 同时保障产品价值与企业利益 [4] - 提供市场调研 市场准入 合规咨询 落地支持等全程服务 链接法律财务专业机构 [2]
新产业涨2.06%,成交额6944.2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5.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2:2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67.85元/股 上涨2.06% 总市值533.11亿元 成交额6944.25万元 换手率0.15%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25.47万元 大单买入1306.34万元(占比18.81%) 卖出1080.88万元(占比15.57%) [1] - 年内股价下跌2.44% 近5日跌1.05% 近20日涨15.00% 近60日涨23.07%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56万户 较上期减少19.09% 人均流通股43743股 较上期增加23.5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224.41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109.24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持股1307.08万股(第七大股东) 增持22.26万股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830.59万股(第九大股东) 增持3.00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700.34万股(第十大股东) 新进股东 兴全合润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5亿元 同比减少1.18% [2] -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 同比减少14.62%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试剂类69.62% 仪器类30.21% 其他0.1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概念板块包括价值成长/高派息/基金重仓/MSCI中国/社保重仓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6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23.57亿元 [3]
结合市场所需“种”项目 高原乡村“长”出新产业
四川日报· 2025-09-23 22:17
文旅产业发展 - 章光村民宿国庆假期投入运营 露营基地试运营一个月营收近4万元 [1] - 章光村以文旅为产业切入点 依托风景优美资源发展民宿和露营基地 [1] - 岗木达镇构建"一城三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 以县城为目标市场培育乡村产业 [1] 畜牧产品开发 - 阳培村成立壤塘县阳培畜牧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鲜牛奶/酸奶/奶渣等产品 [1] - 畜牧产品主要供应县城餐饮门店和机关食堂 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驻村工作队帮助下成立 [1] - 阳培村以牧业为基础发展奶制品产业 作为乡村产业培育方向 [1] 劳务资源整合 - 明达村成立村级劳务公司承接县城城建和地灾治理工程 整合外出务工劳动力资源 [1] - 劳务公司为村民提供稳定务工平台 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至6000元 [1] - 通过劳务公司解决工作不稳定和欠薪纠纷问题 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 [1] 村集体合作模式 - 岗木达镇培育的3个项目均采用村集体和村民入股方式 [2] - 通过入股分红增强联农带农成效 同时保障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2]
中粮集团发布D-阿洛酮糖产品 引领健康代糖新赛道
中证网· 2025-09-23 13:27
公司动态 - 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生物科技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研发的D-阿洛酮糖产品于9月23日在北京发布上市 [1] - 公司为国内首家通过酶法工艺实现阿洛酮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1] - 2017年起启动专项攻关 从498个基因库中筛选改造 历经上千次突变体试验 [2] - 2023年获批国内首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食品加工用酶制剂 [2] - 已完成17项专利布局 其中10项核心专利已获授权 [2] 产品特性 - D-阿洛酮糖是少量天然存在于无花果 猕猴桃 小麦等植物的六碳酮糖 [1] - 甜度约为蔗糖的70% 热量仅为其10%左右 [1] - 被业内视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之一 [1] 行业地位 - 产品填补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空白 [1] - 构建覆盖饮料 烘焙 乳品 糖果等多元场景的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 [2] - 形成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 [2] 市场前景 -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今年7月批准D-阿洛酮糖为新食品原料 [1] - 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达1.477亿美元 [1] - 预计2025年至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4% [1] - 产品与国家"体重管理年"等公共健康倡议方向高度一致 [1] 战略规划 - 公司积极打造"大食物观创新生态圈" [2] - 携手产业链各方共同做大健康食品产业 [2] -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
北京联合大学师生走进双益发国际文创园,“解锁”演艺新产业
新京报· 2025-09-22 13:31
演艺产业园区生态 - 双益发国际文创园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台湖演艺小镇核心区域 是首家以演艺生态为核心的专业化市级文化产业园区[3] - 园区入驻上百家演艺相关企业 包括服装造型公司 灯光舞美设计公司 品牌设计公司和演艺团队等[7] - 作为首批授牌的市级演艺新空间 该园区推动通州演艺资源集聚共享 助力北京"演艺之都"建设[3] 剧场类型与运营特点 - 大剧场采用可收起座椅设计 能转变为墙面空间 小剧场则采用固定座椅配置[4] - 传统剧场入场位置设在观众席后侧 可伸缩座椅剧场则设置侧边入场门[4] - 剧场运营需要创新思维 包括探索未来表演模式和运营方式[4] 演艺视觉设计企业 - 北京大盛光影视觉艺术工作室专注于演艺光影视觉技术培训 已培养学员上万名[6] - 该企业视觉设计团队参与策划实施大型文艺汇演 演唱会 光影水秀和文旅实景演出等项目[6] - 企业采用独特的光影交错办公环境 体现行业特色[6] 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 - 园区主动对接高校资源 为管理 电商 工商 财管等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7][8] - 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舞美 形象设计 艺术设计等职业方向[8] - 校企合作模式既开拓学生择业视野 又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7][8]
南京秦淮区发布“3+X”产业基金体系,28个产业项目签约
扬子晚报网· 2025-09-22 12:40
产业基金体系 - 秦淮区发布"3+X"产业基金体系 包含三类基金组建运营模式和合作伙伴基金库建设 [1][3] - 第一类为规范发展区政府投资基金 强化风险控制并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与效益 [3] - 第二类为参与南京市"4+N"产业基金集群建设 包括重大项目基金/重点产业基金/强链并购基金和科创人才基金 [3] - 第三类为推动设立区国企基金 推进国企由城投平台向产投公司转型 [3] - "X"指建设合作伙伴基金库 与多个基金形成紧密协同关系 [3] 政策背景 -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国办1号文件形式发布 [3] - 江苏省推出战新母基金 南京市打造"4+N"产业基金集群 [3] - 秦淮区出台《关于建立"3+X"产业基金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强区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3] 签约项目 - 28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涵盖总部项目/现代金融和商贸/软件信息(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物联网)/新能源和环保/大健康及教育/文旅融合等产业类别 [1][4] - 成立总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江苏省数智低碳建筑战新产业基金" 由中江国际集团与南部新城集团公司/秦淮区国资集团/秦淮区科创集团共同组建 [4] - 南京市场景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与秦淮区政府达成招商应用场景创新合作 [4] 产业发展战略 - 通过政策精准赋能/龙头企业支撑/高校院所助力持续强链补链延链 壮大链式产业集群 [4] - 深化政企协同联动 推动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向发展动力转化 [4]
香港上合发展成立,K11创始人郑志刚打造新产业版图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0:1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式成立 核心战略聚焦投资未来二十年内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九大革新产业领域 [1] - 业务组合重点布局三大方向:新兴市场革新产业 创新及金融领域突破 全球K11文化生态圈拓展 [1] - 投资新兴市场产业升级项目 包括东盟和中东地区 同时拓展数字资产与文化产业业务 [1] 产业覆盖领域 - 业务横跨文化 娱乐 体育 媒体 中医医疗全球化 商业管理及大文旅产业等领域 [4] - 产业板块兼具高度市场可行性与巨大商业潜力 服务Z世代及Alpha世代未来市场需求 [4] - 致力站稳Web3金融创新前沿 探索区块链技术和沉浸式数字体验的产业应用方案 [4] 区域发展策略 - 总部位于香港 深耕内地市场同时辐射东盟国家 中东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 [3][4] - 香港被视为开拓中国内地及海外业务的首选平台 具备资本 人才与项目汇聚的枢纽优势 [4] 文化品牌建设 - K11 by AC作为旗下文化品牌 致力重塑零售及文化市场版图 管理零售资产与文化艺术区 [4] - 推出全球首创"文商共融"理念 将艺术 设计及零售元素融入多元生态圈 [5] - 旗下项目包括香港总投资额26亿美元的国际文化艺术区Victoria Dockside及K11 MUSEA [5] 投资历史与资源 - 2017年成立私人投资平台C资本 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和硬科技企业 [5] - 已投资希音 蔚来 小鹏汽车 货拉拉 商汤科技 思灵机器人等知名公司 [5] - 2008年和2018年分别创立K11艺术基金会与K11工艺基金会 扶持中国当代艺术家并促进传统工艺复兴 [6] 文化推广成果 - 2024年以"中华文化对欧洲文明贡献"为主题举办系列展览 吸引超10000名海内外游客参观 [6] - 连续十余年通过中国青年精英基金会组织两地青年交流实践活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