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鲈鱼
icon
搜索文档
福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成功举办“海之味・海韵臻品”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17
活动概况 - 福鼎市政府于9月19日至21日主办"海之味・海韵臻品"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整合品海味、购臻品、赏山海体验[1] - 活动通过线下展销与线上直播联动 实现现场体验与云采购结合[3] - 现场设置1元拍卖环节 福鼎品品香白茶酒以200元成交[3] 产品展示 - 展销区集中呈现福鼎工业名企特色产品 包括鲈鱼、大黄鱼等鲜活水产及海蜇、海苔即食海产[3] - 深加工产品覆盖福鼎白茶、白茶饮品、白茶酒及福鼎蜜翅 体现传统与创新结合[3] - 预制菜、即食海产通过直播间直观展示食材来源与加工工艺 吸引线上用户下单[3] 产业背景 - 福鼎作为福建省十大海洋经济强县 拥有1.49万平方公里海域 超6万人参与海洋经济[5] - 市政府实施"海洋强市"战略 推进"鼎鱼计划" 重点推动鲈鱼和大黄鱼为核心的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5] - 构建现代化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 巩固全国渔业产业标杆地位[5] 战略转型 - 水产加工业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终端产品转型 通过线下体验+线上传播模式拓展市场[9] - 活动助力工业龙头企业品牌升级与产业链延伸 促进渔民和企业共享产业红利[9] - 未来将探索产业+文旅融合模式 推动福鼎鲜味进入更广阔市场[9]
同样是预制菜,老乡鸡和萨莉亚怎么没人骂?
搜狐财经· 2025-09-17 09:00
文|本原财经 罗永浩和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一场不清不楚的口水仗,让「预制菜」这颗"定时炸弹",又在互联网吵开了锅。 最会吵架的老罗吐槽西北全是预制菜,贵、恶心,贾国龙委屈:我家100%没有预制菜; 后厨保质期18个月的速冻油炸茄子、鲈鱼火遍全网时,贾国龙坚持:我家没有预制菜; 坐拥1.8万名员工的西贝陷入自证怪圈,顶不住全网讨伐,道歉并表示整改措施10月1日执行,贾国龙阴阳: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顾客"虐"我 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于是一场本可避免的舆情风波,因为老板的嘴硬和自信,媒体放大镜+大众情绪推动,演化为危机风暴。 甚至偌大一个厨房里没有一台火灶,厨师长被问的脸从红到绿,还特别实诚地为自己老板承认:西贝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况,"今天上午一餐、下午一餐、 明天上午一餐,但不会影响品质,和现煮的出来的味道几乎一致。" 罗永浩倒是三言两语验证了自己的超级网红地位,那西贝呢?无论怎么收场,品牌都输了,反倒要实时被连预制菜都搞不清是什么的消费者三连拷问: 为啥要给我们吃预制菜?为啥预制菜还卖那么贵?为啥都骂你家不骂别家? 01薛定谔的预制菜 预制菜往往很难通过价格、外形来判断。于是成了「薛定谔的预制菜 ...
信发集团跻身民企20强,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06:43
编者按: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 市委"6293"工作思路和"三提三敢""作风深化、实干争先"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 行动,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聚焦"冠军集群"培育,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由中共聊城市委网信 办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主办的"'链'上花开"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是 对聊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一次全景展示。活动采用"行进式采访+全媒体传播"形式,深入10家链 主企业和近百家单项冠军企业,生动展现聊城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转型方面的成效,全面呈现 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聊城实践"。 从一家小型热电厂成长为总资产3100亿元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山东信发集团以其独特的循环经济发 展模式和强劲的财务表现,持续位居中国民营企业第一阵营。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信发集团以3028.94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全 国第20位,继续稳居山东省民营企业前列。 这已是信发集团连续多年入选这一权威榜单,展现了其作为一家集电力能源、有色金属、高端化工、环 保建材、矿产开发、现代农 ...
安徽省安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44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5 06:42
转自:安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安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44期) 近期,安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官方网站、问卷调查、现场点选等多种渠道,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品种,根据线上投票靠前和消费者现 场点选情况,组织抽检食用农产品、食用油及油脂及其制品、水产制品、速冻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糕点、粮食加工品、方便食品、乳制品、炒货食品及 坚果制品、蛋制品、酒类等12类食品91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89批次、不合 格样品2批次(见附件)。 2025年9月12日 | | 监督抽检产品不合格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 | 标称生产 | 标称生产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地址 | 食品 | 规格 | 商 | 生产日 | 不合格项目║检验结果║ | 备注 | | | 号 | 企业名称 | 企业地址 | | | 名称 | ...
成交量、成交额双增长 今年前七个月我国渔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30 07:53
行业供需状况 - 前7个月水产品总产量达3600万吨 同比增长4.37% [6] - 养殖产量占比超80% 成为水产品主要供应方式 [4] - 专项捕捞作业补充休渔期供给 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2] 生产与加工能力 - 山东威海海上牧场具备年产8亿株育苗和6万吨鲜海带加工能力 [4] - 新疆和田沙漠地区通过先进养殖技术实现鲜活水产品本地供应 [4] - 56个养殖池分别养殖鲈鱼 银鳕鱼等品种并陆续上市 [4] 市场表现 - 水产品市场呈现成交量与成交额双增长态势 [2] - 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东海等海域仍处于休渔期 [2] - 专项捕捞渔船满载渔获物通过批发市场渠道销售 [2]
培育带头人 创业促增收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27
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 村集体通过注资入股和协助办理专项贷款支持返乡青年创业项目[1] - 加工厂占地3000平方米 主要生产耳机 家用桌布 手套等出口产品[1] - 项目成功带动200名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1] - 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人民币[1] 人才培育计划实施 - 江州区创新实施"雏雁丰翼"行动进行村级后备力量全链条培养[1] - 依托各级党校开展现代农业 基层治理 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1] - 安排包村干部 驻村队员 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结对帮扶[1] - 开通创业申报绿色通道并协调整合政策资源[1] 产业项目拓展 - 计划引入壮锦加工生产线开发文创产品市场[1] - 15名党员后备干部领办7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 - 重点发展甘蔗 鲈鱼 酸菜等特色产业[1] - 通过示范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1]
让碧海银滩成为金山银山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5 02:11
产业发展 - 澳角村发展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和乡村旅游五大主导产业[2] - 海洋捕捞实现木质渔船到钢质渔船转型升级 全村渔船640艘 年产值达3.3亿元[7] - 水产养殖拥有138家高级养殖场 去年产值37亿元[7] - 海产品加工厂38家 其中海源水产去年产值5亿元[7] - 电商微商117家 从业技术人才532名 年销售额3.5亿元[7] - 海景民宿41家 共700多个床位[7] 生态保护 - 建立一体化处理体系处理生产生活垃圾 配备生活垃圾塑料桶集中处理海上垃圾[3] - 常态化检查工业企业排除隐患 每条巷道设有污水收集设施 污水经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4] - 通过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海水变清沙滩变净 对海洋生物繁殖和居民生产生活起到关键保障作用[5] 产业创新 - 构建捕捞、养殖、加工、电商、文旅的生态经济模式 从传统捕捞到海鲜直播[9] - 福建旺昇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循环海水智能化系统进行鲍鱼苗养殖[9] - 坚持健康养殖+生态保护模式 实现好生态出好苗的良性循环[9] - 形成从捕捞到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加工企业实现原料供应及时与便利[9] - 海产品通过清洗、蒸煮、拆肉、罐装等工艺处理 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10] - 电商直播带动业务发展 营业额不断攀升 规模从两个冰柜扩展到三个冰柜、一个冻库和一个急冻库[11]
盘活集体经济“小能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1:21
公司发展历程 - 成都井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由龙井村主导成立[3] - 2021年公司获得1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补贴并投入400多万元自有资金建设养殖基地[5] - 2023年养殖基地正式建成并开展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业务[5] - 2024年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9000多亩农田实现收益60多万元[7] - 2024年盘活村集体资源带来收益200多万元[8] 主营业务运营 -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采用直径12米深度1米多的养殖池配备液氧罐和微滤机设备[5] - 单个养殖大棚年利润可达近200万元[5] - 2024年鲈鱼养殖实现10多万元收益南美白对虾盈亏平衡[6] - 冷库项目预计年收益40万元[8] - 农业社会化服务拥有旋耕机播种机无人机等设备并培养2名农机手和2名飞手[7] 技术升级与创新 - 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替代传统土塘养殖(传统亩产1000多斤/年价值5000-6000元)[4][5] - 实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新模式实现作物优势互补[7] - 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7] - 通过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推进养殖技术升级[6] 资源整合与利用 - 有效利用6000多亩土地资源其中3000多亩为基本农田[3] - 盘活闲置厂房和集体建设用地新建设施用房[8] - 将闲置房屋资源出租给外来租户[7] - 与区属平台公司合作开展1800多亩农田的社会化服务[7] 资金投入与规划 - 初期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养殖大棚和设备[5] - 计划下半年再投资几百万元建设养殖项目二期[6] - 拟利用自有资金购置蔬菜移栽机收割机等高效设备[7] - 获得市级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支持[6]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盘活集体经济“小能手”
新华网· 2025-08-25 00:00
公司业务发展 - 成都井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龙井村主导成立,专注于农业开发和集体经济运营[8] - 公司2021年获得1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补贴,加上自有资金共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养殖大棚和设备[10] - 2024年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9000多亩农田,收益60多万元,并与区属平台公司合作服务1800多亩农田[12] - 公司计划2024年下半年投资数百万元建设养殖项目二期,已获得市级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支持[11] 养殖业务运营 - 公司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单个养殖池直径12米、深1米多,配备液氧罐和微滤机等设备[9] - 2023年养殖基地正式建成,拥有16个养殖池,一个大棚年利润近200万元[9][10] - 2024年养殖季鲈鱼盈利10多万元,南美白对虾盈亏平衡;2025年养殖季调整策略,预计10月出栏[11] - 公司掌握鲈鱼养殖技术,组织人员到广州学习7天,并采用提前下卵延长养殖期的策略[10][11]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公司2023年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旋耕机、播种机和无人机等设备,培养2名农机手和2名无人机飞手[11] - 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采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新模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效率[12] - 计划购买蔬菜移栽机和收割机,预计投用后带来更大收益[12] 资产与资源利用 - 公司盘活村集体资源,出租闲置房屋,在集体建设用地上规划设施用房,2024年收益200多万元[12] - 2024年5月建成冷库,预计年收益40万元,村农事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12] 行业技术应用 -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成为行业趋势,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养殖效益,减少水体污染[9] - 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小农户机械化率低的问题,通过科技力量减少人力投入,提升生产效率[11]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浙江象山:蓝碳经济破局之路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02:52
核心观点 - 象山县通过蓝碳交易机制将海洋养殖产品(紫菜、海带、浒苔)的碳汇能力转化为经济收益 推动渔民从传统"卖特产"向"卖碳汇"转型 [1][3] - 当地通过量化海洋碳汇、建立交易市场及金融创新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 并探索海域立体化管理和产业融合模式 [3][5][6][9] 蓝碳交易机制 - 全国首次蓝碳拍卖于2023年2月28日在象山举行 2340.1吨蓝碳以每吨106元价格成交 涉及紫菜、海带和浒苔的碳汇量 [2][3] - 象山县盐沼生态系统年碳汇量达10.28万吨 大型藻类养殖碳汇量年约2.17万吨 贝类养殖碳汇量年约3.22万吨 [3] - 碳汇量核算基于行业标准《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 浒苔碳汇交易以246.1吨为单位(2022年数据) [3][5] 产业与政策支持 - 象山完成《宁波蓝碳产业发展和重点区域布局研究》等报告 建立蓝碳金融创新中心和研究中心 [5] - 2024年设立全国首个跨省蓝碳生态碳账户 完成浙江省首例"蓝碳+产权+司法"交易及首单24.8万元蓝碳质押融资 [6] - 推行海域"三权分置"改革(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 黄避岙乡15宗海域(608公顷)挂牌出让 村集体年保底收益超50万元 [9] 经济效益与产业融合 - 高泥村从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贫困村发展为大黄鱼养殖年产值1.4亿元 户均年收入超30万元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0万元 [10] - 形成黄鱼全产业链(育苗、养殖、加工、销售) 并推动渔业与旅游业融合 建成集中养老服务中心 年投入50万元用于公益项目 [10] - 通过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水域、水体、海床)实现生态循环养殖 贝藻类净化水体并降低鱼类病死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