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龙虾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永修:消费夜经济 产业促丰收
搜狐财经· 2025-09-24 10:46
秋分染金稻,灯火映欢颜。9月23日晚,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主场活动在永修县虾街启幕。田 间地头的丰收欢歌与夜经济的跃动脉搏在此交融,绘就一幅"消费夜经济、产业促丰收"的赣鄱新画卷。 宋建明 摄 龙腾狮跃、花车巡游,竹蒸笼里艾米果热气氤氲,油亮的小龙虾引得游人驻足。农民以主角之姿踏歌而 舞,《江西省首届村歌村舞大赛》总决赛上,瑞昌剪纸的"丰收图腾"与修水哨子的软糯甜香交织,将千 年农耕脉动化为可触可感的乡愁盛宴。 吴城大碗水饺参展商赵国珍的预订簿写满,虾街商户吕珍珍灶火不熄:"营业额冲新高,干劲比虾还红 火!" 在消费狂欢侧畔,16项非遗技艺静述赣鄱文脉。瑞昌红纸窗花"裁"出二十四节气,灌畲米酒飘散"怪 味"醇香,"样式雷"建筑模型榫卯间尽显东方智慧。 法治科普摊则以鲜活案例为农民权益护航,诠释"法润三农"的深层含义。 在永修,从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从载歌载舞到深夜灯火,从田间地头到云端订单,这场盛会不仅是农 产品的展销台,更是乡村振兴的透视窗。 宋建明 摄 电商赋能打通"土特产"出村路,非遗创新激活文化基因,法治普及筑牢发展根基,永修县正以"丰收"为 笔,书写"产业兴农、品牌惠农、消费富农"的改革 ...
中国最好吃的夜市在哪里?带上这份“地图”逛吃起来
央视新闻· 2025-09-23 22:21
9月23日是秋分,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而丰收季的夜市,就是大自然最慷慨的"美味展销会",更是一场跨越地域的"舌尖狂欢"。"中国晚八 点夜市地图",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也许您的家乡美味就在其中。 湖南长沙扬帆夜市 小龙虾论斤卖、臭豆腐配糖油粑粑成"扬帆加油套餐"。 四川成都三色路夜市 潮酷聚集地,文创和美食同频,胃和梦想都有寄托。 山东青岛台东步行街夜市 海鲜烧烤配袋装啤酒,大海的浪漫和味蕾的需要双重满足。 湖北武汉户部巷夜市 热干面、豆皮等"汉味"小吃集合地,长江两岸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广东广州宝华路夜市 肠粉、鱼皮,广式早茶"夜宵版",一粥一饭中,探寻鱼皮与猪肠粉的传奇。 云南昆明双桥夜市 过桥米线、傣味烧烤,民族风味浓郁,还可以载歌载舞。 黑龙江哈尔滨师大夜市 铁锅炖、马迭尔冰棍,东北夜经济标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过去夜市消费时间上主要是在晚上8时到10时,但现在看来时间开始前延后展,要从晚上6时到12时,都成为夜间经济主要发生 的时段。我们看到,很多小微型夜市成为一个日趋活跃的新业态,成为日渐增长的一个体验的新场景和消费的新空间。 跨越华北西北的"舌尖狂欢" 日渐增长的夜间经济 ...
痛骂西贝的年轻人,转头捧火了河南“预制菜之王”
商业洞察· 2025-09-23 09:48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错刀 ,作者祥燎 金错刀 . 科技商业观察家。爆品战略提出者。 作者: 祥燎 来源:金错刀 现在的人,嘴上说不喜欢,身体却很诚实。换个好听的说法,总是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你或许没听过它,但一定吃过它的小酥肉、鱼丸、小龙虾、酸菜鱼。 你或许没在家里吃过它的预制菜,但一定在海底捞、呷哺呷哺、张亮麻辣烫、鱼你在一起等餐厅里 点过。 不吃预制菜是理想,咽下预制菜才是现实。 对于预制菜,也是这样。 那些拿预制菜冒充现做菜并且卖得死贵的餐厅,他们打心底里看不上。于是,西贝百口莫辩,连带 着商场里的"太二酸菜鱼"也受到牵连,被人怀疑使用预制菜。 那些大大方方卖预制菜的平民餐厅,他们又极尽宽容。麦当劳、老乡鸡、萨莉亚、南城香,不仅没 被负面舆论波及,反倒颇受好评。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肚子也是懂事的,什么时候该骂,什么时候该吃,心里门儿清。 正因如此,在看似人人喊打的环境里,预制菜行业依旧在狂奔,甚至还诞生了一个百亿王者: 安井 食品 (以下简称安井)。 01 预制菜的"快乐老家" 又杀出一个新王 很多人可能以为,对市场敏感的南方人更能抓 ...
“北大仓”丰收在望
新华社· 2025-09-23 05:32
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在将收获的稻谷卸车。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摄 金秋时节,"北大仓"黑龙江奏响丰收序曲,黑土地上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今年玉米、 水稻、大豆长势优于往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赋能与精细化田间管理助力下,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助力更好端牢"中国饭碗"。 在"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250余万亩水稻进入收获季。9月22日,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热闹非凡,社员们载歌载舞,拉开新米 开镰节序幕。随着装载稻谷的车辆驶入合作社院内,烘干塔全速运转,新米香气满溢院落。 "今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好,有机种植的稻花香水稻亩产可达1000斤,比去年能高六七十斤。"合作社理事长于殿红说,为拓宽销路,合作社 已与京东、莫塞尔商城等电商平台合作,种植的1.3万亩水稻中8500亩已被订购。 在五常市一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秧苗。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摄 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的观景台远眺,经过格田改造的稻田整齐划一、满目金黄。"今年全村共种植水稻1.67万亩,因为年景好,亩产比 去年增加50斤到100斤。"驻村第一书记刘力嘉说。 为让好粮卖好价,黑龙江 ...
新华全媒+丨“新农人”扎根黑土 助推稻米产业升级
新华网· 2025-09-21 11:05
稻田中捕捉上来的小龙虾。(受访者供图) "我们4月从江苏、湖北引进虾苗后,养殖45至60天,待虾苗长到3至5厘米,按照1亩地3000尾的规格向稻田中投放小龙虾,8月开始收获,9月 上旬便收获完成。"冯亮说,这种"一地两用、一水双收"的模式保障了水稻稳产,且小龙虾与南方小龙虾错峰上市,还能卖上好价钱。 "一亩地可产出小龙虾七八十斤,一斤能卖到六七十元。"冯亮说,这些小龙虾除了销往哈尔滨市哈达果蔬批发市场,还供应给海鲜店、餐 馆,部分远销南方市场。 "我是在2023年县里举办的寒地小龙虾美食节上与养殖小龙虾'结缘'的。在县水产部门帮扶下,我联系上小龙虾养殖专家,系统学习养殖技 术。"冯亮说,他已陆续投入五六百万元建设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苗种培育能力达1035万尾。 新华社哈尔滨9月21日电 题:"新农人"扎根黑土助推稻米产业升级 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泓谷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200余亩水稻长势喜人。"今年是个丰收年,十月一日前后水稻就能开始收获,我们在稻 田养殖小龙虾,实现了虾稻双收。""95后""新农人"冯亮站在田埂上,指尖轻拂饱满的稻穗,难掩喜悦。 "小龙虾不仅能帮助松土,粪便还能肥田,稻米 ...
从“一季红”到“四季鲜” 湖北潜江20余万人干起“虾事业”
中国青年报· 2025-09-21 04:13
"得益于'四季有虾'核心技术的攻克,潜江小龙虾从'一季红'变身'四季鲜'。"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 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玮列举了一组数据: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市冬虾上市量2.4万吨,实现产值 21.9亿元;春节期间,大规格小龙虾价格高达54元/斤,是夏季的3倍,成功抢占冬季高价市场。 "这种模式既填补了冬季市场空白,又通过错峰上市平抑了集中上市导致的'虾贱伤农'现象,提升了产 业稳定性和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张玮说。 围绕一只"小龙虾",潜江市委市政府20多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筑起这一全国知 名"大产业"。 近日,在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张家窑一处池塘里,养殖户李福建划着小船收起一笼笼小龙虾,按大 小规格分类装箱。随后,他操作无人机投撒饵料,水面泛起微漪。"我有33亩虾塘,自己打理,每亩年 均收入1万元。"阳光下,李福建黝黑的脸上汗珠细密,眼里是掩不住的笑意。 李福建的虾塘,位于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窑"四季有虾"试验示范基地。"正是因为有了'四 季有虾'这一技术,我养虾收入翻了一倍。"李福建说。 2000年左右,地处江汉平原的潜江开始养殖小龙虾。传统的养殖方式是春季投苗 ...
湖北多举措护航“荆楚粮仓”硕果丰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0:13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 "十四五"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1184万亩并在55个产粮大县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1] - 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557亿斤近4年年均产量稳定在550亿斤以上 [1] 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 2024年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9万亿元其中优质稻米、生猪、淡水产品、蔬菜4条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 [1] - 打造小龙虾、生猪、香菇等供应链平台上链运营主体4500余家 [1] - "十四五"以来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81家总数达5922家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6家达98家 [1] 农业产业融合与集群建设 - 建成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农业产业强镇86个 [1] -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实施大中型灌区项目191个累计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700余万亩 [2] - 对55处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进行建设改造显著提升灌溉排涝能力 [2] 数字化农业管理 - 在漳河、吴岭等灌区开展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实时掌握气象趋势及蓄水保水情况 [2] - 通过优化灌溉用水调度配置实现精准灌溉 [2]
青岛莱西创新路子做强支柱
经济日报· 2025-09-16 03:29
核心观点 - 莱西市通过党建引领和强村共富公司模式整合乡村资源推动产业振兴实现集体经济高速增长和农民增收[2][5][8] 组织架构创新 - 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自然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致富带头人等进入村党组织班子[2] - 开展村庄建制调整行政村数量从861个精简至111个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2] - 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主导成立强村共富公司包括3家市公司11家镇公司83家村公司形成分层运营网络[5] 集体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姜山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600万元小龙虾产量60吨大闸蟹产量100吨[2] - 2024年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集体经济收入580万元建成4个千亩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 - 夏格庄镇西夏格庄村集体收入突破150万元院上镇岘沽新村集体收入300万元葡萄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3] - 2024年全市11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5] 产业运营与市场拓展 - 强村共富公司对接盒马百果园京东美团等20余家平台农产品溢价率超10%年营收超3000万元[6] - 马连庄镇秋月梨通过公司统一收购地头价达4.5元/斤较个体销售溢价0.5元/斤[3][6] - 招募400余名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和1500余名最美乡村设计师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6] 资源整合与项目孵化 - 姜山新村整合河湖资源发展南虾北养南蟹北养项目并清收闲置工业用地360亩引进工业项目[2] - 强村共富公司孵化共富夜市富民生态园等20多个项目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联动文旅品牌举办活动10余场[3] - 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如马连庄镇盆栽蓝莓产业园使户均年增收5万元[7] 收益分配与民生反哺 - 盈余全部归集体或按股权比例分配村民通过保底+分红机制分享增值收益[7] - 产业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120万元硬化道路1万平方米及支付村民物业费[8] - 建设助老大食堂和助老洗浴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获得感[7]
五星级酒店纷纷摆地摊,它们怎么了
36氪· 2025-09-16 00:09
行业趋势分析 - 全国多地五星级酒店推出街头摆摊业务,覆盖早餐、小炒和盒饭等品类,单价从3元至80元不等,通过亲民价格策略吸引周边居民消费 [6][12] - 酒店摆摊呈现"高频次、低消费"特征,暑期旅游市场人均日消费增长乏力,端午假期人均消费同比下降2.11%至119.69元 [30][31] - 行业整体面临经营压力,2024年三季度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599元(同比下降5%),平均出租率下降4个百分点 [40] 业务模式创新 - 广州白云宾馆分时段经营早餐(7:30-9:30)和晚餐时段,早餐定价4-10余元,晚餐主打白云猪手等粤式招牌菜,采用即食分装模式 [13][14][16] - 长沙梅溪湖金茂酒店以"非预制菜"为卖点,由戴帽厨师现场制作卤味,鸭架5元/个、卤凤爪10元/3只,日营业额达2.5万元 [17][19][20][23] - 部分酒店通过"剩菜盲盒"(售价低于100元)和"星厨到家"服务拓展收入渠道,餐饮业务成为最灵活的转型方向 [60][61] 客户结构变化 - 商务差旅需求显著萎缩,金融、互联网行业推行差旅管控:互联网企业限制P8以下员工每月出差不超过5天,差旅成本前10%员工进入审计名单 [37][38] - 高端客户流失导致会务宴请业务下滑,多地禁止升学宴谢师宴进一步冲击暑期传统旺季需求 [32][36] - 消费者选择标准从星级评级转向实际体验,关注卫生条件(摆摊厨师全程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四件套清洁度及个性化服务 [22][58] 行业运营数据 - 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19年845家降至2024年三季度736家,五年减少13%,行业进入收缩周期 [49] - 坪效表现悬殊:深圳购物中心坪效30-70元,海底捞达138元,而五星级酒店坪效仅10元,接近联合办公空间水平 [56] - 人力成本占营收比重近30%,摆摊业务虽无法覆盖日常支出但可维持现金流保障员工工资 [32][56] 地产关联影响 - 85%的百强房企曾布局酒店业务,五星级酒店常作为房地产配套提升地块价值,2021年东莞土地出让明确要求引进国际酒店品牌 [52][54] - 2023年起行业出现资产拍卖潮,上海宝格丽等知名酒店易主或歇业,反映地产下行周期对关联产业的传导效应 [55][56]
【旬阳】“归雁”振翅 乡村蝶变
陕西日报· 2025-09-15 22:59
2016年,孙涛辞去在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探索"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如今,孙涛的稻虾综合 种养试验田生机勃勃,还带动周边70余户群众增收。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旬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在外创业、务工的人员有10万人。近年来,当地打 好"政策牌"、提升"引才力",大力发展"归雁经济"。一批批在外打拼的人才携资金、项目和技术返乡创 业,在家乡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筑巢,引"雁"归故里 "每次去湖北吃小龙虾,我总在想,我们仙河的好山好水也应该能养小龙虾,何不回家乡试一 试。"萌生这样的想法后,孙涛投资100余万元,在西沟村建起了40亩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田。 9月8日,旬阳市仙河镇西沟村,陕西拦河岭农业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涛蹲在田埂上,轻拨稻丛, 查看小龙虾长势。"再有40来天就开捕,今年的虾个头比预期大,成活率也高。"孙涛说。 为破解企业高端人才短缺难题,旬阳高新区与省内外高校共建西安、旬阳两地产学研基地,设立科 研攻关基金吸引高校团队带项目入驻,既解决了企业用人之困,又为高校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近两年, 旬阳高新区入园重大工业项目中,70%为本土人才回乡创业项目或本土人才牵线引进项目。 有了政策支持,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