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威复材(300699)
icon
搜索文档
光威复材(300699) - 关于控股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7-30 10:45
股权结构与减持 - 控股股东光威集团持股309,641,504股,占比37.53%[2] - 光威集团计划减持不超10,000,000股,占比1.21%[2] - 减持原因是资金需求用于回购部分股份[2] 减持规则与承诺 - 减持期间为公告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3]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3] - 曾承诺上市后锁定期及减持价格等规则[4] 分红情况 - 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低于年均净利润30%[6]
光威复材:控股股东拟减持1.21%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7-30 10:45
光威复材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威海光威集团当前持股3.1亿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37.53% [1] - 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1.21% [1] - 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至未来3个月内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 [1]
光威复材(300699.SZ):目前的风电相关业务主要来自境外客户
格隆汇· 2025-07-30 08:45
风电业务表现 - 公司面向风电领域的碳梁业务从去年开始反转至今持续向好 [1] - 风电相关业务主要来自境外客户 [1] 业务与市场关联性 - 碳梁业务持续向好与国内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没有直接关系 [1]
行业双周报:湄公河联合巡逻收官,巴以冲突持续紧张-2025072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9 1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长期向好,美国及其盟友国防战略重心逐步向印太转向,中国周边紧张局势可能逐步加剧,加大国防投入是必选项,2027年要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补短板 [5][8] - 军工板块上周上涨,第15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国际军事局势呈现多重复杂态势,多维度凸显国防建设重要性,建议重点关注国防信息化、航空等前沿热点与装备建设领域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行业表现:上周(7.20 - 7.25)上证综指上涨1.67%,创业板指数上涨2.76%,国防军工指数上涨1.22%,跑输大盘0.45个百分点,排名第24/29 [5][9][13] - 指数表现:上周各大军工指数表现较好,中证国安表现最好,上涨1.74%,排名1/10,中证军工上涨1.51%,中证国防上涨1.40%等 [14][15] - 板块表现:上周国防信息化、航空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新光光电、菲利华、科思科技等涨幅居前,广联航空、国光电气、恒宇信通等跌幅居前 [19][21] 军工行业重大新闻 国内新闻 - 7月21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举办军贸陆域无人与反无人作战体系主题日活动,携最新武器装备亮相,活动分动态表演及静态展示两大模块 [9][23] - 7月24日午间,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实现首次飞行,转入试飞验证阶段,具备搜索救援等功能,将提升我国海上搜救能力 [9][23] - 7月25日,第15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四方派出7艘执法艇、100余名执法人员,航程700余公里,并召开信息交流会 [5][9][24] 国际要闻 - 7月21日,20多个国家外长联署声明要求结束加沙战争,敦促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法、解除援助限制,反对将巴勒斯坦人迁往“人道主义城市” [5][10][25] - 7月21日,俄通报击落100多架乌无人机致航班受影响,乌称俄军发动大规模空袭,发射426架无人机和24枚导弹,乌方拦截部分目标 [5][10] - 7月21日,以军凌晨突袭加沙中部代尔拜拉赫并轰炸难民营,要求相关区域人员撤离,将首次展开地面行动 [5][10][28] - 7月24日,美向夏威夷增派核潜艇,“印第安纳”号抵达后第7潜艇中队攻击型核潜艇达7艘,美媒炒作应对“中国威胁” [5][10][29] - 7月23日,以乌同意就应对“伊朗威胁”启动谈判,均视伊朗为“恶意行为方”,乌称其为“生存威胁”,以感谢乌方立场 [5][10][30] - 7月24日,泰柬边境冲突升级,双方交火并相互指责,泰关闭边境口岸,柬呼吁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 [5][10][31]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 - 铂力特实际控制人续签一致行动协议,协议自2025年7月23日起生效,有效期12个月 [32][33] - 菲利华控股子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6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34] - 中航沈飞因9名激励对象不再符合激励条件,将回购注销其604,799股限制性股票,预计2025年7月28日完成,届时总股本将减少 [35] - 西部材料副董事长、董事王力波因工作变动辞职,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36]
2025年中国加固材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建筑加固改造的需求增加,加固材料市场规模近千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9 01:24
加固材料行业概述 - 加固材料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对原结构件进行加固补强的关键材料,核心功能包括补强承重构件、修复结构损伤和延长使用寿命 [3] - 常见加固材料包括结构胶粘剂、裂缝注浆料、水泥基灌浆料、聚合物砂浆、纤维复合材、钢丝绳等8大类 [4] - 碳纤维布作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的代表,具有高强度、密度小、厚度薄的特点,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77.13亿元 [14]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早期发展、发展和现代发展三阶段,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普及、化学灌浆材料升级和煤矿巷道支护材料变革是现代阶段的重要突破 [5] - 中国碳纤维布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已实现自主生产能力并满足建筑加固多样化需求 [5] - 化学灌浆材料领域自1978年起步,已发展出纳米水泥、改性黏土浆材等多元复合环保型产品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碳纤维、树脂、钢材、水泥等,其中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达14亿吨,1-5月同比增长5.2% [7][9]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涵盖建筑加固、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领域 [7] - 桥梁工程是重要应用场景,中国道路桥梁总里程从2019年575.6万公里增至2024年646.6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2.35% [11] 市场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中国加固材料市场规模914.2亿元,同比增长7.7%,城镇化加速和基础设施老化是主要驱动因素 [1][13] - "双碳"战略推动加固改造替代拆除重建,交通强国建设释放基础设施维护需求 [1] - 建筑功能升级和抗震标准提高对结构加固提出更高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技术持续创新 [13] 竞争格局与企业分析 - 国际品牌如Sika、HILTI、TORAY在高端市场占优,本土企业悍马、固特邦通过差异化竞争崛起 [17][20] - 上海悍马建筑科技主营碳纤维布等产品,案例超90000例,产品销往80多国 [21] - 湖南固特邦依托湖南大学技术优势,拥有多项专利并参与2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23]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方向:物联网传感器碳纤维布实现应力实时监测,AI算法优化材料配比 [25] - 绿色化方向:生物基树脂、再生纤维替代传统材料,低挥发性胶粘剂需求上升 [26][27] - 服务模式:从材料供应向设计-施工-维护全链条延伸,BIM技术助力全生命周期管理 [28]
市场一致预期估值表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3 0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水泥行业 - 海螺水泥总市值1381亿元,2025E归母净利90.0亿元,2026E归母净利100.0亿元,2025E PE为15.3,2026E PE为13.8,PB(MRQ)为0.76 [1] - 华新水泥总市值319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30.0亿元,2025E PE为12.7,2026E PE为10.6,PB(MRQ)为1.08 [1] - 上峰水泥总市值100亿元,2025E归母净利8.0亿元,2025E PE为12.6,2026E PE为10.6,PB(MRQ)为1.11 [1] - 塔牌集团总市值104亿元,2025E归母净利7.5亿元,2025E PE为13.9,2026E PE为13.0,PB(MRQ)为0.86 [1] - 天山股份总市值431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0亿元,2025E PE为28.7,2026E PE为21.5,PB(MRQ)为0.53 [1] - 青松建化总市值72亿元,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5.5亿元,2025E PE为18.1,2026E PE为13.1,PB(MRQ)为1.14 [1] - 冀东水泥总市值149亿元,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6.0亿元,2025E PE为37.2,2026E PE为24.8,PB(MRQ)为0.56 [1] - 金隅集团总市值169亿元,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6.0亿元,2025E PE为42.3,2026E PE为28.2,PB(MRQ)为0.46 [1] - 万年青总市值57亿元,2025E归母净利1.6亿元,2026E归母净利2.2亿元,2025E PE为35.4,2026E PE为25.7,PB(MRQ)为0.86 [1] - 赤博特总市值50亿元,2025E归母净利2.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5亿元,2025E PE为25.0,2026E PE为20.0,PB(MRQ)为1.19 [1] - 华润建材科技总市值148亿元,2025E归母净利8.5亿元,2025E PE为17.4,2026E PE为15.6,PB(MRQ)为0.30 [1] - 中国建材总市值376亿元,2025E归母净利30.0亿元,2026E归母净利40.0亿元,2025E PE为12.5,2026E PE为9.4,PB(MRQ)为0.34 [1] 消费建材行业 - 东方雨虹总市值302亿元,2025E归母净利18.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5.0亿元,2025E PE为16.8,2026E PE为12.1,PB(MRQ)为1.35 [1] - 科顺股份2025E归母净利2.4亿元,2026E归母净利3.5亿元,2025E PE为27.1,2026E PE为18.6,PB(MRQ)为1.33 [1] - 北新建材总市值474亿元,2025E归母净利4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53.0亿元,2025E PE为10.5,2026E PE为8.9,PB(MRQ)为1.79 [1] - 三棵树总市值299亿元,2025E归母净利8.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0.0亿元,2025E PE为35.1,2026E PE为29.9,PB(MRQ)为10.75 [1] - 伟星新材总市值180亿元,2025E归母净利9.0亿元,2026E归母净利10.0亿元,2025E PE为20.0,2026E PE为18.0,PB(MRQ)为3.45 [1] - 兔宝宝总市值84亿元,2025E归母净利7.5亿元,2026E归母净利8.5亿元,2025E PE为11.2,2026E PE为9.9,PB(MRQ)为2.68 [1] - 返朗卫等总市值81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亿元,2025E PE为53.7,2026E PE为40.3,PB(MRQ)为1.45 [1] - 中国联塑总市值145亿元,2025E归母净利22.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4.0亿元,2025E PE为6.6,2026E PE为6.0,PB(MRQ)为0.55 [1] - 公元股份总市值54亿元,2025E归母净利2.1亿元,2026E归母净利2.5亿元,2025E PE为25.8,2026E PE为21.6,PB(MRQ)为1.00 [1] - 蒙娜丽莎总市值37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亿元,2025E PE为24.8,2026E PE为18.6,PB(MRQ)为1.16 [1] - 东鹏控股总市值71亿元,2025E归母净利3.5亿元,2026E归母净利4.2亿元,2025E PE为20.3,2026E PE为16.9,PB(MRQ)为0.94 [1] - 旗滨集团总市值173亿元,2025E归母净利6.0亿元,2026E归母净利9.0亿元,2025E PE为28.8,2026E PE为19.2,PB(MRQ)为1.27 [1] - 南玻A总市值120亿元,2025E归母净利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7.0亿元,2025E PE为23.9,2026E PE为17.1,PB(MRQ)为1.15 [1] - 信义玻璃总市值381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30.0亿元,2025E PE为15.3,2026E PE为12.7,PB(MRQ)为1.01 [1] - 信义光能总市值279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0亿元,2025E PE为18.6,2026E PE为13.9,PB(MRQ)为0.87 [1] 玻璃玻纤行业 - 山东药玻总市值151亿元,2025E归母净利10.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1.5亿元,2025E PE为14.3,2026E PE为13.1,PB(MRQ)为1.83 [1] - 中国巨石总市值515亿元,2025E归母净利3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40.0亿元,2025E PE为14.7,2026E PE为12.9,PB(MRQ)为1.67 [1] - 中材料技总市值478亿元,2025E归母净利18.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3.0亿元,2025E PE为26.5,2026E PE为20.8,PB(MRQ)为2.53 [1] - 长海股份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5.0亿元,2025E PE为14.6,2026E PE为11.7,PB(MRQ)为1.27 [1] - 再升科技总市值47亿元,2025E归母净利1.2亿元,2026E归母净利1.7亿元,2025E PE为39.4,2026E PE为27.8,PB(MRQ)为2.23 [1] - 濮耐股份总市值67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亿元,2026E归母净利5.0亿元,2025E PE为26.9,2026E PE为13.4,PB(MRQ)为1.96 [1] - 石英股份总市值189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亿元,2026E归母净利4.5亿元,2025E PE为75.6,2026E PE为42.0,PB(MRQ)为3.25 [1] - 光威复材总市值263亿元,2025E归母净利8.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1.0亿元,2025E PE为30.9,2026E PE为23.9,PB(MRQ)为4.63 [1] 新材料行业 - 中复神鹰总市值193亿元,2025E归母净利0.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5亿元,2025E PE为385.0,2026E PE为128.3,PB(MRQ)为4.20 [1] - 吉林碳谷总市值85亿元,2025E归母净利1.0亿元,2026E归母净利1.3亿元,2025E PE为85.0,2026E PE为65.4,PB(MRQ)为3.44 [1] - 硅宝科技总市值91亿元,2025E归母净利2.9亿元,2026E归母净利3.5亿元,2025E PE为31.5,2026E PE为26.1,PB(MRQ)为3.47 [1] - 北京利尔总市值84亿元,2025E归母净利3.8亿元,2026E归母净利4.3亿元,2025E PE为22.1,2026E PE为19.6,PB(MRQ)为1.53 [1] - 国检集团总市值57亿元,2025E归母净利2.3亿元,2026E归母净利3.0亿元,2025E PE为24.9,2026E PE为19.1,PB(MRQ)为2.89 [1]
2025年中国碳纤维布行业制造工艺、产业链、发展现状、代表品牌及未来前景: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扩展,碳纤维布市场规模超7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1:12
碳纤维布行业概述 - 碳纤维布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化、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加固、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器材等领域[1] - 2024年中国碳纤维布市场规模约77.13亿元,呈现快速扩张态势[1] - 碳纤维布按原材料可分为PAN基、黏胶基、沥青基;按规格分为1K、3K、6K、12K、24K等;按织造方式分为机织、针织、编织、预浸布和无纺布[4] 碳纤维布产业链 - 上游包括碳纤维、树脂基体材料等原材料,2024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达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8%[10] - 中游为碳纤维布生产制造,工艺包括机织和手织[6]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工业、建筑、消防等[8]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 碳纤维布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于飞机、卫星和航天器制造,能显著减轻重量并提升燃油经济性[11] - 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市场规模约1.47亿元,随着C919商业化运营和空间站建设推进,需求将进一步释放[1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TORAY东丽、Hexcel赫氏、SGL西格里等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如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等快速崛起[16] - 光威复材2024年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14.52亿元,中复神鹰碳纤维营业收入15.43亿元[18][20] 行业发展趋势 - 轻量化:开发超薄型碳纤维布(如0.1mm级产品)并应用智能铺层技术[22] - 高性能化:突破T1000级及以上产品量产技术,开发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和自修复树脂[23] - 多功能化:集成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等功能,开发智能碳纤维布和特种功能产品[25] - 低成本化:优化原丝生产工艺,推广48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发展回收再利用技术[26]
光威复材连跌5天,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07 15:35
光威复材股价表现 - 光威复材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3.63% [1] - 近1周跌幅-1.05%,近1月涨幅4.65%,近3月涨幅18.97%,近6月涨幅6.06%,今年以来涨幅0.44% [2] - 同类平均表现:近1周-0.05%,近1月2.57%,近3月13.24%,近6月8.93%,今年以来5.11% [2] - 沪深300指数同期表现:近1周0.74%,近1月2.35%,近3月10.47%,近6月4.45%,今年以来0.77% [2] 基金持仓变动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光威复材前十大股东,今年一季度减持 [1] - 易方达创业板ETF今年以来收益率0.44%,同类排名2542(总3426) [1] 基金经理背景 - 易方达创业板ETF基金经理为成曦和刘树荣 [3] - 成曦现任管理基金包括易方达深证1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管理规模较大 [3] - 刘树荣累计任职时间7年又356天,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1086.42亿元,任期回报100.33% [7] - 刘树荣管理的易方达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规模4.39亿元,任职回报7.85% [7] 公司基本信息 - 光威复材(股票代码300699)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1] - 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4月,董事长为刘晓艳,总经理为吴欣荣 [7] - 易方达基金共有11名股东,主要股东包括盈峰集团(22.65%)、广东粤财信托(22.65%)、广发证券(22.65%) [7]
我国将举行盛大阅兵,日最早8月部署F-35B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3 11: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将举行盛大阅兵,日本最早8月部署F - 35B,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建议关注航空航天等装备建设领域及卫星互联网等前沿热点;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长期向好 [3][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观点 - 上周军工板块上涨,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在青岛举行;2025年9月3日将举行盛大阅兵,日本最早8月部署F - 35B;国际环境复杂,要打赢现代战争需多种装备支撑,建议关注相关领域;大国博弈加剧,军工长期趋势向好 [3][4][7] 行情回顾 行业表现 - 上周(06.23 - 06.27)国防军工指数上涨7.46%,跑赢大盘5.54个百分点,排名第3/29 [4][12][13] 指数表现 - 上周各大军工指数表现较好,中证国安指数表现最好,上涨8.31%,排名第1/10 [13][16] 板块表现 - 上周国防信息化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中光防雷、中科海讯等股票涨幅居前,捷强装备、新光光电等股票跌幅居前 [14][16][17] 军工行业重大新闻 国内新闻 - 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在青岛举行,各方愿加强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20] - 2025年9月3日将举行盛大阅兵,习近平将检阅部队,阅兵有体现历史传承与时代特色等特点,受阅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还融入抗战元素等 [20][21][23] -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将访问中国香港,期间组织开放参观和文化交流活动 [26] 国际要闻 - 日本防卫省最早8月上旬在新田原基地部署F - 35B,本年度计划部署8架,未来达42架,但当地民众有反对意见 [27][28] - 日本近日首次在本土进行“远程导弹”发射测试,还在南鸟岛建设“训练用靶场” [28][29][31] - 日本讨论成立“国家造船厂”,提案核心是政府主导建设和装备造船厂,预计需约1万亿日元投资 [30][31][32] - 特朗普称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但双方暂无官方表态 [35] - 法国和瑞典签署军备采购路线图,加强军事装备采购合作 [35][36]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 - 北方导航董监高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毕 [37] - 国博电子调整核心技术人员,新增郁元卫,原沈亚因工作调整不再认定 [38] - 宝钛股份拟增资控股陕西万豪钛金特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51%股权 [39] - 宏达电子受让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暨关联交易,受让宏达磁电少数股东钟颖股权 [39]
减持速报 | 联想拟减持拉卡拉(300773.SZ)3%股份,浙江黎明(603048.SH)大股东拟减持近3%
新浪财经· 2025-07-02 01:35
股东减持动态 - *ST三圣控股股东潘先文被司法拍卖的3220万股股份完成过户3000万股占总股本694%减持后持股比例从2420%降至1726% [1] - 爱克股份股东张锋斌减持167818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79902% [1] - 安路科技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4008493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金额10936亿元当前持股比例576% [1] - 安硕信息控股股东安硕科技及实控人高鸣、高管翟涛合计减持3799603万股占总股本275% [1] 减持计划实施 - 宝明科技董事巴音及合、监事丁雪莲等计划减持不超过169万股占总股本00928% [2] - 倍益康员工持股平台千里致远、千里志达合计减持677934万股占总股本099% [2] - 博云新材股东湘投高创减持40674万股占总股本07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699% [2] - 东威科技股东谢玉龙减持574857万股占总股本01927%减持金额21362156万元 [2] 新减持计划披露 - 复洁环保股东德清隽洁计划减持4441035万股占总股本3% [3] - 国科军工股东杨明华、陈功林计划合计减持5877535万股占总股本28143% [3] - 杭州热电股东华视投资及关联方计划合计减持163681万股占总股本41911% [4] - 康华生物股东圣道创投等计划减持3165765万股占总股本24362% [6] 高管减持情况 - 华亚智能高管许亚平、钱亚萍等计划减持不超过42万股占总股本00316% [4] - 黄山胶囊高管叶松林减持43万股占总股本01438%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04331% [5] - 万辰集团高管王丽卿等合计减持6万股占总股本00334% [9] - 浙江美大董事长王培飞、总经理徐建龙合计减持144975万股占总股本2244% [11] 大额减持完成 - 龙旗科技股东天津金米、苏州顺为提前终止减持分别减持137504万股、1395285万股占总股本296%、3% [7] - 星华新材股东牛江减持4565359万股占总股本3% [10] - 永东股份股东东方富海减持4733723万股占总股本126% [10] - 京仪装备股东安徽北自减持1679829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金额93702283万元 [5] 持股比例变化 - 固高科技股东北京股权投资减持40001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768% [3] - 青木科技股东孙建龙减持540182万股占总股本058%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696% [8] - 筑博设计股东杨为众减持1168万股占总股本0724%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69315% [11] - 国瑞科技股东龚瑞良减持3243209万股占总股本1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206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