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临精工(300432)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机器人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
新浪财经· 2025-08-11 00:28
公司合作 - 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与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数千万元标的的项目合作 [1] - 近百台远征A2-W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 [1] 行业里程碑 - 这是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1] - 该品类在全球智能制造场景首次实现规模化落地 [1] - 标志着工业具身智能从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迈入规模化商用新纪元 [1]
富临精工(300432) - 关于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实施情况的公告
2025-08-08 10:06
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安治富减持不超17,097,602股,占总股本1.00%[1] - 减持前持股186,338,701股,占比10.90%,减持后持股169,241,301股,占比9.90%[1] - 控股股东等合计持股由722,176,461股减至705,079,061股,占比由42.24%降至41.24%[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时间2025年8月4 - 8日,均价13.05元/股,减持股数17,097,400股[3] 减持说明 - 本次减持符合规定,实施与计划一致且已完毕[1][3][4] - 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不影响公司经营[4]
富临精工(300432)8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4:5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6日收盘价13.34元,单日上涨3.81%,换手率5.84%,成交量98.73万手,成交金额13.0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0亿元(占成交额10.74%),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18亿元(9.04%),大单净流入2212.12万元(1.69%) [1] - 中单净流出9282.31万元(7.11%),小单净流出4741.81万元(3.6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长80.30% [1] - 归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11.85%,扣非净利润8330.05万元,同比增长171.18% [1] - 流动比率1.231,速动比率1.012,资产负债率54.46% [1]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1997年,位于绵阳市,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70976.024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4315.231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王志红 [1] 企业运营与资产结构 - 对外投资企业14家,参与招投标项目8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8条,专利信息464条,行政许可97个 [2]
富临精工实控人套现8656万元 拟可转债募不超12.5亿
搜狐财经· 2025-08-07 03:35
实际控制人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安治富于2025年8月4日至5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788,900股,占总股本比例0.40% [1][2] - 减持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数量由722,176,461股减少至715,387,561股,持股比例由42.24%下降至41.84%,变动触及1%整数倍 [2][3] - 按减持期间股票均价12.75元计算,本次减持套现金额约8655.85万元 [2] 减持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预披露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拟在公告后十五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7,097,602股(占总股本1.00%) [3] - 公司2024年11月披露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5,163.00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智能悬架、机器人电关节、混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3][5] - 具体项目投资总额172,786.03万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项目投资139,024.42万元(拟投入募资98,873.00万元),智能悬架项目投资12,173.04万元(拟投入募资11,071.00万元) [5] 历史融资与分红记录 - 2022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14.73亿元,发行价格22.53元/股,发行数量66,577,896股 [5] - 公司历史上实施多次转增股份:2015年每10股转增20股,2020年每10股转增7股,2022年每10股转增5股,2025年每10股转增4股 [6]
富临精工(300432)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2025-08-06 10:12
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安治富计划减持不超17,097,602股,占总股本1.00%[2] - 已减持6,788,900股,占总股本0.40%[2] - 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8月5日[2]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等持股降至715,387,561股,比例由42.24%降至41.84%[2] - 无限售条件股份降至704,543,686股,占比降至41.21%[4] - 有限售条件股份不变,为10,843,875股,占比0.63%[4] 影响说明 - 本次权益变动不导致控制权变更,不影响公司治理和经营[6]
富临精工: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作为宁德时代的合格供应商,与宁德时代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9:38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协议进展 - 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 宁德时代通过支付预付款支持公司年产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2] - 协议约定宁德时代将于2025-2027年每年向公司采购14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 - 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正在持续稳定批量供应宁德时代 双方保持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2] 项目推进情况 - 公司正在有序推进与宁德时代的相关合作[2] - 后续合作进展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2]
富临精工(300432.SZ):智能电驱动减速器及其零部件产品正在批量供应华为
格隆汇· 2025-08-04 07:54
公司与华为合作进展 - 公司与华为合作进展顺利 [1] - 智能电驱动减速器及其零部件产品正在批量供应华为 [1]
周观点0803:反内卷持续发酵,CSP大厂引领AIDC反弹-20250804
长江证券· 2025-08-04 05:4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看好",并维持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反内卷持续发酵,产业链价格普遍上涨,硅料、硅片、电池片等环节价格提升明显 [16][22][25] - 储能行业基本面景气持续,国内大储需求超预期,海外市场如欧洲、澳洲等地储能项目进展积极 [15][41][45] - 锂电行业需求稳定增长,固态电池技术进展显著,PCB材料需求受AI硬件驱动提升 [61][64][76] - 风电行业海风开工加速,海外业绩兑现,下半年海缆交付有望起量 [16][17] - 电力设备行业特高压核准加速,海外需求预期升温,电力AI、虚拟电厂等新方向受关注 [16][17] - 新方向如人形机器人、AI数据中心(AIDC)等受海外大厂资本开支利好催化 [15][16] 光伏行业 - 产业链价格普遍上涨:硅料致密料报价提升至49-55元/kg,硅片价格平均上涨约0.1元/片,电池、组件价格顺势传导 [16][22][25] - 政策支持反内卷:政治局会议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工信部开展多晶硅行业节能监察,发改委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 [23] - 光伏玻璃库存天数出现拐点,环比下降10.06%,供需压力有所缓解 [26][27] - 投资建议:优先布局硅料和硅片环节,关注新技术如BC电池、金属化降本进展 [16][36] 储能行业 - 国内大储需求强劲:2025年上半年21地储能重大项目达124GWh,内蒙古、山东、广东领衔 [41] - 海外市场景气:欧洲阳光电源签署保加利亚2.4GWh项目,澳洲储能套利收入同比增长377% [45] - 产业链价格触底回升:国内大储电芯/PCS涨价,出口价格保持稳定 [15][46] - 投资建议:关注国内政策催化及非美市场需求,推荐龙头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 [55] 锂电行业 - 需求稳定增长:重点车企7月销量同比显著提升,如小鹏同比+229.4%,零跑同比+126.9% [61][62] -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宁德时代加大研发投入,硫化锂、锂金属负极等材料受关注 [64][76] - PCB材料需求提升: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驱动HVLP铜箔、高端电子布需求增长 [76] - 投资建议:首推宁德时代,关注固态电池设备及材料环节,如厦钨新能、璞泰来等 [76] 风电行业 - 海风开工加速:部分公司海外业绩兑现,下半年海缆交付有望起量 [16][17] - 投资建议:关注海缆环节及风机盈利修复标的,如明阳智能、东方电缆等 [17] 电力设备行业 - 特高压核准加速:雅下水电已开工,海外需求预期升温 [16][17] - 新方向受关注:电力AI、虚拟电厂、配电改造等机会显现 [16][17] - 投资建议:推荐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特高压标的,关注电力AI相关公司 [17] 新方向 - 人形机器人进展:海外特斯拉及国内主机厂持续推进 [16][17] - AIDC受资本开支利好:海外CSP厂商资本开支超预期,AI创收与Capex同步高增 [15][16] - 投资建议:推荐三花智控、浙江荣泰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 [17]
人形机器人进工厂“打工”实录|对话智元机器人
虎嗅· 2025-08-03 00:02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行业在202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1] - 通用具身机器人已进入工厂作业场景 项目运行时间仅半年 [1] - 行业核心议题包括人形机器人定义 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 工厂落地路径 [1] 技术进展 - 大模型技术被定位为机器人的"灵魂"组件 [1] - 具身智能系统实现从实验室到工厂产线的场景迁移 [1] 企业实践 - 富临精工绵阳工厂成为具身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 [1] - 智元通用 安努智能 富临精工三家企业形成产业链协作 [1] - 创新生产部门直接参与机器人产线适配工作 [1] 行业信息价值 - 访谈包含一线应用场景数据 客户反馈等产业一手资料 [1] - 完整记录具身机器人工厂作业全流程耗时3小时 [1]
直击人形机器人,在工厂“打工”的3小时
虎嗅· 2025-08-01 00:03
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背景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热度达到新高 主要得益于春晚表演等公众事件带来的普及度提升和资本快速涌入 [2][12] - AI能力演进特别是强化学习极大增强了机器人的控制力 使得机器人从2024年仅两家能长时间行走发展到2025年能跑马拉松 跳舞等复杂动作 [12] - 2024年上海WAIC展会时仅有两家公司的人形机器人能支持长时间行走 而2025年机器人能力实现飞跃 [2][12] 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 形成上游本体研发 中游工程化部署 下游应用客户的三方合作模式 智元机器人 安努智能和富临精工就是典型代表 [3][4] - 产业上下游通过投资加强绑定 安努智能接受了智元和富临精工的投资 本身就是产业链合力的产物 [4] - 这种合作模式加速了技术落地 智元A2W机器人的工厂部署项目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完成从160秒到40秒的作业效率提升 [9][46] 技术突破与量产挑战 - 人形机器人量产面临三大挑战:电关节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不成熟 生产一致性要求高 以及算法需要从0到1开发 [14][15] - 电关节制造需要满足高负载 高精度和长寿命要求 涉及扭矩密度提升和材料创新等难点 [19][20][21][22] - 智元为保障生产一致性 曾让1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驻守工厂进行测试 累计消耗上百台机器人 [17] 具身智能商业化应用 - 具身智能涵盖四种形态:无人车 无人机 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 本质都是AI与物理身体的结合 [26] - 工业场景首选轮式机器人而非双足形态 因为工厂地面平整且轮式效率更高 A2W机器人上半身保留七个自由度的双臂 [27] -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优势在于能直接使用人类环境设施 且对人类环境无需改造 亲近感更强 [30] 成本与规模化前景 - 当前机器人成本压力较大 单台售价达几十万元 客户希望节拍从40秒优化到30秒并提升负载能力至30公斤 [48][49] - 成本下降50%将极大推动商业化落地 行业预测未来三年成本降幅可能超过这个保守估计 [93][94] - 规模化应用后成本预计显著下降 目前智元机器人已实现量产并在2025年进入商用元年 [12][33] 数据驱动的技术演进 - 真机数据采集包括四大类:作业客体识别数据 操作数据 环境地图数据和放置场景数据 [68][69][70][71] - 数据积累可构建工业现场的世界模型 这些多模态数据是制造业的核心壁垒和宝贵资产 [73][74] - 通过实际场景数据训练 A2W机器人搬运节拍从160秒优化到40秒 验证了数据驱动的能力迭代效果 [46][78] 工业落地场景选择 - 场景选择遵循技术可行性与客户需求匹配原则 放弃喷粉上下挂等超高难度场景 优先攻克料箱转运这类高需求场景 [44][45][46] - 正在构建多维度的场景落地难易度天梯图 综合精度要求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对40多个待攻克场景进行优先级排序 [87][89] - 工业客户要求99.9%的成功率 远高于实验室标准 当前采用小参数模型+规则驱动+数据训练的务实方案 [80][81] 通用机器人与传统机械臂差异 - 通用机器人具备泛化能力 能自动识别环境异常并纠错 而传统机械臂只能执行固定编程任务 [53][54] - 机器人的思考过程(如作业中的迟疑和搜索行为)正是具身智能发展的标志 体现真正的智能特性 [55][57] - 通用机器人像大学毕业生具备学习潜力 虽然初始效率可能低于传统机械臂 但长期泛化性优势明显 [86] 人才与产业链迁移 - 自动驾驶领域人才向具身智能溢出 因车市低迷且L3级自动驾驶技术趋于成熟 促使专家转型 [23][24] - 汽车供应链企业如富临精工开始研发电关节等机器人零部件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19][20] - 传统制造业员工将转向管理设备和机器人的高阶岗位 这类岗位要求知识积累且未来收入会提升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