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旗连锁(002697)
icon
搜索文档
A股零售股拉升:茂业商业直线涨停,大连友谊逼近涨停
格隆汇APP· 2025-07-30 06:53
零售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零售股集体拉升,茂业商业直线涨停,大连友谊涨超9%,红旗连锁、国芳集团、步步高、南宁百货、广百股份、中兴商业等跟涨 [1] - 政治局会议释放政策信号,提出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成为零售股上涨的催化剂 [1] 个股涨幅及市值数据 - 茂业商业涨幅10.10%,总市值75.51亿,年初至今涨幅-0.23% [2] - 大连友谊涨幅9.14%,总市值40.42亿,年初至今涨幅73.39% [2] - 红旗连锁涨幅5.43%,总市值84.46亿,年初至今涨幅7.18% [2] - 国芳集团涨幅3.83%,总市值74.06亿,年初至今涨幅90.53% [2] - 南宁百货涨幅3.57%,总市值37.96亿,年初至今涨幅-3.60% [2] - 孩子王涨幅3.07%,总市值178亿,年初至今涨幅24.42% [2] - 广百股份涨幅2.16%,总市值46.47亿,年初至今涨幅-5.80% [2] - 中兴商业涨幅2.15%,总市值33.40亿,年初至今涨幅17.16% [2] - 步步高涨幅2.11%,总市值143亿,年初至今涨幅34.68% [2] 技术面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显示部分零售股短期涨势强劲 [2]
上半年新茶饮:门店增长停滞,集体看向美国
36氪· 2025-07-29 10:59
行业整体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总门店数116978间 较2024年底116120间仅增长858间 增速0.74% 接近停滞[1] - 26个品牌中仅11个实现门店正增长 14个品牌出现城市覆盖收缩[6]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重点关注加盟管控 单店模型优化 下沉市场深挖和产品结构升级[6] 头部品牌扩张格局 - 蜜雪冰城门店净增1744间至38938间 增速4.69% 保持稳健扩张[2] - 古茗门店净增969间至10968间 增速9.69% 成功突破万店规模[2] - 霸王茶姬净增773间门店至6675间 增速13.10% 净增总量排名第三[2] - 茉莉奶白和爷爷不泡茶成为扩张最快品牌 分别净增438间和705间门店 增速达43.67%和54.61%[2] 中腰部品牌收缩趋势 - 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间门店至4678间 下降18.32% 为闭店数量最高品牌[3] - 柠季手打柠檬茶净减少404间门店至1700间 下降19.20%[4] - 悸动烧仙草减少389间门店至875间 下降30.78%[4] - 7分甜减少161间门店至703间 下降18.63%[4] - 茶话弄减少188间门店至809间 下降18.86%[4] 品类分化特征 - 烧仙草和酸奶品类整体退潮 书亦烧仙草 悸动烧仙草 一只酸奶牛和茉酸奶分别下降7.59%至15%[3][4] - 闭店集中在单品类品牌和中腰部综合茶饮品牌 受品类热度下降和头部品牌下沉双重压力[4] 城市覆盖变化 - 爷爷不泡茶城市覆盖从176个拓展至245个 增长率39.20% 位居行业第一[6] - 7分甜 悸动烧仙草 茶话弄城市覆盖数分别减少27个 21个和12个[6] - 纽约法拉盛成为出海首选落点 集中沪上阿姨 奈雪的茶 霸王茶姬等多个品牌[19] 新店型创新策略 - 茶饮+复合业态成为主流 奈雪Green结合茶饮与轻食 霸王茶姬超级茶仓融入烘焙 古茗第六代店型加入咖啡[10][11] - 文化叙事与在地元素结合 喜茶DPI门店 茉莉奶白城市主题店 茶百道"上房揭瓦"手作门店强化区域体验[12] - 单品爆款专门店与旗舰店并行 7分甜开设杨枝甘露专门店 茉莉奶白推出多主题旗舰店[13] 出海战略转向 - 美国成为出海核心目标市场 喜茶海外门店规模近百 单杯售价6.9-9美元[18] - 霸王茶姬在东南亚和美国超169家门店 奈雪的茶在东南亚和美国约10家[16] - 快乐柠檬在北美 澳大利亚和日韩超300家门店 选址街边店和纽约法拉盛[16] - 品牌主动改造商业模型 乐乐茶以烘焙为主茶饮为辅 柠季推出新品牌BOBOBABA转向珍珠奶茶[18] 美国市场潜力 - 美国现制茶饮市场年增速9.1% 潜在门店规模存在5至10倍增长空间[21]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80亿美元 Z世代奶茶消费频次超过咖啡[21] - 茶饮赛道尚未出现全国性领导者 为中国品牌留下市场空白[21]
20天400万杯,比冰块、气泡更爽,半个饮品圈都在卖
36氪· 2025-07-29 01:06
薄荷风味饮品市场热度 - 薄荷成为饮品圈绝对焦点 多个品牌推出薄荷风味饮品 多个单品销量超千万杯 [1][2] - 茶百道上新冰吸薄荷冰奶和鲜薄荷冰柠 加码销量已突破1200万杯的冰奶系列 [2] - 益禾堂薄荷柠檬水上市仅20天销量突破400万杯 目前累计卖出1000万杯 [4] 品牌产品布局 - 蜜雪冰城推出薄荷系列产品 包括薄荷奶绿 薄荷味咖啡 薄荷冰淇淋等 [4] - 益禾堂持续发力薄荷家族 推出薄荷奶绿 薄荷柠檬水 薄荷桃桃 薄荷香草奶砖冰等新产品 [4][19] - 挪瓦咖啡推出控糖版薄荷生椰拿铁 Yee3用椰子水与薄荷搭配 [6] 消费需求与产品特性 - 薄荷中的薄荷醇能直接刺激口腔冷觉感受器 带来强烈清凉冲击 在5~8秒内通过神经传导产生明显主动降温 [8][9] - 薄荷饮品有远超单纯冰饮的清凉记忆点 精准切中夏日消费者快速凉爽诉求 [11] - 薄荷风味百搭 适配奶茶 酸奶奶昔 生椰拿铁等不同产品形态 能灵活适配5元至30元不同价格带 [12][14] 行业发展趋势 - 薄荷供应链成熟成本可控 无论是鲜薄荷叶还是薄荷风味原料都能稳定供应 研发与生产门槛低 [14] - 薄荷独特风味充满话题性 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浏览量破千万 笔记点赞量最高突破3万 评论量最多达5000+ [6][17] - 薄荷应用从茶饮向咖啡 酸奶 冰淇淋等品类延伸 从可有可无的点缀变成挑大梁的主角 [21][22] 品牌战略价值 - 益禾堂通过系统化产品布局将薄荷从单一爆款升级为品牌专属符号 强化品类心智 [19] - 茶百道直接让薄荷站C位 用一口透心凉的强记忆点撑起整个系列 [22] - 薄荷示范了如何将风味创新转化为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 [24]
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TOP300发布 行业活力与展会机遇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8 09:05
行业概况 - 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TOP300企业涵盖餐饮业、零售业和生活服务业三大行业,共计25个细分业态,其中餐饮企业101家占比33.67%,零售企业120家占比40.00%,生活服务业企业79家占比26.33% [1] - 与2023年TOP280相比,餐饮业占比基本持平,零售业占比略微下降1.33个百分点,生活服务业占比上升1.67个百分点,反映消费需求结构细微调整 [1] - 行业门店总数达83万家,其中TOP280门店数82.5万,较2023年TOP280的63万家增长30.73% [1] - 万家规模以上加盟品牌从2023年9家增至2024年18家,头部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1] 新增品牌与展会动态 - 2024年TOP300榜单新增71个加盟品牌,其中餐饮业34家、生活服务业26家、零售业11家 [1] - 第65届中国特许加盟展将于8月8日-10日在上海举办,将解析TOP300报告并汇聚100+优质品牌 [2] - 展会同期举办"加盟新风向论坛"和"霸王茶姬总部访学"研修营,聚焦现制饮品品牌增长策略 [2] 头部企业排名 - 蜜雪冰城以46,479家门店位居榜首,全部为加盟店 [4]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37,909家加盟)排名第二 [4] - 德佑房产中介以24,757家门店(全部加盟)位列第三 [4] - 瑞幸咖啡22,340家门店中7,749家为加盟店,排名第四 [4] - 前18名企业门店数均超10,000家,涵盖饮品甜品、便利店、房产中介等多个业态 [4][5] 细分业态表现 - 饮品甜品领域: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古茗(9,823家)、沪上阿姨(8,537家)等品牌表现突出 [4][5] - 便利店业态:美宜佳、天福(7,521家)、见福(3,035家)等进入前50 [4][5] - 汽车后市场:统一润滑油(10,032家)、途虎养车(6,874家)等品牌快速扩张 [5][6] - 酒店住宿:锦江之星(13,416家)、全季(11,147家)等连锁品牌保持稳定增长 [4][5] 数据来源说明 - 部分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标注为※ [4] - 数据整合自2025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2024年中国便利店Top100等多个行业榜单 [11]
当对手都在做下沉,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反向打入一线城市
第一财经· 2025-07-26 08:03
公司战略与扩张 - 公司定下2025年初实现万店目标 并加速突破一二线城市[1] - 公司已验证一线城市门店盈利 门店面积集中在20-30平米以降低加盟商成本[1] - 公司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先在低线城市打磨模型再进军高线城市[3] - 公司依托蜜雪冰城集团共享供应链资源 美式咖啡毛利达50%以上[1][3] 产品与定价 - 公司主力产品价格带为6-8元 涵盖果咖 奶咖 果茶 轻乳茶 幸运冰等系列[1] - 公司从巴西 埃塞俄比亚 印尼直采阿拉比卡咖啡豆 今年5月签署40亿元巴西采购大单[3] 市场表现与规模 - 公司最新门店数近7000家 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1] -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19.8% 为现制饮品增速最快品类[4] 行业竞争分析 - 公司面临一二线城市激烈竞争 需保持健康单店模型[1] -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薄利多销"模式在下沉市场可行 但高线城市需经受成本考验[3] - 公司获得蜜雪冰城品牌效应加持 供应链成本优势显著[3]
借文化东风,出海正当时 中金公司2025 “解码新消费”
中金· 2025-07-25 00: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为消费品牌出海创造有利环境,旅游业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品牌出海需灵活应变、重视供应链管理等,新加坡是重要出海目的地,品牌出海有提升影响力、对冲风险等好处,需长期战略执行 [1][3][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消费品牌海外市场表现 - 海底捞 2012 年在新加坡开首家海外门店,最盛时有 22 家,313 店月销售额曾超 250 万新币,推出本地化锅底 [2] - 蜜雪冰城在新加坡有 31 家门店,在印尼等东南亚市场表现出色,靠供应链和亲民形象吸引消费者 [2] - 瑞幸咖啡在新加坡以直营模式开 60 多家门店,结合茶与咖啡文化受年轻一代欢迎 [2] - 霸王茶姬 2024 年 8 月转直营模式,不到一年开 16 家店并计划扩展,强调东方美学和高品质原料 [2] 中国文化软实力对消费品牌出海的影响 - 2020 - 2025 年中国软实力指数持续上升超日本、英国和德国位列全球第二,为消费品牌提供良好环境 [3] - 2024 年中国外国游客入境同比增长 96%成全球第二大旅游经济体,6 月超日本成新加坡居民首选旅游地,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 [3] - 日本文化软实力发展历程为中国提供参考,中国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十多年是文化出海黄金时间 [3] 中国企业成功出海的操作层面要点 - 具备灵活应变能力和深刻理解当地市场需求,如海底捞推出本地化产品 [4][5] - 加强供应链管理,如蜜雪冰城、瑞幸咖啡、霸王茶姬分别以不同方式提升竞争力 [5] 品牌 slogan 在市场定位中的作用 某茶饮品牌以“东方茶会世界友”为 slogan 突显高端专业形象和包容性,被其他品牌效仿 [6] 部分品牌在新加坡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推出鱼尾狮造型拉布布,需抽签购买,溢价高且有社交属性 [7][8] - 老铺黄金 6 月在新加坡开首家门店,古法黄金工艺和优质服务吸引关注 [9] 柴门会和文献品牌特点 - 柴门会是川菜餐厅,以“川菜烹饪技艺烹调全球好食材”为 slogan,创新川菜受青睐 [10] - 文献是小众香水品牌,以“禅酷”美学为核心理念,融入中国香原料 [10] 品牌出海关键因素 - 讲好文化故事,如泡泡玛特通过 IP 文化赢得认可 [11] - 确保品牌优势在目标市场延续,餐饮业因半成品和原材料出口限制更复杂 [11][12] - 评估目标市场受众群体大小,如在新加坡推广锅盔等品类难做大 [12] 选择新加坡作为出海目的地的原因 - 2024 年全球营商环境第一,连续三年政府效率排名全球第一 [13] - 税收政策优惠,个人所得税最高 24%,企业所得税 17%,无资本利得税 [13] - 华人占比 75.6%,对中国文化接受度高,面积小人口多,人均 GDP 高消费力强 [13] 在新加坡开设实体店注意问题 - 重视选址,调整心态与预期,通过对标分析找发展策略 [14] - 新手可通过熟悉地铁线路了解主要商圈 [14] 品牌出海合规层面挑战 以火锅品牌为例,海外市场对中国食材限制主要集中在肉类,新加坡食品局有相关规定 [15] 成功品牌出海新加坡案例 - 窝店包子从早餐店扩展为全日制正餐厅,选来福士商场为首店位置 [16] - 冠记砂锅用粤语拼音命名,选牛车水热闹街道对面位置,调整菜单,单日最高翻台率 9.5 轮,月销售额约 30 多万新币 [16] 品牌出海的好处 - 提升品牌影响力,反哺国内市场 [17] - 海外市场是蓝海市场,如茶叶品牌在欧美火爆 [17] - 不同市场对黑天鹅事件反应不同可对冲风险 [17] - 全球化融资吸引海外投资者,如港股上市的部分消费品牌成功 [17] 出海战略要点 - 作为长期战略执行,重新定义品牌机会、搭建国际化供应链、区域扩张 [18] -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团队适应国际市场环境 [18]
“在上海喝蜜雪冰城会被东方明珠攻击?” 玩地域梗的乐子人快把南京路柠檬水买爆了
36氪· 2025-07-24 07:36
品牌营销事件 - 蜜雪冰城官方账号@雪王日记发布吉祥物"雪王"与外滩东方明珠塔合影视频,短时间内点赞量逼近百万,引发全网玩梗热潮[1][3] - 网友创作"东方明珠攻打蜜雪冰城"系列地域梗图,通过AI生成雪王拔起东方明珠等夸张画面,形成病毒式传播[5][13][15] - 该事件推动蜜雪冰城成为上海打卡地标,社交平台涌现大量消费者手持产品与外滩合影内容,南京东路门店出现柠檬水售罄现象[23][25] 品牌定位策略 - 公司坚持极致性价比定位,4元柠檬水等低价产品成为核心卖点,与上海高端消费市场形成强烈反差[18][21][63] - 通过"商务人士喝蜜雪冰城"等反向营销梗强化品牌记忆点,将低价特性转化为社交货币[18][19] - 河南中路门店距外滩仅600米的地理位置,巧妙呼应品牌中原出身,强化地域文化冲突话题[27][31] 上海市场拓展 - 公司采用"郊区包围城市"策略逐步渗透上海,2021年首次进入淮海中路、陆家嘴等核心商圈引发关注[48] - 2023年上半年上海成为拓店最多城市,2024年3月首次打破全国统一定价体系,对徐汇等四区产品提价1元应对成本压力[52][54] - 供应链体系受益于2014年上海餐饮展会资源,通过更换设备供应商建立品控团队实现千店规模扩张[45][46] 企业发展历程 - 创始团队1996年从郑州刨冰摊起家,2007年推出三合一速溶咖啡产品,2009年引入上海高管章总转型茶饮赛道[35][36] - 上海考察促使产品升级但高端化尝试失败,最终确立"物美价廉"大学店模式,2011年形成"冰淇淋+茶饮"全年产品线[39][41] - 2013年柠檬水爆品推动门店破千,当前全国门店数河南(3358家)、江苏(2603家)、山东(2522家)位列前三,上海565家[57][58] 行业竞争分析 - 品牌选址逻辑侧重人口密度而非经济水平,回归分析显示门店数量与人口数相关性高于GDP[57] - 核心商圈门店需每分钟售出1杯才能盈利,但通过极致供应链效率维持扩张,形成"越便宜越传播"的营销正循环[50][63] - 与快乐柠檬等早期竞品形成差异化定位,将价格劣势转化为品牌特色,创造独特的市场竞争壁垒[39]
外卖创新成国内餐饮增长新亮点
美团拼好饭业务发展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其中拼好饭日订单量已超3500万单 [1] - 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正新鸡排增速位居前列 [1] - 肯德基单款"全鸡套餐"通过美团"神抢手"半日即售出约百万单 [1] C2M模式创新 - 拼好饭借鉴电商零售行业的"C2M模式",提前聚集消费者偏好和需求,反向优化供应链 [1] - 聚焦爆款产品,增强备货和议价能力,简化管理流程,降低成本 [1] - 汉堡王、老乡鸡、南城香、魏家凉皮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纷纷入驻拼好饭平台 [2] 商家运营效率提升 - 南城香四款产品日销近万单,麻婆豆腐成为热销产品 [2] - 蜜雪冰城在拼好饭上线十几款产品,订单量保持快速增长 [4] - 90%入驻拼好饭的商家实现销量提升30%以上,成本平均降幅达20%以上 [5] 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 - 品牌通过规模化采购节省成本,用于采购更好原材料或让利于顾客 [3] - 蜜雪冰城为柠檬水建立种植基地,根据订单数据提升运营效率 [4] - 拼好饭帮助商家分摊人工、房租成本,摊薄食材采购成本 [3] 增量市场拓展 - 拼好饭核心用户与原有外卖用户仅两三成重合,带来增量下沉渠道用户 [5] - 满足"单杯起送"等核心消费场景需求,激活新消费增量 [5] - 国际快餐品牌积极布局拼好饭等新模式满足新消费增量 [1] 品质管理与食品安全 - 拼好饭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并公示,定期抽检淘汰不合格商家 [6] - 鼓励商家"明厨亮灶",上线"食安日记"展示后厨实况 [6] - 商家表示拼好饭产品与堂食品质、分量、包装无差异 [6] 品牌长期规划 - 汉堡王计划针对拼好饭渠道打造"C2M模式"专供餐品体系 [7] - 蜜雪冰城要求所有门店在拼好饭渠道采取统一管理标准 [7] - 花小小表示拼好饭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订单量 [7]
冰杯背后的「尝鲜经济」,是赔本赚吆喝,还是万能饮品接口?
36氪· 2025-07-23 11:50
冰杯市场增长与消费趋势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 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48杯 [1] - 2024年6月即时零售平台"酒+冰块"订单同比增长170% "饮料+冰块"订单增长142% [5] - 即时零售平台冰品冰饮品类未来三年增速预计达39% 远高于全渠道8%的增速 [5] 品牌策略与商业模式 - 蜜雪冰城冰杯定价1元 成本约0.5元 含包装和运营成本后为赔本买卖 旨在通过低价产品获取营销曝光和流量转化 [2] - 古茗500毫升冰水售价1元 35%购买者会加购其他产品 客单价平均突破20元 [2] - 书亦烧仙草推出"任意消费+1元换购冰杯"活动 单日限购3杯以控制成本风险 [3] 产品创新与形态升级 - 7-eleven推出小熊造型咖啡冰杯 倒入液体后形成沐浴小熊造型 增强情绪价值和社交打卡属性 [12] - 盒马冷萃咖啡冰冰杯2025年6月销量同比增长60% 显示冰杯在品类交叉中的延展性 [12] - 零售平台推出柠檬冰冰杯 冷萃龙井茶冰冰杯等风味冰杯 可直接食用或搭配饮品 [13] 消费动机与行为分析 - 鲜食饮品市场2024年1-7月线上销售额达41.4亿元 同比增长29.5% [6] - 冰杯相关社交内容2024年上半年发布量增长超2倍 互动量增长超4倍 [9] - 日本冰杯年销量达25.7亿杯 超过瓶装水销量 韩国便利店冰杯常居畅销榜前三位 [14] 渠道拓展与销售模式 - 饿了么联合5万家零售门店推出0.01元冰杯加购活动 带动饮料类外卖销量 [5] - 美团小象超市推出"冰杯+饮品"组合套餐 包含冰块 杯子和饮品原材料 [5] - 全家推出MBTI主题冰杯 结合人格测试标签强化社交货币属性 [13]
【尝鲜】《公司的秘密》+智解财经 | 解码12家大公司的跌落与重生
第一财经· 2025-07-23 10:20
核心观点 - 商业世界正在经历巨头坠落与重生的过程,12家标杆企业被深度剖析以揭示其巅峰与困境 [1][2] - 研报聚焦企业生命周期,涵盖不同行业的代表公司,如拼多多、lululemon、星巴克、英特尔等,探讨它们的战略调整与市场挑战 [2] - 研报内容兼具深度与实用性,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点和行业趋势 [4][5][6] 12家标杆企业分析 - **拼多多 & lululemon**:分别以极致性价比和极致溢价为核心,正在重新思考用户定位 [2] - **星巴克 & 永辉**:快节奏市场中的慢生意模式面临挑战 [2] - **海底捞 & 美团**:在“吃喝”成本上升的时代探索战略调整 [2] - **蜜雪冰城**:聚焦下沉市场的“过冬生意”模式 [2] - **英特尔**:面临台积电和英伟达的竞争压力,时间紧迫 [2] - **丰田**:在电动化时代起步较晚,需加速转型 [2] - **Alphabet**:AI技术是否真正提升了其竞争力 [2] - **恒隆**:能否重现昔日辉煌 [2] - **迪士尼**:IP之王是否仍能延续魔法 [2] 研报价值 - 基于一年深度调研,涵盖财报数据、市场趋势、战略方向等核心内容 [4] - 帮助用户节省80%的时间,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点 [5] - 可用于判断行业未来走向和公司战略的可行性 [6] 智解财经工具 - 基于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识别相关概念板块与行业龙头 [10] - 功能包括智能挖掘财经资讯关键信息、延展解读上市公司基础信息及行业竞争力 [10][11] - 体验周卡限时售价9.9元,可与研报组合购买 [14] 目标受众 - 希望穿透财报迷雾的公司人 [15] - 寻找产业破局点的创业者 [15] - 需避开“价值陷阱”的长期投资者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