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星科技(002444)
icon
搜索文档
巨星科技: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工具出海龙头,品牌化+全球布局共铸成长-20250508
信达证券· 2025-05-08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巨星科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9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星科技作为中国工具出海龙头,OBM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17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19.4%、22.7%,2024年增长态势良好 [8][12] - 全球工具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底部,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公司积极搭建品牌矩阵,探索跨境电商渠道,有望提升份额 [8] - 公司践行“聚焦主业,创新产品,运营品牌,布局全球”战略,在渠道、生产、品牌端构筑坚实壁垒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24.4%/22.2%,短期承压不改长期竞争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9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巨星科技:工具出海龙头,OBM占比持续提升 - 公司简介:1993年成立,从ODM代工起家,2017年起聚焦主业,内生外延发展OBM业务,2017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约19.4%、22.7%,发展分创业初期、巩固ODM探索新兴业务、转型OBM内生外延并举三阶段 [12][15][17] - 业务结构:业务分三大类,手工具是传统主业,2024年收入占比约68.1%;电动工具是2021年后重点发力品类,2024年收入约14.4亿元,同比增长36.5%;工业工具包括激光测量和存储箱柜,2024年收入占比约21.8%。海外业务为主,北美市场占比超60%,2024年OBM收入占比达47.9% [19][20][23] - 财务分析:ROE受行业景气、投资资产表现、汇率变动和商业模式变化影响有波动,2017 - 2024年平均ROE约12.7%。内生增长收入中枢约13.8%,真实净利率中枢约11.8%。运营效率领先,存货周转有波动,2024年底存货周转天数回落至99.8天,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维持在接近60天 [25][28][34] 工具行业:景气周期底部,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 - 市场规模:全球工具行业规模超千亿美元,长期低个位数稳健增长,电动化趋势明显,欧美市场占比约77.6%,消费级产品占大头 [36][37][39] - 周期:美国工具行业价格随通胀同步变动,销量受地产和库存周期影响波动大,2024年下半年成屋销售同比回正,渠道库存清理完成,行业底部明确 [41][45][47] - 展望:特朗普“对等关税”带来变数,若导致高通胀持续,美联储可能延迟降息,工具行业量的修复将推迟,远期可能“价增量减” [50] - 竞争分析:下游渠道集中,品牌分散,渠道商话语权强,北美市场白牌产品占比高。ODM制造商重在渠道壁垒,OBM品牌方重在打造品牌矩阵获取品牌溢价 [54][60][63] 竞争优势:全球资源配置,构筑上下游坚实壁垒 - 渠道:与欧美大客户长期合作,前五大客户占比2018 - 2024年均值约44.2%,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等新兴渠道 [69][70] - 生产:坚持创新驱动,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在2.9%左右,2024年设计新产品1937项。扩大自有产能,全球布局23个生产基地,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值约7.1 [73][76][78] - 品牌:内生通过跨境电商推广自创品牌,外延通过并购开拓新品类,截至2024年拥有近68.5亿元货币资金,有潜在品牌收购计划 [85][86]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手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10%/18%/16%,毛利率分别为30.0%/32.0%/33.0%;电动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15%/30%/25%,毛利率分别为21.0%/24.0%/26.0%;工业工具收入增速分别为7%/14%/11%,毛利率分别为35.0%/34.5%/35.0% [88][89] - 投资建议: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62.5/192.4/22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18.4%/1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24.4%/22.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
巨星科技:24年全年业绩高增,积极布局应对关税挑战-20250508
天风证券· 2025-05-08 03:50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7.95亿元(+35.37% YoY),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36.18% YoY)[1]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2%/16%,同比提升0.21/0.48个百分点 [1] - 2024Q4营收37.12亿元(+60% YoY,-15.31% QoQ),归母净利润3.68亿元(+98.55% YoY,-50.36% QoQ)[1] - 2025Q1营收36.56亿元(+10.59% YoY),归母净利润4.61亿元(+11.44% YoY)[2] 产品与区域结构 - 手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工具2024年营收分别为100.7亿/14.4亿/32.3亿元,同比+40%/+37%/+22%,毛利率32.1%/23.8%/35.6% [2] - OBM/ODM模式营收分别为70.9亿/76.5亿元(+36%/+35% YoY),毛利率35.7%/28.7% [2] - 美洲/欧洲收入占比63.4%/24.6%,毛利率分别为31%/35% [2] 增长驱动因素 - 下游客户去库存结束带动订单与终端销售匹配,手工具自有品牌跨境电商增速超45% [3] - 东南亚产能投放提升产能天花板,电动工具全球化布局奠定发展基础 [3] - 国际化战略推进,全球已建立23处生产基地 [3]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26.3/31.3/36.4亿元(原29.5/39.1亿元),对应PE 11/9/8倍 [3] - 2025~2027年营收增速预测为22.07%/16.04%/15.56% [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24.4元,对应2025年PE 11.1倍,PB 1.59倍 [4][5] - 一年内股价区间为19.94~34.63元 [5]
巨星科技(002444):24年全年业绩高增,积极布局应对关税挑战
天风证券· 2025-05-08 0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全年业绩高增,行业回归增长,下游客户去库存结束后订单与终端销售匹配,公司多措并举应对关税挑战,虽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调整盈利预测,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约147.95亿元,同比增加35.37%;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同比增加36.18% [1]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32%/16%,同比+0.21/+0.48pct;全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59%/6.2%/2.47%/-0.89%,同比-1.2/-0.9/-0.5/+1.0pct [1] - 2024Q4营收37.12亿元,同比+60%,环比-15.31%;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98.55%,环比-50.36%;Q4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89%/10.43%,同比-2.77pct/+2.6pct,环比-2.02pct/-6.72pct [1] - 2025Q1营收36.56亿元,同比+10.59%,环比-1.5%;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11.44%,环比+25.14%;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31%/13.19%,同比-1.07/+0.25pct,环比-0.58/+2.76pct [2] - 分产品看,2024年手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工具营收100.7/14.4/32.3亿元,同比+40%/+37%/+22%,毛利率分别为32.1%/23.8%/35.6%,同比+0.12/+3.83/+0.02pct [2] - 2024年OBM/ODM分别实现营收70.9/76.5亿元,同比+36%/+35%;毛利率分别为35.7%/28.7%,同比+4.6/-3.6pct [2] - 按地区看,2024年美洲/欧洲占比分别为63.4%/24.6%,毛利率分别为31%/35% [2]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31.3/36.4亿元(25 - 26年前值29.5/39.1亿元),同比+14%/+19%/+16%,对应PE11/9/8X [3] 业务发展 - 手工具方面自有品牌跨境电商业务保持45%以上增速,将workpro品牌打造为线上工具类知名品牌;东南亚产能投放提升产能天花板 [3] - 电动工具方面在全球多个国家投产电动工具产业,为后续大规模发展打好基础 [3] 应对关税措施 - 自2018年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海外制造基地建造,培育全球供应链,全球已建立23处生产基地 [3] - ODM模式下产品关税由客户承担,公司不考虑降价承担;OBM业务模式下产品关税由巨星自己承担,未来预计通过涨价消化 [3]
巨星科技(002444)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的更正公告
2025-05-05 07:45
业绩总结 - 本年度净利润2,303,624,287.24元,上年度1,691,612,756.79元,上上年度1,419,854,709.56元[1][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1,805,030,584.53元[2] 分红与回购 - 本年度现金分红总额597,239,091元,上年度328,482,500.05元,上上年度198,283,378.21元[1][2] - 更正后本年度回购注销总额236,625,962元,上年度、上上年度为0元[1][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注销总额更正后为1,360,630,931.26元[2][3]
巨星科技(002444)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更新后)
2025-05-05 07:45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母公司)净利润141,980.11万元[2] - 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2,303,624,287.24元[4]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53%[6] 分红情况 - 2024年累计分配现金股利5.97亿元,占比25.93%[2]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1,124,004,969.26元[4] - 本年度现金分红总额597,239,091.00元[4] 其他数据 - 2023 - 2024年金融资产核算及列报金额占比变化[7] - 公司多数产品对美出口关税高达170%[5] - 本年度回购注销总额236,625,962.00元[4]
退市新规后首个年报季 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亮剑”显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0:02
退市新规实施效果 - 退市新规实施后首个年报季共有48家主板公司触发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1] - 触发退市指标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纺织服饰等行业[1] - 多家公司亏损年份超过3年且主营业务转型效果不佳[1] - 部分公司同时面临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强制类等多重退市风险[1] 典型案例分析 - 艾艾精工2024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 - 艾艾精工2024年净利润亏损884.61万元[2] - 威尔泰、星光股份、四通股份、原尚股份等多家公司因触及"净利润亏损+营收不足3亿元"红线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 - 星光股份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导致盈亏性质变化被出具警示函[3] - ST宇顺因无法按时披露年报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3] 退市新规影响 - 退市新规将主板亏损公司营收指标从1亿元提升至3亿元[2] - *ST龙津因连续三年亏损且营收低于3亿元将终止上市[4] - *ST恒立因会计处理分歧可能导致2024年营收低于3亿元面临终止上市风险[5] - 退市新规加速"劣币"出清促进资源向优质企业转移[5]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要求严格监管风险警示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6] - 退市指标修订兼容法治化与市场化精神[6]
巨星科技(002444)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9 09:17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18日发出[1] - 会议于2025年4月29日在杭州市上城区召开[1] - 本次会议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1] 决议情况 - 会议以书面投票表决通过相关决议[1] - 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 - 表决结果赞成票3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2] 报告披露 - 相关报告同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2]
巨星科技(002444)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9 09:16
会议安排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18日发出[1] - 会议于2025年4月29日在杭州市上城区九环路35号公司九楼会议室召开[1] 会议情况 - 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1] - 会议以书面投票表决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 - 表决结果:赞成票9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1]
巨星科技(002444)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08: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6.56亿元,同比增长10.59%[5]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6.56亿元,同比增长10.6%[18] - 营业利润为5.89亿元,同比增长16.3%[19] - 净利润为4.82亿元,同比增长12.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1亿元,同比增长11.44%[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1亿元,同比增长11.4%[19] - 综合收益总额为5.23亿元,同比增长22.1%[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500,823,360.16元,同比增长21.08%[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57元,同比增长11.44%[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9%[1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为-2861.39万元,同比下降159.41%,主要系结汇收益增加[9] - 资产减值损失为-5403.55万元,同比增加1330.08%,主要系存货跌价准备增加[9] - 研发费用为8122.63万元,同比增长19.2%[18]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07,708,355.04元,同比增长22.81%[20]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亿元,同比增长225.47%[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674,777,200.22元,同比增长30.78%[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052,938.23元,同比增长225.48%[20]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27亿元,同比增长63.64%,系出口退税增加[9]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27,187,240.17元,同比增长63.65%[20] 投资活动现金流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77亿元,同比增长263.55%,系东南亚制造基地投资增多[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367,641.09元,同比改善8.24%[21]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76,659,677.49元,同比增长263.52%[21]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9,710,589.61元,同比恶化253.61%[21] - 短期借款为19.31亿元,较期初减少40.48%,主要系票据贴现款到期归还[9] - 短期借款为19.31亿元,较上期下降40.5%[16]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221.39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18%[5] - 资产总计为221.39亿元,较上期下降4.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9.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11%[5] - 流动负债合计为46.10亿元,较上期下降24.5%[16] - 商誉为23.80亿元,较上期增长1.1%[1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150[11] - 巨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8.82%,持股数量为463,739,864股[11] 期末余额数据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682,847,511.28元,期初余额为6,852,110,987.40元[1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145,918,491.41元,期初余额为3,166,431,539.36元[15] - 存货期末余额为2,821,034,971.83元,期初余额为3,005,193,720.21元[1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3,591,776,547.25元,期初余额为3,485,769,642.85元[1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896,793,518.40元,期初余额为1,901,663,424.38元[1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317,601,939.55元,期初余额为230,519,711.33元[15]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为1,144,567,381.23元,期初余额为1,009,998,048.27元[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55,994,371.80元,同比下降6.00%[21]
巨星科技(002444) - 002444巨星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8:00
公司财务与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79545.33 万元,同比增长 3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362.43 万元,同比增长 36.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30410.71 万元,同比增长 35.74% [1] - 2024 年国内销售 6.25 亿元,同比增长 12.07% [2] 公司战略与应对措施 - 自 2018 年实施国际化战略,全球已建立 23 处生产基地,未来继续在全球寻找制造方案,提升抗风险能力,力争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型公司 [2][4] - 依靠发力自有品牌、渠道拓展、持续产品创新、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2] - 通过开发国内市场专属产品线、客户定制化产品、拓展工业级客户等拓展国内市场 [2] 关税相关问题 - ODM 模式下产品关税由客户承担,公司不降价承担;OBM 业务模式下产品关税由公司承担,未来预计涨价消化 [2] - 公司和竞争对手均受对等关税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将披露财务情况 [4] 行业情况 - 2024 年欧美高利率抑制房屋交易和工业需求,行业全年增长近 1%,2021 - 2024 四年行业规模年化增长低于 1%,北美工具市场结束零售商去库周期,公司订单同比大幅上涨 [3] - 2025 年欧美高利率压制终端需求,美国关税壁垒带来不确定性,行业格局和全球供应链体系将变化,预计全球工具市场继续稳定增长,但难回过去 20 年 4%左右平均增速区间 [3] 业务板块情况 - 参股公司国自机器人从事工业机器人业务,控股子公司欧镭激光涉及激光雷达业务面向工业级需求,公司目前无直接人形机器人业务 [2] - 2021 年切入电动工具赛道后持续成长,体量较小,未来力争较快增速 [4] - 2021 年切入 20V 锂电池工具赛道取得重要订单,市场份额偏小,成长空间大 [4] 其他问题 - 董事长仇建平称将按法规要求披露股份变动情况,关注后续公告 [1] - 国内因消费习惯无 DIY 市场,市场规模小于欧美,公司努力拓展 [2][4] - 美洲市场贡献 63.44%收入,公司通过国际化战略应对贸易摩擦对毛利率的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