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CL中环(002129)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主产业链一季度续亏:负债攀升叠加需求退潮,跌价拉响现金流警报
第一财经· 2025-05-05 11:20
行业经营状况 - 光伏主产业链21家上市公司中18家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 规模越大亏损越严重 通威股份亏损26.1亿元 TCL中环和隆基绿能均亏损近20亿元 晶科能源 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三家组件企业亏损超过10亿元 [1] - 17家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TCL中环 天合光能 晶澳科技等企业环比增速超过50% TCL中环从去年四季度亏损39.78亿元减亏至19.75亿元 天合光能一季度亏损13.83亿元 环比减亏近28亿元 [3] - 协鑫集成 阿特斯 横店东磁 晶科能源4家企业净利润环比下跌 行业全面扭亏的反转拐点仍不明确 [3] 财务风险 - 21家光伏企业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中位数达73.27% 同比上升4.61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52个百分点 13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 同比增加4家 [3] - 通威股份负债率72.25% 同比上升12.98个百分点 TCL中环负债率64.32% 同比上升11.8个百分点 协鑫集成连续七个季度负债率超80% 一季度末达88.88% 爱旭股份负债率85.97% 同比上升近11个百分点 [4] - 21家企业短期借款合计635.72亿元 环比增长46亿元 同比增长135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627.05亿元 环比增65亿元 同比增305亿元 通威股份短期借款增幅88% 从18.78亿元增至35.31亿元 [4] - 长期借款合计2261.8亿元 环比增长194亿元 同比增长602亿元 通威股份 TCL中环 天合光能等7家企业长期借款超100亿元 通威股份达558.02亿元 [5] 现金流状况 - 21家企业货币资金合计2203.7亿元 环比略增68亿元 同比略降58亿元 当前货币资金规模能够覆盖1262亿元短期债务 [6] 价格与供需 - 多晶硅期货创上市新低 现货价格同步下跌 硅片价格跌幅超9% 组件价格多数跌破0.9元/w [1][7] - 多晶硅价格当周再跌逾2% 下游企业预期价格严重偏离行业平均生产成本 硅料库存向上游集中 [7] - 5月排产计划环比下降 电池片和组件预期减产 价格进一步下滑 带动硅片和多晶硅价格下挫 [8] 行业展望 - 若价格走势回到2024年下半年底部行情 企业将面临产能去化与成本售价倒挂双重压力 [1][2] - 5-6月经营预期不乐观 需求进入阵痛期 终端采购观望情绪浓厚 [7] - 部分多晶硅企业积极评估减停产方案以应对极端市场行情 [7]
透视“风光储”财报:风电、储能“回春”,光伏还在“挣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08:22
风电行业 - 2024年23家A股风电公司合计营收2251.53亿元(+4.39%),净利润132.39亿元(-12.70%),但2024Q4起单季度盈利明显回升[5] - 2025Q1风电行业加速回暖,23家公司营收475.75亿元,净利润42.21亿元,金风科技表现突出:营收94.71亿元(+35.72%),净利润5.68亿元(+70.84%),在手订单51.09GW(+51.81%)[6] - 风机价格企稳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修复,电气风电2024年亏损收窄38.27%,2025Q1亏损进一步收窄至1.87亿元,三一重能因库存产品交付和低价订单导致2025Q1亏损1.91亿元[7][8] - 行业呈现"旺季提前"特征,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风电装机将高速增长,叶片、铸件等环节价格持续上涨[8] 光伏行业 - 2024年110家A股光伏公司营收1.38万亿元(-17.96%),净亏损3.63亿元(-100.25%),2025Q1营收2791.36亿元,净利润47.44亿元,规模持续缩水[9] - 行业呈现"主材亏损、设备辅材盈利"格局:隆基绿能(-86.18亿元)、TCL中环(-98.18亿元)等一体化龙头亏损严重,阳光电源(110.36亿元)、阿特斯(22.47亿元)等储能协同企业表现突出[10][11] - 2025Q1组件企业集体亏损83.77亿元,晶科能源由盈转亏13.90亿元,隆基绿能减亏至14亿元,N型组件价格0.75元/W较2024年同期下降21%[12][14] - 2025Q1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9.71GW(+30.5%),但产能出清速度决定企业盈亏平衡时点,隆基绿能目标Q3实现盈亏平衡[13][14] 储能行业 - 2024年21家储能企业营收6821亿元(-3.59%),净利润745.41亿元(-21.4%),2025Q1营收1580.73亿元(+12.39%),净利润210.33亿元(+34%)[15] - 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瓜分大部分订单,亿纬锂能储能电池营收占比已逼近动力电池[16] - 国内抢装潮驱动短期需求,2024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137.9GW(占全球37.1%),但政策变动导致5月31日后并网项目存在不确定性[17][18] - 海外市场仍是利润核心,阳光电源2025Q1预计发货12GWh(环比+10%),海博思创计划3-5年内实现海外业务与国内规模持平[19][20]
4月份A股面对冲击展现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5-01 12:19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4月份下跌1.7% 报收3279.03点 4月7日单日跌幅7.34% 最低跌至3040.69点 此后回升200多点 [1][2] - 深证成指4月份下跌5.75% 报收9899.82点 4月7日单日跌幅9.66% [4] - 创业板指数4月份下跌7.4% 报收1948.03点 4月7日单日跌幅12.5% 最低跌至1756.64点 [4] - 北证50指数4月份上涨4.72% 报收1331.13点 4月7日单日跌幅17.95% 但快速收复失地 [10] - 三大指数补缺2024年9月30日向上跳空缺口 但仍维持箱体盘整格局 [8] 上市公司业绩 - 2024年沪深5137家上市公司营收总额71.7万亿元 同比下降0.7% 净利润5.2万亿元 同比下降2.28% 连续第二年下降 [11] - 2025年一季度513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14870亿元 同比增加517亿元 增幅3.6% [17] - 2024年1333家公司亏损 占比26% 房地产行业亏损严重 万科亏损495亿元 *ST金科亏损320亿元 绿地控股亏损156亿元 金融街亏损111亿元 [12] - 光伏行业亏损显著 TCL中环亏损98亿元 隆基绿能亏损86亿元 天齐锂业亏损79亿元 通威股份亏损70亿元 爱旭股份亏损53亿元 [13] - 9家头部亏损企业合计亏损1468亿元 超过全市场净利润减少额1215亿元 [13] - 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5640亿元 占全市场38% 同比减少68亿元 万科亏损62亿元 华夏幸福亏损27亿元 通威股份亏损26亿元 [19] 个股表现 - 4月涨幅前三位:信凯科技上涨183.28% 泰末股份上涨161.34% 联合化学上涨159.09% [12] - 4月跌幅前三位:*ST吉药下跌77.66% 东方迪下跌73.02% 普利退下跌71.89% [14]
TCL中环(002129):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计提减值影响公司业绩,坚定推动全球化战略
光大证券· 2025-05-01 05: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致公司盈利面临较大压力,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 41.23 / - 12.57 / 18.25亿元;虽受行业供给过剩等因素影响公司盈利阶段性承压,但未来公司光伏硅片供应链保供和非硅成本优势有望扩大,全球化布局和下游差异化延伸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4] 报告关键内容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 - 51.95%,归母净利润 - 98.18亿元,同比 - 387.4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1.01亿元,同比 - 38.58%,归母净利润 - 19.06亿元,环比亏损幅度收窄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光伏硅片业务 - 2024年硅片出货量同比增长10.5%至125.8GW,市占率18.9%行业第一,板块营业收入同比 - 61.98%至166.49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42.32个pct至 - 20.53% [2] - 截至2025Q1末210硅片累计出货量达200GW,产能达200GW [3] 光伏组件业务 - 2024年光伏组件出货8.3GW(同比减少),板块营业收入同比 - 37.57%至58.11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8.92个pct至 - 0.85% [2] - 2025Q1组件出货同比提升19%至1.9GW,改造TOPcon标准组件产线并筹建2GW BC组件产线,截至2025Q1末组件产能达24GW [3] 半导体材料业务 - 12英寸半导体硅片产能快速释放,截至2024年底产能提升至70万片/月,2024年该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至23.31亿元,带动中环领先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规模实现30%增长 [4] 资产减值情况 - 2024年度计提减值合计52.00亿元(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商誉减值分别为40.54/1.71/9.15亿元),影响利润总额 - 14.72亿元 [2] - 2025Q1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09亿元 [3] 全球化战略推进 - 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RELC、Vision Industries达成合作,建立海外最大规模晶体晶片工厂;重组Maxeon并专注美国市场业务,加快全球本土化战略进程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9,146|28,419|25,231|31,049|36,974| |营业收入增长率|-11.74%|-51.95%|-11.22%|23.06%|19.0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416|-9,818|-4,123|-1,257|1,82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9.90%|-387.42%|-|-|-| |EPS(元)|0.84|-2.43|-1.02|-0.31|0.45|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8.23%|-31.77%|-15.40%|-4.93%|6.67%| |P/E|9|-|-|-|17| |P/B|0.7|1.0|1.1|1.2|1.1| [5] 财务报表相关 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59,146|28,419|25,231|31,049|36,974| |营业成本|47,171|30,999|25,498|27,893|30,50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16|-9,818|-4,123|-1,257|1,825| |EPS(元)|0.84|-2.43|-1.02|-0.31|0.45| [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181|2,839|5,301|9,952|13,673| |净利润|3,416|-9,818|-4,123|-1,257|1,825| |……|……|……|……|……|……| |净现金流|-1,208|3,310|981|6,156|10,013| [11]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125,063|125,598|129,937| |货币资金|10,020|12,817|13,797|19,953|29,967| |……|……|……|……|……|……| |少数股东权益|18,753|15,563|15,063|15,163|15,263| [12] 公司指标情况 盈利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0.2%|-9.1%|-1.1%|10.2%|17.5%| |EBITDA率|29.8%|23.7%|29.9%|34.9%|39.4%| |……|……|……|……|……|……| |经营性ROIC|9.1%|-1.1%|-1.7%|1.2%|4.9%| [13] 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52%|63%|65%|67%|67%| |流动比率|1.55|1.17|1.27|1.50|1.84| |……|……|……|……|……|……|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2.93|2.30|2.07|2.02|2.03| [13] 费用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0.72%|2.03%|2.00%|2.00%|2.00%| |管理费用率|2.42%|5.93%|5.00%|4.50%|4.00%| |……|……|……|……|……|……| |所得税率|14%|1%|1%|1%|1%| [14] 每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红利|0.26|0.00|0.00|0.00|0.10| |每股经营现金流|1.28|0.70|1.31|2.46|3.38| |……|……|……|……|……|……| |每股销售收入|14.63|7.03|6.24|7.68|9.15| [14] 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9|-|-|-|17| |PB|0.7|1.0|1.1|1.2|1.1| |……|……|……|……|……|……| |股息率|3.5%|0.0%|0.0%|0.0%|1.3%| [14]
TCL中环:20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价格拼杀致业绩亏损,补强短板提升竞争力-20250430
东兴证券· 2025-04-30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因硅片行业产能出清仍待时日,2025年公司业绩仍然承压,下调评级至“推荐”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利润大幅下滑,价格拼杀致毛利亏损,但2025年Q1亏损幅度已有收窄,组件出货提升,公司将补强电池组件短板以穿越行业周期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要点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4.19亿,同比减少51.95%,归母净利-98.18亿元,同比减少387.42%;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61.01亿元,同比减少38.58%,归母净利-19.06亿元,同比减少116.67% [1] - 2024年光伏硅片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整体市占率18.9%,仍居行业第一;2025年Q1在终端抢装需求带动下,硅片价格略有回升,公司硅片业务盈利能力改善,Q1净利润环比改善47.9% [1] 组件业务情况 - 2024年光伏组件出货8.3GW,较2023年下滑3.5%,组件业务毛利率为-0.85%,盈利不佳,拖累公司经营业绩 [2] - 2025年公司计划将组件产能升级为Topcon组件、BC组件产能,推动组件产品结构调整;Q1光伏组件出货1.9GW,同比提升19% [2] 公司竞争力与发展方向 - 公司专注于大尺寸半导体硅片和光伏硅片研发生产,研发有协同优势,通过工艺优化、技术降本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2] - 公司补强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凭借叠瓦路线增强差异化竞争力,半导体业务顺应国产替代、加速下游客户拓展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4/2.19/13.18亿元,EPS分别为-0.72/0.05/0.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11/140/23倍 [3]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9,146.46|28,418.50|33,694.61|39,279.26|47,129.73| |增长率(%)|-11.74%|-51.95%|18.57%|16.57%|19.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416.06|-9,818.36|-2,894.14|218.58|1,318.11| |增长率(%)|-49.90%|-387.42%|70.52%|107.55%|503.02%| |净资产收益率(%)|8.23%|-31.77%|-10.33%|0.77%|4.49%| |每股收益(元)|0.84|-2.43|-0.72|0.05|0.33| |PE|8.95|-3.11|-10.56|139.84|23.19| |PB|0.74|0.99|1.09|1.08|1.04| [4] 公司简介 -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新能源光伏产业,主营业务围绕硅材料研发与制造展开,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硅片、光伏电池、高效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等领域 [6] 未来重大事项提示 - 2025 - 05 - 28年度股东大会召开 [6] 交易数据 |52周股价区间(元)|12.68 - 7.39| |----|----| |总市值(亿元)|305.66| |流通市值(亿元)|305.43| |总股本/流通A股(万股)|404,312/404,312| |流通B股/H股(万股)|-/-| |52周日均换手率|3.27| [6]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电池受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产业链主导+出海有望维持我国企业竞争优势|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对等关税征收点评:贸易壁垒高悬,全球竞争加剧—光伏行业事件点评|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抢装带动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光伏行业跟踪报告|2025 - 04 - 02|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格局、技术、应用三重驱动,储能行业迈向新周期—《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2025 - 03 - 05|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绿电行业有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 - 02 - 10|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零碳园区有望催化光 - 储 - 氢应用需求释放|2025 - 01 - 16| |行业深度报告|锂电行业2025年投资展望:基本面企稳回暖,新技术应用进程提速|2025 - 01 - 02| |行业深度报告|2024年锂电板块中期策略: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关注出海与固态电池应用进程|2024 - 08 - 05| |公司普通报告|TCL中环(002129):硅片出货增长持续,产业链跌价影响Q3业绩|2023 - 11 - 01| [13]
TCL中环(002129):20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价格拼杀致业绩亏损,补强短板提升竞争力
东兴证券· 2025-04-30 0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因硅片行业产能出清仍待时日,2025年公司业绩仍然承压,下调评级至“推荐”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利润大幅下滑,价格拼杀致毛利亏损,但2025年Q1亏损幅度已有收窄 [1] - 公司推动产品结构调整,2025年Q1组件出货提升 [2] - 公司补强电池组件短板,穿越行业周期 [2] 财务要点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4.19亿,同比减少51.95%,实现归母净利 -98.18亿元,同比减少387.42% [1] - 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61.01亿元,同比减少38.58%,实现归母净利 -19.06亿元,同比减少116.67% [1] 价格拼杀致毛利亏损情况 - 2024年公司光伏硅片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整体市占率18.9%,仍居于行业第一 [1] - 因行业供需持续错配,产业链价格逐步降至现金成本以下,公司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 [1] - 2025年Q1在终端抢装需求带动下,硅片价格略有回升,公司硅片业务盈利能力改善,带动Q1公司净利润环比改善47.9% [1] 产品结构调整情况 - 2024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8.3GW,较2023年下滑3.5%,组件业务毛利率为 -0.85%,盈利表现不佳,拖累公司经营业绩 [2] - 2025年公司计划将组件产能升级为Topcon组件、BC组件产能,推动组件产品结构调整,2025年Q1组件订单情况改善,光伏组件出货1.9GW,同比提升19% [2] 补强短板情况 - 公司专注于大尺寸半导体硅片和光伏硅片研发生产,研发具有协同优势,通过工艺优化、技术降本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2] - 公司补强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凭借叠瓦路线增强差异化竞争力,半导体业务顺应国产替代、加速下游客户拓展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94/2.19/13.18亿元,EPS分别为 -0.72/0.05/0.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 -11/140/23倍 [3]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9,146.46|28,418.50|33,694.61|39,279.26|47,129.73| |增长率(%)|-11.74%|-51.95%|18.57%|16.57%|19.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416.06|-9,818.36|-2,894.14|218.58|1,318.11| |增长率(%)|-49.90%|-387.42%|70.52%|107.55%|503.02%| |净资产收益率(%)|8.23%|-31.77%|-10.33%|0.77%|4.49%| |每股收益(元)|0.84|-2.43|-0.72|0.05|0.33| |PE|8.95|-3.11|-10.56|139.84|23.19| |PB|0.74|0.99|1.09|1.08|1.04| [4] 公司简介 -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新能源光伏产业,主营业务围绕硅材料研发与制造展开,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硅片、光伏电池、高效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等领域 [6] 未来重大事项提示 - 2025 - 05 - 28年度股东大会召开 [6] 交易数据 |52周股价区间(元)|12.68 - 7.39| |----|----| |总市值(亿元)|305.66| |流通市值(亿元)|305.43| |总股本/流通A股(万股)|404,312/404,312| |流通B股/H股(万股)|-/-| |52周日均换手率|3.27| [6]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电池受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产业链主导 + 出海有望维持我国企业竞争优势|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对等关税征收点评:贸易壁垒高悬,全球竞争加剧—光伏行业事件点评|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抢装带动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光伏行业跟踪报告|2025 - 04 - 02|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格局、技术、应用三重驱动,储能行业迈向新周期—《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2025 - 03 - 05|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绿电行业有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 - 02 - 10|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零碳园区有望催化光 - 储 - 氢应用需求释放|2025 - 01 - 16| |行业深度报告|锂电行业2025年投资展望:基本面企稳回暖,新技术应用进程提速|2025 - 01 - 02| |行业深度报告|2024年锂电板块中期策略: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关注出海与固态电池应用进程|2024 - 08 - 05| |公司普通报告|TCL中环(002129):硅片出货增长持续,产业链跌价影响Q3业绩|2023 - 11 - 01| [13] 分析师简介 - 洪一为中山大学金融学硕士,CPA、CIIA,2016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研究领域,从业期间获得2017年水晶球公募榜入围,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5 [14] - 侯河清为金融学硕士,有3年产业投资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新行业的研究 [15] - 吴征洋为美国密歇根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有4年投资研究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研究领域 [16]
TCL中环20250429
2025-04-30 02: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半导体行业 - 公司:TCL 中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 年业绩表现 - 经营收入 284 亿元,同比下滑 52%;净利润 -108 亿元,同比下降 377%;归母净利润 -98 亿元,同比下降 387%;经营性现金流(含汇票)39.5 亿元,同比下降 64%,现金部分 28.4 亿元,同比下降 45%;总资产 1256 亿元,同比增长 0.4%;净资产 464.7 亿元,同比下滑 22%;资产负债率 63%,同比上涨 11.2% [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硅片领域**:产能 190GW,销量 125.8GW,同比增长 10%,但价格下滑致综合毛利率 -20.5% [4] - **新能源组件业务**:产能 24GW,销量与 2023 年基本持平,毛利率 -0.85% [4][5] - **半导体材料业务**:6 英寸和 8 英寸产品与去年持平;12 英寸产品月产量提至 70 万片,销量 986 百万平方英寸,同比增长 55%,综合毛利率 132%;全年营收 47.45 亿元,同比增长近 30%,净利润连续两年盈利 [5][11][12] 应对经营亏损措施 - 2024 年下半年调整,控制库存、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全球营销中心;海外实施 Maxon 重组,推动中东项目进展,四季度止跌,2025 年一季度业绩改善 [2][6] 光伏行业未来趋势及公司战略规划 - 全球光伏装机总量预计从 2024 年 599GW 增长到 2029 年 827GW,年均增速约 4%,国内光伏处于底部周期但全球需求增长;行业转向质量、效率、技术及渠道竞争 [7]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全球领先光伏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升光伏材料竞争力,加快电池组件发展,扩大生态合作,全球化运营和营销 [7] 全球化布局举措 - 推进中东项目建设;重组 Manz 业务聚焦美国市场;搭建菲律宾及东南亚制造端产能;美国市场由 Maxon 聚焦,欧洲市场与光伏科技协同合作,其他市场依托双品牌及全球营销中心覆盖 [8]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营收较 24 年四季度增长 4%,净利润亏损 22.5 亿,较 24 年四季度改善近 50%;归母净利润 -19.1 亿元,同比环比改善近 50%;经营性现金流 4.9 亿元,与 2024 年四季度相比增幅近 80% [9][10] 半导体业务表现及展望 - 2024 年营收 47.45 亿元,同比增长近 30%;出货量 986 百万平方英寸,同比增长 55%;净利润连续两年盈利,经营性现金流稳健 [11][12] - 2025 年因人工智能产业驱动,预测销售量较 2024 年增长 12%,全球半导体出货面积保持 10%以上增速,主要工厂维持高稼动率 [12] 光伏行业自律减产影响 - 2024 年第三季度搭建厂商沟通机制,开工需求预测和调整稳定;抢装潮后需求稳定推动价格平稳,企业沟通使价格体系更健康,2025 年价格比 2024 年健康 [13] 电池组件业务布局计划 - 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技术研发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国际化能力;以安全共管为前提,以国内化为主线,降本和提升周转率 [15] BC 电池和组件产能规划措施 - 组件适当扩产并完善产品结构;BC 电池环节投关键资源,增加研发投入,与 MES 系统专利布局,满足美国市场需求并国内适当布局 [16] 电池组件环节产能规划及市场布局侧重 - 组件产品多元化升级,BCC 产能增至一成到两成,2025 年量保持较大增长,协同 TCL 集团自品牌优势在渠道发力;中环未来几年以材料为主业务,销售端扩展业务,电池端以核心专利和技术规划,通过生态合作布局战略 [19] 美国光伏市场情况 - 政策变化难测,Manz 对报表影响大,美国市场有潜力但业务波动大、受政策风险影响明显;短期需求受观望情绪和价格影响,长期仍是良好市场,需关注税务和政策变化 [23][24] 行业自律对硅片行业影响 - 短期内使价格上涨稳定,提高中小厂商产能利用率,但产能出清是必然,此轮出清难,公司遵守自律并参与新技术开发 [25] 石英砂供给及价格情况 - 2024 年供给问题解决,海外内层砂供应充足,国产石英砂使用比例提高;美国加税对硅片成本影响小 [26][27] 公司负债情况 - 2024 年底有息负债总额 511 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 71 亿元,占 14%,长期负债占 86%;短期借款 1.4 亿元,其余为长期借款或项目贷款;今年到期负债占比低 [28] 硅片降本举措及效果 - 2024 年第三季度起,大比例使用颗粒硅和西门子法硅料,2025 年推动钨丝细线化,提高工厂理论产能;非硅成本降幅明显,比二三梯队领先 3% - 5%,比第一梯队友商领先 2% - 3% [30][31] 资本开支计划 - 2025 年国内光伏板块规划资本性支出 30 亿元,半导体材料板块正常保证开支;中东项目中环占 40%股权,主要开支在 2026 年和 2027 年;美国市场可能合资或联营,资本支出不大 [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一直为正,2024 年底可用资金余额 196 亿,2025 年第一季度为 197 亿,预算显示 2025 年经营性现金流仍为正 [21] - 半导体和光伏业务的经营性现金流均为正 [22] - 除特殊规格碳钢外,2025 年基本全面无碳钢库存,平均线径比 2024 年下降 3 - 4 微米 [33]
TCL科技20250429
2025-04-30 02: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产业金融、PC消费级、PCB、智能显示、电竞玻璃、半导体硅片、LCD面板、OLED 公司:TCL科技、TCL华星、TCL中环、华新、华星光电、翰林汇、天津普林、领先半导体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TCL科技整体经营情况 - 2024年营收1640亿元,同比降5.5%,利润15.6亿元,同比降29.4%;2025年一季度营收401亿,净利润2.1亿,同比提升5.4亿,环比提升25.3亿;归母净利10.1亿,同比提升7.7亿,环比提升9.7亿[2][4]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64.9%,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16.6%至295.3亿元,中长期债务占比94%;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升至67.1%,现金达549亿元,一季度毛利率12.9%,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半导体显示毛利率19%,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中环毛利率 -7%,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3][7] 半导体显示业务 - 2024年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加37亿元;2025年一季度大中小尺寸面板整体盈利[2][5][27] - TCL华星电视面板全球第二,55寸以上大尺寸全球第一,显示器业务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全球第一,柔性OLED手机面板升至全球第四,折叠屏产品全球第三[2] - 华新大尺寸产品营业收入占50%,中尺寸占26%,小尺寸占24%;TV行业整体排第二,高端TV排第一;Monitor整体排第二,电竞显示器排第一;LCD平板排第二;LCD手机排第三,有望2025年到第二;LTPS笔电、LCD平板、LTPS平板均排第一;LTPS车载显示器2025年一季度排到第二[12][13] - 未来将引领电视面板大尺寸化和高端化,加强IT及车载等多元布局,优化OLED产品和客户结构,已完成LGD广州产线收购,推进11代线少数股权收购[2][6] 新能源光伏业务 - 2024年TCL中环受行业影响业绩下滑,2025年一季度环比改善;一季度营收61亿元,净利亏损22.5亿元,但环比改善20.8亿元;归属母公司利润亏损5.7亿元,但环比改善5.6亿元[2][5] - 2024年硅片业务产能190GW,出货量1206GW,行业第一,但毛利率为负;组件业务产能24GW,销量与2023年持平,毛利率 -0.85%;领先半导体业务产能和销量同比增长55%以上,12英寸硅片月产量从50万片提升至70万片,毛利率保持13%[21] - 未来将提升晶体硅片制造技术优势,加速组件电池业务产品结构转型,推进全球本土化战略[8] 其他业务 - 产业金融业务加强产融结合,提供全球化金融保障体系[9] - 翰林汇夯实PC消费级业务,打造企业级业务;天津普林提供高品质PCB产品和专业服务[10] - 华新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达897亿,净利润55亿,经营现金流261亿,同比增长41%;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达244亿,净利润22亿,同比增长10%,增加17亿,现金流125亿,同比增长91%[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大尺寸LCD市场8代线以上产能近九成在中国大陆,平均屏幕尺寸从51英寸增至52.4英寸,65英寸以上电视占比27%,中国市场占57%;华星光电平均屏幕尺寸55.2英寸,大面积电视占比58%,能效与画质领先,主流大屏幕均有量产,规划130英寸产品研发,98英寸HV电视达欧洲最高能效标准[16] - 智能显示市场复苏,预计2025年较2024年增长2%,电竞玻璃领域增幅大,AI相关PC增幅达55%;T9量产带动中轴上量快,高端HFS份额增加,开发OC类产品布局AI PC领域,T9具有高对比、高分辨率等优势及压力感应触控技术集成功能[17] - 华星光电在LTPS领域优势显著,预计2025年车展增长50%,全面布局汽车显示市场,ADBS触控功能好,IC可单IC驱动,是主流客户主要供应商,海外市场份额上升[18] - 中国柔性OLED产能超50%,八代线供应占比65%,华星光电在高端OLED产品技术发力,与客户联合研发效果好,2024年A级手机行业排名第三,有望2025年提升[19] - 光伏行业未来五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底599GW增至2029年800GW,年增速约5%,目前底部周期,下半年价格波动大,从规模竞争转向高质量经营、技术和渠道竞争;TCL中环优化硅片材料竞争力,加快组件发展并多元化产品,夯实210生态圈,开展BC电池技术合作,加强全球化经营[22] - 半导体硅片需求受人工智能产业链驱动旺盛,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和出货量增长10%以上,领先半导体推动技术创新与合作,提高生产效率[25] - 2025年一季度大尺寸TV面板贡献主要利润,中组村产品和小尺寸手机面板盈利同比改善;OLED手机业务一季度略亏损,努力实现经营平衡[27][28] - 大尺寸面板一季度品牌采购积极支撑价格涨约5%,二季度采购保守,公司减少供应平衡供需,预计价格持平或略波动;中小尺寸需求旺盛,monitor价格预计微涨或持平,平板需求受国补刺激保持强劲,一季度环比增长趋势二季度预计延续[29] - 全球光伏装机总量到2029年预计达827吉瓦,年均增速4%,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公司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等增强竞争力,硅片领域现金成本最低,带头行业自律[30][31] - 3月31日接手LG广州产线,销售和生产计划按计划完成,该工厂商用显示产品有优势,补充7D部分产能,预计Q2价格平稳,Q3大尺寸面板业务盈利能力可能略好于Q1[31] - 接手LG广州产线后三个月内不大调产品结构,主要客户为三星和LG,三个月后更新产品提升成本效率,增加客户,Q2行业供需不乐观,Q3让产线满产[32][33] - 4月1日华新接管LG广州产线,制定百万计划,工厂设备先进技术特有,成本端有下降计划,若整合成功未来盈利能力不低于苏州三星产线,今年T11上开Moly产品,除TV商显外中轴层产品也有布局[34] - EID OLED产线从去年到今年Q1满稼动,客户需求旺盛,中高端折叠产品占比大,过去两年多成本改善显著,今年预计成本改善明显,有信心实现重大改善[35] - 2025年华星折旧达峰值,折旧费近200亿,折旧占营收比重预计与2024年持平,2026年起折旧费和折旧率逐步下降[36] - 2025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华星8代线和10代线稼动率平稳接近满产,二季度和四季度略低,受需求季节性影响,大尺寸面板需求提升,11代线仅需求旺盛时满产,行业动态平衡,通过效率提高产能[38] - 五一期间TV相关产能放假7天,五月和六月稼动率初步规划80%,因行业需求与节日促销相关难以持续满产[39] - T9生产线2025年4月最后一台曝光机搬入,5月完成调试实现二期全部满产,目前中小尺寸面板需求旺盛,二季度中小尺寸面板收入环比增长,TV控产稳价[40]
TCL中环(002129) - TCL中环2024年度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1:5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减少51.95%;净利润 - 108.06亿元,同比减少377.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8.18亿元,同比减少387.42%;含银行汇票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9.5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效果环比大幅优化,公司管理层有信心在本年度实现业绩改善 [2] 行业展望与应对策略 - 长期看光伏是增量市场,去产能化是必然,公司推动行业自律并做好自身业务 [3] - 抢装后需求和价格将回到稳定水平,公司会根据需求调整开工情况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采取多项管理举措提升竞争力 [2] 业务布局与产能规划 - 电池组件业务做重大策略调整,组件产品多元化升级,发力BC产品,电池端以“生态合作”为主 [3] - 2025年一季度筹建2GW BC组件产线 [4] - 2024年与沙特相关方合作建立海外最大规模晶体晶片工厂 [5] - 2025年一季度末光伏材料产能达200GW,210系列产品外销市占率55%以上;组件产能24GW,出货1.9GW,同比提升19% [12] 成本控制 - 硅片成本方面,晶片端推进细线化,晶体端转化研发成果,近半年降本效果明显 [6] - 公司比二、三梯队成本领先3 - 5%,比第一梯队有2 - 3%的非硅成本领先优势 [6]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规划 - 2025 - 2026年,国内新能源产业项目收尾,半导体产业正常支出,关注海外项目进展 [7] - 2024年含汇票经营性净现金流39.5亿,现金部分28.4亿;2025年Q1经营性净现金流4.9亿元 [9] - 2025年公司经营目标是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资金处于相对充裕水平 [9] 行业发展前景 - 2025年一季度全球需求稳健增长,国内有抢装潮,全国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 [10] - 行业将从粗放式规模竞争转向经营质量等方面的竞争 [10] 可持续发展成果 - 2024年在CDP全球环境信息披露水安全领域获A - 评分,气候变化领域获B评分 [13] - 2024年末9家附属企业获“无废工厂”认证,10家企业获“绿色工厂”,4家获“国家级绿色工厂” [13] - 2024年范围一、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超30%,新能源光伏产品用电强度、新鲜水取水强度分别下降15%和19% [13][14] - 2024年可再生电力消耗量占用电总量达38% [1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总投入11.0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9%,研发人员1400人 [14] - 公司聚焦可持续技术创新,构建全新BC合作生态 [14]
TCL科技去年赚15亿,显示营收首破千亿,光伏仍处调整期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1:07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 [1] 显示业务表现 - 2024年半导体显示板块营收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1][2] - 显示业务净利润62.3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 [1][2] - 2025年一季度显示业务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329% [2] - 大尺寸电视面板领域,55吋、65吋、75吋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 [2] - 中尺寸市场受益于AI PC、电竞显示器、智能驾驶等应用,LTPS技术渗透率提升 [2] - 小尺寸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率升至全球第四,LTPO低功耗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3] 显示技术研发与布局 - 2024年显示业务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印刷OLED医疗显示器项目已量产 [3] - 完成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工厂的收购,预计二季度起并表 [3] - 行业加大对Mini LED、Micro LED和印刷OLED的投入 [3] 光伏业务表现 - 2024年光伏业务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52%,归母净利润亏损98.2亿元 [1][4] - 光伏硅片板块出货量增长但单价大幅下降,毛利率由正转负 [5] - 组件出货量约8.3GW,同比下降,正调整产品线以适应N型、BC等新技术趋势 [5] - 2025年一季度光伏业务环比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回升 [5] 光伏行业调整与战略 - 行业价格一度跌破现金成本,处于普遍亏损状态 [4] - 公司优化组织流程,推进业务变革,强化大尺寸硅片优势 [5] - 与沙特PIF旗下企业合作规划海外晶体硅片工厂,布局全球化战略 [6] - 行业竞争重心转向技术、成本与效率的全面竞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