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002129)

搜索文档
2025年1-6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为37019万千瓦 累计增长18.2%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1:39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6739万千瓦 同比增长24.1% [1] - 2025年1-6月累计产量37019万千瓦 累计增长18.2%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隆基绿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阳光电源(300274)、晶澳科技(002459) [1] - 天合光能(688599)、特变电工(600089)、正泰电器(601877)、TCL中环(002129)均为产业链重要参与者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官方披露 [1] - 行业分析参考智研咨询《2025-203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1]
五大光伏龙头上半年亏损超170亿元,“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
新浪财经· 2025-08-27 01:30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五家主要企业(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上半年合计净亏损达172.64亿元 [1] - 除隆基外,其余五家企业均创下各自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 - 行业面临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盈利空间压缩及"内卷外堵"挑战 [1]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1]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光伏硅片毛利率为-23.74% [1] - 天合光能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为上市以来首份亏损中报 [2]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 [2] 市场动态与政策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11.64GW(环比下降18.9%,同比降低44.7%),创2025年以来新低 [4]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等四大措施 [4]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 [4] 细分领域表现 - 晶澳科技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超40%,毛利率明显改善,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2] - 多晶硅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截至8月20日当周),价格出现触底反弹 [4]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巨亏170多亿元,谁在增亏?谁的血条更厚?
新浪财经· 2025-08-26 13:49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下行周期持续七个季度 行业处于全面亏损局面 供需严重失衡未显著改善 [1] -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但制造端全面承压 电池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多晶硅和硅片出现负增长 [1] - 各环节产品价格下探至历史低点 开工率低位运行 [1]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64GW 环比下降18.9% 同比下降44.7% 创2025年以来新低 [9]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五家头部企业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除隆基绿能外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收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归母净亏损49.55亿元 [3] - 隆基绿能上半年营收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 归母净亏损25.69亿元但同比减亏26.61亿元 [4] - 天合光能上半年营收310.56亿元同比下降27.72% 归母净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 [5] - 晶澳科技上半年营收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亏损25.80亿元 [6] - TCL中环上半年营收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 归母净亏损42.42亿元 [5] 季度业绩变化 - 通威股份Q2净亏损23.62亿元较Q1减亏2.31亿元 [2] - 隆基绿能Q2净亏损11.33亿元较Q1减亏3.03亿元 [2] - 天合光能Q2净亏损15.98亿元较Q1增亏2.78亿元 [2] - 晶澳科技Q2净亏损9.42亿元较Q1减亏6.96亿元 环比减亏超40% [2][6] - TCL中环Q2净亏损23.36亿元较Q1增亏4.30亿元 [2] 产能与出货情况 - 通威股份拥有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 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 组件年产能超90GW 上半年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 电池销量49.89GW 组件销量24.52GW [3] - 隆基绿能上半年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 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组件39.57GW) [4] - 天合光能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32GW 其中国内占比略超50% 欧洲略超25% 储能业务累计出货超12GWh [5] - 晶澳科技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 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6] 现金流储备 - 通威股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332.29亿元 [2][10] - 隆基绿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87.69亿元 [2][10] - 晶澳科技期末货币资金260.75亿元 [2][10] - 天合光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23.45亿元 [2][10] - TCL中环虽出现巨亏但拥有现金流和资金储备 有能力和条件参与行业洗牌期并购 [10] 业务特点与风险 - 通威股份在多晶硅全球市占率30% 电池片销量全球第一 组件出货全球第五 全产业链布局在行业下行周期受伤最深 [3] - TCL中环光伏硅片产品毛利率为-23.74% 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恶化 [5] - 行业已形成"反内卷"共识但具体方案尚未出台 企业短期内仍将面临经营压力 [8] - 落后产能出清不可避免 但若供需矛盾长期无法缓解 主要企业可能面临严峻经营风险 [7] -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前期投产的落后产能及部分竞争力落后企业已开始出清 [8]
TCL中环(002129):成本与运营持续优化,组件业务亏损收窄
民生证券· 2025-08-26 09:2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业绩承压主要因行业需求波动和供给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行 [1] - 成本控制能力持续优化,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单炉成本下降超过20%,运营效率提升,库存维持健康水平 [2] - 电池组件产能达24GW,25Q2组件出货环比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公司通过BC技术生态圈建设和差异化竞争改善盈利 [3] - 预计25-27年收入296.40/445.85/554.49亿元,归母净利-52.54/12.14/22.51亿元,26-27年PE为28x/15x,盈利能力将边际改善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17.36%,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 [1] - 2025年Q2营业收入72.97亿元,同比+16.18%,环比+19.60%,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96.40亿元(+4.3%),2026年445.85亿元(+50.4%),2027年554.49亿元(+17.6%) [6][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2.54亿元(+46.5%),2026年12.14亿元(+123.1%),2027年22.51亿元(+85.4%) [6][11] - 毛利率从2024年-9.08%改善至2025年-1.89%,2026年14.96%,2027年15.32% [11][12] 成本与运营优化 - 通过用料结构优化、细线化推进、供应链管理及技术革新强化成本控制,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 [2] - 单炉成本下降超过20%,以销定产加速库存去化,优化存货结构 [2] - 运营效率提升,库存维持健康水平 [2] 电池组件业务 - 电池组件产能达到24GW,组件出货规模持续提升 [3] - 2025年Q2组件出货环比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 [3] - 完成半片及BC产能建制,强化市场营销和双品牌组件定位,拓展海内外市场渠道 [3] - 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布局,加强BC专利合作,构建BC生态圈,通过差异化竞争改善盈利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1.30/0.30/0.56元 [6][12] - 2026年PE 28倍,2027年PE 15倍 [4][6] - 2026年PB 1.3倍,2027年PB 1.2倍 [6][12] - 2026年ROE 4.53%,2027年ROE 7.85% [11][12]
【TCL中环(002129.SZ)】盈利能力持续承压,Q2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翻倍——2025年中报点评(殷中枢/郝骞)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5 23:0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 同比下降17.36% 归母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4] - 2025Q2营业收入72.97亿元 同比增长16.18% 归母净利润亏损23.36亿元 亏损幅度同环比均扩大 [4] 硅片业务 - 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 单炉成本下降超20% 大客户集中度提高保障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3亿元 [5] - 210硅片累计出货超200GW 产品出货综合市占率保持行业第一 [5] - 硅片业务营业收入57.77亿元 同比减少44.62% 毛利率-23.74% 同比减少14.50个百分点 [5] 组件业务 - Q2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翻倍 单瓦亏损环比收窄 经营能力逐步改善 [6] - 营业收入38.46亿元 同比增长39.22% 毛利率-6.20% 同比减少6.80个百分点 [6] - 完成半片及BC产能建制 加强BC专利合作 与行业伙伴共建BC生态 [6] 全球化战略 - 中东项目稳步推进 菲律宾产能定位为BC电池组件全球化基地 [7] - 海外子公司Maxeon聚焦美国高壁垒市场 转型产品技术品牌渠道业务模式 [7] - Maxeon组件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 公司正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应对供应链重塑和市场接受度问题 [7]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82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5 23:06
绿城服务(2869.HK)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6.1% [5] - 核心经营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5.3% [5] - 毛利率19.5%,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5] 赣锋锂业(002460.SZ)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 [5] - 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减亏 [5] - 固态电池领域与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 [5] 濮阳惠成(300481.SZ)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0.36% [6] - 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降37.22% [6] - 顺酐酸酐衍生物销量同比增长 [6] 通威股份(600438.SH)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7] - 归母净利润-49.5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7] - 硅料和电池销量维持行业第一 [7] TCL中环(002129.SZ)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 [8] - 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8] - Q2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翻倍 [8] 光威复材(300699.SZ)业务亮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01亿元,同比增长3.87% [9] - 碳梁业务表现亮眼,新领域应用拓展 [9] - 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26.85% [9] 科大讯飞(002230.SZ)AI驱动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9.1亿元,同比增长17.0% [10] -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亏损同比缩窄40.4% [10] - AI红利驱动业务健康成长 [10]
TCL中环股价微涨0.95% 公司称BC技术为重要战略方向
金融界· 2025-08-25 17:40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8.5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8元 [1] - 当日成交量101.93万手 成交金额8.69亿元 振幅2.49%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1.01亿元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5409.41万元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亿元 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 [1] 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涵盖光伏硅片及组件制造销售 [1] - 拥有三个组件生产基地 总产能约24GW [1] - 产品技术路线包括叠瓦 半片及BC技术 [1] 战略方向 - BC技术成为重要战略方向 重点布局海外BC产能 [1] - 公司具备参与并购的资金条件 正关注行业整合机会 [1] 行业动态 - 7-8月硅片价格呈现有序回升态势 [1] - 近期组件招标价格出现上涨 [1]
五家龙头企业上半年合计亏超170亿 光伏困境仍待反转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20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境遇被概括为"举步维艰" [1] - 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较2020年以来最高价格降低66.4%-89.6% [3] - 国内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3] - 全行业陷入系统性亏损 due to 供需严重失衡和价格跌破成本线 [3] 重点企业财务数据 - 五家龙头企业总市值3369亿元,较巅峰时期普遍回调约六成 [2] - 隆基绿能市值1271亿元,通威股份971亿元,晶澳科技418亿元,天合光能364亿元,TCL中环345亿元 [2] - 五家企业上半年合计亏损172.64亿元 [2] - 隆基绿能亏损25.69亿元,同比减亏26.61亿元 [2] - 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同比增亏 [3] - 天合光能亏损29.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3] - 晶澳科技亏损25.8亿元,同比增亏 [3] - 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同比增亏 [3] 股价表现 - 8月25日收盘价多数上涨:隆基绿能涨1.51%至16.68元/股,通威股份涨2.57%至21.57元/股,晶澳科技涨3.02%至12.64元/股,天合光能微跌0.12%至16.72元/股,TCL中环涨0.95%至8.53元/股 [1] 行业调整与出清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4] - 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4] - 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落后产能和竞争力落后企业开始出清 [7] 政策环境与风险 - 产业政策变动带来不确定性,包括并网消纳、储能配置、市场竞价等方面 [6] - 电力市场化改革削弱光伏项目收益稳定性预期 [6] - 电站用地、电力交易等政策变化可能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 [6] - 136号文等政策对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不确定性 [6] 行业自律与价格修复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8] - 行业协会发布加强行业自律倡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有序上涨,组件价格开始回升 [8] - 反内卷行动提升至最高规格,目标实现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销售 [7]
TCL中环20250825
2025-08-25 14:36
公司及行业 * TCL中环 光伏行业 半导体材料行业[1][2][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34亿元 同比下降17%[2][3] * 净利润亏损48亿元 同比下降52% 但环比改善37%[2][4] * 归母净利润亏损42亿元 同比下降38%[3] * 经营性现金流含汇票为11亿元 同比增长177% 不含汇票净现金流为5.23亿元 同比增长308%[3] * 总资产1248.2亿元 与2024年底基本持平 净资产417.7亿元 较2024年底下降10%[3][4] * 资产负债率66.5% 较2024年底上升3.5个百分点[4] * 年度资本开支计划60至65亿元 半导体材料与新能源各占50%[2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硅片产能达200GW 较2024年底增加10GW 全球市占率18.2% 毛利率为负23.7% 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2][5] * 组件产能维持在24-25GW 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6% 同比上涨0.2个百分点 销售收入38亿元 同比增长40% 毛利率为负6.2% 同比下降5.35个百分点[2][5][6] * 半导体材料全球市占率提升至7.2% 营收超27亿元 同比增长38% 毛利率达19.1% 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2][5] 运营亮点与成本控制 * 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2][6] * 通过优化用料结构 强化成本竞争力 单独成本下降20%[6][27] * 通过以产定销优化存货结构[6] * 硅料库存水平维持不到半个月[31] 技术、产品与产能 * 电池组件技术从单一叠瓦扩展到叠瓦 半片加BC产品矩阵[6][9] * 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00% Q2出货量较Q1翻倍[6] * G12硅片需求迅速取代G10R成为主流[8] * BC电池是重要发展方向 重点升级菲律宾工厂的BC产能[8][15] * 组件品牌从环山切换为TCL Solar 并增加Sunpower和Maxon品牌[3][10] 市场与国际化战略 * 海外市场比例不断增加[3][10] * 国际化项目聚焦美国市场 对美国MES业务进行梳理 将美国作为经营总部 侧重本地市场开发和知识产权维护[7][16] * 对菲律宾基地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BC产能升级[7][16] * 中东项目因政策波动有所延后 计划未来一个季度明确进展[16] * 在非壁垒型市场(如土耳其 印度)与海外客户有较高合作粘性[26] * Maxion业务上半年受组件进关问题等逆风影响 供应链正通过菲律宾计划及第三方合作伙伴方式逐步恢复[29] 行业展望与公司策略 * 光伏行业供需波动及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供给侧进入洗牌阶段[8] * 行业正逐步回归健康发展状态 国家推进反内卷工作[8][12] * 硅片价格较最低点已提升40%[3][14] * 公司下半年重点工作围绕四个方面 持续降本增效 改进产品提高客户粘性 提升BC生态及技术能力 推进国际化项目[8] * 公司关注行业兼并重组 希望通过并购补强业务短板[18] * 半导体业务经营策略 宏观上坚定战略客户协同 行业上加大高端产品研发投入 供需上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市场 进口上加快质量和品牌建设[11] 风险与应对 * 行业面临供给侧和终端消费侧的挑战[19] * 2025年上半年因硅片价格波动产生减值压力 但随着七八月份价格反弹 对报表产生正向影响 减值主要来自存货及应收账款[21] * 硅料价格上涨在合理范围内对行业和公司利好 存货减值冲回将在下一轮成本转销中体现[30] * 光伏行业座谈会推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预计未来硅片环节会有产能整合[17]
TCL中环:BC是公司重要方向 有能力有条件适时参与行业并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4: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4亿元 同比下降17.36%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 同比下降38.48% [1] - 含汇票的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177% [1] 行业动态与价格走势 - 一季度因抢装导致供需改善引发涨价潮 业绩阶段性改善 [1] - 5-6月硅片价格持续下降 光伏主链价格跌至历史低位 [1] - 7-8月晶体/晶片/多晶硅价格有序恢复 组件招标价格开始上涨 [1] - 多环节仍处于亏损阶段 厂家寻求价格恢复至行业成本价以上 [1] 电池组件业务布局 - 现有三个组件生产基地 总产能约24GW [2] - 完成半片与BC产品技术升级 产品线全覆盖 [2] - 分区域强化TCL Solar/Sunpower品牌矩阵 [2] - 规划海外电池产能 强化国内生态合作 [2] BC技术战略 - BC产品因性能优势获得市场溢价 占比不断提升 [2] - 公司是BC技术坚定参与者 但受成本竞争力制约 [2] - 重点依托国内生态升级海外产能 提升成本竞争力 [2] - 国内保留BC研发线 追求高效高性价比产品 [2] 行业整合与并购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需求不确定性双重问题 [3] - 公司现金流充裕 具备参与行业并购能力 [3] - 通过整合淘汰落后产能 减少市场参与者 [3]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硅片需求相对稳定 欧美政策刺激东南亚/中亚/欧洲需求增长 [3] - 在非壁垒市场与海外客户保持高合作黏性 [3] - 土耳其/印度市场实现合作突破 但量级较小 [3] - 积极布局海外硅片产能 强化产业链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