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002129)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TCL中环接受南方基金等24家机构调研 聚焦业绩与行业发展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8-25 12:31
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下降17% [2] - 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52% 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38% [2] - 含汇票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同比增加177% [2] 行业市场环境 - 受市场抢装影响Q1供需改善带来涨价潮 但5-6月硅片价格持续下降 [2] - 光伏主链价格逐步跌至历史低位 多环节仍处于亏损阶段 [2] - 行业供给侧进入洗牌阶段 反内卷工作有序推进 [3] 价格趋势与恢复 - 光伏协会倡议各环节厂家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 [3] - 7-8月相关产品价格有序恢复 组件价格本周开始上涨 [3] - 整体价格将逐步恢复健康 [3] 电池组件业务布局 - 三个生产基地产能约24GW 通过提升效率与技术迭代扩充产能 [3] - 产品从专注叠瓦补充至半片 BC等产品 [3] - 上半年进行品牌梳理与业务整合 强化品牌矩阵 [3] 产能与战略规划 - 海外布局产能 国内强化生态合作 [3] - BC战略借助国内生态升级海外产能 利用现有基地提升成本竞争力 [3] - 国内通过研发线优化产品与产线设计 [3] 成本控制措施 - 硅料降本源于内部原料消耗率和清洗加工技术突破 [4] - 非硅成本降本来自晶体晶片单炉产量提升 细线化推广及单台费用下降 [4] 海外市场拓展 - 东南亚 印度 中亚 欧洲 土耳其等地需求增长 [4] - 在非壁垒型市场合作稳定 对新增需求积极配合 [4] - 布局海外产能机会 [4] 行业整合与并购 - 行业面临供给侧产能过大和需求不确定性问题 [3] - 过往整合多为横向和纵向整合淘汰落后产能 [3] - 公司有现金流和资金储备 有能力参与并购 [3]
TCL中环(002129) - TCL中环2025年半年度业绩交流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11:3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下降17% [2] - 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52% [2] - 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38% [2] - 含汇票的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同比增长177% [2] 行业与市场状况 - Q1供需改善带来涨价潮,5-6月硅片价格持续下降 [2] - 光伏主链价格跌至历史低位,多环节处于亏损阶段 [2] - 行业供给侧产能过大,需求侧存在不确定性 [6] - 光伏协会发布反内卷倡议书,推动价格有序恢复 [3] - 7-8月晶体、晶片及多晶价格有序恢复,组件招标价格上涨 [3] 技术与产品布局 - 组件总产能24GW,技术路线涵盖叠瓦、半片及BC产品 [4] - BC技术因性能效率优势形成溢价,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5] - 通过提升单炉产量、细线化技术推动非硅成本下降 [6] - 国内保留BC研发线,海外推进产能升级 [5] 产能与供应链策略 - 晶体晶片产能近200GW,聚焦内部降本 [6] - 硅料降本依靠原料消耗率和清洗加工技术突破 [6] - 规划海外电池产能,强化国内生态合作 [4][6] - 土耳其、印度新产能实现合作突破但量级较小 [7] 品牌与市场拓展 - 整合TCL Solar、Sunpower等品牌矩阵,分区域运营 [4] - 海外硅片需求稳定,印度、中亚、欧洲、土耳其需求增长 [7] - 与海外客户保持高合作黏性,积极布局产业链合作 [7] 战略与发展规划 -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公司将参与横向纵向整合 [6] - 具备现金流和资金储备,可适时参与行业并购 [6] - 优化经营理念,创新商业模式,确保财务健康 [2]
TCL中环(002129):盈利能力持续承压,Q2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翻倍
光大证券· 2025-08-25 10:5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下滑17.36%,归母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1] - 2025Q2营业收入72.97亿元,同比增长16.18%,归母净利润亏损23.36亿元,亏损幅度同环比均扩大 [1] - 光伏硅片供应链保供和非硅成本优势有望扩大,全球化布局和下游差异化延伸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23亿元/-12.57亿元/18.25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5H1硅片业务营业收入57.77亿元,同比减少44.62%,毛利率-23.74%,同比减少14.50个百分点 [2] - 2025H1组件业务营业收入38.46亿元,同比增长39.22%,毛利率-6.20%,同比减少6.80个百分点 [3] - 2025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3亿元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52.31亿元,同比减少11.22% [5] 业务运营 - 硅片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单炉成本下降超20% [2] - 210硅片累计出货超200GW,产品出货综合市占率保持行业第一 [2] - Q2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 [3] - 完成BC产能建制,与行业伙伴共建BC生态 [3] 战略布局 - 推动独立完善的海外供应链,中东项目稳步推进 [4] - 菲律宾产能定位为BC电池、组件全球化基地 [4] - 海外子公司Maxeon聚焦美国高壁垒市场,转型侧重产品、技术、品牌、渠道模式 [4] - Maxeon组件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对业绩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公司正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4]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8.45元,总股本40.43亿股,总市值341.64亿元 [6] - 近一年股价最低7.11元,最高13.50元,近3月换手率99.61% [6] - 近1个月绝对收益率-4.20%,相对收益率-9.71% [8] 盈利能力预测 - 预计毛利率从2025年的-1.1%改善至2027年的17.5% [11] - 预计归母净利润率从2025年的-16.3%提升至2027年的4.9% [11] - 预计ROE(摊薄)从2025年的-15.4%恢复至2027年的6.7% [11] 估值指标 - 2027年预测PE为19倍,PB为1.2倍 [12] - 2027年预测EV/EBITDA为7.2倍,股息率1.1% [12]
总市值超3000亿!这五家企业半年亏超170亿
第一财经· 2025-08-25 09:58
核心观点 - 五家主要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行业因供需失衡陷入系统性亏损,但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措施可能推动后续价格修复和困境反转 [3][5][6][11][12] 企业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总市值合计约3359亿元,分别为1264亿元、970亿元、415亿元、366亿元、344亿元 [5] - 五家企业上半年净亏损合计172.64亿元,其中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天合光能亏损29.18亿元、晶澳科技亏损25.8亿元、隆基绿能亏损25.69亿元 [5] - 仅隆基绿能同比减亏26.61亿元,其他企业均同比增亏或转亏:通威股份同比增亏、天合光能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晶澳科技同比大幅增亏、TCL中环同比增亏 [6] 行业供需与价格 - 光伏产业链因前期产能无序扩张导致供需严重失衡,产品价格较2020年最高点下跌66.4%-89.6% [6][7] - 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7]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退市、破产或重组,31家A股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一季度净亏损125.8亿元,同比增亏274.3% [7] 政策与行业调整 - 国家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倡议,推动反内卷和供给侧改革 [11] - 政策变动(如136号文)可能导致并网消纳、储能配置、电价市场化等不确定性,影响项目收益和需求波动 [8][9][10] - 行业自律措施已初步推动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有序上涨,组件价格本周开始回升,预计将恢复至成本价以上 [11][12] 企业风险应对 - 企业普遍提示政策风险可能导致用地保障难度加大、投资收益率下降及需求波动 [8][9][10] - 天合光能指出若供需矛盾持续或产能调整不及预期,可能继续导致价格不合理下跌和盈利下降 [10] - 隆基绿能强调反内卷共识已形成但具体方案未出台,企业短期仍面临经营压力 [11]
半年盘点| 五家光伏企业半年亏超150个“小目标”,还都警示了这些风险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09:16
核心观点 - 五家主要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行业因供需失衡陷入系统性亏损 但近期政策干预和行业自律推动价格企稳回升 [1][2][3][8][9] 企业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净亏损25.69亿元 同比减亏26.61亿元 主要因费用控制和资产减值减少 [2] - 通威股份净亏损49.55亿元 同比增亏18.26亿元 [2][3] - 晶澳科技净亏损25.8亿元 同比增亏17.06亿元 [2][3] - 天合光能净亏损29.1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5.26亿元) 系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 [2][3] - TCL中环净亏损42.42亿元 同比增亏11.78亿元 [2][3] - 五家企业总市值合计3359亿元(隆基1264亿/通威970亿/晶澳415亿/天合366亿/TCL中环344亿) 较巅峰期回调约60% [2] 行业供需状况 - 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3] - 各环节产品价格较2020年最高点下跌66.4%-89.6%(多晶硅88.3%/硅片89.6%/电池片80.8%/组件66.4%) [3]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4] - 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光伏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4] 政策与行业调整 - 六部委(工信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发改委/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8]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行业自律倡议 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反内卷"方案聚焦供给侧改革和销售自律 目标实现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销售 [8] - 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有序上涨 组件价格本周开始回升 [9] 市场机制影响 - 电力市场化改革削弱光伏项目收益稳定性预期 [7] - 电站用地政策和电力交易政策变化可能降低投资收益率 [7] - 缺乏适配的消纳机制和电网设施可能制约区域市场增长 [7]
光伏行业“反内卷”再升级!罗博特科强势涨停,光伏龙头ETF(516290)涨超2%,高盛:“反内卷”有望为企业盈利注入新的动力
新浪财经· 2025-08-25 07:16
市场表现 - 光伏龙头ETF(516290)放量上涨2.19% 成交近5000万元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81% 成分股罗博特科盘中涨停 大全能源上涨11.55% 捷佳伟创上涨8.09% [3] - 成分股阳光电源上涨4.02% 成交额68.40亿元 德业股份上涨5.90% 捷佳伟创上涨8.26% 成交额26.75亿元 [4] 政策动向 - 多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强调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规范产品质量 支持行业自律 [5] - 国盛证券认为行业调控和价格控制优化供给侧 有利于产业链盈利修复和供给侧改革推进 [5] - 高盛指出"反内卷"行动可能通过三大渠道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光伏等行业政策上行空间定价具有吸引力 [5] 行业前景 - 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板块情绪或现右侧拐点 [5] - 光伏龙头ETF(516290)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市场主流费率的三分之一 [5]
2025年1-6月中国太阳能发电量产量为2666.9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20%
产业信息网· 2025-08-25 03:01
行业发电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太阳能发电量产量达50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3% [1] - 2025年1-6月太阳能发电累计产量2666.9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率达20%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阳光电源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1] - 产业链企业涵盖特变电工 正泰电器 TCL中环 林洋能源 上能电气 [1] 数据来源 - 发电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 [3] - 行业分析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站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1]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股票;天合光能:上半年净亏损超29亿元丨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23:21
格林美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此举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1] - 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商讨 [1] 天合光能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0.56亿元 同比减少27.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8亿元 同比盈转亏 [2] - 光伏组件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但组件业务盈利能力因产业链供需失衡和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而下滑 [2] TCL中环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98亿元 同比下降17.3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2亿元 同比增亏 [3] - 光伏材料业务板块经营业绩亏损主要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 [3] 光伏行业现状 - 产业链供需失衡和光伏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2][3]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光伏行业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3] - 行业领先企业的市场应对策略和未来表现值得密切关注 [2][3]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股票;天合光能:上半年净亏损超2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23:19
格林美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支持全球化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1] -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1] - 此举旨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完善[1] 天合光能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9.18亿元同比盈转亏[2] - 光伏组件产品销量实现增长但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和产品价格低位影响盈利能力下滑[2] TCL中环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2.42亿元同比增亏[3] - 光伏材料业务板块因产品价格下跌导致经营业绩亏损[3] 光伏行业现状 - 产业链供需失衡和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位对企业经营产生显著负面影响[2][3] - 光伏组件销量保持增长表明终端需求仍具韧性[2] - 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支撑行业长期发展前景[3]
【早报】鲍威尔暗示美联储或在9月降息;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财联社· 2025-08-24 23:09
宏观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汇报 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完善实施机制以扩大内需[1][5]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提出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赛事活动、推动用品升级和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5] - 央行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同时本周有20770亿元逆回购和3000亿元MLF到期[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在9月降息 道指上涨1.89%再创新高 标普500指数上涨1.52%[2][19] 行业动态与监管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成为8月以来机构经纪业务中净买入最多的市场[8] - 国家发改委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要求平台明码标价和提高价格透明度 未叫停补贴但要求公示规则[8] - 广东和浙江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涨价 广东地区每件调价0.3元至0.7元并设定1.4元/单底线价[8]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倡议抵制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和盲目扩产 推动行业转向高质量竞争[10] - 恒生指数纳入中国电信、京东物流和泡泡玛特 成分股增至88只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不变[10] -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要求建立稀土产品流向记录制度[3][10] - 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显示股票是保险机构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 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10] - 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30% 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过40% 10个省区市算力分平台已接入[11] - 电子行业A股市值达11.5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超过银行业位居第一 工业富联市值9101.59亿元居首[11] - 工信部强调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11] - A股市场交投活跃 证券化率近73%处于近十年中枢区间 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12] 公司动态与业绩 - 长江电力控股股东拟增持40亿元-80亿元公司股份[4][17] - 招商南油拟以2.5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14] - 万科A上半年净亏损119.47亿元[14] - 泰禾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实施留置措施[15] - 圣诺生物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43%股份[16] - TCL中环上半年净亏损42.42亿元[16] - 中国中铁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17] - 华为云调整组织架构聚焦"3+2+1"业务[17] -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7] - 中国国新声明未开展任何与稳定币基金有关的活动[17] - 华扬联众8月2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证券简称变更为ST华扬[17] - 恒生电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72%超出业绩预告[17] - 昆仑万维上半年净亏损8.56亿元[17] - 赣锋锂业上半年净亏损5.31亿元[17] - 隆基绿能上半年净亏损25.69亿元但同比减亏[17] - 江苏国泰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18] - 酒鬼酒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2.6%[18] - 焦作万方拟以319.49亿元购买三门峡铝业99.44%股权[18] 投资机会与趋势 - AI算力需求井喷带动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 基础算力设施建设和AI算力投资稳步增长[20] - 预计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达到2886亿元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037.3EFLOPS[21] - 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AIDC运营商、AI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高速铜缆和温控等环节迎来放量机会[21] - 可灵AI发布基于2.1模型的首尾帧功能 效果较1.6模型提升235%[22] - AI视频生成模型快速迭代 初步在影视行业落地 2024年全球规模6.15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25.63亿美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