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蛇口(001979)

搜索文档
招商蛇口(001979.SZ)7月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56.59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3:17
招商蛇口销售业绩 - 2025年7月公司实现签约销售面积58 41万平方米 [1] - 2025年7月公司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56 59亿元 [1] - 2025年1-7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393 41万平方米 [1] - 2025年1-7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045 53亿元 [1]
招商蛇口(001979) - 2025年7月销售及近期购得土地使用权情况简报
2025-08-08 13:15
业绩总结 - 2025年7月签约销售面积58.41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金额156.59亿元[1] - 2025年1 - 7月累计签约销售面积393.41万平方米,累计签约销售金额1045.53亿元[1] 市场扩张 - 郑州市惠济区地块需支付价款21370万元,权益比例40%[1] - 深圳市南山区地块需支付价款215500万元,权益比例100%[1] - 上海市浦东区地块需支付价款191079万元,权益比例70%[1] - 武汉市江汉区地块需支付价款129360万元,权益比例100%[1] - 厦门市湖里区地块需支付价款9500万元,权益比例100%[1]
招商蛇口(001979) - 关于为浙江润和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8-08 13:15
担保情况 - 为浙江润和0.55亿元保函业务提供3年连带责任保证[2][6] - 为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不超316亿元,超70%负债率子公司不超150亿元,有效期至2025年股东大会决议日[3] - 本次担保后,为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余额285.52亿元,超70%负债率子公司119.52亿元[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361.32亿元,占净资产32.55%[8] - 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余额55.74亿元,占净资产5.02%[8] 浙江润和情况 - 成立于1995年4月24日,注册资本55000万元,公司持股100%[4] - 2024年底资产249811.22万元,负债192546.43万元,净资产57264.79万元,营收30.36万元,净利润12465.58万元[5] - 2025年7月底资产303436.71万元,负债245825.13万元,净资产57611.58万元,1 - 7月营收18.61万元,净利润346.78万元[5] 其他 - 未发生逾期、涉诉及败诉担保情况[8] - 为浙江润和担保不影响正常运作和业务发展[7]
招商蛇口: 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025年付息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11:14
本期债券基本情况 - 债券品种一简称为"24 蛇口 01"(代码:148859),品种二简称为"24 蛇口 02"(代码:148860)[1] - 品种二发行总额为人民币29 00亿元[1] - 债券主体评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本期债券评级为AAA[2] 本期债券付息方案 - "24 蛇口 01"票面利率为2 10%,每手(面值1,000元)派发利息21 00元(含税),扣税后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实际每手派发16 80元[2] - "24 蛇口 02"票面利率为2 30%,每手(面值1,000元)派发利息23 00元(含税),扣税后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实际每手派发18 40元[2] - 境外机构投资者取得的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非居民企业(含QFII、RQFII)实际每手派发利息分别为21 00元和23 00元[2] 付息时间安排 - 品种一付息日为2025年至2027年每年8月12日(遇非交易日顺延至其后第1个交易日)[2] - 品种二付息日为2025年至2029年每年8月12日(遇非交易日顺延至其后第1个交易日)[2] - 品种一兑付日为2027年8月12日,品种二兑付日为2029年8月12日(均遇非交易日顺延)[2] 付息对象与流程 - 付息对象为截至2025年8月11日深交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债券持有人[2] - 公司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进行付息,将在付息日前2个交易日足额划付利息至指定账户[8] - 若公司未按时划付资金,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将终止代理服务,后续兑付由公司自行办理[8] 税务安排 - 个人及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需缴纳20%利息个人所得税,由付息网点代扣代缴[6] - 境外机构投资者在2018年11月7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9] - 其他非居民企业债券利息所得税需自行缴纳[9]
招商蛇口(001979) - 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025年付息公告
2025-08-08 10:33
债券发行 - 本期债券发行总额 50 亿元,品种一 21 亿元,品种二 29 亿元[4][5] - 品种一票面利率 2.10%,期限 3 年;品种二票面利率 2.30%,期限 5 年[5] 派息兑付 - 品种一每张派息 2.10 元,兑付日 2027 年 8 月 12 日;品种二每张派息 2.30 元,兑付日 2029 年 8 月 12 日[5][6] - 每手“24 蛇口 01”含税派息 21 元,扣税后 16.8 元;“24 蛇口 02”含税 23 元,扣税后 18.4 元[7][8] 日期相关 - 起息日 2024 年 8 月 12 日,2025 年债权登记日 8 月 11 日,除息和付息日 8 月 12 日[3][5][9][12] 税收政策 - 个人债券持有者利息所得税税率 20%[12] - 2018 年 11 月 7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境外机构债券利息收入免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7][8][13]
7月土拍市场“缩量提质”:一线城市溢价率创年内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23:16
土地市场总体特征 - 7月土地市场总体供应面积同比下降 但多地土拍刷新当地楼面价纪录 呈现"缩量提质"特征 [1] - 7月全国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环比下降13% 成交金额环比下降18% 供应建筑面积为6181万平方米 [2] - 长三角土地出让金额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房企仍是拿地主力 [1] - 土地市场流拍率9% 处于近年低位 [7] 溢价率与成交表现 - 7月重点监测城市土拍平均溢价率达9.9% 为2025年二季度以来月度新高 [2] - 一线城市土拍溢价率大幅攀升至25.7% 创年内月度新高 [2] - 三线城市土拍溢价率小幅上升至4.6% 较上月增加1.2个百分点 [2] - 二线城市土拍溢价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6.2% [2] - 溢价率超过10%的地块出现在杭州、上海、成都、武汉、青岛、南京、深圳和长春等城市 [7] 重点城市地块成交案例 -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宅地经过158轮竞价 由招商蛇口以21.55亿元总价、84180元/平方米楼面价、86.10%溢价率竞得 创深圳十年宅地单价新高 [2] - 苏州苏园地块由绿城中国以46.67亿元总价、65242元/平方米楼面价、8.74%溢价率竞得 刷新江苏省单价纪录 [4] - 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地块由民企上海祺祥旺宇置业以12.25亿元总价、20.03万元/平方米楼面价、22.38%溢价率竞得 刷新全国涉宅用地楼面价纪录 [4] - 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地块以65亿元总成交价位列7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榜首 [7] 房企拿地表现 - 前7个月TOP100企业权益拿地总额5783亿元 同比增长34.3% [9] - 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和保利发展分别以542亿元、522亿元和424亿元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列前三 [9] - 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全口径新增货值位列前三 分别为1116亿元、935亿元和907亿元 [11] - TOP10企业全口径新增货值总额6871亿元 占TOP100企业的43.5% [11] 区域市场与政策动向 - 热点城市核心地块预计继续保持高溢价成交 三四线城市以底价成交为主 [1] - 北京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12] - 成都提出完善"人房地钱"联动机制 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 [13] - 城市更新类宅地为市场带来强确定性投资标的 持续提振从业者和需求侧信心 [13]
10余家房企集体调整架构 强化风控、强化总部成共识
北京商报· 2025-08-07 15:39
房企组织架构调整趋势 - 2024年前7个月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10余家房企调整组织架构 从区域放权到强化总部成为共同选择 [1] - 房企加速推进组织架构调整是对房地产行业新形势的主动适配 通过扁平化管理降低沟通成本提升决策效率 [1] 强总部模式兴起 - 2024年前7个月房企进行超15次管控架构调整 金地集团将3级管理模式调整为2.5级管理模式 [2] - 招商蛇口取消5个区域公司 形成"集团—城市"二级管控体系 中国金茂和华润置地调整为"总部—地区"架构 [2] - 2021年以来房企组织架构调整常态化 2024年11家典型房企进行16次调整 均涉及区域公司整合 [3] 区域公司职能弱化 - 保利发展1月合并多家区域公司 如江苏与淮海公司合并为江苏公司 金地集团7月整合为10个地区公司 [5] - 房企项目从三四线向一二线集中 区域公司管理半径收缩导致存在必要性下降 [5] - 区域深耕成为房企发展战略 通过裁撤或合并弱势区域降低管理成本 提升运营效能 [5] 总部架构优化 - 招商蛇口6月新成立资产管理部 分拆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审计稽核部 [6] - 金地集团7月合并工程与成本管理中心 撤销监事会办公室 取消多个工作小组 [6] 战略转型特征 - 房企战略呈现三大特征 "以需定产"避免供应过剩 "以销定投"实现动态平衡 "聚焦核心"强化现金流 [6] - 房企转型指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需具备稳健财务、优质产品、多元业务结构 [7]
一线城市溢价率创年内新高 7月土拍市场“缩量提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5:17
土地市场概况 - 7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季节性环比回落,土地成交建筑面积、金额分别环比下降13%和18%,供应建筑面积为6181万平方米,处于低位运行 [2] - 7月重点监测城市土拍平均溢价率达9.9%,创2025年二季度以来月度新高,一线城市土拍溢价率大幅攀升至25.7%,三线城市小幅上升至4.6%,二线城市下降至6.2% [2] - 土地市场呈现"缩量提质"特征,上海、深圳、苏州等地拍出高溢价、高总价、高单价地块,长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土地出让金额之首 [1][2] 高总价地块情况 -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核心宅地被招商蛇口以总价21.55亿元、楼面价84180元/平方米、溢价率86.10%竞得,创近10年深圳宅地楼面价新高 [2] - 绿城中国以总价46.67亿元、楼面价65242元/平方米竞得苏州地块,刷新江苏省单价"地王"纪录 [2] - 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区地块被民营企业以总价12.25亿元、楼面价20.03万元/平方米竞得,刷新全国涉宅用地楼面价纪录 [3] - 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中,上海5宗地块总成交金额244亿元,杭州和深圳各有2宗地块入围,总成交金额分别为46亿元和45亿元 [3] 房企拿地情况 - 前7个月TOP100房企权益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和保利发展分别以542亿元、522亿元和424亿元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列前三 [4] - 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以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为主力,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成都,建发房产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均进入当地拿地金额榜前十 [4] - 民企方面,滨江集团聚焦杭州位列当地拿地金额榜第一,兴耀房产集团在杭州、大华集团在上海增加土储,嘉禾兴地产进入成都拿地金额榜前十 [4] - 前7个月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TOP10中,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位列前三,金额分别为1116亿元、935亿元和907亿元 [4]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北京提出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成都发布措施提升供应质量,包括完善"人房地钱"联动机制等 [5] - 下半年土地市场有望维持适当竞拍热度,核心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小城市将迎来更多优质宅地入市 [5] - 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仍将频现高溢价成交,房企需避免获取高价地,同时提升设计能力打造"好房子" [6]
10余家房企集体调整架构,强化风控、强权总部成共识
北京商报· 2025-08-07 13:56
行业组织架构调整趋势 - 2024年1-7月10余家房企调整组织架构 包括保利发展 华润置地 招商蛇口 龙湖集团等 主要涉及区域合并与总部强化[1] - 行业普遍采取扁平化管理 压缩管理层级 降低沟通成本 提升决策效率 实现总部资源与一线需求直接对接[1] - 2021年以来房企组织架构调整常态化 2024年11家典型房企进行16次调整 核心是整合复杂区域公司[4] 典型房企调整案例 - 保利发展合并区域公司 江苏与淮海合并 浙江与浙南合并 山东与齐鲁合并 辽宁与大连合并[2][6] - 招商蛇口取消5大区域公司 形成"集团-城市"二级管控 华东区域杭州公司更名浙江公司 宁波降为事业部[2][3] - 中国金茂取消5大区域 调整为"总部-地区"架构 华润置地同步推行"强总部+强一线+弱大区"模式[3] - 金地集团将3级管理改为2.5级 整合为10个地区公司 包括深圳 广州 北京等核心城市[6][8] 调整动因与战略转型 - 行业进入存量房时代 城市更新等业务需要总部直管 区域公司中间层级降低决策效率[4] - 项目分布从三四线向一二线集中 管理半径收缩 区域公司存在必要性下降[7] - 房企战略重心转向"以需定产""以销定投""聚焦核心" 通过资源集中稳定现金流[9]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需建立稳健财务 优质产品 多元业务结构[9] 总部职能优化 - 招商蛇口总部新设资产管理部 分拆风险管理与法律合规部门[8] - 金地集团合并工程与成本管理中心 撤销监事会办公室 精简战略管控等小组[8] - 房企通过职能部门精简与重组 实现精细化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