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蛇口(001979)

搜索文档
上海招鼎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0 03:56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上海招鼎置业有限公司于8月19日成立 注册资本14亿元人民币[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 物业管理[1] - 公司由招商蛇口旗下上海虹润置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旅游集团旗下杭州旅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持股[1] 股东背景 - 招商蛇口为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001979[1] - 中国旅游集团旗下房地产公司参与持股[1] 注册资本规模 - 新成立公司注册资本达14亿元人民币 显示较大投资规模[1]
谁在疯狂买地?
36氪· 2025-08-20 02:37
土地市场热度显著提升 - 多个城市出现高溢价地块成交 深圳宝安中心宅地以86.4亿元总价成交 溢价率35% 楼板价59586元/平方米刷新板块纪录[1] 深圳前海地块楼面价84180元/平方米 溢价率86.1%创2024年取消溢价上限后新高[1][4] 上海徐汇衡复地块以20万元/平方米楼板价刷新全国单价纪录[1][4] 苏州工业园区地块楼板价6.5万元/平方米刷新江苏省纪录[1][5] - 2025年1-7月重点30城土地市场呈现结构性回暖 含宅地块成交面积552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7% 与全国300城面积同比下降9%形成鲜明对比[7] 溢价地块数量占比达30% 为近三年新高 较2024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8] 溢价地块平均溢价率26% 较过去两年近乎翻倍增长[8]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 30城前7月重点溢价成交地块比重达30%[2] 企业投资聚焦高能级城市核心地块 资源集中导致僧多粥少局面[17] 企业拿地行为分化明显 - 头部房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25年1-7月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比重达70% 较2024年末提升8个百分点[12] TOP10房企拿地销售比0.41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0.3[12] 销售百强中仍有半数房企未有新增土储[11] - 央国企及部分名企成为拿地主力 保利发展拿地金额512亿元同比增长95% 招商蛇口拿地金额360亿元同比增长213% 绿城中国拿地金额602亿元同比增长133% 中国金茂拿地金额454亿元同比激增1505%[15] 建发房产在杭州和成都获取两宗溢价率超100%的地块[16] - 高总价地块劝退民企和地方国企 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包场核心城市优质地块[18] 民企主要在部分止跌回稳城市寻找结构性机会[18] 区域市场表现差异 -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热度突出 上海虹口北外滩地块楼板价126577元/平方米溢价率46% 静安地块楼板价90390元/平方米[6] 深圳宝安地块楼板价59586元/平方米 南山前海地块楼板价84180元/平方米[6] - 强二线城市表现活跃 苏州工业园区地块总价46.7亿元楼板价65242元/平方米[6] 杭州多宗地块溢价率超70% 成都高新区地块溢价率70%[17] 郑州地块溢价率87%[17] - 改善型项目支撑市场预期 深圳前海地块周边新房售价超11万元/平方米 苏州双湖板块高端新房售价达8.5万元/平方米以上[4][5] 优质地块未来上市预期乐观[18]
招商蛇口等在上海成立置业公司,注册资本14亿
企查查· 2025-08-19 08:10
公司动态 - 招商蛇口与杭州旅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上海招鼎置业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4亿元人民币 [1] - 上海招鼎置业有限公司由招商蛇口全资子公司上海虹润置业有限公司与杭州旅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经营 住宅装饰装修 物业管理 停车场服务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1] 业务布局 - 上海招鼎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俊杰 [1] - 公司获得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 显示业务重心聚焦房地产综合开发领域 [1] - 业务范围延伸至物业管理及配套服务 形成房地产开发运营全链条布局 [1]
存量房收储政策优化有望助力库存逐步去化
东方证券· 2025-08-19 06:4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3] 核心观点 - 存量房收储政策边际优化有望助力库存逐步去化,202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9月优化再贷款激励政策,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提高至100%,截至9月底贷款使用额度为162亿元,使用率仅5%左右[1] - 收储推进缓慢的表层原因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在定价上的分歧,收储偏低定价可能导致房企股东权益和非标基本清零,净租金收益率与资金成本达成平衡的项目较少[1] - 深层原因是地方政府需为项目合规性和盈亏平衡担负最终责任,权责制度制约地方收储[1] - 2025年3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1] - 政策优化空间包括取消价格上限以提高开发商出售库存积极性、放宽再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累积效果有望逐步作用于开发商库存去化[1] - 地产行业及股价修复主要依赖无风险利率下行和行业风险评价降低,政策出台节奏不实质性改变基本预期[5] - 房地产进入筑底阶段,无风险利率进入低利率区间,分母端影响超过分子端,推动股价回升[5] 建议关注标的 - 招商蛇口(001979,买入)、保利发展(600048,买入)、贝壳-W(02423,买入)、龙湖集团(00960,买入)、金地集团(600383,增持)、新城控股(601155,未评级)[6]
招商蛇口等在上海成立置业公司 注册资本1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5:43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上海招鼎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俊杰,注册资本为14亿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 [1] - 公司由杭州旅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招商蛇口全资子公司上海虹润置业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招商蛇口股价下跌1.31% 联合华润置地86亿元深圳拿地
金融界· 2025-08-18 18:0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15时,招商蛇口股价报9.0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1% [1] - 当日成交量为744186手,成交金额达6.77亿元 [1] - 该股开盘报9.16元,盘中最高触及9.20元,最低下探至9.03元 [1] 公司业务 - 招商蛇口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是招商局集团旗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板块的旗舰企业 [1] - 公司业务涵盖园区开发与运营、社区开发与运营、邮轮产业建设与运营三大板块 [1] 土地竞拍 - 8月15日,招商蛇口与华润置地联合体以86.4亿元竞得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地块,溢价率达34.81% [1] - 该地块创下宝安中心板块楼面价新纪录,成为深圳2025年土拍市场总价最高的住宅用地 [1] 资金流向 - 8月18日招商蛇口主力资金净流出9482.67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2%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93.63万元 [1]
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出榜:万通发展等6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8:5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8日上涨0.85% [1] - 申万行业中有29个行业上涨 通信行业涨幅4.46%居首 综合行业涨幅3.43%次之 [1] - 房地产行业下跌0.46% 石油石化行业下跌0.10% 房地产为当日跌幅最大行业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60.57亿元 [1]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50.40亿元且上涨2.48% 通信行业净流入49.04亿元且上涨4.46% [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70.87亿元居首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50.90亿元次之 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房地产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房地产行业个股表现 - 房地产行业100只个股中40只上涨 45只下跌 1只涨停 1只跌停 [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0.04亿元 [2] - 45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10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西藏城投净流入5556.54万元居首 天保基建净流入3357.39万元 荣盛发展净流入2280.53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6只超5000万元 万通发展净流出7.58亿元居首 衢州发展净流出5.81亿元 保利发展净流出1.80亿元 [2][3] 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入明细 - 西藏城投上涨4.63% 换手率4.20% 主力资金流入5556.54万元 [2] - 天保基建上涨1.12% 换手率5.66% 主力资金流入3357.39万元 [2] - 荣盛发展上涨0.70% 换手率3.50% 主力资金流入2280.53万元 [2] - 栖霞建设下跌0.71% 换手率5.58% 主力资金流入2000.36万元 [2] - 光大嘉宝上涨1.32% 换手率6.04% 主力资金流入1947.89万元 [2] 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出明细 - 万通发展下跌9.96% 换手率21.48% 主力资金流出75766.99万元 [3] - 衢州发展下跌2.55% 换手率10.69% 主力资金流出58141.42万元 [3] - 保利发展下跌1.47% 换手率1.87% 主力资金流出17950.08万元 [3] - 张江高科上涨0.03% 换手率5.67% 主力资金流出16700.83万元 [3] - 招商蛇口下跌1.31% 换手率0.88% 主力资金流出8542.24万元 [3]
10强房企“谁进谁退”?
36氪· 2025-08-18 06:13
行业格局 - 中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10强争霸阶段,未来可能由5-7家大型寡头主导 [1][2] - 10强房企在销售力、投资力、战略力等维度出现明显分化,将影响未来行业地位 [2] - 2025年行业基本面比2024年更艰难,尽管表面呈现拿地热、豪宅热现象 [2] 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0强房企销售呈现"二元分化":腰部房企正增长,头部房企集体负增长 [3] - 腰部房企中,中国金茂增长19%,越秀地产增长11%,建发房产增长7% [3][4] - 头部房企普遍负增长:万科-46%,中海-19%,保利-16%,招商-12%,华润-12%,滨江-9%,绿城-3.5% [3][4] - 10强头部房企负增长幅度(10%-20%)超过百强房企平均降幅(11.8%) [5] 拿地策略 - 2025年成为10强房企的"拿地大年",主要因地方政府推出优质地块和销售基本面改善 [6][7] - 拿地策略分为"虎派"(进攻型)和"狼派"(谨慎型) [9][12] - 虎派特征:拿地额超300亿,增速100%以上,代表房企包括保利(414亿,+276%)、中海(393亿,+228%)、绿城(385亿,+103%)、金茂(261亿,+161%)、滨江(313亿,+100%) [10][11] - 狼派特征:拿地额低于300亿,增速低于40%,代表房企包括华润(195亿,+27%)、招商(180亿,+39%)、越秀(257亿,+36%)、建发(313亿,+12%),万科仅拿地9.96亿(-95%) [14][15] 房企分类 - 进攻型(高拿地低销售):金茂(拿地销售比0.66)、招商(0.54)、中海(0.46)、保利(0.42) [23][26] - 谨慎型(高销售低拿地):滨江(拿地销售比0.37)、越秀(0.29)、万科 [28][31] - 均衡型:华润(拿地销售比0.38)、绿城(0.39)、建发(0.49) [35][37][38] 行业趋势 - 10强房企集中度持续提升,上半年新增货值占百强73%,拿地强度均值达0.4 [41] - 64%的百强房企已停止拿地,中小房企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42] - 行业份额加速向"资金实力+产品力"双优房企集中 [42]
融合新路径 “影响力指数 2025博鳌风尚表现”授牌盛典成功举办!
观察者网· 2025-08-18 03:53
行业融合趋势 - 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与国内产业升级加速推动各领域跨界融合,"融合的力量"重塑产业格局与社会生活 [1] - 跨产业链合作打破传统壁垒,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模式释放巨大潜能 [1] - 多元业态以创新为引擎,拓展市场边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1] - 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价值重构开辟新赛道,打造竞争性新模式与产品 [1] 房地产与商业地产标杆企业 - 头部房企包括保利发展、滨江集团、华润置地、万科等20家代表企业 [4] - 商办典范项目包括北京中信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10个标杆 [6] - 零售商业体典范包括遵义星悦茂、立丰城LE CITY等3个项目 [6] 物流与产业运营 - 物流仓储标杆项目为京东智能产业园·廊坊广阳 [7] - 产业园区典范为苏州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 [7] - 物流资产增长卓越企业包括京东产发、万纬物流、普洛斯中国等10家 [9] - 产业运营发展企业30强涵盖中电光谷、星河产业集团、临港集团等30家 [11] 物业服务与轻资产运营 - 物业服务30强企业包括碧桂园服务、万科物业、龙湖智创生活等30家 [16] - 品质服务标杆为卓越商企服务,品牌标杆为彩生活服务集团 [17] - 产业轻资产运营5强包括联东U谷、招商蛇口、中电光谷等 [12] 住宅与租赁市场 - 年度影响力好房子20强包括滨江·鸣湖里、广州保利天奕、绿城·上海潮鸣东方等 [21] - 长租公寓标杆品牌包括万科泊寓、龙湖冠寓、华润有巢等10家 [23] 康养与科技服务 - 康养产业综合运营10强包括泰康之家、复星康养、中海康养等 [26] - 科技服务商标杆为腾讯智慧零售与生活产业、金蝶 [26] 投资价值与资产管理 - 投资价值地产10强包括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等 [29] - 不动产基金品牌10强包括保利资本、黑石集团、华平投资等 [33] - 产权类基础设施REITs 10强涵盖博时蛇口产园REIT、华夏华润商业REIT等 [34] 代建与ESG发展 - 代建管理10强企业包括绿城管理、金地管理、龙湖龙智造等 [30][31] - ESG发展标杆为招商蛇口,新质生产力创新标杆为凯德发展(中国) [32]
1-7月地产链数据联合解读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房地产、基建、消费建材、水泥、制造业等[1][2][3] - 公司包括城建、滨江、招商蛇口、万科、金地、龙湖、新城、万物云、华润万象、中海物业、东方雨虹、汉高集团、海螺水泥、华新水泥、濮耐股份、再生科技等[1][4][8][19][21][22] 房地产行业核心观点 - 房地产股投资价值不宜悲观 属低PB、低仓位、低关注度的"三低"行业 估值差距终将填平[1][3] - 销售下滑和资产减值边际影响减弱 旺季和降息预期或推动估值上升[1][5] - 2025年1-7月房地产市场表现分化 一线城市累计同比上涨 二线城市小幅下降 三四线城市跌幅扩大[2] - 现金流改善 融资成本和到位率较去年强劲 下半年竣工数据修复能力可能超预期[2] - 困境反转类企业如万科、金地、龙湖、新城等具有较高弹性 服务类公司如万物云、华润万象、中海物业中报分红值得关注[1][8] 基建投资数据 - 2025年7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同比大幅下滑至负1.9% 为两年来首次负增长[1][6] - 狭义基建投资增速下降 前七个月累计增速为3.2% 去年同期为4.9%[6] - 7月单月基建投资增速为负5.1% 为四年内首次负值 远低于预期[1][9] - 地方政府出资项目显著下滑 公共设施增速为-7% 道路增速为-16.6%[9][10] - 中央政府出资项目表现较好 铁路增长5.9% 水利增长12.6%[10] 地产与制造业投资 - 7月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7.1% 上个月下降12.4% 去年同期下降10.8%[4][11] - 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0.3% 上个月增长5.1% 去年同期增长8.3% 为过去四年首次负值[4][11] 收储资金影响 - 收储资金分为收房和收地资金 专项债和特别国债7月显著放量 7月使用接近500亿 占上半年一半以上额度[7] - 有助于解决地产债务问题和提升宏观经济稳定性[1][7] 消费建材板块 - 7月迎来向上拐点 实物量趋缓 竞争格局改善 基本面走强[4][18] - 营收结构分散 盈利能力提升 政策催化与基本面改善或将共振[4][18] - 推荐东方雨虹和汉高集团 东方雨虹防水行业出清透彻 汉高集团业绩增速超30%[4][19] 水泥行业 - 7月水泥需求量下滑5.6% 全年预计下滑4.5%[17] - 8月进入旺季 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推荐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20][21] - 西部地区基建需求旺盛 西藏和新疆重点工程具有反复交易机会[21][24] 建筑公司风险与机会 - 中报集中发布时期风险大 应收款增加导致减值压力加大 收入下滑[13] - 第四季度可能有反弹行情 政策可能加码 矿产资源重塑类公司如中国中冶、中国中铁、北方国际可能具有吸引力[14]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与微观施工质量跟踪存在差异 实际情况可能更悲观[12] - 建议投资者适度减仓规避中报风险 高股息股票可能受到质疑[15] - 7月数据为过去四年最差 建议规避8月底和9月初[16] - 电子布板块进入机油共振阶段 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