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锻造(001282)

搜索文档
三联锻造: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9 14:23
行业前景 - 2025年中国经济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实施积极宏观政策,有利于释放汽车市场潜力 [2] -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政策组合效应将推动汽车产销增长 [2]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行业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2] 公司竞争地位 - 公司可比上市公司包括精锻科技(300258)、天润工业(002283),非上市公司有德西福格、宁波蜗牛等 [3] - 公司产品线覆盖汽车大部分安全锻件,较竞争对手产品更丰富,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3] - 公司产品参与全球竞争,主要客户为世界零部件百强企业,营收规模相对客户较小但订单有保障 [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6232.18万元,同比增长26.44%,归母净利润14630.02万元,同比增长16.64% [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3963.02万元,同比增长24.80% [4]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3.98%,归母净利润2997.95万元,同比增长2.53% [4] 未来增长点 - 公司与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合作,有助于进入新客户供应链体系 [3] - 公司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客户,针对新能源车型需求开发新产品 [3] - 结合在手定点项目和客户开拓情况,预计2025年营收保持稳定增长 [4] 机构预测 - 华金证券预测公司2025年净利润2.44亿元,2026年2.97亿元 [7]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021.29万元,融券净流入0元 [7]
三联锻造(001282)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09:14
行业发展前景 - 2025年中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宏观政策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2] - 国家发布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预计2025年汽车市场稳中向好,产销继续增长 [2] 行业本期整体业绩 -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3] 公司竞争优势 - 可比公司有精锻科技、天润工业、德西福格、宁波蜗牛等,竞争对手产品相对单一,公司产品涵盖汽车大部分安全锻件,产品线丰富 [3] 公司盈利增长点 - 主要客户为世界零部件百强企业,作为全球供应商订单有保障 [3] - 与国际知名供应商合作带来蝴蝶效应,有助于进入新客户供应链体系 [4] - 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客户及适用于新能源车型的产品 [4] - 结合在手定点项目和客户开拓情况,预计2025年营收稳定增长 [4] 公司本期盈利水平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232.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44% [4]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30.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4% [4] - 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63.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0% [4]
三联锻造:在手订单情况良好叠加新产品开始贡献收入,公司持续发展未来可期-20250505
华金证券· 2025-05-05 0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延续良好增势,公司持续开拓锻造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或助推经营发展稳中向好;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或助推公司业务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考虑到美国关税对主要出口地区欧洲的影响、以及产能爬坡与降价潮导致的毛利率波动,略微下调公司业绩预测,但维持“增持”评级[2][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情况 - 2025Q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2025年1 - 2月共有28款车型降价,新车平均降价额达3万元、降幅达12.6%;财闻网预计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成长为千亿元市场;赛迪研究院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抬升至1.06万亿元[2][4][6] 公司经营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进入戴姆勒、宝马等知名整车厂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定点开发项目,其中特斯拉、比亚迪等项目已批量应用;2023年研制出IGBT铜散热板等产品,部分已实现销售;“高性能锻件生产线产能扩建募投项目”已于2024年5月进入投产阶段,“精密锻造生产线技改及机加工配套建设项目”将于2025年5月开始投产;2024年开展多个项目建设,其中前两个已处于厂房建设阶段[2][5] - 2025年新设分公司“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主要产品涵盖行星减速器等与公司目前锻造工艺相近的锻造产品[6]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2亿元、同比增长26.44%,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6.64%;2025Q1实现营收3.90亿元、同比增长13.98%,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2.53%[4] - 2024年公司营收延续良好增势,主要系轴类及转向节类业务驱动增长,核心产品中轴类及转向节类产品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受毛利率波动影响,公司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收增速[4] - 2025Q1公司业绩暂时承压,单季度营收增速放缓预计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单季度营收增速高于净利润增速主要系毛利率同比下行1.77个百分点所致[4] 公司业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9.39亿元、24.56亿元、29.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1%、26.7%、19.1%;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2.44亿元、2.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9%、32.6%、21.8%;对应EPS分别为1.16元、1.54元、1.87元,对应PE分别为21.5x、16.2x、13.3x[7]
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00
财务数据追溯调整 - 公司对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进行追溯调整:以总股本1.133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33元(含税),共计派发3774.89万元;同时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587亿股 [3] - 追溯调整影响比较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调整金额未超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余额 [3] - 因执行新会计准则,2024年1-3月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成本调增26.50万元,销售费用调减26.50万元 [6] 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 2025年1-3月计提减值准备合计701.71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112.59万元,存货减值损失净转回19.64万元(计提589.12万元,转回608.76万元) [16] - 减值测试覆盖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存货,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17][32] - 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总额701.71万元,未经审计但经董事会、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一致审议通过 [34][35][38][40]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及减值准备议案均获董事会全票通过(7票同意),监事会全票通过(3票同意) [49][50][51][52]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9日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财务总监及独立董事等出席 [42][43] - 所有公告均声明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交易所规则 [1][2][47] 会计政策执行 - 自2024年起执行新会计准则,将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6] - 应收款项按组合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商业承兑汇票参考历史损失率,银行承兑汇票评估无收回风险 [21][22]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或类别计提,价格回升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 [32][33]
三联锻造(001282) - 关于2025年一季度计提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4-28 09:08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3月公司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合计701.71万元,减少同期利润总额701.71万元[2][16] - 2025年1 - 3月新增信用减值损失金额为112.59万元[3] - 2025年1 - 3月计提存货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为589.12万元,转回608.76万元,当期减少19.64万元[3] 减值数据 - 应收票据年初至期末计提减值准备58.16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0.40%[2] - 应收账款年初至期末计提减值准备53.81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0.37%[2] - 其他应收款年初至期末计提减值准备0.62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0.00%[2] - 存货年初至期末计提减值准备589.12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4.03%[2] 计提比例 - 1年以内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为5.00%[9] - 1至2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为10.00%[9] - 2至3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为30.00%[9] 决策意见 - 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2025年1 - 3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规定,同意该事项[17] - 董事会认为公司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符合规定,依据充分,同意该事项[19] - 监事会认为公司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符合规定,决策程序合法,同意该事项[20] 评估方法 - 公司以单项或组合为基础评估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2]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特定金融资产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13] 减值规则 - 通常逾期超过30日,公司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2] - 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14] - 若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收回,公司直接减记其账面余额[14] - 存货跌价准备一般按单个项目计提,数量繁多、单价低的按类别计提[15]
三联锻造(001282) - 关于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28 09:08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摘要[1]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5年5月9日15:00 - 16:30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1][2] - 投资者可登录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参与交流[2] - 公司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国奉等[2] 问题征集 - 投资者可于2025年5月9日12:00前通过“互动易”或扫码征集问题[3] 后续安排 - 公司将在会上回答普遍关注问题,会后编制记录表并发布[3][4]
三联锻造(001282)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8 09:06
会议安排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22日送达全体监事,4月28日召开[2] - 会议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2] 议案审议 - 《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审议通过,3票同意[3][4] - 《关于2025年一季度计提减值准备的议案》审议通过,3票同意[5][7]
三联锻造(001282)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8 09:05
会议信息 - 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通知4月22日邮件送达,4月28日召开[2] - 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部分通讯出席[2]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议案[3][4] - 审议通过《2025年一季度计提减值准备》议案[5][6] 公告信息 - 相关报告和公告内容详见指定媒体和巨潮资讯网[3][5]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8]
三联锻造:2025一季报净利润0.3亿 同比增长3.4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08:5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 19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5 56 [1] - 每股净资产为9 9元 同比下降23 9 主要因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减少 [1] - 每股公积金5 25元 同比大幅下降32 17 每股未分配利润3 36元 同比下降15 15 [1] - 营业收入3 9亿元 同比增长14 04 净利润0 3亿元 同比微增3 45 [1] - 净资产收益率1 93 较去年同期下降3 5个百分点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37 51 较上期增加120 19万股 [1] - 安徽同华高新技术中心持股1610万股(占比28 84)保持稳定 宋文光等8名股东新进前十大 [2] - 摩根士丹利 瑞银 高盛国际等外资机构新进持股 合计占比2 39 [2] - 陈波涌等8名股东退出前十大 合计减持314 88万股 [2] 利润分配方案 - 本报告期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
三联锻造(001282)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08: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899亿元,同比增长13.9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万元,同比增长2.5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98%,从342,111,615.63元增至389,944,777.97元[17] - 净利润同比增长2.53%,从29,239,074.51元增至29,979,549.20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56%,从0.18元增至0.19元[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45%,从268,035,376.90元增至312,112,249.25元[1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2%,从21,632,797.07元增至22,740,994.51元[18] - 信用减值损失为-112.58万元,同比增加210.50%[9]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90.6万元,同比增长43.7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3.83%,从29,838,524.21元增至42,906,180.71元[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3.55%,从248,318,675.91元增至306,828,328.42元[19]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9,554,958.95,同比增加224,881,865.16[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485,111.53,同比改善至-143,453,936.63[20] - 投资收益为81.15万元,同比下降53.01%[9]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4.66万元,同比增长280.66%[1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06,000,000.00,同比大幅下降至27,000,000.00[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06,207,053.92,同比减少至35,249,840.26[20]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72,000,000.00,同比减少至16,505,835.17[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46,630.85,同比减少至14,907,274.75[20] 现金及等价物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84亿元,较期初增长122.84%[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8,413,596.45元,较期初增长122.9%[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577,409.23,同比由-98,296,871.49转正[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378,803.60,同比减少至50,738,273.67[2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409,709.20,同比减少至411,266.18[20] 资产类数据 - 总资产达到25.60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85%[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39,363,562.37元,较期初下降5.1%[15] - 存货期末余额为406,064,880.44元,较期初增长10.5%[1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853,197,047.67元,较期初增长15.6%[15] 负债类数据 - 短期借款为4.818亿元,较期初增长57.45%[9] - 应付账款为3.209亿元,较期初增长33.55%[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81,822,598.36元,较期初增长57.5%[15]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20,854,436.53元,较期初增长33.6%[15] - 负债合计同比增长31.98%,从749,437,352.12元增至989,125,704.82元[16]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35.36%,从673,643,072.14元增至911,848,999.44元[16] 股东权益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5.96%,从503,354,499.77元增至533,334,048.97元[1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512股[11] - 孙国奉持股比例为20.17%,持股数量为32,018,000股[11] - 张一衡和孙国敏各持股20.07%,持股数量均为31,850,000股[11] - 安徽同华高新技术中心持股比例为10.14%,持股数量为16,100,000股[11] 其他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