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精密锻件
icon
搜索文档
三联锻造: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6.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4:28
融资计划 -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5亿元 [1] 资金用途 -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项目 [1] - 用于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一期)项目 [1] - 用于精密锻造零部件研发项目 [1] - 用于汽车精密锻件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一期) [1] -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三联锻造: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15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5,000万元,调减前为79,000万元,因前次补充流动资金超出总额30%而调减14,000万元 [1][2] - 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向五个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项目、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一期)项目、精密锻造零部件研发项目、汽车精密锻件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1][2] - 项目总投资额合计112,753.98万元,募集资金拟投资额65,000万元,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2][3]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项目 - 项目总投资45,857.16万元,建设周期24个月,实施地点为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 [31][32] - 项目建设旨在提升精密加工能力,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通过配置生产专线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供应链效率 [4][5] - 项目顺应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趋势,针对电机轴、齿轮等零部件增量需求,扩大产能以承接未来订单 [6][7] 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一期)项目 - 项目总投资35,733.87万元,建设周期24个月,实施主体为全资子公司芜湖兆联汽车轻量化技术有限公司 [32] - 项目聚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生产高疲劳强度锻件及IGBT散热板等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10][11] - 项目通过冷温锻压工艺及新材料应用,实现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混合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12][13] 精密锻造零部件研发项目 - 项目总投资11,259.78万元,建设周期36个月,重点研发滚柱丝杠副、谐波减速器、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高精度部件 [18][33] - 项目旨在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丰富产品结构,拓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赛道,提升精密加工水平 [18][19] - 项目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及广阔应用场景,通过同源技术体系降低成本,增强研发创新能力 [19][20] 汽车精密锻件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一期) - 项目总投资10,903.17万元,建设周期24个月,实施主体为摩洛哥全资孙公司,地点待当地政府确认 [33][34] - 项目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全球双引擎生产体系,规避贸易摩擦风险,深化与国际战略客户合作 [21][22][23] - 摩洛哥基地依托地缘优势(距欧洲14公里)、自贸协定及政策优惠,辐射欧洲及非洲市场,优化全球产能布局 [28][29]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9,000万元,支持业务规模扩张及营运资金需求 [30][35] - 补充流动资金符合监管规定,公司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规范使用 [30]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推动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增长 [8] - 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20,616.4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24,119.3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2.3% [8]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驱动三电系统及轻量化部件需求激增,为项目提供市场支撑 [6][8] 公司竞争优势 - 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包括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等全球百强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宝马、大众、比亚迪等主机厂 [8][15][25] - 技术储备深厚,掌握锻件自动化机加工、精密成型等核心技术,拥有多项专利及成熟质量管理体系 [9][15][16] - 全球产能布局与政策协同,摩洛哥基地享受自贸协定关税减免及当地产业政策支持 [23][28][29]
三联锻造: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15
发行方案概况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5,000万元(含本数)[5] - 可转债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6年按面值发行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5] - 本次发行需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并取得深交所同意审核意见及中国证监会注册决定[1] 债券条款设计 - 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可转债到期日止[7] - 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7][8] - 设有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修正方案[9] 投资者保护机制 - 设置有条件赎回条款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公司有权赎回[11] - 在可转债最后两个计息年度若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投资者有权回售[12] - 若募集资金用途发生重大变化投资者享有一次附加回售权[13] 募集资金运用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项目及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一期)项目[16][17] - 项目总投资额112,753.98万元其中募集资金拟投资额65,000万元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17][18] - 公司已使用前次超募资金4,8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调减募集资金总额14,000万元[17]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775,169,751.61元2024年度1,562,321,827.02元呈现增长趋势[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4年度146,300,205.50元2023年度125,430,974.71元[22][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169,540,038.52元较2024年末71,087,139.12元显著增加[21] 主要财务指标 - 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1.29倍速动比率0.75倍合并资产负债率38.86%[33] - 2024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3.50次存货周转率3.67次[33] - 2024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5.65%利息保障倍数80.21倍[33]
三联锻造: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采取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15
核心观点 - 公司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5,000万元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等项目 以强化主营业务并拓展新领域[8][9][10] - 本次发行可能摊薄即期每股收益 但公司已制定填补措施 并通过假设情景分析显示 在净利润增长10%或20%的情况下 每股收益有望提升[2][4][5] - 公司在技术、客户资源和市场地位方面具备优势 拥有203项境内专利和3项境外专利 主要客户包括博世、采埃孚等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12][13][14] 发行方案与财务影响 - 可转债发行规模上限为65,000万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四个具体项目 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8][9][10] - 假设可转债于2026年6月30日全部转股 转股数量为30,246,626股 总股本将增至252,432,226股[2] - 基于2024年扣非净利润13,963.02万元 公司测算三种盈利情景:持平、增长10%和增长20% 在增长20%情景下 2026年基本每股收益(扣非)预计为0.90元[3][4][5] 业务与技术储备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29项境内发明专利和174项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覆盖模具设计、锻造、热处理等关键环节[12][13] - 客户包括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等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前五名企业 合作关系稳定且认证门槛高[13][14] - 研发团队专注前瞻性技术开发 高压共轨产品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轮毂轴承单元等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12][13] 募集资金使用规划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项目、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一期)项目等 总投资额约112,753.98万元[9][10] - 公司调减募集资金总额14,000万元 因前次募集资金中补充流动资金比例超出30%[8][9] - 超募资金4,943.63万元及利息收益将用于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一期)项目建设[10] 治理与承诺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控股股东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 不干预经营 并将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7][18] - 公司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和《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并维护股东回报[15][16][17]
精锻科技股价下跌3.09% 公司回应回购进展及业务拓展
金融界· 2025-08-21 17:31
股价表现 - 精锻科技股价报14.7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7元,跌幅3.09% [1] - 盘中股价波动区间为14.63元至15.23元 [1] - 成交量为32.51万手,成交金额达4.83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792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06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传动系统、底盘系统等领域 [1] - 业务涉及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减速器等多个领域 [1] 公司动态 - 回购方案经股东大会批准后正在有序推进 [1] - 公司将秉持长期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新业务 [1] - 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投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