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000931)
icon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AI底座,多项“首创”硬科技亮相中关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08:44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关村常设展重装亮相,展示490多项展品,首发首展项目130余个,多家企业展示创新成果 [1] 芯片行业 - 中科驭数连续四年参加中关村论坛,带来第三代DPU芯片K2 - Pro,该芯片专为解决大规模数据中心挑战设计,搭载芯片的网卡可用于数据中心,填补25G以上高性能网卡市场空白 [3] - 摩尔线程在“人工智能 +”集群展区展示夸娥万卡智算集群方案等成果,呈现以国产全功能GPU为底座的通用加速计算平台 [4] 人工智能与算力行业 - 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创新是推动我国AI产业发展的关键,“夸娥”能满足大模型时代算力核心需求 [4] - 北电数智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完成验收,为北京AI产业筑牢城市级AI底座,已推向全国助力产业升级 [6] 医疗行业 - 中科搏锐研制的全球首款无创全脑多通道脑氧监护仪能解决监测盲区,满足头型贴合需求,预计2026年投入临床使用 [6][7] - 艾柯医疗带来迭代后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新产品,扩大适用范围,降低手术风险,该支架已被评定为“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并快速获批 [9]
中关村论坛专家热议AI时代如何“以人为本”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08:44
文章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发展成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热点议题,多位与会专家强调AI快速发展应“以人为本”,要从多方面体现人文关怀,人类应保持创造性与独立思维吸纳新技术 [1][2] 分组1:AI发展现状与影响 - AI在计算底层逻辑上逐渐向模仿人类神经网络与大脑学习转变,触角已进入人类创造性领域 [1] - UNESCO认识到AI发展对人类主体性地位的潜在影响,于2021年通过《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 [1] 分组2:AI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AI发展要“以人为本”,确保采取“以人类为中心”的方法,使用AI改善社会并合乎伦理 [1] - 要从底层的数据治理、算法设计伦理层面体现人文关怀,贯穿AI技术发明创造及发展过程 [2] - 在AI应用具体场景中实现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包容与可持续发展,关心弱势群体 [2] 分组3:AI应用案例 - 科大讯飞正在探索AI助残模式,开发技术使听障人士“变听为看”、视障人士“变看为听”,为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人群提供服务 [2] 分组4:人类应对AI的态度 - 人类独有的创造性与独立思维方式至关重要,要以开放姿态吸纳AI等新技术,尊重人的创造性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2]
加速产业化落地,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双百”榜单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08:31
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双榜发布 - 大会发布《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和《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双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装备、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领域 [1] - 榜单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集1472项创新项目,最终评议产生200项新成果 [1] - 《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旨在推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重点聚焦国际技术交易合作 [1] 硬核科技项目展示 - 清华大学张莹莹团队研发的柔性多模态传感电子皮肤可实时监测心电、血压、体温等指标 [2] - 华科精准研发的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能自动定位器械位置并实时调整 [2] - 榜单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以及绿色生物制造、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创新成果 [2] 创新项目转化落地案例 - 中珀新材料科技发布"界面超组装碳纳米复合材料"新品并被列入榜单,获得2000万元投资 [5] - 沃森生物"新型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技术应用"项目跻身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 [5] - 比博斯特汽车电子凭借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BIBC跻身两大榜单,获得北京研发费用补贴和投融资对接支持 [6] 大会成果与影响 - 100项新技术新产品和100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发布,"转果果"平台上线,11组重点合作项目签约 [6] - 大会自2020年设立以来持续构建技术交易生态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6] - 平台帮助企业扩展合作网络,精准触达海外市场,加速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5][6]
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AI人才 企业家称:我就是来招人的
贝壳财经· 2025-03-31 07:49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期间AI人才受关注,企业缺懂场景、能闭环的融合型人才,海淀区人才优势明显且AI人才培养有“下移”趋势,当地探索AI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1][3][6][12] 企业人才需求 - 百望股份2025年公司战略向AI全面转型,将调整研发结构招募更多人才 [3] - 企业最缺懂场景、能闭环的融合型人才 [6] - 百望股份过去10年在电子发票领域积累有1000万亿元交易数据,认为AI应用重点是DI,需数据与技术双轮驱动 [4][5] 人才资源情况 - 北京AI人才在全国密度最高,海淀区有37所高校、9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96个国家科研机构,人才资源200余万,人工智能学者超万名、AI2000全球顶尖学者百余位 [7] 企业人才合作 - 百望股份与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AI联合实验室或人才实训基地,与清华博士团队合作项目获评优秀实践案例 [8] 人才培养趋势 - 海淀区人才优势有“下移”趋势,如北大博士入职中学启蒙初高中生AI思维 [12] - 学生高中接触AI比大学学习发展更好,可打开世界观,种下数据驱动思维 [13] - 人工智能促进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对学校育人模式和培养机制提出挑战 [13]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高三时老师会鼓励学生使用 [14] 人才培养举措 - 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成立,探索跨学段、长链条、贯通式系统培养体系 [14] - 海淀区探索AI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健全全链条培养体系,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格局,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 [14]
2025中关村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场对接会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3-31 07:05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9日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专场对接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举办,活动有大赛启动、平台上线、标准发布等内容,项目路演展示优质获奖项目,旨在展示新模式等促进新质生产力支持全面创新 [1][2] 活动概况 - 活动由北京市多部门及相关公司主办,在2025中关村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举办 [1] - 中关村论坛是国家级平台,2025年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是其重要部分 [1] - 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场对接会于2024年首次举办,是唯一以“高价值专利”为主题的专场活动 [1] 活动内容 - 2025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全面启动 [1] - 专利产业化产融协同平台“中知慧融”正式上线 [1] - 《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组织管理规范》企业标准首次发布 [1] - 主题演讲环节嘉宾分享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和经验 [1] - 项目路演与点评环节六个项目同台展演,均为各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优质获奖项目 [2] 活动目的 - 集中展示支撑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 [2] - 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持全面创新 [2]
检测伪造音视频,金融级AI欺诈防护产品入选中关村论坛重要成果
新京报· 2025-03-31 06:56
文章核心观点 瑞莱智慧研发的全球首个AIGC生成内容风险检测系统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十大重要科技成果,该系统在银行实战测试效果良好,具备多方面优势且已在多领域应用 [1][2] 分组1:系统研发背景及成果 - 瑞莱智慧基于安全领域攻防技术多年积淀和迭代,攻克AIGC欺诈防护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全球首个针对实时音视频场景的金融级AI欺诈防护产品 [1] - 该系统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十大重要科技成果 [1] 分组2:系统实战测试情况 - 近半年系统在某银行开展实战测试,累计检测超1000万次,成功拦截2000余笔深度伪造攻击,保护近百位潜在受害客户,避免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1] - 系统经实战测试,检出率超96% [1] 分组3:系统技术及优势 - 系统基于多模态特征的智能决策引擎技术,深度融合多模态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模型,能实时处理和分析音视频数据,快速识别伪造内容,应对复杂欺诈行为 [1] - 系统已在银行远程音视频系统完成场景对接与验证,证明了高效性和可靠性,展示了AI技术提升金融安全防护能力的潜力 [2] - 系统具备强大智能化决策能力,能自动识别欺诈行为模式和特征,实时生成决策建议,提高金融机构运营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需求,降低误判风险 [2] 分组4:系统应用领域 - 系统除金融领域外,已在公安、社会服务领域开展应用 [2]
中关村论坛周末机器人“总动员”!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连续3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午后V型大反弹
新浪财经· 2025-03-31 06:50
行业动态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示多种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咖啡制作、机械太极表演和双语导览 [1] - 机器人板块在A股市场表现强劲,机器人指数成份股普遍上涨,信捷电气、华辰装备涨幅超4%,快克智能、科远智慧、燕麦科技、三丰智能涨幅超1% [1]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实时成交额突破3700万元 [1] 指数与产品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与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成份股重合度为63%,覆盖人形机器人及数字化车间、生产线系统集成商 [1] - 行业趋势包括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和工业机器人迭代升级 [1] 技术与市场潜力 - 机器人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革新,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显著,例如Figure公司通过强化学习技术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机器人运动能力与智能化水平 [2] - 消费电子巨头如vivo进入机器人领域,表明技术正渗透日常生活,预示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 相关产品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为投资者提供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 [3]
“理想星环OS”作为北京重大开源成果亮相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31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发布北京重大开源成果“理想星环 OS”开源自研汽车操作系统,该系统性能优越,能解决算力矛盾,为理想汽车自动驾驶夯实基础 [1][3] 行业背景 - 汽车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性关乎产业链安全,此前理想汽车使用闭源 AUTOSAR 操作系统,更换 MCU 芯片周期长损失大,促使其自研操作系统 [3] 理想汽车研发情况 - 2021 年正式启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投入 200 人研发团队,累计研发费用超 10 亿元,2024 年首次实现自研操作系统上车 [3] “理想星环 OS”系统特点 - 包含车控、智能驾驶等核心组件,是智能汽车“超级大脑”,协调管理上百个电子部件工作 [3] - 核心性能上,打破传统架构,完成系统全链路优化,缩短“感知 - 决策 - 执行”时间 [4] - 安全性上,高速 AEB 刹停距离缩短 7 米,AES 转向更平稳,车身姿态精准控制提升 73%,采用软硬结合防护架构,保护用户数据隐私 [6] - 成本效率上,自研虚拟化和共享框架,AI 算力虚拟化性能损耗降低 80%,传感器设备访问时延降低 90%,存储资源占用降低 30%,每年为企业节省数十亿物料成本 [7] - 适配性和灵活性上,实现软硬解耦,四周内完成芯片适配验证,支持主流及新兴芯片架构 [7] “理想星环 OS”系统意义 - 汽车产业将迎 AGI 时代,该系统是汽车行业智能化下半场中枢和通往高阶智能体的基座 [7] - 解决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算力需求和供给核心矛盾,为实现自动驾驶夯实基础 [8]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双向奔赴!耐心资本活水浇灌硬科技沃土
北京商报· 2025-03-31 06:05
文章核心观点 耐心资本与硬科技正在探索双向奔赴路径,未来耐心资本有望成硬科技行业超级助推器,并购或对硬科技形成实质推动,助力硬科技突破挑战迎来更大发展前景 [1][3][8] 硬科技定义与发展背景 - 硬科技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未来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构建安全可靠产业链、抢占科技高地关键路径 [1][3] - 硬科技涵盖科学、技术、工程三大阶段,本质是具高门槛、原创性、引领性的体系,存在“卡脖子”技术与竞争,投资需深度储备及多领域人员协同合作,精准定位中国优势领域 [3] 科技行业特征与耐心资本优势 - 科技行业有指数型增长、幂律分布特征,科技公司时间维度上的延迟满足与耐心资本投资久期契合,投资规模足够大时资本可能成技术路线塑造者 [3] - 耐心资本以规模换胜利、以时间换赔率,将科技行业极端不确定性转化为可量化确定性,未来将成硬科技行业超级助推器 [4] 金融视角下资本市场解决方案 - 科创公司成长分萌芽、膨胀、低谷、复苏、成熟五个阶段,有起伏大、转换快、节点多三个显著特点 [4] - 针对起伏大,金融资本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平滑波动减小对实体经济冲击 [4] - 针对转换快,金融资本提供全场景服务,增强服务适应性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5] - 针对节点多,金融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建立平衡制约机制,强化ESG管理推动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5] 并购对硬科技的推动作用 - 自2024年起一系列政策为硬科技并购市场注入活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及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6][7] - 耐心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并购整合等为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初创期解决融资难推动技术突破,成熟期助力上市、并购整合提升竞争力 [7] - 科技企业并购需重视战略、文化、机制整合,各方应谨慎思考、审慎操作推动硬科技发展 [7]
中关村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3-31 05:57
文章核心观点 AI热潮给医疗领域带来场景创新和技术迭代,未来医疗健康行业创新正从“效率提升”向“价值创造”范式转移,行业将进入技术驱动、政策适配与资本赋能的深度协同期,投资人需在技术洞察、政策预判与组合管理中找到动态平衡以捕捉确定性增长 [2][7] 技术驱动的产业重塑 - AI、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将成未来五年核心驱动力,影响研发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重塑 [3] - AI与医疗结合从影像筛查延伸至AI制药等领域,核心价值从“效率工具”变为“生成式工具”,AI制药商业化拐点将至 [3] - 弘盛资本江厚佳警示AI医疗热门概念易引发一二级市场估值泡沫,企业需靠收入与利润证明价值 [3] - 当下融资困难、IPO遇冷,应关注企业现金流,鼓励企业结合新技术降本增效创造并购或退出机会 [4] - 松禾资本张冲指出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技术迭代接近全球前沿,CAR - T疗法商业化突破及mRNA技术本土化应用将成下一波浪潮核心 [5] - 细胞和基因治疗赛道有海外人员入口放开、新技术license in落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三大趋势,细胞治疗审批速度与海外趋同 [5] 政策与支付端的双刃效应 - 医保控费与集采政策加速行业格局分层演化,政策压力是挑战也是筛选头部企业的筛选器,创新产品支付环境形成分层市场 [6] - 博行资本陈垒认为控费趋势不变,集采对国产头部企业利好,进口替代完成后需持续创新维持利润空间 [6] - 鼎晖创新高洁亮认为集采加速医疗行业竞争格局分化,创新药出海等方向是未来5年行业重要“指南” [6] - 高洁亮提出医疗投资应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可及性,集采政策下具备先发创新优势和进口替代头部企业会高速增长 [7] - 江厚佳提到政策不确定性要求关注企业现金流与退出路径,兼具医疗属性与消费需求的产品能维持健康现金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