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汽解放(000800)
icon
搜索文档
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与A5L联袂上市
齐鲁晚报· 2025-08-08 01:47
技术发布与产品上市 - 一汽奥迪在杭州举办技术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发布会,展示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技术成果 [1] - 活动通过沉浸式数字科技展呈现技术突破,并联合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伙伴 [1] - Q6L e-tron家族限时尊享价34.88万元-39.88万元,采用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搭载107kwh宁德时代电池与800V高压平台 [9] - A5L心动入手价23.98万元-28.98万元,配备第五代EA888发动机与E³ 1.2电子电气架构 [11] 战略布局与市场定位 - 公司实施"油电共进"战略,同时布局PPE纯电平台与PPC燃油智能平台 [5] - 奥迪在中国开启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6] - 产品矩阵覆盖B级至D级市场,旨在满足中国用户多元化需求 [5][15] - 即将实现累计销售1000万辆的里程碑,巩固豪华车市场引领者地位 [15] 技术合作与本土化创新 - Q6L e-tron与A5L聚焦底盘操控、整车安全、驾驶辅助、豪华座舱四大领域 [8] - 通过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协同创新,实现德系标准与中国智慧的结合 [8] - PPE平台首款产品Q6L e-tron融合德国精工与中国技术解决方案 [9] - PPC平台首款车型A5L打破能源形式与智能体验的技术界限 [11] 品牌历史与行业影响 - 中国一汽与德国奥迪合作37年,创造了多个中国市场"从零到一"的里程碑 [4] - 历史上率先将高端豪华汽车、加长轴距车型和4S营销模式引入中国 [4] - 116年品牌历史坚持安全、舒适、好开的产品理念 [11] - 通过产品进化精准满足中国用户对豪华出行的期待 [11][15]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吉林丨吉林产业跃迁:龙头企业领航 工业集群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8-06 16:30
中国一汽产业集群发展 -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第一支柱产业,中国一汽作为核心引擎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形成完整汽车产业链条[4] - 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依托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区位优势,与中国一汽合作日益紧密[4] - 富奥智慧能源科技开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营,储能系统结合光伏应用推进绿电进程[4][5] - 公主岭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通过"1369"战略深度融入长春汽车产业带[5] - 红旗繁荣厂区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100%,单辆车数据采集量达5-6万条,数字化水平行业领先[21][22] 中车长客轨道交通创新 - 搭建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复兴号动车组成为中国高铁标志性产品[8] - 智能列车配备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运维系统,实现故障预测和维护成本降低[8] - 供应链管理平台打通近60家企业数据交互,实现上下游协同生产[9] - 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从"制造"向"智造"升级[9][10] 吉林化纤集团新材料突破 - 碳纤维强度达钢的7-9倍,35K规格可拉动4吨重物,实现进口替代[12] - 2006年组建研发团队,2012年实现国产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12] - 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高校开发高性能纤维材料,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13] - 产品应用于风电叶片、无人机螺旋桨等工业领域及体育器材[12][15] 区域产业协同升级 - 长春市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4] - 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焊装自动化率100%,规划年产能超15万辆[22] - 生产基地采用100%绿色能源和废弃物回收,实现近零碳排放[23] - 龙头企业推动吉林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效跃升转型[14][23]
浅析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车企布局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6 09:36
中国三大汽车央企概况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正式组建 形成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阵容 肩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重任 [1] 中国一汽集团业务与成就 - 中国一汽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总部位于长春 1953年奠基 1956年建成投产 制造新中国第一辆卡车和轿车 [2] - 建立五大生产基地 拥有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等合资品牌 累计产销汽车超6200万辆 [2] - 2024年整车销量突破320万辆 营业收入5550.1亿元 注册资本354亿元 [2] - 业务覆盖汽车制造、零部件、金融、出行及前沿技术领域 [2] 红旗品牌与技术突破 - 红旗作为中国唯一承载国家符号的汽车品牌 政治象征意义远超商业属性 长期作为国宾车和阅兵用车 [3] - 2023年自主设计国内首款V12TD发动机 最大功率762马力 最大扭矩1100牛米 [3] - 近5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 获专利授权12728件 新能源车核心系统和零部件100%国产化 [3] 一汽商用车业务 - 一汽解放专业生产商用车 产品覆盖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 拥有完整制造体系 [3] - 2024年营业收入585.81亿元 整车销售25.11万辆同比增长3.9% 国内市场份额超20% [3] - 总资产727.49亿元同比增6.85% 五大生产基地总产能达41.8万辆/年 [3] - 锡柴发动机拥有13L-16L多款产品 16L发动机最大马力600匹 扭矩2800牛米 [3] 一汽低空经济布局 - 2023年启动飞行汽车研发 2025年成立一汽旗翼科技 首款验证产品"红旗天辇1号"采用分体式设计 [5] - 空中续航超200公里 最高时速150公里/小时 计划2029年推出产品 2035年实现商业化载人飞行 [5] 东风汽车集团概况 - 东风汽车是商业一类央企 前身为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 累计产销汽车近6000万辆 [6] - 2024年销售汽车248万辆同比增长2.5% 终端交付256万辆同比增长4.8% 注册资本156亿元 [6] - 产品覆盖豪华到经济型各区隔 业务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军车及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6] 东风组织架构与研发 - 2023年下半年将27家直管单位整合为6个事业群 形成"4+2"业务版图 [7] - 构建"1+N"研发体系 深挖平台化、模块化潜力实现降本增效 [8] 东风新能源领域布局 - 布局3个新能源专属平台 前瞻发展燃料电池汽车 打造三大氢动力平台 [9] - 掌握"龙擎"和"马赫"动力品牌 实现电池、电驱、电控全产业链布局 [9] - 建成22GWh电芯、5000套氢燃料电池、100万套电驱、42万套控制器、70万套IGBT生产能力 [9] - 无人驾驶产品达L4级 在30多个城市示范运营 [9] 岚图品牌表现 - 岚图定位高端新能源车 包揽MPV、SUV及轿车车型 [10] - 7月交付新车12135辆同比增长102% 环比增21% 连续六个月增长 [10] - 前7月累计销量68263辆同比增长88% [10] - 智慧工厂118秒下线一辆新车 实现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 [10] 长安汽车集团成立 - 长安汽车7月底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200亿元 资产总额3087亿元 从业人员约11万 [11] - 拥有117家子公司 经营涵盖整车、零部件、金融及摩托车领域 [11] - 拥有阿维塔、深蓝、长安启辰等自主品牌及长安福特等合资品牌 [11] 长安汽车业绩与目标 - 上半年总营收1469亿元 销量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创8年新高 [11] - 自主品牌销量115.06万辆同比增长2.61% 新能源车销量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 [11] - 全年目标销量3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100万辆 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 [11] 长安战略规划 - 目标2030年整车产销500万辆 新能源车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 [12][13] - 打造世界一流新能源车专用平台 主流平台年产销达百万辆级 [13] - 未来五年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 构建全谱系品牌矩阵 [14] - 未来十年投入超2000亿元 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14] - 拓展无人驾驶、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 加强全球合作 [14] 行业发展趋势 - 三大汽车央企战略布局推动产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质变 [15] - 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核心 着力打造"高新精尖"产品特征 [15] - 推动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引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转型 [15]
商用车板块8月5日涨0.37%,曙光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9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08:37
商用车板块市场表现 - 8月5日商用车板块整体上涨0.37%,跑输上证指数(+0.96%)和深证成指(+0.59%)[1] - 曙光股份以2.76%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3.72元,成交额1.02亿元[1] - 宇通客车涨幅1.60%位列第二,成交额达5.62亿元,为板块最高[1] - 江淮汽车是唯一下跌个股,跌幅0.68%,但成交额28.88亿元居首[2] 个股交易数据 - 福田汽车成交量最高达121.66万手,成交额3.33亿元[1] - 汉马科技成交40.58万手,成交额2.83亿元[2] - 中国重汽成交6.65万手,成交额1.21亿元[2] - 中集车辆成交8.35万手,成交额7249.43万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92亿元,游资净流入1.35亿元,散户净流入3.58亿元[2] - 中国重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72.34万元,占比8.03%,但遭散户净流出1499.16万元[3] - 福田汽车主力净流入731.12万元,游资净流入315.87万元[3] - 汉马科技主力净流出1304.28万元,但散户净流入1502.66万元[3] - 东风股份主力净流出1424.50万元,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入665.92万元和758.59万元[3]
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中国一汽: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
人民网· 2025-08-05 01:17
小众水果市场发展 - 小众水果如黄皮果在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增长迅速,价格约20元/斤,日销量达3000-5000斤 [5] - 广东省将小众水果列为特色支柱产品,推动标准化种植和产业升级,但整体产业化水平仍较低 [3][4] - 广西恭城地区黄皮果种植户通过电商渠道拓展销售,收入显著提升,线上销售占比扩大 [5] - 消费者对小众水果的需求受地域情感驱动,部分人群因怀念家乡口味而购买 [6] - 采购商关注小众水果品质和供应链稳定性,尝试与产地合作建立直采基地 [7] 中国一汽技术创新 - 公司近5年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获专利授权12728件,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100% [9][10][17] - 自主研发全主动智能底盘技术,实现转弯零侧倾、制动零俯仰,并推出"云妹智绘"平台生成30万张汽车设计图 [10][17] - 成功研制国产空气弹簧,将单车成本从1.5万元降至2000元,打破国外垄断 [17] - 攻克新能源汽车电池低温电芯技术,保障-30℃环境下电量保持率超80%,动力性不下降 [18][19] - 红旗制造中心实现71.4%产线自动化,焊装车间739台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率达100%,单车装配最快54秒完成 [13][16] 产销数据与战略布局 - 2026年上半年整车销量157万辆(同比+6.2%),其中自主品牌销量45万辆(同比+8.5%),自主新能源销量14.5万辆(同比+95.5%) [19] - 提出"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三大目标,聚焦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5][19] - 红旗文化展馆展示1958年手工打造的首辆红旗轿车,体现民族品牌历史传承 [13][15]
重汽再破2万 解放/东风超1.4万 福田/徐工翻倍!7月重卡销8.3万辆 | 光耀评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4 16:04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重卡市场批发销量达8.3万辆,环比下降15%,同比上涨42%,实现自4月以来的四连涨且涨幅逐月扩大(4月+6.5%、5月+13.6%、6月+37%、7月+42%)[2] - 1-7月累计销量62.2万辆,同比增长11%,7月销量为近八年第二高水平(仅次于2020年7月的13.9万辆)[2] - 终端销量同比涨幅超20%,环比降幅约19%,批发与零售同比双增主因国四货车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落地及出口增长(7月出口同比+20%)[3][5] 细分市场动态 - **燃气重卡**:7月终端销量环比回升,渗透率从6月<20%恢复至24%,同比降幅收窄至20%+(连续第五个月下滑),主因油气价差扩大及北方以旧换新政策刺激[7] - **新能源重卡**:7月终端销量超1.5万辆,同比+120%,渗透率超26%,连续五个月销量>1.5万辆且渗透率连续四个月>23%[9] - **柴油重卡**:7月终端销量同比+25%,但环比降幅超25%[11] 企业竞争格局 - **中国重汽**:7月销量2.2万辆(同比+37%),1-7月累计17.1万辆(+10%),市占率27.5%稳居行业第一[12][14] - **一汽解放**:7月销量1.5万辆(+42%),累计11.35万辆,市占率18.2%保持第二[16] - **东风公司**:7月销量1.4万辆(+84%),累计10.12万辆(+10%),市占率16.3%位列第三[16] - **陕汽集团**:7月销量1.25万辆(+12%),累计10.18万辆(+11%),市占率16.4%[18] - **北汽福田**:7月销量1.15万辆(+134%),累计7.8万辆(+81%),市占率12.5%(同比+4.9pct)[20] - **徐工重卡**:7月销量0.3万辆(+100%),累计1.98万辆(+77%),市占率3.2%(+1.2pct)[22] - **江淮汽车**:7月销量0.13万辆(+59%),累计0.9万辆(+9%),市占率1.4%[22] 未来展望 - 三季度重卡销量预计同比大幅增长,9月增速或超50%,主因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刺激及2024年同期低基数(2024年三季度月均批发销量<6万辆)[24]
三大汽车央企赛跑!长安、一汽2030年销量目标要实现500万辆,谁会先达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0:01
2030年销量目标 - 中国一汽计划2030年实现整车销量超过500万辆 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00万辆 自主品牌销量超过200万辆 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50万辆 海外市场销量超过70万辆 [1] - 中国长安计划2030年实现整车销量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60% 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2] - 东风汽车集团提出未来五年推动公司总体销量重回400万辆 并挑战更高目标 但未公布具体2030年销量目标 [2] 全球车企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前十名中 年销500万辆是进入前五名的门槛 当前第五名Stellantis集团销量为553.7万辆 [3] - 若三大汽车央企实现目标 2030年总年销量将至少达14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至少900万辆 [4] 海外市场战略差异 - 中国长安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为超过150万辆 是中国一汽70万辆目标的两倍 [4] - 东风汽车旗下东风柳汽和岚图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分别为30万辆和50万辆 合计高于中国一汽整体海外目标 [4]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前7个月 中国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同比+48.8%) 东风汽车40.2万辆(同比+6.8%) 中国一汽自主新能源14.5万辆(同比+95.5%) [5] - 中国长安和东风汽车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均为100万辆 其中东风自主新能源确保90万辆 [7]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央企新能源汽车单独考核" 三大汽车央企均设定"实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五年目标 [5] - 专项考核方案将重点考核技术、市场占有率和未来发展 并考虑战略投入期的经营性亏损 [7]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5周)
乘联分会· 2025-08-04 09:20
政策法规 - 上海分区调控公共充电设施发展,将全市划分为"发展区"、"保持区"和"调控区",鼓励"发展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限制"调控区"增量设施 [7][8][9] - 截至2024年12月,上海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超160万辆,公共充电站达11543座,充换电设施17.18万个,总功率602万千瓦 [9] - 江西南昌计划到2027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25万辆,汽车产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11][12][13] 市场洞察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牵引车累计销售5.84万辆,同比增长265.5%,渗透率达30.4% [20] - 新能源牵引车区域分布中,华东地区销量1.88万辆居首,华南地区增速534.6%、渗透率46.4%表现突出 [23][24] - 上海新能源牵引车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54904.5%,渗透率77.3%,成为主销区 [24] 企业监测 - 徐工和一汽解放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牵引车销量分别达0.95万辆和0.93万辆,居行业前两位 [26][31] - 东风商用车新能源牵引车销量同比增770.4%,一汽解放增长611.9%,前十企业均实现翻倍增长 [31] - 宁德时代400度电牵引车采用双电机驱动系统,能量转换效率95.59%,持续爬坡能力提升35% [30] 新产品发布 - 福田卡文乐迪定位多场景货运,2T承载下续航300公里,百公里能耗22kWh [33][34] - 福田祥菱U7搭载半固态电池,最长续航360公里,配备V2L放电功能及主动安全系统 [36][37] - 宇通天骏V6E纯电轻客提供4种座椅布局,电池容量100.46/132.016kWh,支持28.8分钟快充 [42][43] 技术发展 - 福田风景T7搭载半固态电池与宁德第三代电池,续航230-287km,电机效率达96.5% [39] - 时代瑞沃金刚S3混动版采用P2混动架构,最大扭矩450N·m,综合续航超500公里 [40][41] - 宇通天骏V6E关键结构设计寿命200万公里,70%零部件寿命超150万公里 [43]
俄罗斯又给中国汽车摆了好几道
投中网· 2025-08-04 07:04
俄罗斯市场政策变化 - 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宣布全面禁止东风、福田、一汽和中国重汽四个中国品牌的多款卡车在俄进口和销售,理由是"安全威胁" [6] - 2025年汽车报废税新规生效,需额外支付车辆在俄销售价格与海外采购价差额的50%作为附加税费 [6] - 俄罗斯汽车认证体系全面改革,所有进口车型必须通过俄罗斯本土实验室的强制性检测 [7] - 俄罗斯海关总署强化对平行进口渠道的查验力度,强制要求所有进口车辆必须配备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的证明文件 [7] 中国汽车在俄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同比下滑75%和62%,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超过六成降至45.3% [8] - 中国制造的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从最初的不足一成急速攀升至超过六成,年销售量突破116万辆 [11] - 中国品牌专卖店数量从最初的40余家激增15倍至600多间 [11] - 被禁品牌所属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在俄罗斯销量达27,966辆,占据俄罗斯卡车市场27.6%的份额 [13] 政策影响分析 - 一台采购成本为1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产皮卡,在俄罗斯市场售价约20万元的情况下,附加税部分高达5万元人民币 [15] -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综合成本增幅突破30%大关 [15] - 认证周期从6个月拉长到12个月,成本翻倍 [15] - 俄罗斯市场上六成以上的中国汽车依赖平行进口渠道,这条生命线被彻底切断 [15] 行业反馈与挑战 - 俄罗斯汽车媒体《AUTONEWS》指出中国汽车在耐腐蚀性、悬架性能及电子配件质量等方面表现不佳 [20]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五大差评:核心技术不足、可靠性与耐久性问题、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质量稳定性问题、表面华丽实际体验不足 [20] - 中国汽车未针对当地气候和使用习惯优化设计,车身防腐蚀、底盘耐久性、电子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不佳 [20] 未来发展方向 - 本土化落地是重要手段,但面临西方制裁、外汇结算困难、俄本土屡遭袭击等挑战 [21] - 应将资源分散到如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形成"多极支撑"的出口格局 [21] - 深化技术研发与供应链韧性,以新能源、智能化重构产品竞争力,打造全球化品牌生态 [22]
自主攻关 向上向新(创新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10
科技创新与核心突破 - 公司推出红旗天辇飞行汽车等创新成果,展示近5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1559项和专利授权12728件的成绩 [1] - 公司成功研制国产空气弹簧,将单车成本从1.5万元降至2000元,打破国外垄断 [3] - 新能源车型电驱系统、空气弹簧等核心部件实现100%国产化,并开发出全主动智能底盘技术 [3] - 研发"云妹智绘"平台已生成近30万张汽车设计图,支持快速方案生成和草图渲染 [3] 智能制造与生产效能 - 繁荣厂区整车装配最快仅需54秒,冲压线自动化率71.4%,焊装线739台机器人实现焊接100%自动化 [2] - 厂区实现多车型混线生产,日均产能约1000台,焊装车间680台机器人配备3000多个数据采集点 [2] - 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焊接温度等参数,确保最佳生产状态 [2] 新能源技术突破 - 攻克汽车电池低温电芯技术,通过漠河极端天气测试,解决寒冷气候下电量衰减问题 [4] - 低温电芯技术已应用于"红旗·天工"系列产品,保障低温环境动力性能 [4] 市场表现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157万辆(同比+6.2%),其中自主品牌45万辆(+8.5%),新能源车14.5万辆(+95.5%)[5] - 合资品牌销量112万辆(+5.4%),新能源业务增速显著领先整体 [5] 品牌战略与发展路径 - 公司定位为民族汽车品牌代表,坚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路线 [5] - 近5年聚焦"高、精、尖、特"技术领域,突破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技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