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汽解放(000800)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车企,最新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1 08:41
每经编辑|毕陆名 10月1日,小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相继发布9月份的交付数据。 小米汽车9月交付量超过40000台。 理想汽车公布9月交付数据。2025年9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3,951辆。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交付93,211辆。截至2025年9月30日, 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431,021辆。 小鹏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成绩:2025年9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41,581台,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0%,单月交付量突破4万台,创下历 史新高。2025年1~9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313,196台,同比增长218%。 零跑汽车9月全系交付再创新高,达66657台,同比增长超97%,月销量首次突破6万台。 蔚来汽车9月交付34,749辆汽车,同比增长64.1%。在截至2025年9月的三个月内,蔚来共交付了87,071辆汽车,同比增长40.8%。截至2025 年9月30日,累计交付量已达到872,785辆。 一汽丰田公布9月销售业绩:9月销售新车71031辆;1~9月累计销售新车587011辆,同比增长9.3%。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信息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商用车板块9月30日涨0.81%,东风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4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08:42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600006 | 东风股份 | 8.06 | 6.05% | 123.26万 | | 9.72亿 | | 301039 | 中隼车辆 | 9.61 | 1.69% | 28.96万 | | 2.76/乙 | | 600303 | 曙光股份 | 3.91 | 1.56% | 56.22万 | | 2.20亿 | | 600418 | 江淮汽车 | 53.90 | 1.51% | 61.38万 | | 32.88亿 | | 000868 | 安凯客车 | 5.48 | 0.92% | 11.33万 | | 6194.39万 | | 600166 | 福田汽车 | 2.74 | 0.74% | 105.77万 | | 2.90亿 | | 600375 | 汉马科技 | 8.10 | 0.62% | 84.65万 | | 6.88亿 | | 000800 | 一汽解放 | 7.01 | 0.57% | 11.19万 | | 7815.84万 ...
向新而行,2025四川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9-30 05:37
转自:推广 世界向东,中国向西。继东部沿海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的整个中西部,都在发展机遇期里抢跑,而投 资方也在为下一轮的增长做调研与布局。 9月22日至24日,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下称"四川行")签约投资合作项目340个,总投资金额 2630.6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近4成。 在这个丰收的秋天,四川与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实现"双向奔赴",同时也彰显出市场的敏锐嗅觉,四 川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新高地,这也为未来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01 引力释放:四川行成投资四川风向标 9月24日,为期三天的2025"四川行"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 重大战略在川交汇叠加,四川的发展机遇还在不断凸显。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应对复杂变局的关键时期,四川肩负着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支撑国家战略实 施的重要地区,以及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时代使命。 可以预见,四川将承载更多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再加上四川自身拥有辐射西部、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 这将为海内外企业来川投资兴业带来巨大潜力和空 ...
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主流
东证期货· 2025-09-29 11:14
周度报告——新能源汽车 smingfTable_Title] 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主流 ★ 动态跟踪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中国新一轮 国家自主贡献:到 2035 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 比峰值下降 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 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2020 年的 6 倍以上、力争达到 36 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 240 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新 能 源 与 新能源汽车数据来看,第 38 周(9 月 15 日至 9 月 21 日),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单周零售 29.9 万辆,同比增长 5.9%,今年以 来零售 821.4 万辆,同比增长 23.0%。新能源单周渗透率达到 59.5%,年累计渗透率为 52.3%。企业端,奇瑞汽车于港股上市, 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新 材 料 全球市场方面,1-7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25.9% 达 923.3 万辆。除中国外,欧洲、其他地区也有较为显著的 ...
商用车板块9月29日涨1.22%,汉马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3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9 08:39
商用车板块市场表现 - 商用车板块整体上涨1.22% 领涨个股为汉马科技(涨幅5.23%)和中集车辆(涨幅5.00%)[1] - 上证指数上涨0.9%至3862.53点 深证成指上涨2.05%至13479.43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江淮汽车(涨2.85%)和中国重汽(涨1.41%)表现较好 而宇通客车(跌1.43%)和金龙汽车(跌0.53%)出现下跌[1][3] 个股交易数据 - 汉马科技成交量96.36万手 成交额7.73亿元 为板块最高成交额个股[1] - 福田汽车成交量113.56万手 为板块最活跃个股 成交额3.07亿元[1] - 江淮汽车成交额30.16亿元 显著高于其他个股[1] - 宇通客车成交额6.64亿元 金龙汽车成交额1.25亿元 曙光股份成交额3.15亿元[3]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3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0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3863.81万元[3] - 江淮汽车主力净流入1.85亿元(占比6.15%) 但游资净流出1.41亿元(占比4.67%)[4] - 中集车辆主力净流入2216.59万元(占比9.48%) 游资净流出2103.05万元(占比8.99%)[4] - 中国重汽主力净流入1994.27万元(占比11.00%) 散户净流出1516.82万元(占比8.36%)[4]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入1942.68万元(占比6.17%) 散户净流出1923.78万元(占比6.11%)[4] 相关ETF表现 - 中证500质量成长ETF(560500)近五日上涨1.79% 市盈率18.52倍[6] - ETF最新份额4.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88.4万元[6] - 估值分位水平达80.28%[7]
一汽解放取得可提高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油气分离器专利,可对不同直径的机油颗粒进行捕捉
金融界· 2025-09-29 02:25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于2024年11月获得"油气分离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授权公告号CN223374487U [1] - 新型油气分离器集成在气缸盖罩盖上 包含壳体及分离吸附单元 通过多组挡板单元实现分级过滤 [1] - 技术可捕捉不同直径机油颗粒 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 提升分离效率和机油回收率 [1] - 设计降低体积与复杂度 增强适用性 适用于汽车制造业领域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 注册资本108.03亿元人民币 总部位于长春市 [2] -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对外投资2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2] - 拥有272条商标信息 5000条专利信息 189项行政许可 体现深厚技术积累 [2]
2025年1-7月中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为683.7万辆 累计增长10%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2:09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达96.6万辆 同比增长8.4% [1] - 2025年1-7月中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累计产量683.7万辆 累计增长10% [1] 相关企业 - 涉及上市企业包括比亚迪(002594) 上汽集团(600104) 长城汽车(601633) 长安汽车(000625) 广汽集团(601238) 一汽解放(000800) 东风汽车(600006) 北汽蓝谷(600733) [1] 数据来源 - 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由智研咨询整理 [1] - 相关报告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机会预测报》 [1]
一部logo史,半部辛酸泪,国产车的门面支棱起来了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8 23:07
中国汽车品牌标识演变趋势 - 过去十年中国乘用车企业更新品牌标识超过20家 部分品牌多次调整[5] - 2014-2025年间中国市场诞生超过400个新汽车品牌 其中至少30个至今仍具重大影响力[8] - 品牌标识已成为车企出海征战 战略转型和消费者沟通的核心抓手[4] 主要车企标识更新案例 - 一汽集团2025年采用扁平化镂空设计 以黄金比例为核心[6] - 比亚迪2022年启用圆润科技风新标识[6] - 长城汽车2025年推出国际化"GWM"新标[7] - 奇瑞2025年将标识迭代升级为花瓣造型[7] - 吉利2022年取消多余配色 采用银/黑双色[7] 新品牌标识设计特点 - 蔚来2014年创立 2024年推出十周年标识 融入无穷符号"oo"[10] - 理想2015年创立 2024年升级细节和配色[10] - 小米汽车2021年采用斜边切割"M"字标 2024年推出碳纤维镀金版[10] - 阿维塔2021年由长安 华为 宁德时代联合设计 体现三方合作理念[17] - 红旗2023年明确划分"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红旗节能车"三大子品牌[6] 标识设计理念演进 - 长安汽车标识经历从汉字标 拼音标 草帽标到V字标的演变过程 体现从粗犷到精益管理的转变[15][16] - 五菱标识通过简单颜色和线条微调实现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跨越[51] - 奇瑞风云标识将母品牌意象反向选取 形成开放式形态 突破原有禁锢感[37][38] - 坦克品牌标识采用榫卯灵感设计 字母"扶正"并去除红底[7][59] 设计风格分类 - 极简现代主义:阿维塔采用极细线条构成 彰显网络和科技感[17] - 抽象意识流:深蓝倒三角能量晶体设计强化探索未知的品牌联想[20] - 中式文化意象:岚图灵感源于《逍遥游》鲲鹏展翅 体现中式流线美[29][30] - 字母图形化:领克采用字符串设计 体现数字化社会意象[62][63] 成功标识特征 - 奔驰三叉星辉成为行业标杆 极简设计达到信仰般存在[11] - 特斯拉标识体现形象美 辨识度高 关联性强三大准则[11] - 蔚来标识具有最佳延展性 在不同场景应用均不违和[53] - 红旗标识代表中国汽车产业历史积累 体现中华文化对称美学和中轴线占位[68][69] 行业评价标准 - 好标识需具备审美 高辨识度 强关联 情感共鸣 稳定与适应平衡 合规性六大特征[70] - 标识设计需遵循战略先行 逻辑支撑 美学落地三步流程[12] - 最佳设计应没有设计味 保持极简以包容更多阐释空间[70]
全新智驭座舱2.0+超大空间 解放J6G PRO载货车实车评测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7 13:21
产品发布与定位 - 一汽解放J6G PRO载货车于9月25日在山西运城上市 聚焦绿通、冷藏、快递等物流运输细分场景 [1] - 绿通版售价20.88万元 冷链版售价21.38万元 快递版售价21.58万元 [1] 外观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 采用流线型一体式导流罩 与货厢高度一致 延伸至车身侧面 大幅减少行驶风阻 [3] - 蜂窝状进气格栅呈四个梯形排列 确保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能力 优化动力性和经济性 [4] - 后视镜采用整体式设计降低风阻 集成电动可调及加热除霜功能 [4] 驾驶室与舒适性配置 - 驾驶室升级为"智驭座舱2.0" 采用环抱式设计 符合东方人体工学 [5] - 平地板驾驶室内高1.95米 满足站立行走需求 [5] - 配备四幅式多功能方向盘 支持蓝牙电话、定速巡航、音量调节等功能 [5] - 超宽双人卧铺配备三段式翻折设计 可变为小吧台 [10] 智能化与交互系统 - 搭载15.6寸中控屏和12.3寸液晶仪表 支持语音/触控/手势三模交互 [8] - AI智能语音系统可控制456项功能 包括导航、车窗调节等 [8] - 集成360°全景影像、多媒体娱乐等功能 [8] 动力系统与能效表现 - 搭载7.8L排量发动机 最大输出功率380马力 扭矩1300-1450牛米 [12] - 全油门响应速度比竞品快20% 山区行驶时效提升20%以上 [12] - 综合工况较竞品节油1L/百公里 年省油费约7000元 全生命周期省4.8万元 [12] 传动系统与可靠性 - 匹配10挡AMT变速箱 采用磨齿/剃齿混合技术 综合传动效率超98% [14] - 支持蠕行、脱困、液体运输等场景定制 解放左脚右手操作 [14] - 机、箱、桥B10寿命达80万公里 [14] 行业动态 - 中国重汽公告重要人事变动 客车行业出现4亿招标项目 [20] - 充电重卡连续20个月翻倍增长 三一/徐工销量超2000辆 [20] - 陕汽电动载货车续航达500公里 电耗降低15% [20]
利好来袭!刚刚,重大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9-27 10:30
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解决固-固材料刚性接触和电解质兼容性问题[1][3] - 该电解质使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 远超商业化电池水平 并通过针刺和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4] - 武汉大学杨培华课题组构建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 通过原位聚合离子液体提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 已成功驱动无人机[5][6] 产业前景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2030年达614.1GWh 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其中全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为1138亿元[8][10] - 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预计16.4GWh 均为半固态电池 对应市场空间144亿元 2030年需求预计270.8GWh 对应市场空间2180亿元[10] -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装车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后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 一汽集团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9] 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八部门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 提出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8]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持续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的基础研究[8] - 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027年前后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