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板材(000761)

搜索文档
本钢板材(000761) - 2025年6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07:46
资产置换情况 - 交易方案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交易标的资产范围、价格等未确定,确定后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存在方案调整、中止或取消的可能 [1] 原材料自给率 - 铁矿原材料在集团采购比例约为 60%,焦煤焦炭以国矿长协煤采购为主,补充来源为地方煤、统购统销,产地包括山西、黑龙江、内蒙、河北等 [1] 销售网络布局 - 国内销售布局覆盖东北、华北、中西部、华东、华南五大区域公司和沈阳、大连、本溪、天津四家剪切加工配送中心,销售网点覆盖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外销由本钢国贸公司代理,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未来将发挥差异化、装备和品牌优势,将汽车钢、能源用钢、金属制品用钢(线材)、高端特钢作为战略产品,家电用钢、集装箱用钢、高强钢等作为重点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 [2] 中高端市场培育进展 - 成立产销研技术服务组,深入区域和重点企业,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渠道支撑 [2] - 与高校、研究院合作,提早介入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2] - 利用鞍钢集团战略合作资源,进入全新领域和行业,为新品种开发创造条件 [2]
本钢板材(000761) - 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6 08:14
分组1:生产经营目标 - 公司2025年规模铁1009万吨、钢1055万吨、商品材1424万吨 [1] 分组2:原燃料应对措施 - 加强原燃料供给和市场需求分析研判,构建采购模型,把控采购时机,调整采购策略 [1] - 加强原燃料供应战略合作,巩固拓展国内采购渠道,聚合资源,形成供应链安全保障格局,提升规模采购价格优势 [1] - 优化生产炉料结构,调整采购结构,强化对标挖潜,优化配煤配矿结构,降低成本,控制库存,减少价格波动影响 [1] 分组3:同业竞争解决办法 - 鞍钢集团承诺5年内并力争更短时间,按证券监管部门要求,在合法合规及维护股东利益原则下,运用资产重组等方式推进业务整合解决问题 [1][2] 分组4:资产置换情况 - 交易方案需论证协商,标的资产范围、价格等未确定,确定后再开董事会审议,存在方案调整、中止或取消可能 [2]
本钢板材: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09:3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诚信国际维持本钢板材主体信用等级AA+及稳定展望 维持本钢转债AAA信用等级 主要基于公司规模优势 产品结构 原燃料保障和融资能力 同时关注行业下行导致的业绩亏损 重大资产置换带来的经营变化 以及债务攀升和财务杠杆高企等问题 [1][2][3] 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但基础仍需稳固 外部不确定性仍存 增量政策有待发力 [4] - 2024年钢铁行业供需矛盾累积导致钢价下挫 原燃料价格中枢下移但成本缓冲不及销售端侵蚀 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4][5] - 2025年钢铁行业利润空间预计继续承压 基建投资对建筑用钢需求有弥补作用 但地产行业筑底仍负面影响需求 制造业用钢空间相对广阔但占比小 [4][5] - 行业龙头持续推进兼并重组 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进程或将加快 [5] 公司业务运营 - 公司是辽宁省大型钢铁生产企业 具备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 产品结构较优 以板材为主 拥有60多个品种 7,500多个规格 2024年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0.76% [6][7][8] - 生产基地年产能为生铁1,051万吨 粗钢1,335万吨 钢材2,428万吨 其中热轧1,607万吨 冷轧701万吨 特钢120万吨 [8] - 2024年生铁产量988万吨 粗钢1,072万吨 钢材1,970万吨 2025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均下降 [8][9] - 销售方面 2024年钢材销量1,407万吨 其中冷轧产品销量577万吨 东北及华东为主要销售区域 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17.02% [10] - 2024年钢材销售均价3,679元/吨 2025年一季度降至3,423元/吨 各产品价格均进一步下挫 [10] - 铁矿石等原燃料可从关联方本钢矿业采购 2024年采购占比42.96% 并与鞍钢集团协同采购 原燃料保障程度高 [11][12] - 2024年铁矿石采购均价850.10元/吨 焦煤采购均价1,912.12元/吨 2025年一季度采购价格进一步走低 [13][14] - 公司生产设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无落后设备 2024年吨钢新水耗量2.33吨 吨钢综合能耗560.89Kgce 能耗指标持续改善 [14] - 公司在建和拟建项目集中于超低排放改造 品种结构调整等领域 截至2024年末主要项目计划总投资11.74亿元 未来尚需一定资本支出 [14] 财务状况 - 公司营业总收入持续下降 从2022年626.17亿元降至2024年512.66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123.38亿元 [2][17] - 净利润大幅亏损 2022年亏损12.06亿元 2023年亏损16.48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9.60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7.47亿元 [2][15][16] - 营业毛利率持续为负 2022年为0.57% 2023年为-0.85% 2024年恶化至-6.69% 2025年一季度为-3.50% [2][17] - 总债务持续攀升 从2022年154.13亿元增至2025年3月末257.73亿元 短期债务占比升至59.42% [2][17] - 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 从2022年56.42%升至2025年3月末74.65% 总资本化比率从44.31%升至68.66% [2][17] - 经营现金流波动较大 2022年12.76亿元 2023年43.46亿元 2024年11.00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4.17亿元 [2][17] - 偿债指标显著弱化 2024年总债务/EBITDA为-8.85倍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5.80倍 FFO/总债务为-0.13倍 [2][17] - 截至2025年3月末 公司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405.81亿元 其中未使用余额247.69亿元 备用流动性较为充足 [18] 重大事项与公司治理 - 公司正在筹划与控股股东本溪钢铁进行重大资产置换 拟置入本钢矿业100%股权 拟置出除保留资产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 截至2025年5月20日交易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7] -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本钢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76.60%股权 [6] - 2024年5月公司因历史信息披露问题收到辽宁证监局警示函和深交所监管函 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1] 债券与担保情况 - 跟踪债券为本钢转债 发行金额68亿元 截至2025年3月末余额56.31亿元 存续期至2026年6月29日 设有赎回 回售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 [2][22] - 债券信用等级AAA 由本钢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23] - 担保人本钢集团2024年末总资产1,285.33亿元 所有者权益285.96亿元 资产负债率77.75% 2024年营业收入615.33亿元 净利润亏损76.93亿元 [2][23]
本钢板材(000761)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03 08:46
评级与股权 - 本钢板材主体评级为AA+,“本钢转债”评级为AAA[5][12][65] - 截至2025年3月末,本钢集团直接持有公司17.95%股权,通过本溪钢铁间接持有公司58.65%股份[22] 财务数据 - 2024年本钢板材总资产458.16亿元,所有者权益124.99亿元,总负债333.17亿元[8] - 2024年本钢板材营业总收入512.66亿元,净利润 - 49.60亿元,营业毛利率 - 6.69%[8] - 2024年本钢板材资产负债率72.72%,总资本化比率66.20%[8] - 2025年一季度本钢板材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 4.17亿元[8][50] - 2024年本钢集团总资产1285.33亿元,所有者权益285.96亿元,总负债999.37亿元[9] - 2024年本钢集团营业总收入615.33亿元,净利润 - 76.93亿元[9] - 本钢转债发行金额为68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债券余额为56.31亿元[12] - 2022 - 2025年3月,总债务从154.13亿元增至257.73亿元,短期债务占比从45.58%增至59.42%[50] - 2022 - 2025年3月,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93.74亿元降至117.65亿元,资产负债率从56.42%升至74.65%[50] - 2022 - 2025年3月,存货从84.64亿元降至72.57亿元,应收账款从8.97亿元降至5.94亿元[50] - 2025年预测总资本化比率为72.78% - 75.75%,2023年实际为52.79%,2024年实际为66.20%[56] - 2025年预测总债务/EBITDA为 - 21.99 - - 22.89,2023年实际为61.48,2024年实际为 - 8.85[56] - 2025年3月末货币资金为216,253.88万元,较2024年的245,388.85万元有所下降[75] - 2025年3月末应收账款为59,351.31万元,较2023年的132,934.71万元大幅减少[75] - 2025年1 - 3月营业总收入为1,233,778.39万元,较2024年的5,126,636.15万元下降[75] - 2025年1 - 3月净利润为 - 74,684.18万元,亏损状态持续[75] - 2025年3月末资产负债率为74.65%,较2022年的56.42%上升[75] - 2025年3月末总资本化比率为68.66%,较2022年的44.31%上升[75] - 2025年3月末短期债务/总债务为59.42%,较2022年的45.58%上升[75] - 2025年1 - 3月经营性业务利润为 - 71,656.09万元,亏损状态持续[75] - 2025年3月末存货为725,748.21万元,较2022年的846,372.85万元有所下降[75] - 2022 - 2025年3月资产总计分别为123.59亿、125.11亿、128.53亿、127.41亿元[76] - 2022 - 2025年3月总债务分别为76.46亿、86.64亿、89.69亿、90.15亿元[76] - 2022 - 2025年3月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7.18亿、69.86亿、61.53亿、14.27亿元[76] - 2022 - 2025年3月净利润分别为1.47亿、 - 20.40亿、 - 76.93亿、 - 10.58亿元[76] - 2022 - 2025年3月营业毛利率分别为7.93%、5.62%、 - 0.92%、1.98%[76] - 2022 - 2025年3月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22%、79.17%、77.75%、78.37%[76] - 2022 - 2025年3月总资本化比率分别为72.23%、79.34%、79.52%、80.34%[76] - 2022 - 2025年3月短期债务/总债务分别为57.84%、50.93%、53.10%、56.87%[76] - 2022 - 2025年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25亿、3.93亿、4.18亿、0.03亿元[76] - 2022 - 2025年3月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21.94、99.93、61.84、42.55(年化)[76] 产能与产量 - 截至2025年3月末,生铁、粗钢和钢材的年产能分别为1051万吨、1335万吨和2428万吨[25] - 2024年生铁产量988万吨,粗钢产量1072万吨,钢材产量1970万吨[26] - 2025年1 - 3月生铁产量259万吨,粗钢产量269万吨,钢材产量506万吨[26] - 2024年钢材产量中,热轧产品1358万吨,冷轧产品(含镀锌)572万吨,特钢产品40万吨[26] - 2025年1 - 3月钢材产量中,热轧产品345万吨,冷轧产品(含镀锌)146万吨,特钢产品15万吨[26] 销售与市场 - 2024年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0.76%,2025年一季度战新产品占比提升至10.07%[28][29] - 2024年产销率达100%,直销比例提升至88.78%,战略客户销售占比提升至17.02%[29] - 2024年钢材出口结算量为320万吨,当期出口金额占比为17.76%[29] - 2024年人均产钢量约1,204.49吨,同比提升6.03%[32] - 2024年公司向本钢矿业采购铁矿石占当年采购量的42.96%[34] - 2024年冷轧产品销量提升带动钢材总销量保持小幅上升态势[29] - 2024年以来公司各产品销售价格下挫,钢铁主业亏损面大幅走阔[30] 其他 - 信永中和已连续5年为本钢集团提供审计服务,2023年本钢集团改聘立信为审计机构[11] - 2023年公司拟与本溪钢铁进行资产置换,截至2025年5月20日交易要素未确定[24] - 截至2024年末,本钢集团下属子公司铁精粉年产能达960万吨[32] - 2024年公司在岗员工约0.89万人[32] - 2024年受理专利数量311件,其中海外专利受理20件;授权专利数量101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29] - 2022 - 2024年吨钢综合能耗从575.92 Kgce降至560.89 Kgce,吨钢新水耗量从2.40 t降至2.33 t[40] - 截至2024年末部分在建和拟建项目预计总投资11.74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1.79亿元,2026年计划投资7.19亿元[41] - 2024年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76亿元[43] - 2020年6月发行“本钢转债”,募集资金68.00亿元,截至2024年末累计使用47.62亿元,闲置补充流动资金余额18.60亿元[59] - 2024年8月15 - 21日本钢转债持有人回售有效申报40张,回售金额4,019.56元[60] - 截至2024年末“本钢转债”尚未转股额占发行总额比例为82.81%[66]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获得综合授信额度405.81亿元,未使用授信余额247.69亿元[47]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受限资产10.08亿元,占总资产的2.17%[51] - 公司近年营业收入占本钢集团营业总收入80%以上[58] - 公司于2025年4月完成工商变更办理工作[70]
A股钢铁板块持续走低,本钢板材跌超7%,马钢股份跌超4%,新钢股份、柳钢股份、首钢股份、华菱钢铁跟跌。
快讯· 2025-06-03 01:49
钢铁板块市场表现 - A股钢铁板块整体呈现下跌趋势 [1] - 本钢板材股价跌幅超过7% [1] - 马钢股份股价跌幅超过4% [1] 个股表现情况 - 新钢股份跟随板块下跌 [1] - 柳钢股份出现跟跌走势 [1] - 首钢股份股价同步下行 [1] - 华菱钢铁同样呈现下跌态势 [1]
普钢板块短线走低 本钢板材跌超6%
快讯· 2025-06-03 01:46
普钢板块股价表现 - 普钢板块短线走低 [1] - 本钢板材跌超6% [1] - 马钢股份 柳钢股份 新钢股份 三钢闽光等跟跌 [1]
利好催化!概念板块强势领涨4.06%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10:10
市场表现 - 5月19日三大指数小幅低开 沪指翻红 全市3541只个股上涨 120家上市公司涨停 [1] - 航运港口 化纤行业 房地产相关产业链 食品饮料 美容护理等多板块活跃 [1] - 并购重组概念板块全天强势领涨 大涨4.06% [1] 个股表现 - 北交所五新隧装以30CM幅度收涨停 江天化学 光智科技20CM涨停 [5] - 天汽模 本钢板材 四川双马等个股10CM涨停 [5] - 新巨丰 阳谷华泰个股纷纷跟涨 [5] 政策动态 - 5月16日证监会发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5] - 沪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订发布重组审核规则和配套业务指南 [5] - "并购六条"发布后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6] 市场数据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 是去年同期1.4倍 [6] - 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 是去年同期3.3倍 [6] - 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 是去年同期11.6倍 [6]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认为新规落地将增加并购重组项目 配套融资业务有望增长 [6] - 陕西巨丰预计2025年A股重组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 [6] - 平安证券建议关注科技/高端制造新质生产力企业及传统产业大型龙头企业 [7] 行业分布 - 2025年A股并购重组事件中电子 机械设备 汽车 房地产 基础化工 计算机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行业数量居前 [7] - 郭一鸣提出重点关注科创板龙头企业 机械设备汽车细分龙头及国央企三大方向 [7] - 隋东指出政策红利驱动审核效率提升 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 [8]
本钢板材(000761)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5-19 0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与本溪钢铁进行资产置换,置入矿业公司100%股权,置出部分资产及负债[4] - 2023年3月披露筹划提示性公告,6月通过预案并签框架协议[4][5] - 截至2025年5月,交易方案待论证,标的资产等未确定[9] 其他新策略 - 交易或致关联销售比例大增,公司或依赖控股股东及关联方[3] - 交易不排除方案调整、中止或取消可能[3]
利好突袭!刚刚,涨停潮!
天天基金网· 2025-05-19 05:46
政策影响 -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 [2][4]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无需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 [4] - 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延长至48个月 [4] - 调整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要求,提高包容度 [5] 市场表现 - 并购重组概念股集体走强,金利华电、光智科技等斩获20cm涨停 [2][4] - 创投概念股大幅走强,综艺股份、九鼎投资等涨停 [4] - ST板块逆势走强,近20股涨停 [4] 数据变化 - 20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后,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7]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同比增长1.4倍,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同比增长3.3倍 [8] - 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11.6倍 [8] 投资方向 - 科创龙头做优做强,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 [9] - 传统板块产业整合,行业集中度偏低领域并购重组意愿较强 [9] - 央国企市值管理意愿提升,并购重组成为重要方向 [9] - 未上市企业选择并购重组作为发展方向 [9] 核心趋势 - 央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成为本轮并购重组浪潮两大核心趋势 [2][9] - 央国企并购重组主线:破净国企、解决同业竞争国企、资产证券化率低国企 [10] - "硬科技"并购重组主线:产业链链主型企业、细分龙头、公开披露并购意向企业 [10]
利好突袭!刚刚,涨停潮!
券商中国· 2025-05-19 03:40
并购重组政策调整 -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 [1][3] - 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适用该程序的交易无需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 [3] - 延长分期支付股份对价的注册决定有效期至48个月 [3] - 调整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要求,从"改善财务状况"等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重大不利变化或新增重大不利影响" [4] - 明确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被吸并方控股股东锁定期6个月,构成收购的锁定期18个月,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 [4] 市场反应 - 并购重组概念股集体走强,金利华电、光智科技等斩获20cm涨停,十余只个股涨停,阳谷华泰大涨超14% [1][3] - 创投概念股大幅走强,综艺股份、九鼎投资等涨停,ST板块近20股涨停 [3] - 政策发布后市场信心提振,并购积极性有望提升,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1][4] 政策效果数据 - 20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后,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6] - 今年以来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同比增长1.4倍,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同比增长3.3倍 [7] - 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11.6倍 [7] 投资方向 - 科创龙头做优做强,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 [8] - 传统板块产业整合,行业集中度偏低领域并购意愿较强 [8] - 央国企市值管理意愿提升,并购重组成为重要方向 [8] - 未上市企业选择并购重组作为发展方向 [8] - 央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成为两大核心趋势,央国企主导并购浪潮,"硬科技"企业获政策优先支持 [8][9] 潜在并购标的筛选逻辑 - 央国企主线:破净国企、解决同业竞争国企、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低的国企 [9] - "硬科技"主线:重点产业链链主型企业、平台化布局细分龙头、公开披露并购意向的企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