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

搜索文档
本钢板材跌2.17%,成交额1727.0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05.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2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下跌2.17%至3.60元/股 成交1727.04万元 换手率0.13% 总市值147.90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50% 近5个交易日微涨0.28% 近20日下跌3.23% 近60日微涨0.28%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705.52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902.41万元占比52.25% 大单买入277.50万元占比16.07%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6.98亿元 同比减少12.9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3.99亿元 但同比增长9.78%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钢板占比97.40% 其他业务占比2.60%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4.62万户 较上期减少3.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74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证券(香港)持股1601.19万股(较上期增17.22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02.11万股(较上期减52.55万股) [3] 公司概况 - 1997年6月成立 1998年1月上市 注册地址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钢铁路1-1号 [2] - 主营业务涵盖钢铁冶炼、压延加工、发电、煤化工、特钢型材、进出口贸易等 [2] - 行业分类为钢铁-普钢-板材 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低价、中盘、融资融券 [2]
神州答卷|老工业基地的“数”“智”蝶变——工业互联网赋能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观察
新华网· 2025-09-05 01:51
工业互联网赋能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 - 辽宁制造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实现全要素、全供应链、全价值链互联,智能化制造技术应用于新技术、新场景、新空间,推动传统行业转型[2] - 辽宁建成一批数字设施、"黑灯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同时布局未来产业,推动"老字号"改造升级和"新字号"培育壮大[2] 数字化生产提质增效 - 鞍钢冷轧厂涂镀分厂彩涂工区建成"黑灯工厂",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运行,两条产线仅需7人操作,成本降低10%,生产效率提高20%[5] - 沈鼓集团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数据线上管控,核心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每年节约图纸190余万张[6] - 沈阳海尔冰箱工厂智能化生产线节约50%人力,每10秒下线一台冰箱,实现用户定制化生产[6] 数字化基础设施与应用规模 - 辽宁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50.8%,累计建设469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38家先进级智能工厂,8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6] - 全省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达42.3%,10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8万家企业,覆盖22个重点产业集群[6] - 华晨宝马、特变电工等链主企业带动多条供应链协同增效[6] 数字经济发展与服务转型 - 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为企业匹配制造资源,设计周期缩短30%,获客成本降低40%[10] - 2025年上半年辽宁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2] - 沈阳国际软件园落户1740家科技企业,包括23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121家上市公司,2024年创造总产值约650亿元[11] 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布局 - 辽宁规划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5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和8个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产业集群[15] - 沈阳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通超50公里测试道路,部署5G基站、路侧感知等全套基础设施[15] - 宝马集团在中国拥有约460家本土供应商,围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中方伙伴深化研发合作[15] 低空经济与基础设施支持 - 辽宁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国家电网辽阳供电公司成立低空经济智创基地,开展无人机保养、检测、维修及飞手培训[16] - 辽宁累计建成5G基站14.3万座,实现所有地级市5G网络全覆盖[16]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40个(全国第3位),区块链"星火·链网"超级节点1个、骨干节点3个[16] 行业大模型与技术突破 - 大连化物所训练出化工领域行业大模型,能模拟复杂分子反应过程,压缩实验周期,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17] - 辽宁设立多支数字经济产业基金,重点投资网络信息安全、5G、人工智能等领域[16] - 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约3000人[16]
华津国际控股:预期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9亿-5.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03:22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7.2亿元至7.8亿元 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32.065亿元减少人民币24.265亿元至24.865亿元 降幅达75.7%至77.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预计为人民币4.9亿元至5.3亿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约人民币0.169亿元 [1] 收入下降原因 - 房地产、基建及工业品进出口等核心下游行业投资放缓导致内外需双弱 行业内企业竞相降价压缩产品毛利率 [3] - 全球主要进口国对钢铁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 下游客户出口产品的销售量及平均售价大幅下降 部分长期客户延迟或取消已签订单 [3] - 因终端订单骤减未能达到钢厂长期供应合同的最低采购条款 导致承诺费及保证金被没收增加销售成本 [3] 成本压力 - 热轧钢卷等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受国际贸易局势影响维持高位 产品售价未能及时调整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3] - 产能利用率偏低使固定制造开支分摊到规模缩小的产量基础上 直接造成单位加工成本上升 [3] 业务背景 - 公司为位于中国广东省的冷轧碳钢加工企业 生产基地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的华津金属产业园 [4] - 主要从事热轧钢卷加工成定制冷轧钢条、钢板及焊接钢管以及镀锌钢材产品 服务轻工五金、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自行车配件、LED和照明等行业 [5] - 提供定制冷轧钢材及镀锌钢材的加工、横切、纵切、仓储及配送服务 [5] 数据状态 - 本期中期业绩尚未经核数师或审核委员会审阅 实际业绩可能与公告存在差异 预计于2025年8月底前正式刊发 [4]
宝钢湛江钢铁首条泰国班轮顺利首航
广州日报· 2025-08-05 02:20
航线开通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开通直航泰国新航线 首航装载8000吨钢材和钢板 [1] - 航线采用国际班轮运作模式 固定航线运作 缩短物流周期 提高周转效率 [1] - 航线将密切公司与泰国及周边地区的经贸往来 [1] 航运网络建设 - 公司依托湛江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区位优势 积极构建全球航运网络 [1] - 泰国班轮航线成功运营是公司航运网络建设的重要进展 [1] 通关保障 - 湛江边检站制定"一船一策"勤务方案 确保船舶到港"零等待" 靠港"即装载" 离港"零延时" [1] - 边检站提高监管效能和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营造高效顺畅的出入境环境 [1]
Nucor Posts 5 Percent Revenue Gain in Q2
The Motley Fool· 2025-07-29 02:50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GAAP每股收益2.6美元 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55美元[1] - 营收84.6亿美元 低于预期85.4亿美元但同比增长4.7%[2] - EBITDA达13亿美元 同比增长4.8%[2]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03亿美元 同比下降6.5%[2] - 钢铁总发货量647.4万公吨 同比增长10.3%[2] 运营表现 - 钢厂运营率提升至85% 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75%[5] - 钢板产品发货量大幅增长35% 结构钢增长24% 薄板和棒材各增7%[5] - 下游钢铁产品发货量增长6% 桁架、钢筋加工和管状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6] - 每吨废钢成本升至403美元 环比增2% 同比增1.8%[7] 业务板块表现 - 钢厂板块税前利润8.43亿美元 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6.45亿美元[6] - 钢铁产品板块利润3.92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4.42亿美元[6] - 原材料板块利润5700万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3900万美元[6] 资本结构与股东回报 - 期末现金及短期投资24.8亿美元 拥有22.5亿美元未动用循环信贷额度[8] - 本季度回购180万股股票 宣布每股0.55美元季度股息[8] - 连续209个季度派发股息 保持行业最高信用评级[9] 战略与展望 - 采用电弧炉技术降低排放 符合清洁供应链趋势[3] - 重点扩大产能投资新钢厂 丰富产品组合[4] - 新项目启动成本达1.36亿美元 涉及西弗吉尼亚薄板厂及北卡罗来纳、亚利桑那棒材厂[7] - 预计第三季度收益将"名义上降低" 主要因钢厂板块利润率受压[10] - 多个关键产品订单积压量创历史新高 反映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先进制造需求持续强劲[10]
华津国际控股(02738.HK)7月14日收盘上涨32.81%,成交163.1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4 08:30
市场表现 - 7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0.26%至24203.32点,华津国际控股股价单日大涨32.81%至0.425港元/股,成交量401万股,成交额163.16万港元,振幅达45.31% [1] - 公司股价近1个月累计下跌5.88%,年内累计跌幅达54.93%,显著跑输恒生指数同期20.34%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58.97亿元,同比下滑10.52%,归母净利润亏损9102.6万元,同比扩大206.27% [1] - 毛利率仅0.54%,资产负债率高达88.6%,反映经营压力显著 [1] 行业对比 - 一般金属及矿石行业平均市盈率(TTM)为-2.86倍,中值为-0.17倍,公司市盈率-1.95倍,行业排名第59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爱德新能源2.58倍、兴合控股2.63倍、沪港联合2.73倍、康利国际控股2.88倍、兴业合金3.73倍 [1] 公司背景 - 公司2015年注册于开曼群岛,是中国广东省领先的冷轧钢加工企业,主营热轧钢卷定制加工业务 [2] - 产品涵盖冷轧钢条、钢板、焊接钢管及镀锌钢材,应用于五金、家电、家具、摩托车配件、LED照明等行业 [2] - 提供加工、横切/纵切、仓储及配送等全链条服务 [2]
山东赫达: 招商证券关于山东赫达增加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6 08:17
日常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山东赫达于2025年7月4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增加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同意增加与米特佳悦及其子公司的日常关联交易额度不超过25,000万元,增加后合计不超过67,121.16万元 [2] - 原2025年度其他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保持不变 [2] - 关联交易类别为向关联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交易内容为钢板等,定价原则为市场价格 [2] 关联方介绍和关联关系 - 米特佳悦主营业务为钢压延加工、货物进出口、黑色金属铸造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米特佳悦资产总额33,523,844.30元,负债总额33,523,844.30元,净利润-501,748.77元 [2] - 米特佳悦为山东赫达的关联方,因公司董事毕松羚系米特加(上海)监事,米特佳悦系米特加(上海)之参股孙公司 [3] 关联交易主要内容 - 山东赫达与米特佳悦的日常关联交易属于正常经营业务往来,程序合法,按市场经营规则进行 [3] - 交易定价政策和定价依据均为参照市场价格协商确定 [4] 关联交易目的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日常关联交易是为了满足业务发展及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 [4] - 交易价格公允合理,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4] -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也不存在对公司独立性产生影响 [4] 相关审议程序及专项意见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认为交易系正常生产经营行为,不会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4] - 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增加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 [5] - 监事会认为交易为公司开展正常经营管理需要,交易价格公平合理 [5] 保荐人的核查意见 - 招商证券认为相关事项决策程序符合相关规定,对增加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事项无异议 [5]
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二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6 16:01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贸易顺差高位运行,由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形成原因包括产业升级、价格优势和反制措施等,汽车、手机、电气设备等行业顺差有望延续高企,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 [1][5][107][109] 近年贸易顺差走势 贸易顺差高位运行 - 近年出口疲软但贸易顺差仍高位运行,因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降低进口依赖,如2013 - 2015年出口增速从7.8%降至 - 2.9%,贸易顺差增加1929.4亿美元 [1][7][107] - 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反映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过去十年一般贸易顺差占比从24.5%升至73.1%,加工贸易从60.4%降至10.4% [1][8][107] 行业结构 - 贸易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2024年贸易顺差较高行业为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 [1][10][108] - 消费品中纺织服装自2017年以来平均顺差3390.9亿美元,波动不大;车辆及其零部件从2017年逆差100.7亿美元转为2024年顺差1585.4亿美元 [10][11] - 资本品中其他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贸易顺差自贸易战1.0以来分别提升6.7、2.9和3.0倍 [11] 国别结构 - 我国顺差规模最大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居次,前者以一般贸易为主,后者以加工贸易为主 [2][17][108] - 2023年6月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占主导,占比从2019年1月的85.2%降至2023年5月的38.7%;2023年6月起对“一带一路”国家顺差超对美顺差,目前分别占总顺差39.0%和38.5% [2][17][108] - 我国对美加工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手机和电脑,对“一带一路”国家一般贸易顺差以小客车、手机等为主 [2][23][108] 高额贸易顺差形成原因 消费品领域 - 纺织服装行业凭借自给自足生产能力和价格优势维持高额顺差,我国棉花产量占全球26%使产业链自给自足,近两年全球出口份额稳居40%左右,2024年12月出口价格指数93.1低于进口指数98.1 [3][32][109] - 汽车等行业凭借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推动出口高增长和进口替代,新能源车出口份额和增速较2018年分别增长3.0%和355.5%,2024年起车辆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 [3][41][109] 资本品领域 - 产业迭代减少加工贸易进口,2022 - 2023年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下滑至 - 37.0%,出口增速高于进口22%,原材料价格低和制造业工资高促使企业减少进料加工进口和外迁加工环节 [52] - 产业迭代增强出口竞争优势,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较2017年分别增长81.9%和63.5%,出口结构向中间品和资本品转型,2024年机械、电气和其他交运设备出口份额较2018年分别提升1.0、0.9和0.4个百分点 [56] 其他领域 - 国内对美反制措施加速进口替代进程,贸易战1.0后已加征关税的车辆对美( - 2.7pct至4.5%)及世界( - 1.1pct至1.6%),机械设备对美( - 1.5pct至4.2%)及世界( - 1.7pct至3.0%)依赖度明显下降 [4][62][109] 有望延续高企顺差的行业 总结 - 我国贸易顺差扩大是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产业升级是主因,价格优势提升是次因,2018 - 2020年一般贸易占比从38.2%升至73.2%,加工贸易从36.8%降至10.4%,中国PPI较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低10%以上 [5][66][110] 消费品领域 - 汽车行业因产业升级竞争优势有望在关税战2.0下维持高顺差,2023年底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2021年初下滑2.8pct,进口增速放缓,整车出口增速提升,两者增速差一度达140.5个百分点,当前相差42.2个百分点,加征关税将降低进口依赖度,提升出口竞争力 [70] - 手机行业国货品牌崛起支撑贸易顺差,出口从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2024年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9.5%,出口价格持续低于进口价格 [82] 资本品领域 - 电气设备等行业因迭代升级有望维持贸易顺差韧性,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贸易战1.0后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目前电气设备零部件与整机增速差距扩大至11.7个百分点,若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且有成本优势,顺差有望保持韧性,否则出口和供应链受冲击 [86] 其他领域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商品占自美总进口22.1%,分两批实施,2月生效关税降低了已加征商品进口依赖度,预计3月生效关税也将降低相关商品进口依赖度,纺服及中间品贸易顺差有望扩大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