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钢板材(000761)
icon
搜索文档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公告
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郭玉伟和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郑政利因工作调整辞职 辞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1]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28日审议通过辞职议案 两人均未持有公司股票[1][15] - 辞职不会对公司的正常运作及经营管理产生影响[1][15] 新聘任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会聘任刘东野为副总经理 刘铁成为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 任期与第十届董事会一致[2][18] - 刘东野1979年出生 大学学历 高级工程师 曾任热连轧厂副厂长 设备工程部经理等职[8][24] - 刘铁成1977年出生 研究生学历 会计师 曾任财务总监 预算管理总监 财务部副经理等职[8][24] 董事会秘书资格情况 - 刘铁成尚未取得深交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 承诺尽快参加培训并取得资格[2][18] - 刘铁成联系方式已公布 办公电话024-47827003 邮箱ltcjldd@163.com[3] 董事会审议程序 - 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9月28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8名董事全部出席[12][13] - 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和聘任议案均获得8票赞成 0票反对 0票弃权[16][20][21] -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公司领导班子副职"红蓝榜3.0"考核方案》[22] 任职资格审查 - 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认为刘铁成长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3] - 新任管理人员未持有公司股份 与公司主要股东及其他高管无关联关系[9][25] - 新任人员符合所有监管要求和任职资格 最近三年无行政处罚或监管处分记录[9][25]
本钢板材(000761)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公告
2025-09-28 08:30
人员变动 - 2025年9月28日郭玉伟、郑政利因工作调整辞职[3] - 同日聘任刘东野为副总经理、刘铁成任财务负责人和董秘[4] - 刘铁成承诺尽快取得董秘资格证书[4] 人员信息 - 刘东野1979年生,刘铁成1977年生,均历任多职[8] - 聘任人员无股份、无关联、无不良情况,符合任职要求[9][10]
本钢板材(000761)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28 08:30
人员变动 - 郭玉伟、郑政利辞去副总经理等职务,离职后不在公司任职[3] - 公司聘任刘东野为副总经理,刘铁成任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3] 会议情况 - 董事会9月23日发通知,9月28日通讯召开会议[2] - 应出席董事8名,实际出席8名[2] 方案审议 - 《公司领导班子副职"红蓝榜3.0"考核方案》获全票通过[4] 人员信息 - 刘东野1979年出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5] - 刘铁成197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会计师[5] - 聘任人员未持股,无关联关系,符合任职资格[5][6]
本钢板材:聘任刘东野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8:28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原副总经理郭玉伟及原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郑政利因工作调整辞职 董事会于2025年9月28日审议通过辞职议案 [1] - 董事会同日聘任刘东野为副总经理 刘铁成为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 任期与第十届董事会一致 [1] 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全部来源于钢压延加工业 占比100% [2] 市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为142亿元人民币 [3]
2025年1-5月中国冷轧薄板产量为2005.7万吨 累计增长6.9%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2:20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冷轧薄板单月产量为411万吨 同比增长5.2% [1] - 2025年1-5月中国冷轧薄板累计产量达2005.7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6.9% [1] 相关企业 - 涉及冷轧薄板业务的上市企业包括宝钢股份、马钢股份、首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菱钢铁、太钢不锈、柳钢股份、包钢股份、本钢板材及酒钢宏兴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由智研咨询整理发布 [1] - 行业分析参考智研咨询《2025-2031年中国冷轧薄板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1]
钢火淬新刃: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迈向深水区
证券日报· 2025-09-19 15:45
行业转型升级趋势 - 中国钢铁行业正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 在政策引导下加速兼并重组和集中度提升[1] - 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将兼并重组纳入"高效化"指标 鼓励跨区域、跨所有制整合[1]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从"散点叠加"转向"系统重构" 进入深度整合阶段[1] 兼并重组模式演变 - 重组逻辑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融合" 旨在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而非简单产能累加[2] - 中国宝武通过"一基五元"战略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配置 形成"亿吨宝武"体量并实现技术引领[2] - 中信特钢采用细分市场卡位策略 聚焦高端特钢领域 其无缝钢管业务规模国内第一 轴承钢产销量连续十余年全球领先[2] 协同管理与运营优化 - 集团化统一管控实现市场导向的产能调控 杜绝资源低效配置和同质化竞争[3] - 东北特殊钢引进沙钢管理系统 实施51个信息化项目 MES系统基于多参数智能分配订单与排产[4] - 鞍钢与本钢重组后实现采购降本3.14亿元 销售增效3.12亿元[5] 技术研发与创新突破 - 重组构建大平台解决研发投入分散、技术路线重复问题 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形成国家级研发平台 打造数百个行业解决方案和发明专利[4] - 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制造业用钢需求占比已攀升至五成 但高端钢材仍存在供给缺口[3] - 智能化和数字化深度融入生产 实现柔性制造与资源最大化利用[4][5]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双碳"目标倒逼行业转型 大型集团凭借更强资本实力成为先行先试主力[5] - 中信特钢设立绿色低碳转型专项资金 大冶特钢实施全国首例低碳加热炉应用 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80% 能耗减少20%[5] - 氢能与纯氧燃烧技术结合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样本[5]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出海动因包括掌控稀缺资源、获取高端技术、提升国际品牌与拓展市场渠道[6] - 河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 成立首个海外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不到半年即扭亏为盈[6] - 敬业集团收购英国第二大钢企 一年内实现扭亏 获得英国市场渠道与先进技术设备[6] - 中国宝武参与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 持股北部区块 预计2025年底投产 年产能达1.2亿吨高品质铁矿石[6] 全球竞争力提升 - 海外并购从"资源获取"转向"价值链延伸" 输出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7] - 宝武在海外成立宝澳研发中心、欧洲研发中心 构建全球价值链话语权[6] - 通过全球产业链优化布局实现更高质量发展[7]
本钢板材(000761)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9-19 08: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与本溪钢铁进行资产置换,置入矿业公司100%股权,置出除保留资产及负债外全部资产及负债[3] - 2023年3月21日披露筹划提示性公告,6月20日通过议案并签框架协议,6月21日披露预案并收关注函[3][4] - 截至公告日交易方案待协商,标的资产范围、价格未确定[8] - 本次交易或使关联销售比例大增,可能对关联方重大依赖,不排除方案调整、中止或取消[2][9] 信息披露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等为信息披露媒体,2025年9月20日发布交易进展公告[9][10]
本钢板材(000761) - 2025年9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8:18
重大资产置换进展 - 重大资产置换方案正在审慎论证和评估 因关联销售比例大幅增加可能影响独立经营能力 [1] 可转债处理计划 - 公司采取降本增效 专业化整合和重大资产置换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以促进可转债转股 [1] - 公司同时做好到期兑付准备 目前授信充足且贷款利率较低 [1] 反内卷政策响应 -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产量 推进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等工作 [1] - 遵循用户结构最优和生产模式最优原则推进极致生产 [1] 客户认证与拓展 - 正在积极推进宝马认证工作 [2] - 已获得比亚迪电镀锌产品 北汽福田热轧冷轧产品 陕汽重型冷轧产品等多家汽车厂认证 [2]
2025年1-7月中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13243.5万吨 累计增长4.4%
产业信息网· 2025-09-18 03:46
中厚宽钢带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中厚宽钢带产量达1841万吨 同比增长3.2% [1] - 2025年1-7月累计产量13243.5万吨 累计增长4.4% [1] 相关企业列表 - 涉及宝钢股份(600019) 鞍钢股份(000898) 首钢股份(000959)等10家上市钢企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1] - 关联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中厚宽钢带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1]
本钢板材(000761)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议事规则
2025-09-17 11:32
股东会召开规则 - 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一次,需在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六个月内举行[2]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公司应在事实发生日起两个月内召开[3] 股东会审议事项 - 审议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6] - 对外投资等交易涉及资产总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需审议[7] - 交易标的相关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满足一定条件需审议[7] 股东会召集与通知 - 董事会收到提议后十日内反馈,同意则五日内发通知[11] -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或股东自行召集,召集股东持股比例决议公告前不低于10%[15] - 年度股东会召开二十日前通知,临时股东会十五日前通知[19] 股东提案与投票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股东有权提提案[18] - 可在股东会召开十日前提临时提案,召集人收到后两日内发补充通知[19] - 股权登记日与会议日期间隔不多于七个工作日且不得变更[21] - 股东会网络投票时间有规定[23] - 股东违规买入股份部分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行使表决权[29] - 公司多方可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29] 股东会决议 - 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37] - 特别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37] - 一年内重大资产交易或担保超总资产30%需特别决议通过[37] 其他规定 - 股东可请求撤销违法违规决议[42] - 会议记录保存不少于十年[39] - 公司应在股东会结束后两个月内实施分红方案[39] - 选举董事实行累积投票制[32] - 同一表决权重复表决以第一次结果为准[34] - 未填等表决票视为弃权[34] - 股东会决议应及时公告并分别统计内资股和外资股情况[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