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力电器(000651)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与重构:2025 空调行业趋势与消费需求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9-15 00:05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空调行业正处于"破局与重构"关键阶段 政策推动低碳转型与极端高温天气、消费补贴政策共振释放市场需求[1] - 节能降碳政策驱动行业绿色转型 国家出台《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等政策支持节能改造 推动高能耗低效向高效节能转型[2] - 建筑空调节能改造市场潜力巨大 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 - 补贴政策与高温天气共振 降低购买成本并激发市场需求 放大旺季效应[3] 市场格局与渠道变化 - 空调市场增速放缓进入成熟期 线上销售占比达60% 传统电商为核心流量入口[5] - 线上价格呈K级分化 1.5P挂机低价段(1599元及以下)和高价段(3000元以上)占比均上升 3P柜机4000元以下及9000元以上价格段占比亦上升[5] - 全渠道融合驱动消费体验升级 线下具空间体验优势 线上可随时随地享受品质与服务[7] - 京东占据"第一信息渠道及下单平台"地位 综合电商平台在信息触达中起关键作用[24] 消费需求升级方向 - 消费需求从基础温控向"舒适+健康+高端"三维升级 舒适型、健康型空调成为明确新增长点[1][17] - 社媒热议话题映射需求升级方向 节能、舒适、制冷效果、颜值、健康成为2025年TOP10热议内容[9] - 从"单一温度调节器"向"舒适、健康、美观兼具的品质生活中枢"进化 包括舒适送风换新、健康风系统改善空气质量、家居一体化融合[11] - 高端化向"极致舒适+健康净化+美学融合+智能互联"综合体验升级[13] 细分场景机会 - 全场景空调实现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转型 围绕特定生活场景、空间功能和情感需求[15] - 特定人群场景:新生儿/过敏/老人家庭需抗菌滤网、UV杀菌等技术 运行噪音需低于22分贝[16] - 影音娱乐场景:需极致静音与智能家居联动 游戏/观影模式下运行噪音低于22分贝[16] - 厨房专属场景:需大风量强制冷应对高温 小巧嵌入式安装节省空间[16] - 居家办公场景:需极致静音、无风感、空气洁净、美观集成 预算充足可选高端系列[46][47] - 养宠家庭场景:超三成用户养宠催生除菌、无风感细分需求[42] 产品技术演进 - 健康空调需具备新风引入、空气净化、除菌除病毒、除甲醛、自清洁五大功能维度[57] - 传统空调使用3-6个月后蒸发器霉菌滋生率达87% 自清洁技术解决人工拆洗痛点(每次费用200-300元)[57] - 舒适风功能获极高满意度 无风感、柔风、静音等关键词获近100%好评[58] - 健康功能虽提及频率较低但均为强烈正面评价 巩固产品高端定位和99%好评率[58] 消费群体特征 - 00后、90后两代家庭成为主流购买群体 一线城市与孩子同住人群对舒适度关注最高[19] - 市场进入存量更新阶段 购买动机从功能刚需向品质体验和家居环境适配性转变[21] - 超八成消费者实付价格低于预算 线上成高端空调核心选购渠道[33] - 用户决策更加理性成熟 性能与品质是绝对基石 综合体验成决策关键[28] 品牌合作案例 - 京东联合格力、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品牌推动舒适健康技术落地[61] - 格力AI节能王子Pro实现"舒适、节能"两大维度全域领先[63] - 海尔舒适风系列配备人感模组 6米内感知人体自动调节送风 2米内自动风避人[65] - TCL小蓝翼Q7 Pro首创"新风净化二合一"系统 实现鲜氧充盈、净化无忧、恒温舒适三位一体体验[69] - 美的无风感·云朵系列集AI无风感、母婴级净护和冷暖双出风为一体[71] - 小米巨省电风管机具备APF4.72节能优势 配备离子净化与新风模块[73]
格力、小米,谁是“空调二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00:3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家电行业长期由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巨头主导,技术门槛、渠道覆盖和品牌知名度构成传统壁垒 [1]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面临数字化转型和线上渠道变革冲击,小米集团凭借互联网基因和智能生态模式成功切入市场 [1] - 2025年上半年家电零售总额4537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空调零售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 [3] - 头部企业呈现分化趋势:美的稳增、小米崛起、格力承压 [3] 美的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6% [4]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430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亿元,同比增长14.4%,位居家电行业首位 [4] - 多元化业务突破千亿元规模,重点布局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 [5] - 海外业务表现突出,上半年海外营收1072亿元,同比增长17.7%,自有品牌占比超45% [13]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泰国基地、印度基地投用,巴西基地竣工,空调在南美销量登顶,冰箱在泰国、越南跻身前列 [14] 小米集团业务突破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710.51亿元,同比增长50.7%,创历史新高 [5] - 智能大家电成为核心增长引擎:Q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超60%),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超25%),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超45%) [5] - IoT业务毛利润168.76亿元,首次超越智能手机业务(115.02亿元),成为集团利润首要贡献者 [5] - 明确大家电战略目标:2030年进入大家电头部品牌,空调业务做到中国市场前二 [1] - 线上空调市场份额达13.50%,与格力差距缩小至3个百分点,前7个月线上销售额市占率提升3.87% [9][10] - 采用"硬件获客,生态盈利"模式,空调线上销售均价2452元,较格力低40% [10] 格力电器业绩承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6] - Q2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2.11%,净利润同比下降10.07%,出现明显下滑 [6] - 核心空调业务低迷,占营收近八成的消费电器业务出现5.09%负增长 [6] - 2024年出现自2020年来首次年度营收下滑,受消费需求疲软、价格战、多元化业务不振及渠道改革投入期影响 [7] - 海外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上半年海外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10.19%),营收占比不足20% [14][15] 空调市场竞争态势 - 线上市场格局:美的(19.98%)、格力(16.41%)、小米(13.50%)分列前三 [9] - 小米线下渠道薄弱,前7个月线下空调市占率仅0.25%,无法与传统经销商体系抗衡 [10] - 小米采用代工模式,在核心制造技术与工艺积淀方面与传统企业存在差距 [11] - 小米正加大自研投入,智能家电工厂一期计划2025年11月投产,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11] 海外市场发展机遇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点,美的、海尔、格力2019-2024年海外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8%、8.90%、6.26% [13] - 格力采用"品牌授权+区域代理"模式,建立近500家代理商网络,重点推广商用空调、热泵等绿色技术产品 [14] - 企业需构建本地化研发体系,实施双品牌战略,同步布局智能家居生态以突破海外市场 [15]
格力、小米,谁是“空调二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00: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家电行业长期由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巨头主导 但小米集团凭借互联网基因和智能生态模式成功切入市场并冲击原有格局 [1] - 2025年上半年家电市场零售总额达4537亿元 同比增长9.2% 其中空调市场零售额1263亿元 同比激增12.4% [3]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 同比增长15.7% 净利润267亿元 同比增长26% 核心财务指标创新高 [3] - 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710.51亿元 同比增长50.7% 其中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 同比增长超60%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 同比增长超25%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 同比增长超45% [5] - 格力电器上半年营收973.25亿元 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 同比增长1.95% 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2.11% 净利润同比下降10.07% [5] - 格力电器消费电器业务(空调为主)占主营收入近八成 出现5.09%负增长 而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有17.13%正增长 [6] 企业战略差异 - 美的集团坚持"科技领先"战略 2022-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超430亿元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亿元 同比增长14.4% 位居家电行业首位 [3] - 美的集团多元化业务规模已突破千亿元 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等ToB业务 [4] - 小米采用"硬件获客 生态盈利"模式 空调线上销售均价2452元 较格力低40% 通过接近成本价销售快速获取用户 [9]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一期计划2025年11月投产 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自研自产成为长期核心战略 [9] 渠道与市场份额竞争 - 7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19.98%居首 格力16.41%第二 小米13.50%第三 小米与格力差距约3个百分点 [8] - 前7个月线上空调销售额市占率变化:美的提升2.18% 小米提升3.87% 格力减少0.01% [8] - 小米线下空调市占率仅0.25% 远低于美的29.63%和格力30.21% 线下渠道主要依赖小米之家和第三方3C卖场 [9] 海外业务发展 - 2019-2024年美的海外营收从1167.84亿元增长至1690.34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68% 海尔从933.19亿元增长至1429.02亿元 年均增长率8.90% 格力从208.15亿元增长至282.03亿元 年均增长率6.26% [11] - 2025年上半年美的海外营收1072亿元 同比增长17.7% 自有品牌占比超45% 格力海外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自主品牌占比约70% [11][12] - 格力海外业务营收占比不足20% 与美的和海尔的差距显著 [13]
全球限流的8张“黑卡”,中国只有2张,马云一张,另一张被女性持有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06
全球至尊黑卡概况 - 全球仅8张活跃至尊黑卡 由神秘组织Centurion Circle管理 总部位于瑞士 成立于1950年 [2] - 卡片不收取年费 不依附商业机构 持卡人禁止主动提及持有 否则将被收回 [3] - 持卡人个人净资产需至少500亿美元 但全球影响力是关键决定因素 [4] - 物理卡片采用特殊碳纤维复合材料 厚度不足0.5毫米 重量为普通信用卡3倍 通过视网膜扫描激活 [17] 地域分布与持有者 - 地域分布:北美3张 欧洲2张 中东1张 亚洲2张(全部在中国) [5] - 中国持有者:马云(个人净资产约380亿美元)和董明珠 [1][6] - 其他推测持有者:埃隆·马斯克 比尔·盖茨 伯纳德·阿尔诺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及欧洲皇室成员 [8] 黑卡价值与资源网络 - 核心价值在于全球资源调动能力 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 [11] - 持卡人之间存在强制互助网络:被请求方需在不损害重大利益前提下提供协助 [11] - 年处理请求不超过1000个 但每个请求价值连城 [18] -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中 8位持卡人在瑞士举行秘密会议 会议后第三天全球股市止跌回升 [12] 行业影响与象征意义 - 董明珠代表制造业突破:格力电器2024年实现智能制造全产业链自主研发 打破西方垄断 [7][24] - 马云代表互联网创新:创建全球电商巨头 金融科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5] - 黑卡分布反映东西方力量平衡(西方5张 vs 非西方3张) 但亚洲影响力上升可能改变未来格局 [26] - 中国持有两张黑卡象征全球经济话语权提升及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 [22][24] 持卡人行为准则 - 自1950年以来已有3位持卡人因违规被剥夺资格:70年代操纵油价的中东石油大亨 90年代参与非法军火交易的欧洲军工巨头 2010年涉嫌环境污染的亚洲企业家 [15] - 持卡人需遵守严格行为准则 禁止损害人类共同利益 [15]
超级品牌概念下跌1.00% 1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15
超级品牌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2日收盘 超级品牌概念板块下跌1.00%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百润股份、上汽集团、金龙鱼等个股跌幅居前[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金属锌板块涨幅居首 达3.39% 而足球概念板块跌幅最大 为-1.33%[2] - 超级品牌概念在跌幅榜中排名第五 跌幅为-1.00%[2] 资金流向分析 - 超级品牌概念板块今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34.55亿元[2] - 板块内37只个股遭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0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2] - 格力电器净流出5.21亿元 为资金流出最多个股 比亚迪、伊利股份、五粮液分别净流出4.83亿元、4.49亿元和4.29亿元[2] - 仅少数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万科A净流入2.61亿元 中公教育净流入8710.53万元 古越龙山净流入1276.38万元[2][3] 个股表现详情 - 百润股份跌幅2.35% 换手率1.87% 主力资金净流出2066.54万元[3] - 上汽集团跌幅2.21% 换手率0.55% 主力资金净流出17313.15万元[2] - 金龙鱼跌幅2.04% 换手率2.75% 主力资金净流出2411.47万元[3] - 美的集团跌幅1.88% 换手率0.85% 主力资金净流出34311.37万元[2] - 伊利股份跌幅1.64% 换手率1.25% 主力资金净流出44900.70万元[2]
中国空调品牌东南亚突进 避免重走低价竞争老路
第一财经· 2025-09-12 11:03
中国家电品牌在东南亚市场战略转型 - 格力电器在泰国及东南亚市场从代理模式转变为品牌自主运营 新阶段于9月1日启动[1][2] - 格力在东南亚完成从OEM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变 自主品牌收入占比从十年前的30%提升至现在的80%[2] - 海信在泰国开建海外最大生产基地 海尔 美的 海信 奥克斯 TCL等公司均在东南亚布局空调产能[1][3] 东南亚市场潜力与增长预期 - 东盟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第三大人口区域和第六大消费市场 人口数量达6.8亿 GDP复合增速4.3%[3] - 2028年东南亚空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美元 销量超1500万台 当前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5] - 中国家电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平均增速预计超30% 市场份额有望在两年内突破50%[1][4] 中国品牌竞争优势与本地化策略 - 中国品牌在东南亚空调市场销量份额持续攀升 海尔在泰国空调份额第二 白电综合份额第一 美的东芝冰箱销量第一[4] - 企业本地化发展呈现绿色化与智能化趋势 海尔规划新增泰国空调年产能400万台 海信规划白电年产能达1200万台[5] - 东南亚消费者关注性价比 中国品牌具备产业链成本优势 社交电商渠道快速发展 TikTok在泰国电商销售额占比达34%[5][6] 市场挑战与战略方向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家用空调市场销量下滑 泰国 越南 马来西亚销量分别同比减少22.6% 21.1%和22%[6] - 需避免同质化价格竞争 转向价值创造和针对性产品创新 结合当地消费习惯开发差异化产品[1][6] - 中国空调出口量去年8500万台 今年预计达9000万台 未来有望增长至1亿台 需提高绿色高效产品产能[6]
中国空调品牌东南亚突进,避免重走低价竞争老路
第一财经· 2025-09-12 10:52
中国家电品牌在东南亚市场扩张 - 格力在泰国等东南亚市场从代理模式转变为品牌自主运营 [2] - 海信在泰国开建海外最大生产基地 格力在东南亚推出结合AI算法和绿色能源的本地化创新产品 [2][3] 市场份额与增长预期 - 中国家电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平均增速预计超过30% [2] - 中资品牌在东南亚白色家电市场份额目前为30% 预计两年内将突破50% [2][6] - 格力在东南亚市场自主品牌占比从十年前的30%提升至80% [4] 产能布局与制造中心 - 泰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空调制造中心 年产能超2000万台 [5] - 海尔和美的在泰国空调年产能合计达1000万台 [5] - 海信规划泰国空调工厂投产 奥克斯在泰国有布局 [5] - 海尔在泰国空调年产能将新增400万台 海信在泰国白色家电年产能将达1200万台 [7] 市场潜力与消费特征 - 东盟GDP复合增速达4.3% 人口数量约6.8亿 [5] - 东南亚空调市场规模2028年有望突破50亿美元 销量超1500万台 [7] - 东南亚消费者关注性价比 超前消费意识强 [5][7] 竞争格局与品牌表现 - 中资品牌与日韩品牌份额比例为30:40:30 [6] - 海尔在泰国空调份额第二 白电综合份额第一 [6] - 美的东芝冰箱在泰国销量第一 销售额第二 [6] 渠道发展与创新趋势 - TikTok电商在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销售额占比分别达34% 28% 16% 11% [7] - 中国企业本地化发展呈现绿色化与智能化趋势 [7] - 工程渠道和社交电商成为重要机会点 [7] 挑战与战略转向 - 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家用空调市场2024年上半年销量分别同比减少22.6% 21.1% 22% [8] - 泰国空调市场均价呈下降趋势 [8] - 需要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避免同质化竞争 [8] 出口与产业前景 - 中国家用空调出口量去年为8500万台 今年可能达9000万台 [8] - 未来出口量有望增长至1亿台 [8] - 东南亚面向美国市场有关税税率差额优势 [8]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5年多用途锅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8:30
抽查概况 -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1批多用途锅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58批次产品 其中生产环节22批次 销售环节31批次 网售环节5批次 [3] 抽查标准 - 抽查依据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 4706.1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等标准 [3] - 检验项目包括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发热、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非正常工作、稳定性和机械危险、机械强度、结构、内部布线、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接地措施、螺钉和连接、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等 [3] 不合格情况 - 发现1家生产者滨州楠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的1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 不合格项目为机械强度 [3][5] - 不合格产品为NBDG-30型号多功能电热锅 功率2100W 生产日期或批号未标注 [5] 合格情况 - 57批次产品合格 包括滨州尚厨电器有限公司SCDG-30型号、山东多星电器有限公司CUFG5-21F型号、山东佳佳恋厨业有限公司JJLDG-26型号等 [5][6][7][8] - 合格产品覆盖生产、销售和网售环节 功率范围从600W到2100W不等 [5][6][7][8] 企业状态 - 21家企业未抽到 其中山东齐天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周村区宏德电器厂等13家待销产品数量不符合要求 周村双旭电器厂等2家停产 淄博好姊妹厨业有限公司暂时停产 聊城悦信购物广场有限公司等2家不再销售抽查产品 周村锅大姐电器经营所售产品不支持配送 [8][9]
家电行业竞争格局生变:美的稳增,小米崛起,格力承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7:1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家电行业长期由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巨头主导,技术门槛、渠道覆盖和品牌知名度构成传统壁垒 [1]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面临数字化转型和线上渠道变革冲击,小米集团凭借互联网基因和智能生态模式成功切入市场,冲击原有格局 [1] - 2025年上半年家电零售总额达4537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空调零售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 [2] 美的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 [2]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超430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亿元,同比增长14.4%,位居行业首位 [2] - 多元化业务规模已突破千亿元,重点布局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等ToB领域,聚焦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 [3] 小米集团业务突破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710.51亿元,同比增长50.7%,创历史新高,智能大家电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3] - 第二季度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冰箱出货量79万台同比增长超25%,洗衣机出货量6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3] - IoT业务毛利润168.76亿元首次超越智能手机业务(115.02亿元),成为集团利润首要贡献来源 [3] 格力电器业绩承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4] - 二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2.11%,净利润同比下降10.07%,出现明显下滑 [4] - 占营收近八成的消费电器业务(空调为主)出现5.09%负增长,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增长17.13%但占比有限 [4] 空调市场竞争态势 - 7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19.98%第一、格力16.41%第二、小米13.50%第三,小米与格力差距约3个百分点 [7] - 前7个月线上空调销售额市占率美的提升2.18%,小米提升3.87%,格力下降0.01% [8] - 线上空调销售均价格力3430元、美的2903元、小米2452元,格力均价较小米高近40% [8] 小米竞争策略与短板 - 采用"硬件获客,生态盈利"模式,以接近成本价销售家电快速获取用户 [8] - 线下渠道薄弱,前7个月线下空调市占率仅0.25%,远低于美的29.63%和格力30.21% [9] - 多采用代工模式,在核心制造技术与工艺积淀方面与传统企业存在差距,正建设智能家电工厂提升自研能力 [10] 海外业务发展对比 - 2019-2024年美的海外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7.68%,海尔8.90%,格力6.26% [11] - 2025年上半年美的海外营收1072亿元同比增长17.7%,自有品牌占比超45%,全球化产能布局成效显著 [12] - 格力上半年海外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自主品牌占比约70%,但海外业务营收占比不足20% [12] 战略发展方向 - 企业需构建本地化研发创新体系,实施双品牌战略,同步布局智能家居生态抢占智慧产业高地 [13] - 小米明确2030年进入大家电头部品牌目标,空调业务力争中国市场前二 [1] - 传统企业加速向高端技术领域拓展,美的重点布局医疗和机器人板块 [3]
家电智能重构,电竞沉浸空间升级|世研消费指数品牌榜Vol.68
36氪· 2025-09-11 15:14
品牌热度排名 - 格力以1.81综合热度指数位列榜单首位 [1][2] - 海尔以1.80综合热度指数排名第二 [1][2] - 石头科技以1.65综合热度指数排名第三且排名上升6位 [1][2] - 统帅和雷马为新上榜品牌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九 [2] - 飞利浦热度指数1.05且排名下降7位 [2] 清洁家电技术突破 - 石头科技通过可拆卸模块化设计解决滚刷缠绕问题降低维护成本618期间成交激增 [3] - 科沃斯T80 Pro搭载双机械臂延伸清洁半径并结合智能污渍识别满足养宠家庭除毛需求 [3] - 云鲸逍遥AI活水履带扫地机器人通过自动换水套件实现装机即零干预 [3] - 追觅洗地机通过声波振动拖布技术提升拖地频率并下放至千元机型打开下沉市场 [3] - 清洁家电阵营依托自研环境感知系统提升清洁覆盖率并缩短响应时间实现从被动清洁到主动决策的智能跃迁 [3] 显示技术革新与普及 - TCL华星蝶翼星曜屏电视采用超高刷新率7000:1对比度和Mini LED背光技术消除画面拖影解决电竞玩家操作延迟痛点 [3] - 雷鸟将85英寸巨幕价格下探至6000元档并通过零贴墙安装技术压缩机身距墙间隙至1cm适配小户型618销量同比翻倍 [4] - TCL将QD-Mini LED控光分区技术下放至中端机型雷鸟实现MEMC运动补偿全系标配提升低端产品流畅度 [4] - 显示技术通过民主化实现沉浸体验从极客专属向全民客厅进化重塑大屏家庭娱乐核心战略地位 [4] 榜单监测范围 - 指数报告覆盖3C数码家用电器汽车消费等12大行业 [5] - 系列榜单包括品牌消费热门指数榜和行业消费热力指数榜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