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6:34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 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 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份。中国气象 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些问题,在 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 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张人禾。资料图 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 ...
21专访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3:21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份。中国气象 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些问题,在 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 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张人禾。资料图 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气候变暖。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张人禾:这类观点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从长期历史角度看,地球历史上确实有很多时期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甚至有时增温会超前于二氧 ...
专访张人禾:1.5℃温控下,气候变化重塑行业格局|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1: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 份。中国气象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 些问题,在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 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 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 的准确性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 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受访者供图)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气候变暖。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张人禾:这类观点长 ...
深走访·提质效丨借资本市场加速创新 美的集团构筑全球发展版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8:58
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1993年作为中国首家乡镇企业于深交所上市 最初主营电风扇和空调业务[3] - 2013年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完成整体上市 成为从单一品类制造商向多元产业集团跨越的分水岭[3] - 自2013年整体上市至2023年十年间 营业总收入增长2倍 净利润增长3倍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超4.5倍[4] 并购战略与产业布局 - 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生态重构:1998年收购东芝万家乐压缩机业务实现垂直整合 2017年收购库卡集团切入机器人自动化领域[4] - 近年并购步伐加快 收购标的包括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等A股公司 以及瑞士Arbonia气候部门、东芝电梯中国业务等境外资产[5] - 形成"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模式 业务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多元领域[5] 研发投入与创新体系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超430亿元 其中2024年投入超160亿元 同比增幅超10%[6] - 全球研发人员超2.3万名 占非生产人员比例超50% 专利家族数位列全球第八、中国民营企业第一[6] - 建立"三个一代"研发模式与"四级研发体系" 在12个国家设立38个研发中心 形成"2+4+N"全球化研发网络[6][7] 智能制造与生产成果 - 佛山顺德基地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全自动化产线每30分钟下线一台工业机器人[2] - 拥有6座"灯塔工厂" 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二 重庆工厂成为全球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行业首座全流程AI赋能灯塔工厂[8] - 库卡智能产线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成为ToB业务重要增长极[4]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4年营业收入4071.50亿元 同比增长9.44% 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 同比增长14.29%[9] - 自2013年整体上市以来累计派现超1340亿元 累计股份回购超271亿元[9] - 2025年披露两个回购方案:15亿-30亿元和50亿-100亿元[9] 行业地位与全球布局 - 产品在9个家电品类中稳居线上线下双第一 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77位[9] -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乡镇企业发展为全球化科技集团[2][10] - 通过跨国并购和全球研发布局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成为传统制造向高科技转型的典型样本[7][10]
黑龙江省商品消费热度上升
人民网· 2025-08-05 01:50
消费增长趋势 - 黑龙江省商品消费同比增长10.4% [1] - 日用家电全品类销售同比增长95.3% [1] - 通信设备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7% [1] - 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 [1] 零售渠道表现 - 百货商店等线下综合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1] - 线上互联网零售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2.8% [1] - 线上线下消费热度同步上升 [1] 政策驱动因素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1] - 消费者对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反响热烈 [1] - 税务部门聚焦家电家居、新能源汽车等热门消费领域宣传税收政策 [1] 市场环境变化 - 自6月下旬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电风扇等产品需求量剧增 [1] - 消费者购买行为踊跃 [1]
广东传统产业谋变: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搜狐财经· 2025-08-01 02:03
传统产业在广东经济中的地位 - 传统产业占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七成 利税占六成五 从业人员占七成五 是广东经济的顶梁柱[2] - 广东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4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传统产业 产量居全国第一的160多种工业产品也主要来自传统产业[2] -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规模达2.86万亿元 服装年产量超40亿件 家电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空调等七类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 世界总需求收缩导致全球贸易总量下降 衍生出需求萎缩、价指下跌、消费降级、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等问题[5] - 企业存在不愿、不敢、不会转型的三不问题 以及缺技术基础、缺技术人才、缺转型经验、缺试错再投资能力的四缺问题[6] - 部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协同转型效果[6] 转型升级路径与政策支持 - 转型升级核心路径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打造典型场景 如飞亚达通过机器识别系统减少60%以上误判[3][7] - 广东累计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近60%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8.2% 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1.3%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8.6%[4] - 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通过立法支持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3] 创新驱动与生态构建 - 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但面临产业与创新生态不足、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问题 需打造服务传统产业升级的创新突击队[8][9] - 广东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布局 解决高质量技术供给问题[9] - 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激活传统产业中沉淀的闲置或低效资源[9] 政策与资金支持方向 - 强化政策供给 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推出创新措施 健全政策引导机制 让企业便捷获得政策红利[1][10] - 强化项目支撑 布局一批重大项目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10] - 需提高政策精准度 缩小普惠性政策与企业精准滴灌需求之间的差距 让好政策真正用得上、兑现快[9][10]
3.8%↑!广州上半年GDP超1.5万亿元,这些领域跑出“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7-31 11:37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080.9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速最快达4.3%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705.87亿元增长2.1%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01亿元增长4.4%,其中水果产量受荔枝丰收带动增长8.3%,花卉和观赏鱼产值分别增长6.3%和13.8%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汽车制造业下降5.7%但新能源车产量增长9.5% [2] -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增长1.6%和6.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1.3%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2] 服务业动态 - 1-5月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2%,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内容服务分别增长13.3%和23.3%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其中咨询与调查业增长28.4%,科技中介服务增长46% [2] - 体育业因十五运会预热增长16.7%,快递服务营业收入增长37%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增长5.9%,家具类零售额增长3.3倍,电子出版物增长1.1倍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7.1%,家用电器类增长27.6%,金银珠宝类增长16.3% [3]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4%,餐饮网络餐费收入增长10.9% [3] 投资与基建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8%,工业投资增长1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5% [3]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8.2%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 [3] 交通与金融 - 客运量1.63亿人次增长0.9%,白云机场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增长23.9% [4]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5%,制造业贷款增长4.7% [4]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22.9%,住户存款增长10.5% [4] 民生领域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10元增长3.4%,农村居民收入23568元增长5.6% [5] - 教育投资增长14.3%,体育投资增长21.2%,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增长12% [5]
抓住夏日契机升温“清凉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7-29 22:13
清凉经济市场表现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推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夜间纳凉和消暑旅游等体验型消费迭代升级 [1] - 清凉电器销量大幅提升,黑龙江、辽宁、湖北、吉林、贵州环比增幅达183%、178%、170%、164%、144% [1] - 碳酸饮料、冰淇淋等品类成交量环比增长超75%,清凉眼罩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 [1] 消费需求与供给趋势 - 消费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更注重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和创新功能,愿意支付溢价 [2] - 新技术赋能消费,即时零售和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涌现,防晒伞、瑜伽服造型防晒衣等创新产品热销 [2] - 电商平台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带货和体验场景搭建促进消费增长 [2] 产品与场景创新 - 凉席、空调服、风扇服、沙滩鞋、速干衣等产品注重质量、设计和功能升级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新品,平台商家开展即时配送服务 [3] - 上海室内滑雪场带动客流量和周边酒店预订率,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景区漂流和水上乐园提升消费体验 [3] 行业监管与规范 - 建立多元共治监管体系,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和执法协作 [4] - 严格线上销售商品质量监管,确保线上线下同标同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4] - 健全直播带货服务标准,厘清平台、电商经营者和主播责任,提升网购服务体验 [4]
广州上半年GDP增长3.8%,专家这样看地产、汽车业表现
第一财经· 2025-07-29 11:50
广州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GDP达15080.99亿元 同比增长3.8% 增速低于广东省的4.2%和全国的5.3%但高于一季度的3.0%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4亿元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3705.87亿元增长2.1% 第三产业增加值11262.78亿元增长4.3% [1] 房地产开发投资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1% 扭转负增长态势 [2] - 土地市场显著回暖 上半年出让19宗宅地成交总价195.4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4宗64.8亿元增幅显著 [2] - 新规项目成交占比提升至23% 销售金额和套数TOP20楼盘中新规项目占比均过半 [2]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 同比增长5.9% 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 [3] - 家电家具类消费增长突出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7.6% 家具类零售额增长3.3倍 [3] - 家电生产同步增长 家用电冰箱、电风扇、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3] 汽车制造业状况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 [4][5]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 较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5] - 行业投资增长19.3% 显示转型加速 [5] 新兴制造业发展 - 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增长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 [5] -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5] - 工业投资增长12.0% 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5%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0.8% [5] 服务业发展态势 - 1-5月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 较1-2月提升1.1个百分点 [6]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7% 其中互联网平台增长13.3%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增长23.2% 数字内容服务增长23.3% [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0% 其中人力资源服务增长12.4% 广告业增长21.4% 咨询与调查业增长28.4% [6] 高技术产业发展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0% [6]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 模拟芯片增长19.5% 工业机器人增长19.0% [6]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6% 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8.2% [6] 体育产业前景 - 上半年体育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6.7% 受十五运会带动 [7] - 规划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 培育全球竞争力体育企业和产业集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