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力电器(000651)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电器:公司将专注于自身的持续进步和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08:1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科技型工业集团 通过完善研发体系和高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1] - 业务覆盖空调系统及核心部件 智能装备 新能源等多个领域[1] - 持续推进多元化和全球化战略 巩固家电行业领导地位[1] 经营发展策略 - 专注于持续进步和突破 以谨慎态度应对不确定性[1] - 通过稳健经营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以坚定信心面对长期发展[1]
格力电器:公司重视产品智能化与用户体验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08:11
公司战略与产品生态 - 公司重视产品智能化与用户体验提升 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智能家居生态 [1] - 智能家居服务平台"格力+"APP已接入格力全系空调、环境电器、厨电冰洗等家电产品 [1] - 平台同时接入第三方光照、安全、娱乐等智能产品 [1] 技术功能与用户交互 - 平台支持用户通过语音交互实现设备管理和便捷控制操作 [1] - 支持房间分区管理功能实现设备控制 [1] 未来发展重点 - 公司将继续通过多元化产品矩阵与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 [1] - 持续完善智能产品生态并深化用户体验研究 [1] - 推动智能化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 [1]
35股获券商推荐 东材科技目标价涨幅超50%|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1:57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东材科技获华泰金融控股(香港)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32.43元 较最新收盘价上涨51.97% 属于塑料行业 [1][3] - 赛力斯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204.57元 涨幅37.62% 属于乘用车行业 [1][3] - 格力电器获光大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54.10元 涨幅36.96% 属于白色家电行业 [1][3] 券商推荐覆盖情况 - 9月25日共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包括三元股份、皖维高新、一心堂等公司 [3] - 荣昌生物获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89元 涨幅28.01% [3] - 通威股份获华创证券推荐评级 目标价27.84元 涨幅26.72% [3] 评级调高情况 - 人福医药获首创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4] - 三环集团获华安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4] 首次覆盖情况 - 9月25日券商共给出10次首次覆盖 包括前沿生物获开源证券买入评级(化学制药行业) [6][7] - 洁特生物获信达证券买入评级(医疗器械行业) 博威合金获中原证券增持评级(金属新材料行业) [6][7] - 博通股份获民生证券谨慎推荐评级(软件开发行业) 雷赛智能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自动化设备行业) [6][7] - 福晶科技获华西证券买入评级(光学光电子行业) 仕佳光子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通信设备行业) [7] - 美的集团获首创证券买入评级(白色家电行业) 华锐精密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通用设备行业) [7] - 广合科技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元件行业) [7]
A股家用电器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总额同比上升9.19%
新华财经· 2025-09-26 01:17
行业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家用电器行业102家企业合计营收8673.8亿元 同比增长9.19% 归母净利润701.12亿元 同比增长12.79% [1][2]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47% 较第一季度增速下滑8.12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6% 较第一季度增速下滑23.95个百分点 [1] - 行业平均毛利率24.84% 同比下滑0.92个百分点 毛利率中位数22.19% 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1][4] 头部企业表现 - 美的集团营收2523.31亿元 同比增长15.68% 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 同比增长25.04% 扣非净利润262.35亿元 同比增长30% [2] - 海尔智家营收1564.94亿元 格力电器营收976.19亿元 三家头部企业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1][2] - 同洲电子营收同比增长606.52%至5.4亿元 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03亿元 因高功率电源业务贡献90%收入 [3] 企业业绩分化 - 38家公司收入同比下滑 13家企业录得亏损 包括深康佳A和火星人 [2] - 四川长虹和科沃斯在盈利超3亿元的企业中利润增幅超60% 兆驰股份 莱克电气 石头科技利润降幅超20% [1][2] - 石头科技 三星新材 富佳股份营收增速超40% 浙江美大 亿田智能等企业收入下滑 [1][2] 毛利率表现 - 倍轻松毛利率62.63% 同比上升0.81个百分点 海洋王 飞科电器 老板电器毛利率超50% [1][4] - 九联科技 四川长虹等5家企业毛利率不足10% [4] - 美的集团毛利率同比下滑1.47个百分点 销售费率 管理费率 研发费率同比有所下降 [2]
【格力电器(000651.SZ)】股息率超7%彰显价值底蕴——动态跟踪报告(洪吉然)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5 23:06
核心观点 - 公司股东京海互联增持20.99亿元显示信心 持股比例达7.83% [4] - 当前预期股息率7.7%具备底部特征 历史超7%时段均对应估值底部 [5] - 国内线上价格竞争缓和助力份额回收 海外东南亚市场本土化加速推进 [6][7] 股东增持与股息表现 - 京海互联完成增持计划 金额达20.99亿元 增持后持股占比7.83% [4] - 按2025年预测盈利330亿元及52%分红率测算 预期股息率达7.7% [5] - 历史股息率超7%时段占比31% 分别出现在2015-2016年及2021-2022年估值底部区间 [5] 国内市场动态 - 8月线上空调品牌提价幅度对比:华凌18% 美的16% 奥克斯15% 小米12% 格力11% 海尔9% 统帅4% [6] - 线上低价空调销量占比从6月57%降至8月44% 中高端定位受益 [6] - 8月公司线上零售量同比增长21% 显著高于行业2%增速 1-8月累计零售量增长23% 均价提升1% [6] 海外市场拓展 - 东南亚自主品牌出口份额从30%提升至80% 覆盖印尼/泰国/新加坡等重点市场 [7] - 印尼市场年销量近400万台 公司成为少数能与日系品牌抗衡的中国品牌 [7] - 泰国市场年销量近200万台 9月起转为子公司本地化运营 未来试点区域销售公司 [7] - 新加坡市场对节能要求全球顶尖 为公司技术提供验证平台 [7]
智能装备亮相工博会 董明珠呼吁中国企业“卷”质量与技术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4:36
公司战略转型 - 格力电器从消费电器制造商向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制造集团转型 [4] - 公司自2013年进入工业装备领域 从最初仅有一台数控机床发展到拥有上百种智能装备产品 [6] - 坚持自主创新战略 拥有近2万人的研发团队和近14万项专利 [6] 技术研发成果 - 在伺服电机 伺服驱动器 运动控制器 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自主研发 [8] - 数控机床"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及控制"关键技术获202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 - "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荣获2025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8] 产品与应用领域 - 形成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 智能物流仓储及工业自动化四大产品领域 [8] - 工业机器人产品覆盖汽车及零部件 新能源 3C电子 船舶钢构 教育培训等领域 [2] - 技术及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 锂电 家电等行业 覆盖焊接 喷涂 码垛等十余种场景 [11] 创新解决方案 - 复杂零件自动化加工解决方案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配备自研高速精密电主轴 可替代机床加工并降低生产成本 [7] - 精密涂胶解决方案集成机器人与视觉系统 适用于电池 汽车 家电等行业密封与粘接工艺 [7] - 移动协作智能焊接工作站集成协作机器人 焊机 送丝机于移动小车 适用于大中型构件现场焊接 [7]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具备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能力 可向其他制造企业提供高品质零部件供应服务 [9] - 为多家全球龙头企业提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 [9] - 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链协同的完整布局 [9]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公司呼吁中国企业摒弃低价竞争 共同提升质量与技术 [6] - 致力于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6] - 自主研发成果将赋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1]
格力电器(000651):股息率超7%彰显价值底蕴:——格力电器(000651.SZ)动态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9-25 06: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4.10元[5][7] 核心观点 - 2025年预期股息率达7.7% 历史数据显示超7%股息率往往对应估值底部区间[2] - 国内线上价格竞争缓和 8月线上零售量同比增长21% 显著高于行业2%的增速[3] - 东南亚市场拓展加速 自主品牌出口份额从30%提升至80%[4] 股东动向 - 京海互联增持20.99亿元 持股比例达7.83%[1] 股息分析 - 按2025年盈利预测330亿元及52%分红率测算 股息率为7.7%[2] - 历史数据显示2013-2024年间股息率超7%的时间占比约31%[2] - 2015-2016年及2021-2022年高股息时期均对应公司估值底部[2] 国内市场表现 - 8月线上空调品牌提价幅度:华凌18%>美的16%>奥克斯15%>小米12%>格力11%>海尔9%>统帅4%[3] - 2100元以下空调销量占比从6月57%回落至8月44% 利好中高端定位的格力[3] - 1-8月线上零售量同比增长23% 零售价格同比增长1%[3] 海外市场拓展 - 泰国市场从代理商模式转向子公司本地化运营[4] - 印尼市场成为少数能与日系品牌正面抗衡的中国品牌[4] - 新加坡市场正式揭牌 以自主品牌全面进军[4]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30/358/382亿元[5] - 2025年预测EPS为5.90元 2027年升至6.82元[6] - 预测毛利率从2025年29.5%逐步提升至2027年31.0%[14] - ROE预计从2025年22.88%缓降至2027年20.66%[6] 估值指标 - 当前PE为7倍 预计2027年降至6倍[6] - PB从2025年1.5倍预期降至2027年1.2倍[6] - 股息率预计从2025年7.2%升至2027年8.4%[15]
董明珠霸气回怼“说话太满”:别骂我说话太满,这是自信
搜狐财经· 2025-09-24 07:32
公司战略与业务 - 公司强调不参与贴牌生产 所有产品从零部件到整机均为自主设计制造[3][7] - 公司工业核心零部件如电机 电容已获得外国企业主动采购[1] - 公司将资源集中于研发投入而非价格竞争[7] 行业竞争现状 - 家电行业存在普遍偷工减料现象 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策略误导消费者[3] - 贴牌生产模式导致工厂利润受压 进而引发产品质量下降[3] - 部分空调产品售价低至1000元 引发对产品质量的质疑[5] 质量管理主张 - 公司主张行业竞争应从价格转向质量与技术导向的"向上卷"模式[1][5] - 公司认为缺乏技术支撑的低价竞争是行业发展的无能表现[5] - 公司强调产品质量需保障长期使用可靠性 避免损害消费者利益[5] 企业领导力与影响力 - 公司高管多次公开批评行业乱象 包括贴牌生产和质量缺陷问题[3][5] - 公司高管通过直播和公开演讲持续传递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3][5][7] - 公司宣称获得消费者信任 即使面临网络质疑仍保持市场信心[7]
2025,“老登股”溃败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50
市场分化现象 - A股市场呈现严重板块分歧 估值高位科技股持续强势 而估值低位蓝筹股与白马股大幅下跌 [1] - 约70%个股股价横盘或下跌 指数表现平稳但内部结构分化剧烈 [1] - "老登股"(白酒/地产/煤炭/电力/银行/保险)普遍下跌 典型如贵州茅台年内跌幅0.11% 五粮液跌幅5.87% 海天味业跌幅10.48% [3][6] - "小登股"(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大幅上涨 胜宏科技年内涨幅696.45% 东芯股份涨幅407.03% 新易盛涨幅322.82% [3] 传统消费板块困境 - 白酒行业2023年上半年营收2397亿元 同比下滑0.9% 其中二季度受"禁酒令"影响营收同比下降5.0% [6] - 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100多家至887家 产量191.59万千升同比下降5.8% [6] - 23家白酒上市公司仅6家实现营收净利润正增长 龙头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增速降至个位数 [6] - 万得白酒指数2023年跌23% 2024年跌17% 2025年继续下跌5% [7] - 白酒板块平均股息率攀升至3.62% 处于近十年高位 [7]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AI与半导体板块受益技术爆发、国产替代、基础设施先行三大概念 被市场赋予高预期 [9] - 科技领域易形成生态垄断 类似英伟达CUDA生态的客户粘性被视为"成瘾性"商业模型 [12] - 寒武纪因争夺AI芯片制高点被资本市场充分定价 反映对未来多年发展的乐观预期 [13] - 私募投资者但斌重仓美股科技股 持英伟达1.49亿美元 并运用杠杆工具操作激进 [14] 历史周期对比 - 当前科技股牛市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相似 同属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估值扩张 [16] - 1995-2000年纳斯达克市盈率达200倍 IPO数量从年100多家升至500-700家 [16] - 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者多数未能存活 仅微软等极少数企业成长为巨头 [16] - 新能源板块曾经历类似周期 政策驱动下估值与业绩增速不匹配 最终因产能过剩陷入调整 [9] 投资策略转变 - 传统价值投资者转向科技领域 林园参与寒武纪投资与赛力斯定增(2022年投入2.59亿元) [8][9] - 但斌投资逻辑从"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转向"改变世界的公司"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赛道 [15] - 资金从白酒板块流出超千亿元 更多资金因深套无法撤离 [7]
A股“老登”持股曝光,敢不敢对号入座
第一财经· 2025-09-24 02:08
市场行情分化 - 年内A股市场呈现极端分化行情 科技成长板块大幅上涨而传统蓝筹板块逆势下跌 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14.02%[2] - SW通信板块年内涨幅高达103.44% SW电子板块涨幅达92.61% 而SW煤炭板块下跌1.82% SW食品饮料板块下跌0.78%[3] - 科技"小登股"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 传统"老登股"跟跌不跟涨 被形容为"小登股狂欢 老登股落寞"[2][3] 科技板块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SH)9月23日收涨4.66%再创新高 芯片企业寒武纪年内涨幅达105.22%[4]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年内涨幅329% 中际旭创涨幅253% 天孚通信涨幅193% 被称为"易中天"组合[4] - 科创50指数成分股表现突出 芯原股份年内涨幅292.90% 生益电子涨幅131.45% 澜起科技涨幅86.96%[6] 传统板块表现 - 白酒板块21只个股中16只年内下跌 10只跌幅超10% 贵州茅台下跌3.16%[5] - "茅指数"成分股普遍下跌 海天味业跌幅12.68% 中国人寿跌幅8.44% 格力电器跌幅6.96%[6] - 部分传统企业如海天味业、长江电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但股价仍下跌[6] 投资理念分歧 - "老登"代表价值投资流派 偏好消费、金融等成熟行业蓝筹股 注重现金流贴现与安全边际[9] - "小登"代表科技革命激进派 聚焦AI、半导体等前沿赛道 更关注技术颠覆性与增长弹性[9] - 本轮科技行情以AI、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为核心 已产生实际应用场景 不同于以往概念炒作[10] 市场资金特征 - 本轮科技股行情受"算力建设"和"AI+"政策加持 部分科技股业绩超预期支撑估值扩张[10] - 量化资金与年轻投资者偏好短期趋势 传统价值投资策略失灵 加剧板块极端分化[10] - 科技股出现局部过热情况 需警惕短期回撤风险但中长期依旧被看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