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000538)

搜索文档
全球新“灯塔工厂”名单揭晓,中国8席领跑!
中国能源报· 2025-09-17 07:06
全球灯塔工厂评选结果 - 新一批全球12家灯塔工厂中有8家是中国企业 显示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 [1] - 自2018年全球灯塔网络倡议启动以来 中国工厂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1] - 除境内6家工厂外 另有2家中国企业的境外制造基地入选 分别为联想墨西哥基地和美的泰国工厂 [3] 中国企业灯塔工厂案例 - 通威太阳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与大数据分析 在硅片切割和电池片制造环节实现精准控制 降低单位能耗与材料损耗 [2] - 伊顿电力设备(常州)部署10项工业4.0解决方案 生产效率提升26% 交货时间缩短33% 产能增加55% [2] -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工厂落地49项工业4.0应用 准时交付率提升至98.4% 交付周期压缩22% [2] - 云南白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原料溯源 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管控 [3] - 青岛海信日立通过70余项创新技术 用工效率提升63% 不良率下降57% [3] - 海尔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技术 实现大规模定制与快速交付 [3] - 联想墨西哥蒙特雷制造基地占地4万平方米 经过近20年智能制造升级获得认可 [3] - 美的泰国拉查工厂实施72个数字化和AI解决方案 订单交货时间减少43% 客户投诉减少32% [3] 灯塔工厂项目背景 - 由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合作遴选 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 [4] - 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4] - 2018年以来中国入选企业数量呈加速增长态势 [4] 行业意义 - 通威太阳能入选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智能化水平达到新高度 [1][2] - 中国企业探索为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范式 [4] - 数字化能力成为支撑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基石 [2]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特别分红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9:21
分红方案详情 - 公司实施2025年特别分红权益分派方案 以总股本1,784,262,603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19元(含税) 现金分红总金额达1,818,163,592.46元[1][4] - 分红方案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方案完全一致 且实施时间距离股东大会通过未超过两个月[2][3] - 香港市场投资者及QFII等通过深股通持有股份的股东 每10股实际派发9.1710元 境内个人投资者实行差异化税率征收[4] 执行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确定为2025年9月23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9月24日[4] - 分红对象为截至2025年9月23日深交所收市后 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5] - A股股东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9月24日通过托管证券公司直接划入资金账户[6] 税务处理机制 - 个人投资者持股1个月以内需补缴税款每10股2.038元 持股1个月至1年补缴1.019元 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4] - 证券投资基金所涉红利税对香港投资者按10%征收 内地投资者实行差异化税率[4] - 公司对限售股和流通股个人股息红利税暂不扣缴 待转让时根据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4]
云南白药:2025年特别分红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6 12:55
分红方案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19元(含税)[2]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23日[2] -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9月24日[2]
12家工厂新入选全球灯塔网络,中国占据“半壁江山”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1
灯塔工厂入选情况 -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新一批12家灯塔工厂 其中6家来自中国[1] - 中国入选企业包括伊顿电力设备 梅特勒托利多国际 通威太阳能 云南白药集团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 海尔洗涤电器和海尔制冷电器[1] 全球灯塔网络发展 - 全球灯塔网络倡议于2018年启动 目前已有201个领先生产工厂和价值链加入该网络社区[1]
云南白药(000538) - 2025年特别分红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9-16 10:00
分红信息 - 2025年特别分红以1,784,262,603股为基数,每10股派10.19元(含税)[1] - 现金分红总金额为1,818,163,592.46元[1] 扣税情况 - 深股通等特定投资者每10股派9.1710元[4] - 持股1个月(含)以内,每10股补缴税款2.0380元[4] - 持股1个月以上至1年(含),每10股补缴税款1.0190元[4] - 持股超1年,每10股无需补缴税款[4]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23日[4] -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9月24日[4] - 委托代派红利2025年9月24日划入账户[6] - 权益分派业务申请日为2025年9月16日至9月23日[7]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20:04
会议基本信息 - 现场会议于2025年9月15日9:30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白药街3686号公司总部召开 [3] - 会议采用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系统进行 [3] - 会议由第十届董事会召集 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文学主持现场会议 [4][5] 股东参与情况 - 共计1,432名股东参与表决 代表股份11.233亿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2.9582% [6] - 现场投票股东76人 代表股份9.171亿股 占比51.4014% 网络投票股东1,356人 代表股份2.062亿股 占比11.5567% [6] - 中小股东参与人数1,428人 代表股份6,145万股 占比3.4441% [8] 议案表决结果 - 议案1.00《关于变更公司2025年度审计机构(含内部控制审计)的议案》获得99.9189%高票通过 反对票占比0.0438% 弃权票占比0.0374% [8] - 中小股东对该议案赞成比例达98.5167% 反对比例0.7999% 弃权比例0.6835% [9] - 议案2.00《关于2025年特别分红方案的议案》获得99.9840%超高赞成率 反对票仅占0.0097% 弃权票占0.0063% [11] - 中小股东对分红方案赞成率达99.7075% 反对比例0.1766% 弃权比例0.1158% [11] 法律合规性 - 北京德恒(昆明)律师事务所伍志旭、杨杰群律师出具法律意见 确认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13] - 会议决议经与会董事和记录人签字确认并加盖董事会印章 [14]
云南白药(000538) - 关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9-15 11:30
会议时间 - 公司董事会2025年8月28日决议召开股东大会,8月30日刊登通知[5] - 本次股东大会于2025年9月15日9:30召开[5]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1432名,代表股份1123338901股,占股本62.9582%[7] - 现场76名代表917136445股,占51.4014%;网络1356名代表206202456股,占11.5567%[8] - 中小股东1428名,代表61451537股,占3.4441%[8] 会议结果 - 审议两项议案均通过[9] - 股东大会召集等符合规定,决议合法有效[10]
云南白药(000538)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5 11:30
投票股东情况 - 现场和网络投票股东1432人,代表股份1123338901股,占比62.9582%[8] - 现场投票股东76人,代表股份917136445股,占比51.4014%[8] - 网络投票股东1356人,代表股份206202456股,占比11.5567%[8] 中小股东投票情况 - 现场和网络投票中小股东1428人,代表股份61451537股,占比3.4441%[9] - 现场投票中小股东73人,代表股份1434932股,占比0.0804%[9] - 网络投票中小股东1355人,代表股份60016605股,占比3.3637%[9] 议案表决情况 - 变更审计机构议案同意1122427360股,占比99.9189%[12] - 2025年特别分红方案议案同意1123159181股,占比99.9840%[14] - 中小股东对变更审计机构议案同意60539996股,占比98.5167%[12] - 中小股东对2025年特别分红方案议案同意61271817股,占比99.7075%[15]
种子价格最大波动达5倍 产业规模第一的云南中药材产业如何迈向国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3:12
云南中药材产业政策与规划 - 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目标打造为第二个烟草产业并锚定千亿产业目标[1] - 提出《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做优做强十大云药等道地药材[5] -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目标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种植规模稳定1000万亩 年产量150万吨以上[5] 云南中药材资源禀赋 - 云南拥有中药资源8138种 其中药用植物7899种 占全国资源44.2%[4] - 重点药材401种占全国71.22% 人工种植药材品种145种占全国48%[4] - 规模以上种植品种30种占全国10% 大宗品种10种占全国25%[4] 产业发展挑战 - 种子种苗体系不健全 规范化种源供应不足 自繁自育比重大影响质量一致性[4] - 种植结构待优化 大宗品种产能过剩 例如云南八角产量远超全国需求[4] - 产地加工能力不足 工艺落后导致产值流失 例如云南当归缺乏精细分级和深加工[5] 价格波动特征 - 三七种子价格波动达4-5倍 区间30元/斤至170元/斤[2] - 三七种苗价格在50元/1100棵至300元/1100棵浮动[2] - 成品三七价格波动幅度25%-30% 品质差异导致15%左右价格波动[2]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中药材价格持续下滑 超60%监测品种出现跌价[3] 云南白药产业链整合 - 实施"六统一"发展战略 统一种植区划/种源研发/种植标准/产地加工/收购销售/管理体系[7] - 建立7个产地仓项目包括文山三七/屏边砂仁/巍山红花/丽江当归/双柏茯苓等[7] - 成立种业科技公司 实现十大云药创新种源全覆盖 按"一个品种+专家团队+3-5家合作伙伴"模式开展良种选育[7] - 打造数字化交易平台"数智云药" 认证种植户1.9万户 带动全省种植户22万人 累计交易额突破12亿元[8] 药食同源新机遇 - 药食同源产品日益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为中药材产业市场扩容提供新空间[1][9] - 云南白药开发当归/木香天然香精香料 茯苓/黄精化妆品原料 三七植萃液/草果饼干等健康食品[9] - 药食同源产品可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和收益 食品属于大众消费且复购率极高[9] - 药食同源正从细分市场走向大众消费领域 为品牌差异化提供机遇[10] 国际化发展进展 - 云南毗邻东南亚国家 具备共建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和RCEP优势[11] - 2024年云南中药材进口量5.84万吨 货值6.16亿元 均居全国首位[12] - 磨憨口岸2024年进口药材2008吨 货值1200余万元 品种包括鸡血藤/砂仁/土茯苓等[12] - 进口药材主要来自缅甸(广天仙子/补骨脂)/越南(鸡血藤/胖大海)/老挝(砂仁/土茯苓) 补充国内紧缺资源[12]
价格波动达5倍!产业规模第一的云南中药材产业如何迈向国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0:59
云南中药材产业政策与规划 - 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目标打造为第二个烟草产业并锚定千亿产业目标 [1] - 提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 目标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种植规模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年产量150万吨以上 [5] - 通过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持续做优做强十大云药和十大健康资源等道地药材 [5] 云南中药材资源禀赋 - 云南拥有中药资源8138种 其中药用植物7899种 占全国资源的51.56% [3] - 重点药材401种占全国71.22% 人工种植药材品种145种占全国48% 规模以上品种30种占全国10% 大宗品种10种占全国25% [3] - 云南立体气候明显 光热资源充足 土壤类型多样 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 [3] 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 三七价格波动幅度达25%~30% 种子价格波动可达4~5倍 [2]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中药材价格持续下滑 超60%监测品种出现跌价 [2] - 产业发展存在掣肘:种子端种源供应不足 种植端结构需优化 加工端产地加工能力不足导致产值流失 [4][5] 云南白药产业链布局 - 实施"六统一"发展战略 统一种植区划/种源研发/种植标准/产地加工/收购销售/管理体系 [6] - 建立7个产地仓项目 包括文山三七/屏边砂仁/巍山红花/丽江当归/双柏茯苓等 [7] - 成立种业科技公司 实现十大云药创新种源全覆盖 开展良种选育工作 [7] 数字化与创新平台 - 推出中药材一站式产地直供平台"数智云药" 认证种植户达1.9万户 带动全省种植户22万人 累计交易额突破12亿元 [7]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按GAP标准进行种植管理 对种植户公开收储即采即检 [7] 精深加工与产品创新 - 开发基于当归/木香等的天然香精香料 茯苓/黄精等功能性化妆品原料 成功孵化三七植萃液/草果饼干等创新健康食品 [8] - 云南白药以药品和健康品为第一曲线 滋补/美肤/医疗器械为第二曲线发展增量 [8] - 药食同源产品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和收益 正从细分市场走向大众消费领域 [8][9] 国际化发展与进出口 - 2024年云南中药材进口量达5.84万吨 货值6.16亿元 均居全国首位 [11] - 磨憨口岸截至6月30日进口药材2008吨 货值1200余万元 品种包括鸡血藤/砂仁/土茯苓等 [11] - 通过勐康/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 从缅甸/越南/老挝等国进口国内需求量较大的药材品种 [10][11] 市场机遇与区位优势 - 云南毗邻东南亚国家 具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RCEP政策红利和区位优势 [1][10] - 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传统医药认可度高 为企业出海提供机遇 [10] - 云南建设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地位预计进一步凸显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