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岭南(000060)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CFO薪酬PK:中金岭南2024年业绩双降 CFO潘文皓年薪高达264万远超行业平均
新浪证券· 2025-07-31 04:05
行业CFO薪酬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CFO薪酬处于较高水平,近30家上市公司CFO年薪超百万,其中8家超200万元 [2] 高薪CFO个案分析 - 华友钴业CFO王军以558.11万元年薪居行业首位 [1][2][3] - 年薪超200万元的CFO包括:天齐锂业215.19万元、中国铝业237.2万元、厦门钨业257.89万元、中金岭南264.12万元、赤峰黄金340.46万元、焦作万方411.29万元、紫金矿业445.38万元 [2][3] - 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元,比亚迪周亚琳年薪896万元 [1] 财务运营指标变化 - 华友钴业近三期年报显示运营效率持续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10.15降至2024年8.25,存货周转率从3.84降至3.05,总资产周转率从0.75降至0.47 [1] CFO学历背景特征 - 行业CFO学历以本科为主,上百名CFO中仅11名为专科学历 [3] - 年薪超200万元的8名CFO中多数为硕士学历,3名为本科学历 [3] CFO年龄分布特点 - 行业CFO年龄多在40岁以上 [4] - 鑫科材料CFO席丽娟(1993年生)以32岁成为最年轻CFO [4] - 寒锐钴业CFO韩厚坤(1987年生)以38岁成为年薪超百万CFO中最年轻者 [4]
有色金属CFO薪酬PK:鑫科材料应收账款占比持续增长周转能力趋弱 93年CFO席丽娟年龄最小
新浪证券· 2025-07-31 04:05
行业CFO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CFO薪酬处于较高水平 近30家公司CFO年薪超百万 其中8家超200万元 [2] 高薪CFO个案分析 - 华友钴业CFO王军以558.11万元年薪居行业首位 [1][2][3] - 紫金矿业CFO吴红辉年薪445.38万元 焦作万方CFO焦纪芳年薪411.29万元 赤峰黄金CFO黄学斌年薪340.46万元 [2][3] - 天齐锂业CFO邹军年薪215.19万元 中国铝业CFO葛小营年薪237.20万元 厦门钨业CFO钟炳贤年薪257.89万元 中金岭南CFO潘文皓年薪264.12万元 [2][3] 财务运营指标变化 - 华友钴业近三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 从2022年10.15降至2024年8.25 [1]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3.84降至2024年3.05 总资产周转率从2022年0.75降至2024年0.47 [1] CFO群体特征 - 行业CFO学历以本科为主 上百名CFO中仅11名为专科学历 [3] - 年薪超200万的8名CFO中多数为硕士学历 3名为本科学历 [3] - 行业CFO年龄多在40岁以上 最年轻CFO为鑫科材料席丽娟(32岁) [4] - 年薪超百万CFO中最年轻者为寒锐钴业韩厚坤(38岁) [4] 薪酬区间对比 - 有色金属行业CFO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差距显著 华友钴业558.11万元对比永杉锂业4.63万元 [1] - 行业头部CFO薪酬明显高于A股平均水平(81.48万元) [1]
再论供给侧改革:制度优势实现供给约束破局通缩困局,掘金钢铁、有色行业投资机会
东吴证券· 2025-07-16 1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可实现“供给约束”突破通缩困局,调控行业供需平衡规避经济下行风险,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通过“供给约束”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或约束产量,保护优质企业免于恶性竞争,重建供需平衡 [6] - 供给侧改革已得到验证,我国众多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当前需“供给约束”“反内卷”保护经济发展成果,避免资源浪费和内卷,保存产业升级成果 [6] - 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央国企集中度较高利于行政手段实施,“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钢价修复,盈利抬升 [6] - 工业金属存在冶炼产能出清与需求结构重构的供给侧改革 2.0,不同金属细分行业面临不同问题和机遇,“反内卷”政策对各细分行业有不同影响和发展趋势 [2] 各目录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供给约束”破局通货紧缩困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具有较强宏观调控能力,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高效担当,集中力量办大事,构建稳定政策预期环境 [13]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和根本矛盾,单纯需求刺激难救通货紧缩经济危局,如日本和欧洲案例所示 [14][15]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供给约束”是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改善供给结构,保护高质量产能,避免行业瘫痪,为需求复苏储备实力,有强大制度保障 [19] - 2016 年供给侧改革是“供给约束”的成功实战验证,PPI 止跌回升,企业扭亏为盈,避免了产能被动崩溃和资源浪费 [21] - 要发挥制度优势,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法律武器“反内卷”,约束供给侧,保护产业升级成果,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24][26]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央国企集中度较高利于行政手段实施,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钢价修复,盈利抬升 - 钢铁行业供过于求,2007 - 2024 年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长,净出口量 2024 年位于近 15 年最高水平,2021 - 2025 年螺纹钢及线材产能利用率从 70%左右下滑至 50%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28][33] - 2024 年钢铁重点企业中,央国企产量占比约 63%,民企占比约 37%,央国企 CR10 为 51%,集中度较高,预计供给侧改革 2.0 约束粗钢产量 5% - 10%,各省份指标有差异,预计螺纹价格修复至 3500 - 4000 元/吨,盈利增加 50 - 100 元/吨 [38][44][47] - 建议关注三类标的:利润反转标的如柳钢股份等;利润稳定、估值修复标的如 PE<15 倍或 PB<1 的钢铁企业;利润稳定、高股息标的如鄂尔多斯等 [51][52] 工业金属:冶炼产能出清与需求结构重构下的供给侧改革 2.0 铜冶炼 - 2018 - 2024 年我国铜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在 70 - 85%之间浮动,产能扩张速度超出产量增速,企业 TC/RC 加工费持续为负,行业亏损,2024 年行业集中在江西、山东等地,CR5 占比 52%,CR10 占比 83% [54][59][62] - 预计 2025 年铜冶炼上市公司增加产量 85 万吨,yoy + 8%,行业内卷或加剧,后续“反内卷”政策下加工费有望先恢复至 2024 年均值水平,TC 为 11.3 美元/干吨,RC 为 1.1 美分/磅 [2][67][72] - 建议关注两类标的:规模优势的头部冶炼企业估值修复标的如江西铜业等;利润稳定、高股息标的如西部矿业等 [74] 铅锌 - 铅锌冶炼产能利用率下滑,同质化低价竞争使企业盈利承压,锌新投产能加快投放,铅再生铅原材料制约产业发展 [76] - 铅锌行业“反内卷”已初见端倪,供给端结构性改革正在路上,2025 年下半年锌精矿 TC 预计回升至 4000 - 4500 元/金属吨,进口铅精矿 TC 预计回升至 - 20 美元/干吨 [91] - 建议关注豫光金铅、驰宏锌锗、西部矿业 [91] 氧化铝 - 氧化铝行业小幅过剩,产能过剩实质是产线与矿石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失衡,后续产能利用率有望下行 [94][101] - 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氧化铝价格在 2800 - 3400 元/吨区间运行,企业盈利已趋稳 [102] - 建议关注中国宏桥、中国铝业、天山铝业、南山铝业 [102] 电解铝 -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产能逼近天花板,后续增量空间接近枯竭,下游需求结构从地产主导转向绿色能源需求主导 [103][105] - “反内卷”对铝下游需求影响较小,预计 2025 年下半年电解铝价格在 20000 - 21000 元/吨区间运行,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113] - 建议关注中国宏桥、中国铝业、云铝股份 [113]
中金岭南: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付息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3 08:12
可转债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7月20日公开发行38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38亿元 [1] - 债券采用每年付息一次方式,计息起始日为发行首日,到期归还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 [1][2] - 本期为第五年付息,计息期间为2024年7月20日至2025年7月18日,票面利率1.50% [5] 付息方案 - 每10张债券(面值1000元)派发利息15元(含税) [1][5] - 个人投资者和证券投资基金按20%税率代扣所得税后实得12元/10张 [5] - QFII/RQFII享受税收优惠,实际派发15元/10张 [5][7] - 其他债券持有者需自行缴纳所得税,公司不代扣代缴 [5] 付息安排 - 付息对象为2025年7月18日深交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有人 [6] - 利息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划付至持有人指定账户 [6] - 付息债权登记日为付息日前一交易日 [2] 信用评级 - 中诚信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稳定 [5] - 维持"中金转债"信用等级AA+ [5] 税务处理 - 境外机构投资者2021年11月7日至2025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7][8] - 境内机构投资者需按企业所得税法自行申报纳税 [6][8]
中金岭南(000060) -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付息公告
2025-07-13 07:45
可转债基本信息 - 发行总额380,000万元,每张面值100元[4] - 存续日期2020年7月20日至2026年7月19日[4] - 转股日期2021年1月25日至2026年7月19日[4] 票面利率与付息 - 票面利率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0.60%、第四年1.00%、第五年1.50%、第六年2.00%[3][4] - 第五年付息,每10张利息15元(含税)[3][9] 利息派发与税收 - 个人投资者和基金每10张派发12元[9] - QFII和RQFII每10张派发15元[10] - 其他持有者每10张派发15元,自行缴税[10] 时间安排 - 债权登记日2025年7月18日[3][11] - 除息日和付息日2025年7月21日[3][11] 信用评级与委托 - 公司和“中金转债”信用等级均为AA+,展望稳定[8] - 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付息[12]
中金岭南(000060) - 000060中金岭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08:50
资源储备与勘探 - 截止2024年底,公司所属矿山保有锌713万吨、铅366万吨、铜143万吨、银6607吨、金90吨、镍9.24万吨、镓717吨、锗240吨、钨1.65万吨金属资源量 [1] - 2024年新增铅锌铜金属资源量151.45万吨、金24吨、钨(WO₃)1万吨 [1] - 2024年勘探新增铜铅锌金属资源量82.96万吨,凡口铅锌矿新探获铅锌金属资源量14.18万吨、银67吨,盘龙铅锌矿新增铅锌金属量3.2万吨,韶关万侯多金属矿普查累计探获钨(WO₃)16500吨、银403吨、铅锌4万吨、铜2433吨 [1] - 多米尼加斑岩铜矿估算资源量铜53万吨、伴生金36吨 [2] - 2024年7月竞得新兴县天堂铅锌铜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已探获铜9.43万吨、铅锌59.04万吨 [2] 生产经营 - 2024年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制定26项重点举措,位列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第283位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8.12亿元,净利润10.82亿元,同比增长57.30%;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0.72亿元,净利润2.73亿元 [3] - 2025年矿山企业计划完成精矿铅锌金属量25.17万吨(铅7.1万吨、锌18.07万吨)、铜1.2万吨、银112.28吨、金361公斤 [4] - 2025年冶炼企业计划完成铅锌铜产量92.54万吨(铅锭14.07万吨、锌锭及锌制品31.49万吨、阴极铜46.98万吨)、粗铜2000吨、电镓18吨、银锭169吨、工业硫酸196.05万吨、硫磺3.4万吨 [4] 新材料板块 - 公司通过内生创新与外延并购跻身国内高端新材料领域,子公司中金科技聚焦高性能粉体材料等领域,有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和多项专利 [5][6] - 2023年并购佛山精密切入高端复合金属材料赛道,2024年控股山东中金新材料延伸铜精深加工链条 [6] 战略规划 - 形成“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核心矿种全产业链布局、多金属协同发展 [7] - 下一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多金属国际化全产业链资源公司 [7]
金属镍概念下跌2.22%,8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08:39
金属镍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4日收盘,金属镍概念下跌2.22%,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3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8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道氏技术、飞南资源、湘潭电化等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13%、5.51%、4.63% [1][2] - 蓝晓科技、兴业银锡等少数个股上涨,涨幅均为0.42% [1][2] 资金流向 - 金属镍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3.60亿元 [2] - 道氏技术主力资金净流出2.17亿元,居板块首位 [2] - 洛阳钼业、华友钴业、湘潭电化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1.91亿元、1.86亿元、1.44亿元 [2] - 中国宝安、中伟股份、天奇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2000.23万元、811.93万元、754.98万元 [2] 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阿尔茨海默概念涨幅居首,上涨1.80% [2] - 中船系跌幅最大,下跌2.92% [2] -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相关概念跌幅均超过2% [2]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情况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2 02:51
中金转债发行上市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7月20日公开发行3,8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380,000万元 [2] - 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0年8月14日起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债券简称"中金转债",债券代码"127020.SZ" [3] - 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21年1月25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 [4] 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情况 - 初始转股价格为4.71元/股 [5] - 2021年6月18日转股价格调整为4.63元/股,因2020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金红利0.839939元 [5] - 2022年6月14日转股价格调整为4.54元/股,因2021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金红利0.947289元 [5] - 2023年6月28日转股价格调整为4.44元/股,因2022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金红利0.999999元 [6] - 2024年7月9日转股价格调整为4.38元/股,因2023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金红利0.560000元 [6] - 2025年6月26日转股价格调整为4.29元/股,因2024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金红利0.870000元 [6] 可转债转股及股份变动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中金转债因转股减少217张(票面金额21,700元),转股数量4,952股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剩余可转债30,225,303张(票面金额3,022,530,300元) [6] 其他信息 - 投资者可查阅公司于2020年7月16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全文 [7] - 咨询部门为公司证券部(董事会办公室),咨询电话0755-82839363 [7]
中金岭南(000060) - 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情况公告
2025-07-01 09:18
可转债情况 - 2020年7月20日发行38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380,000.00万元[4] - 初始转股价格4.71元/股,现转股价格4.29元/股[5][8] - 2025年Q2中金转债因转股减少217张,转股4,952股[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剩余可转债30,225,303张[8] 股份情况 - 2025年3月31日有限售股282,656股,占比0.01% [9] - 2025年Q2有限售股减少226,406股,变动后占比0.00% [9] - 2025年3月31日无限售股3,737,314,153股,占比99.99% [9] - 2025年Q2无限售股增加231,358股,变动后占比100.00% [9] - 2025年3月31日股份总数3,737,596,809股 [9] - 2025年Q2股份总数增加4,952股 [9]
中金岭南(000060) - 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的公告
2025-06-30 11: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公司参与破产重整并购山东东营方圆系企业,出资18.9亿元设中金荣晟持股平台[3] - 2024年4月公司现金出资5.04亿元收购全部境外债权人可转股债权[4] - 2024年底至2025年初出资1.49亿元收购境内部分债权人信托权益,累计持有东营润泽约55.40%信托份额[4] - 公司拟现金收购中金荣晟及中金铜业少数股权,已收购中金铜业30.8409%股权、中金荣晟26.6667%股权[4] - 2025年5月20日,公司以5.75亿元收购农银投资持有的中金荣晟16.6667%股权[5] - 2025年6月,公司多次收购中金荣晟及中金铜业股权,累计花费超18亿元[6] 数据情况 - 农银投资注册资本200亿元,工银金资注册资本270亿元[7][10] - 光曜致新出资额3.005亿元,东营润泽出资额216.734864269亿元[12] - 中金荣晟注册资本300,000万元,收购后深中岭南持股89.6667%,出资269,000万元[13][14] - 2024 - 2025年Q1,中金荣晟资产总额略降,净利润从0.68万元降至 - 0.01万元[16] - 中金铜业注册资本489,183.771283万元,收购后深中岭南持股30.8409%,出资150,868.67771762万元[17][21] - 2024 - 2025年Q1,中金铜业资产总额增至906,832.29万元,净利润降至7,721.57万元[20][22] - 2024年6月30日,中金荣晟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299,927.07万元,评估值339,844.53万元[23] - 2024年6月30日,中金铜业净资产账面值461,412.71万元,评估值554,300.40万元[24][25] 其他 - 本次收购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铜冶炼板块控制权[36] - 收购资金源于公司自有资金,不影响财务和经营能力,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