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多家银行房贷利率细则落地 新增二套房贷利率最低3.09%
新浪财经· 2025-08-29 12:13
政策调整 - 上海市六部门联合发布房地产政策优化通知 取消首套与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区分 [1] - 多家银行上海市分行同步公告调整利率定价机制 包括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平安银行 光大银行 北京银行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1] - 新申请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达3.09% 与首套房利率持平 存量二套房贷款利率可从3.45%降至3.36% [1] 利率执行标准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确定 [1] - 新规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符合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此前发布的调整要求 [1]
新增二套房贷利率最低3.09%!上海多家银行房贷利率细则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46
房贷利率政策调整 - 上海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优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住房[1] - 新增房贷利率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1][2]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规则为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以上可申请调整加点值重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2] 利率水平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较一季度下降2个基点[2] - 8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3.5%[2] - 上海二套房业主在9月1日后申请房贷最低利率有望达到3.09%与首套房利率保持一致[3] - 存量房贷利率为3.45%的二套房贷款可申请降低至3.36%[3] 政策执行要求 -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4] -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咨询服务依法合规保障借款人合同权利和消费者合法权益[4] - 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政策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4]
国企共赢ETF: 平安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1:29
基金概况 - 基金名称为平安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平安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场内简称国企共赢ETF,基金主代码159719 [1] - 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1年12月17日,基金管理人为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61,195,986.00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93,995,204.25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5360元 [1][3] - 基金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表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业绩比较基准为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收益率 [1] 财务表现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6,271,980.04元,本期利润为-19,729,568.80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1340元 [3] -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8.88%,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50%,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9,679,044.22元 [3] - 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3216元,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53.60% [3] - 过去一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5%,过去三个月为2.92%,过去六个月为-4.50%,过去一年为-0.76%,过去三年为46.38%,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为53.60% [3] 投资策略 - 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1] - 基金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控制在0.2%以内,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 [1] - 投资组合中投资于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的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16] 管理人情况 - 基金管理人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7日,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金为1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成员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基金共管理230只公募基金,公募资产管理总规模约为6600亿元人民币 [4] - 基金经理刘洁倩自2021年12月17日起任职,白圭尧自2025年5月25日起任职,李严自2024年1月11日起担任基金经理助理 [5] 投资组合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2,319,903.68元,全部为股票投资 [11] - 货币资金为748,105.98元,结算备付金为768,528.70元,存出保证金为286,447.97元 [11] - 应收股利为238,990.56元,应收清算款为67,059.08元 [11] 运作分析 - 报告期内基金的年化跟踪误差为0.98%,较好地完成了投资目标 [8] - 基金管理人认为A股市场抗风险能力相较于以往有提升,是未来慢牛的重要基础,下半年财政货币协同发力,全年经济增速实现5%可期 [9]
国开债券ETF: 平安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1:22
基金概况 - 基金名称为平安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平安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ETF,场内简称国开债券ETF,基金主代码159651 [1] - 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2年9月1日,上市日期为2022年11月16日于深圳证券交易所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9,488,448.00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008,139,154.66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6.2491元 [1][2] - 基金管理人为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投资策略与目标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5%,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3% [1] - 投资策略采用代表性分层抽样复制,投资于标的指数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成份券或选择非成份券作为替代,使债券投资组合总体特征如久期、剩余期限分布和到期收益率等与标的指数相似 [1] - 投资组合中投资于待偿期为0-3年的标的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13] 财务表现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15,116,613.31元,本期利润为2,851,224.44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2230元 [2]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2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1%,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0.21% [2]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59,279,570.56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6.2476元,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6.25% [2] - 过去一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1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1%;过去三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5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61%;过去六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2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1%;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8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10% [2] 资产配置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38,177,553.43元,全部为债券投资,其中银行间市场债券成本为933,042,925.12元,应计利息为11,418,553.43元,公允价值变动为-6,283,925.12元 [9][19] - 货币资金为38,984,803.01元,结算备付金为63,490,623.00元,其他资产为273,565.03元 [9] - 资产总计为1,040,926,544.47元,负债合计为32,787,389.81元,净资产合计为1,008,139,154.66元 [9] 管理人信息 -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7日,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深圳,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成员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基金共管理230只公募基金,公募资产管理总规模约为6600亿元人民币 [3] - 基金经理团队包括翁欣(任职日期2024年7月30日)、王郧(任职日期2024年11月21日)、白圭尧(任职日期2025年6月25日)和李严(任职日期2024年1月11日) [3][4] 运作分析 - 报告期内基金采用优化抽样复制法,通过分析标的指数成份债历史数据和市场流动性,以流动性为主要指标选取代表性国开债构建组合,跟踪标的指数久期等指标 [6] - 报告期内基金日均偏离度为0.02%,年化跟踪误差0.33%,达到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投资目标 [6] - 债券市场方面,一季度降准降息预期修正,现券收益率大幅调整,10年期国债触及1.9%,1年期国债升至1.6%上方;二季度债市受资金面扰动,收益率低波高频震荡 [7] 费用结构 - 支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15%的年费率计提,本期计提管理费1,008,427.78元 [22] - 支付基金托管人的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05%的年费率计提,本期计提托管费336,142.58元 [22]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29日跌1.03%,华夏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3.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08:48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当日下跌1.03% 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37% 深证成指上涨0.99% [1] - 板块内9只个股全线下跌 跌幅区间为0.21%至1.94% 华夏银行领跌1.94%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93亿元 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0.79亿元和13.14亿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招商银行收盘42.89元 跌幅0.21% 成交额58.97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 平安银行收盘12.05元 跌幅0.25% 成交量180.51万手 [1] - 兴业银行跌幅1.58% 浦发银行跌幅1.66% 民生银行跌幅1.92% [1] - 浙商银行收盘3.24元 跌幅0.92% 光大银行收盘3.78元 跌幅1.82% [1] 资金流向特征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出5.93亿元 占比10.06% 游资净流入3.05亿元 [2]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5.43亿元 占比24.41% 为板块最高流出比例 [2]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出3.52亿元 占比23.34% 游资净流入2.04亿元 [2] - 兴业银行主力净流出2746.18万元 但散户净流入4550.76万元 占比1.83% [2] - 浦发银行主力净流出1.28亿元 散户净流入1.75亿元 占比9.89% [2]
平安银行为民办实事,专业服务优营商、暖银发、助小微
经济日报· 2025-08-29 01:38
优化支付服务 - 公司打造逾百家配备双语标识及多语种服务人员的重点服务网点以化解外籍来华人员开户难支付烦问题 [1] - 公司推出平安口袋银行APP多语言版本并设立外语专列视频坐席含英语日语等提供双语开户服务 [1] - 公司构建账户通语言通服务通三位一体解决方案为优化跨境金融生态提供创新样本 [1] 适老化服务升级 - 公司开设绿色通道爱心窗口为老年客户提供优先办理权限并升级自助设备增设大字版界面 [2] - 公司升级平安颐年会服务体系通过举办广场舞大赛合唱团活动等形式丰富老年朋友精神文化生活 [2] - 公司创新消保宣教活动加强老年群体金融知识普及与反诈防诈教育通过警银联动护航资金安全 [2] 养老金及继承服务 - 公司累计开立养老金账户逾200万户并支持多证件开户和特殊人群便利领取 [2] - 公司深入贯彻遗产继承业务服务 [2] 小微企业支持 - 公司通过函证手续费优免小微企业简易开户等措施支持小微企业 [2] - 公司升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开户流程实现客户免填单免携带电子营业执照试点电子印章少跑路 [2] - 公司近四年持续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收银行询证函手续费累计减免逾1200万元 [2] 普惠金融战略 - 公司持续践行普惠金融使命通过深化线上化数字化布局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助企纾困 [3] - 公司以系统性思维创新性举措务实性行动提升金融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 [5]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蹚过“灰暗时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9:36
零售业务表现与趋势 - 零售资产余额同比和环比跌幅放缓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存量高风险产品基本出清 [2] - 零售金融资产占比28.2% 较去年末29.4%下降 个人贷款余额1.726万亿元 较去年末1.767万亿元下降2.3% [4] - 二季度零售贷款余额环比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 住房按揭贷款增长6.2% 信用卡 消费与经营性贷款分别同比下降9.2% 3.5%和0.9% [4] 业务结构调整 - 零售贷款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高成本向中风险中收益控成本转向 更倾向风险较低质量更优贷款类型 [4] - 主动压降高风险业务 新一贷余额从峰值1500多亿元降至100多亿元 信用卡余额由5000多亿元压降至3900多亿元 [6] - 建立千人规模自营销售队伍取代中介渠道 中风险中收益零售信贷产品市场规模数百亿元 目标每月投放50亿元至60亿元 两到三年内形成2000亿元至3000亿元安全垫资产 [7]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 较一季度再优化5个基点 [6] - 零售金融业务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率从105.4%降至96.9% 零售不良生成额同比减少近100亿元 [6][7] - 管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4.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0.4% 新增规模超千亿元 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及产品结构优化 理财 基金 保险等多元金融产品均实现正增长 [4][5] 营收与盈利能力 - 零售金融业务收入310.81亿元 占总营收44.8% 较去年同期50.7%下降5.9个百分点 [7] - 受净息差收窄与非息收入承压影响 短期内零售业务对营收和利润支撑仍显有限 [2] - 平均付息率1.79% 较去年同期下降46个基点 财务管理类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 银保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6% [8] 战略发展方向 -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时期 处于爬坡阶段 前期改革为再次起飞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 未来推动零售业务更高质量发展 做优做强基石类贷款 推动中收益贷款稳步增长 提升盈利能力 [4] - 希望未来几年将零售业务息差维持高位 在股份制银行中跻身第二或第三 保持30至40个基点息差优势 对公业务将继续及时补位 [8]
险资股票仓位激增,重仓368股,偏爱银行、运营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3:46
险资重仓股及行业分布 - 截至8月27日险资重仓持有368只个股 主要聚焦非银金融、银行、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板块 [2] - 险资合计持股554.1亿股 持股市值达1.18万亿元 其中二季度新进79股、增持124股、减持95股 [2] - 持仓市值前三行业为非银金融7962.1亿元、银行2245.7亿元、通信336.4亿元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持仓均超80亿元 [5] 重点持仓标的分析 - 中国人寿集团对中国人寿持仓市值7959.3亿元 持股比例达92.8% 中国平安持有平安银行市值1357.3亿元 持股比例57.95% [4][5] - 三大电信运营商成为布局重点 中国人寿持有中国联通31.9亿股(市值170.4亿元) 加仓中国电信2.05亿股(总持仓11亿股/市值85亿元) [4] - 神火股份最受险资青睐 4家保险机构合计持仓1.04亿股 许继电气等13只个股均有3家险资驻扎 [4] 险资配置策略及动因 - 政策引导推动入市:六部门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 并实施长周期考核体系 [6] - 资产负债匹配需求: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 险资通过增配权益资产提升长期预期回报 [6] - 估值吸引力增强:A股港股估值处于低位 高股息率提供可观长期回报 前期入市资金已获明显收益 [7] 资金配置偏好及趋势 - 股票成为险资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 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次之 [9] - 二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同比增17.39%) 股票仓位占比8.47%创近年新高 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 [9] - 银行股等高股息板块受青睐 因红利策略可补偿利息收益下滑 且银保协同有利于长周期考核 [10] 未来资金潜力 - 险资权益配置比例较政策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将带来显著资金流入 [11][12] - 投资重点遵循稳健与成长并重原则 聚焦金融、公用事业等价值蓝筹股 并布局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国家战略领域 [10]
平安理财张东:净值波动时代更要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回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8:46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预计全年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1] -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97.2% [1][2] - 风险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95.89% 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近一成 [2] 产品结构特征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 混合类产品0.77万亿元 权益类及衍生品类规模更小 [2] - 行业面临"不可能三角"挑战 需平衡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 [2][6] - 理财机构需推出更多创新型产品如固收+策略产品、养老理财产品、跨境投资产品等 [6]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平安银行上半年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超12% 代理个人保险收入增长近五成 代理个人理财收入增长16% [1] - 平安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回报超1100亿元 相当于每日为投资者赚1亿元 [5] - 旗下固收及固收+产品近3年整体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46% [5] - 构建"平台化投资模式" 提升多资产多策略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5] 产品体系创新 - 发布"安+ 心稳致远"产品品牌体系 包含现金管理类"安心"系列、绝对收益目标"安稳"系列、多资产多策略"安致"系列及长期增值目标"安远"系列 [5] - 依托集团综合金融生态提供"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独特服务价值 [5] - 专业财富管理队伍超5000人 总行专家团队及内外部顾问超400人 [5]
东兴证券晨报-20250828
东兴证券· 2025-08-28 08:2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正处于慢牛行情初期,主要受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存款搬家和政策面信心重塑推动,预计中期指数有66万亿增量资金配置空间,远期达300万亿,指数大概率创历史新高[10][11][12] - 科技板块被定位为行情核心主线,报告强调中国需要科技泡沫来刺激新动能发展,市场将呈现类似纳斯达克的结构性特征,科技指数长期跑赢综合指数[9][13] - 短期看好指数突破4000点,热点集中于大科技板块,同时关注反内卷受益的周期股和政策扶持的消费股,未来可能从结构性牛市转向均衡牛市[13]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工信部提出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目标:到2030年用户超千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规模应用,并从市场开放、应用场景等六方面提出19条举措[1]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下降7.5%,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均增长1.8%[1] - 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8.9%,较6月增速提升2.9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增40.9%,集成电路制造增176.1%,生物药品制造增36.3%[4] - 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创历史同期新高,商务部将于下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新政[3][8] - 上海、广州均推出城中村改造新政,上海强调拆除新建与整治提升结合,广州提出"留改拆"并举和"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4][5] 重点行业动向 - 江苏自贸区发布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方案,目标2030年在大分子生物药、细胞基因治疗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7] - 半导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7月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104.5%,分立器件制造增27.1%[4] - 卫星通信产业获政策支持,手机直连卫星被列为重点发展业态[1] 上市公司动态 - 平安银行半年报显示:营收693.9亿元同比降10%,净利润248.7亿元同比降3.9%,不良率1.05%环比降1bp,零售贷款不良率1.27%连续4季度下降[14][18] - 平安银行对公贷款新增1174亿元,房地产贷款占比压降至6.7%,零售端压降信用卡及消费贷401.3亿元和166.2亿元,按揭贷款新增201.1亿元[16] - 非银科技公司动态:英伟达回应美国政府分成要求可能引发诉讼,美团计划2025年底全面取消骑手超时罚款,小米推出澎湃OS 3系统,阿里巴巴发布医疗AI模型iAorta[5] 资金与市场情绪 - 央行开展3799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4%,当日有6160亿元逆回购到期[9] - 美联储官员暗示9月可能降息,为全球利率下行提供空间[10] - 报告指出银行理财收益率快速下行推动存款搬家,6-7月机构开户积极性高于个人投资者,股权风险溢价处于上升通道[6][8] 投资策略与配置建议 - 推荐12只金股包括美格智能、泡泡玛特、江丰电子、莲花控股、华鲁恒升、海螺水泥、伊利股份、中国海油、西部矿业、福昕软件、兰剑智能[3] - 建议聚焦科技主线,同时布局反内卷周期股和政策消费股,预计市场将从极端结构性行情向均衡转化[13] - 平安银行获"强烈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3.3%/0.9%/3.7%,当前股价对应0.52倍PB[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