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688322)

搜索文档
奥比中光(688322) -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6-04 09:47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9日[2] - 预计回购金额2000万元 - 4000万元[2] - 2025年4月8日审议通过,期限不超3个月[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390,622股,占总股本0.10%[2] - 累计已回购金额19,354,765.97元[2] - 2025年5月回购27,738股,占总股本0.01%[4] 价格与资金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41.63元/股 - 53.50元/股[2] - 2025年5月成交最高价53.50元/股,最低价51.45元/股[4] - 2025年5月支付资金1,465,783.00元[4]
全国机器人产业竞速:深圳领航,多城崛起
AI研究所· 2025-05-30 17:18
机器人领域赛事与技术进展 - 2025年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检验了行走、奔跑和全身协同能力 [1]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在机甲格斗擂台赛展现29自由度和强大膝关节扭矩,完成直拳、勾拳、侧踢等高难度动作 [1] - 赛事验证机器人平衡、控制和机械强度进步,但暴露实时感知和空间智能大模型缺失问题 [3] 机器人产业链全景 上游核心零部件 - 伺服系统占机器人动力驱动核心,汇川技术占国内市场份额32.5% [7] - 减速器领域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垄断 [7] - AI芯片企业寒武纪、地平线在机器人视觉识别、语音交互发挥重要作用 [8] 中游整机制造 - 工业机器人领域埃斯顿焊接机器人市占率超15%,新松机器人AGV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10] - 服务机器人领域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占率第一,石头科技洗地机器人国内市占率超30% [10] - 系统集成领域瑞松科技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线集成市占率超40% [10] 下游应用 - 工业机器人聚焦焊接、装配、检测等劳动力替代场景,特斯拉Optimus验证人形机器人在复杂产线协同潜力 [11] 深圳机器人产业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达74032家,产业链总产值2012亿元,同比增长12.58% [13] - 上游核心零部件集群显著,人形机器人硬件成本60%-70%来自深圳及周边企业 [13] - 深圳谐波减速器模组成本仅800元,远低于波士顿动力3万元采购价 [13]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专利申请20531件,授权7575件,同比增长超35% [14] - 南山区形成"机器人谷",集聚优必选、奥比中光等企业及南方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 [16] - 深圳市政府设立百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 [17] 其他城市机器人产业 北京 - 超2万家智能机器人企业,海淀、大兴、通州三区占总量37.8% [19]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Ultra"在半程马拉松夺冠 [19] 上海 - 傅利叶发布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聚焦"以人为中心"的康复场景 [20] - 智元机器人发布灵犀X2,强调构建二次开发平台生态 [20] 南京 - 埃斯顿机器人2025年Q1销量增长20%,市场份额达10.3%登顶国产榜首 [20] - 出台《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完整生态链 [21] 苏州 - 乐聚机器人"夸父"人形机器人全流程在苏州完成,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 [22] 合肥 - 科大讯飞推出机器人多模态交互套件、大模型离线交互模组等核心产品 [23] 行业挑战与前景 - 具身智能算法环境感知能力仅达GPT-2水平,多模态交互协同未成熟 [25]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10.17亿美元,2030年预计达1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56% [26]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现 “人机协作” 全自动时代需更强视觉感知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06:23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技术进展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在杭州举行 采用手动遥控方式操控机器人进行比赛 由机器人选手和真人选手共同完成 [1] - 参赛机器人配置双目深度相机和3D激光雷达 能360°感知环境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调整姿态完成高强度动作 [1] - 机器视觉是人形机器人感知环境的关键技术 国内厂商多采用3D视觉结合激光雷达方案提升环境建模与导航精度 [1] 机器视觉技术应用 - 奥比中光在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占据主导地位 [1] - 深度相机具备三维空间视觉能力 帮助机器人覆盖环境和对手动态范围 为软件算法处理提供重要基础 [1] - 机器人格斗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跟踪和决策 考验视觉系统的数据感应能力、抗干扰能力及多传感器同步融合能力 [1]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 - 目前人形机器人重大进展集中在关节灵活度和平衡运动控制方面 动作执行效果超预期 [2] - 实现全自动格斗需从被动执行升级至主动执行 视觉传感器的感知数据将成为更重要的基础 [2] - 全自动格斗需视觉系统感知环境构建地图 并感知对手位置、速度、动作意图等信息以规划决策 [2] 行业动态与公司布局 - 奥比中光是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 已将双目结构光系列产品送样适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 [2] - 12月深圳将举办首个全尺寸类人身高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机甲拳王" 机器人产业或迎来科技竞技新风潮 [2]
擂台之上 “慧眼”助力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 国产“慧眼”如何让机器人精准识敌
广州日报· 2025-05-28 19:01
机器人格斗赛事技术突破 - 宇树G1格斗比赛展现机器人稳定性与瞬间抗冲击能力超预期表现 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风向标 有望带动机器人行业新一轮行情 [1] - 比赛机器人采用力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 视觉方案等感知技术 以及谐波减速器 电机等核心传动装置 其中视觉感知技术是理解环境的核心能力 [1] - 参赛G1机器人配备双目深度相机和3D激光雷达 实现360度环境感知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调整姿态完成高强度动作 [2] 机器视觉技术路线对比 - 特斯拉Optimus采用2D摄像头视觉方案 延续车端纯视觉感知技术路线 [2] - 国内厂商主要采用3D视觉(结构光/ToF/双目)结合激光雷达方案 相比2D视觉增加深度信息 提升环境建模与导航精度 [2] - 奥比中光在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有率超70% 为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 [2][4] 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 - 当前比赛采用"手动遥控"方式 依赖"机器人选手+真人选手操控"协同配合 [3] - 人形机器人重大进展体现在关节灵活度和平衡运动控制方面 人为指令执行效果超预期 [3] - 未来全自动格斗需机器人具备自动化感知决策能力 视觉传感器感知数据将成为重要基础 [3] 行业发展趋势 - 12月深圳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机甲拳王"自由格斗赛 打造开源竞技联盟 推动跨界融合 [4] - 奥比中光已将双目结构光系列产品送样 适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 [4] - 机器人格斗竞技将加速技术迭代和场景落地 国产3D视觉感知技术 多维传感技术 精密传动技术等供应链将加速崛起 [4][5]
广东支持人工智能在游戏研发中运用,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盘中小幅回升,奥比中光-UW涨超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2:21
市场表现 - 5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小幅回调 [1]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开盘走低后回升,跌幅收窄至1.04%,成交额超1000万元 [1] - 成分股中奥比中光-UW涨超2%,道通科技、虹软科技、天准科技、石头科技等涨幅居前 [1] 行业政策 - 广东出台政策支持游戏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围绕游戏领域"卡脖子"技术研发,支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游戏研发中运用 [1] - 重点支持虚拟引擎研发、游戏大模型训练、算力效率提升、先进技术转化、数据安全保障等领域 [1] 行业分析 -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一季度营收端维持增长且增速大幅提升,市场需求逐步回暖 [2] - 费控效果显现,通过AI实现降本增效,利润端因去年低基数效应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2] - AI算力基础设施、信创等领域表现亮眼 [2] 公司动态 - 腾讯AI对广告、游戏业务有所提振,加大元宝等AI应用投入 [2] - 阿里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2] - 国内外科技巨头未来三年资本开支达3800亿元,持续加码AI [2]
奥比中光:让机器人从“看得清”到“看得懂”
证券时报· 2025-05-22 17:2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1.91亿元 同比增长10563% [2] - 归母净利润约2432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4年3D视觉传感器生产量达8884万台 同比增长171% [5] 技术实力 - 累计申请专利1868件 [2] - 完成五代深度引擎芯片 三款dToF感光芯片 两款iToF感光芯片的开发和量产 [2] - 具备结构光 iToF 双目 dToF Lidar 工业三维测量等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 [3] - 深度相机Femto Bolt被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团队用于"空间智能"研究 [3] 市场地位 - 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4] - 与超百家机器人企业达成业务合作 [2] - 为全球超1000家客户与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产品和服务 [2] 产品应用 - 工业机器人领域实现精准测距 智能避障等功能 应用于智能工厂 仓储物流等场景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和Gemini系列双目结构光深度相机达到行业领先 [4] - 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 [4] 生态合作 - 接入Mac生态 接入NVIDIA Isaac平台 [2] - 与微软 NVIDIA AMD等国际巨头建立稳定生态合作 [2] - 发布多款开发者生态套件与解决方案 [2] 产能建设 - 顺德基地2023年10月投产 [5] - 佛山顺德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 [5] - 一期已顺利投产 [5]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具身智能篇:独有“产业生态”加持 珠三角锻造全球具身智能高地
证券时报· 2025-05-22 17:27
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竞争力 - 珠三角具备全球唯一兼具机电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生态,产品迭代速度达硅谷5-10倍,成本仅为硅谷1/10-1/5 [1] -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依托电子信息制造全产业链优势加速崛起 [1] - 产业链覆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与应用,本土供应链支撑国产化率超90% [4] 产业基地与孵化成果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培育超80家硬科技公司,头部企业估值超100亿美元,整合100+供应商提供共享工厂服务 [2] - 东莞松山湖聚集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背靠22万家工业企业提供应用场景支撑 [2]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为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实现"机器人造机器人"并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 [3] 核心技术创新与突破 - 兆威机电推出全球首创指关节内置全驱动力灵巧手,集成17个主动自由度,使用寿命超10年 [6][7] - 奥比中光Gemini 330系列3D视觉相机集成至英伟达Isaac平台,覆盖0.10m-20m测量范围并抗环境干扰 [7] - 广和通定制化双目视觉模块RV-BOT实现厘米级定位,开发平台Fibot已应用于家务技能具身智能模型 [8] 应用场景与产业化进展 - 汽车制造领域成重点,优必选Walker S获车企超500台意向订单,完成分拣搬运等任务 [5] - 深圳"机器人谷"企业数字华夏推出双形态人形机器人"夏澜",2024年目标量产千台 [3] - 乐聚人形机器人国产化率超90%,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200% [4] 资本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与深圳市分别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聚焦"早小长硬"科技项目 [10] - 奥比中光拟募资21.87亿元加码AI视觉研发,兆威机电等筹划H股上市以链接全球资源 [10]
奥比中光(688322) - 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21 11:45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21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3]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139人,其中普通股股东138人,特别表决权股东1人[3] - 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数量为550,120,683,占公司表决权数量的75.5305%[3] - 公司在任董事10人、监事3人全部出席会议,董事会秘书出席,其他高管列席[4]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审议通过,普通股股东同意比例大多超99%,特别表决权股东同意比例均为100%[5][6][7][8] - 《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数137,660,892,比例99.9430%[6]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特别表决权股份同意票数82,476,281,比例100%[7] - 《关于取消公司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数137,662,966,比例99.9445%[7] - 《关于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普通股股东反对票数371,539,比例0.2697%[8] - 《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条件的议案》普通股股东弃权票数10,879,比例0.0080%[8] - 发行股票相关议案表决中,特别表决权股份同意票数为412,381,405,比例100%[9] - 多数议案中普通股同意票数约137,644,264,比例约99.9310%[9] - 议案13.07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45,064,比例99.9315%[10] - 议案13.08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45,732,比例99.9320%[10] - 议案13.11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49,064,比例99.9345%[11] - 《关于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47,062,比例99.9330%[11] - 《关于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76,592,比例99.9544%[12] - 《关于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年 - 2027年)>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81,160,比例99.9578%[13] - 《关于设立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并签署监管协议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55,462,比例99.9391%[13] - 《关于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事宜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53,662,比例99.9378%[13] - 关于《关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说明》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37,648,881,比例99.9343%;特别表决权同意票数412,381,405,比例100%[14]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3,808,307,比例98.00%[15] - 关于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3,810,207,比例98.05%[15] - 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条件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3,798,503,比例97.75%[15] - 关于发行股票的种类和面值等多项发行相关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多为3,790,905左右,比例约97.55%[15] - 关于股票上市地点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3,792,373,比例97.59%[16] - 关于本次发行前滚存未分配利润安排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3,795,705,比例97.67%[16] - 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3,823,233,比例98.38%[16] - 关于《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年 - 2027年)》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3,827,801,比例98.50%[16] - 本次股东会审议的议案1 - 22为非累积投票议案,所有议案均审议通过[17]
奥比中光(688322) - 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奥比中光2024年年度股东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5-05-21 11:33
股东会信息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决定5月21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7] - 2025年4月29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刊登《股东会通知》[7] - 本次股东会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21日10点在深圳召开,由董事长黄源浩主持[8] - 现场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21日10点,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15 - 15:00[8] - 本次股东会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召集人资格符合规定[12] - 本次股东会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表决程序符合规定[13][14][15] 参会股东情况 - 现场出席股东会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16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80,928,769股,占比45.4096%[10] - 参与网络投票的股东共123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39,286,790股,占比9.8602%[10] - 中小投资者共129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3,885,919股,占比0.9753%[10] - 出席本次股东会的股东人数共计139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220,215,559股,占比55.2698%[11] 议案表决情况 - A类股票对多项议案同意票数均为412,381,405,比例均为100.0000%[16][19][20][24][25][26][27][28] - B类股票对《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同意票数为137,678,860,比例99.9561%,反对票数16,684,比例0.0121%,弃权票数43,734,比例0.0318%[16]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同意票数3,808,307,比例98.0027%[29] - 《关于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同意票数3,810,207,比例98.0516%[29] - 《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条件的议案》同意票数3,798,503,比例97.7504%[29] - 《关于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多项子议案同意票数比例在97.5549% - 97.6784%之间[29] - 《关于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等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7.6269%,反对票数占比2.0931%,弃权票数占比0.2800%[30] - 《关于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 - 2027年)>的议案》同意票数3827801,占比98.5043%,反对票数47239,占比1.2156%,弃权票数10879,占比0.2801%[31] - 议案9、议案12 - 22为股东会特别决议事项,已获出席股东会股东及股东代理人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通过[33]
奥比中光(688322) - 关于董事辞职暨选举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2025-05-21 11:32
人员变动 - 张丁军因内部工作调整辞去非独立董事职务,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生效[1] - 张丁军当选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任期至第二届董事会届满[2] 人员信息 - 张丁军1981年出生,获西安交大硕士学位,曾任西安研华软件工程师[6] - 截至书面辞职报告递交日,张丁军间接持股;截至公告披露日,符合任职资格[1][6] 公司会议 - 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召开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