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688322)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9
东吴证券· 2025-08-19 02:03
宏观策略 - 2025年"创新牛"本质是政策引导下资本定价后产业落地的正向循环,四重"创新"带来流动性和估值的双重改善 [1] - 宏观政策通过财政货币工具锚定产业方向,资本市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价值发现,增量资金提供流动性支撑,最终产业趋势通过技术突破兑现盈利 [1] - 当前A股成交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融资余额超过2万亿创历史新高,保险资金持续增持金融股 [1] - 市场风格大概率沿着长线资金偏好的金融板块和科技产业有趋势的板块继续延伸,包括机器人、海内外算力、创新药等方向 [1]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27.21%,显著跑赢沪深300,科创板动态PE从2024年的45倍修复至2025年的65倍 [36] 海外经济 - 美国7月核心CPI环比结束连续五个月的弱于预期,但数据并未超预期,市场加码押注降息 [2] - 7月PPI在批发贸易服务推动下大超预期,反映关税的影响仍在进行之中 [2] - 预计美联储今年2次降息,分别发生在9、12月;悲观情形下今年或于10月仅降息1次 [2] - 2026年5月美联储新主席上台后,货币政策将更宽松,预计明年将分别有4、5和6次降息 [2] - 美国《大美丽法案》将让未来30年美国经济产出增长较此前基准预期高出+1.21%,2026-2028年美国GDP将分别较此前基准水平高出+1.2%、1.36%、1.51% [39] 中国出口 - 受益于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韧性,以及欧美关税不确定性下中欧贸易的改善,中国下半年出口有望继续超预期 [38] - 预计三、四季度出口增速分别录得5.9%和1.0%,全年出口增速有望录得4.6%,高出市场预期约1.6个百分点 [38] - 对东盟、非洲等地区的出口高增长由新兴市场经济体实际需求所驱动,前7个月新兴市场经济体制造业PMI整体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38] - 美欧贸易摩擦下中欧贸易关系缓和,下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仍有望保持一定韧性 [38] 固收市场 - 7月基本面数据显示内生动能依然疲弱,但债市对基本面信息显示出"脱敏"特点 [4]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1.691%上行5.4bp至1.745%,央行保持对流动性的呵护态度 [4] - 预计三季度结构性政策工具或"替代"总量型政策担纲宽松主线 [45] - 财政贴息式"降息"落地,与一揽子金融政策协同配合,从供需两端扩大消费 [45] 行业与公司 科技行业 - 瑞芯微25H1营收20.46亿元,yoy+63.85%,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0.61% [8] - 禾赛科技25Q2营收7.1亿元,同比+53.9%,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161.2% [9] - 道通科技25H1营收23.5亿元,同比+27.3%,扣非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64.1% [10] - 联想集团各项业务将持续受益于AI浪潮,AIDC、AIPC产品、个人及企业智能体将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24] 新能源与材料 - 华友钴业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67.5/82.4亿元 [11] - 中伟股份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7.2/20.2/27亿元 [16] - 东方电缆25H1营收44.3亿元,同比+9.0%,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26.6% [29] - 思源电气25H1营收84.97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46% [30] 消费与医药 - 卫龙美味25H1业绩超预期,预计2025-2027归母净利14.6/17.2/19.6亿元 [31] - 小菜园预计未来3年门店数以年化复合增速19%扩张,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0/8.78/11.19亿元 [26] - 昆药集团25H1营收33.51亿元(-11.68%),归母净利润1.98亿元(-26.88%) [17] - 网易云音乐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8.9/23.2/27.5亿元 [19] 高端制造 - 绿的谐波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产品,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3/1.44/2.10亿元 [13] - 奥比中光受益于机器人行业订单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62/15.1/22.34亿元 [20] - 北特科技25H1营收11.13亿元,同比+14.71%,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45.14% [32] - 继峰股份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21/9.84/13.38亿元 [21]
东吴证券给予奥比中光买入评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8:56
行业定位与技术本质 - 3D视觉技术本质为动态高精度测量仪器 [2] 行业发展阶段 - 2024年成为3D视觉产业爆发元年 [2] 公司竞争优势 - 硬件成本控制良好且具备先发优势 [2] - 通过算法技术构建行业护城河 [2] 市场应用前景 - 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2] - 细分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2]
奥比中光(688322):3D龙头高歌猛进,多传感器融合筑牢护城河壁垒
东吴证券· 2025-08-18 08:3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维持奥比中光-UW(688322)"买入"评级 [1]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0.62亿元(+88%)、15.10亿元(+42%)、22.34亿元(+48%)[7][90]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30/21/14倍,高于可比公司虹软科技(19.3/15.1/12.3倍)和寒武纪(23.9/15.4倍)[93] 3D视觉技术优势 - 3D视觉本质是高精度三维空间测量仪,直接获取深度信息,解决2D视觉在遮挡关系/弱光环境/空间定位等场景的缺陷 [7][15][18] - 技术路径包括结构光、ToF等,2024年后在AMR/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场景成为刚需 [7][37] - 硬件成本约300-600美元(毛利率65-80%),算法温漂补偿等软件构成核心壁垒 [63][50][58]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3D视觉市场规模从2022年18.4亿元(占机器视觉10.8%)进入爆发期 [31][3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假设10%/20%/5%替代率对应190亿美元市场空间(400美元/模组) [68][70] - 智能割草机领域:欧美渗透率达15%时对应84亿美元市场 [72][74] - AMR领域:25%替代率对应275亿美元市场 [76][80] 财务预测 - 2025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1.58亿元(+350.7%),2027年达5.09亿元 [1][92] - 生物识别业务2025-2027年收入4.4/5.8/8.2亿元(CAGR 42%),AIoT业务3.3/6.1/9.1亿元(CAGR 50%) [89][92] - 2025年毛利率提升至42.3%,研发费用率稳定在20%左右 [92]
创506个交易日新高!百元股三大特征锁定,潜力标的仅17只
证券时报· 2025-08-17 23:56
百元股市场概况 - 8月15日A股百元股数量达122只,创近506个交易日新高,占全市场比例2.25% [1][2][4] - 8月百元股日均数量超110只,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 [3] - 15只百元股最新收盘价创上市新高,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行业占比最高 [4] 百元股特征分析 - **行业分布**:电子行业36只,计算机19只,医药生物15只,机械设备10只 [7] - **板块分布**:科创板52只,创业板38只,双创及北证合计占比近八成 [7][8] - **市场关注度**:百元股年内平均获145家机构调研,外资关注度高,融资余额较去年末增30% [8][11] - **财务表现**:2023年净利润增速21.1%,2024年17.89%,机构预测2025年增速19.06% [8][11] - **热门概念**:平均涉及9个热门概念,科技龙头、半导体产业、具身智能出现频次高 [9] 潜力百元股筛选 - **筛选条件**:股价80-100元、年内30+机构调研、融资余额加仓超30%、2025年盈利且涉及热门概念 [12] - **代表公司**: - 思特威-W: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140%-180%,机构预测2025年增速119.06% [13] - 奥比中光-UW:获357家机构调研,融资余额加仓191.33%,涉及人形机器人概念 [13][14] - 传音控股:非洲智能机市占率超40%,融资余额增72.11% [13][14] - **市场表现**:长盛轴承、中大力德等4股年内涨幅超200% [13]
2025 世界机器人运动会开幕,Robotaxi加速商业化落地
国金证券· 2025-08-17 05:55
行业投资评级 - ROBO+赛道被定位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 具身智能被视为AI最强应用方向 智驾和人形机器人是核心载体[3] 核心观点 辅助驾驶领域 - 高阶智驾进入1-N渗透阶段 Robotaxi处于0-1突破期 激光雷达装机量同比激增306.9%[11] - 禾赛科技斩获丰田激光雷达定点 2026年量产搭载ATX雷达 上半年主雷达装机量重回市场第一[12][14] - 文远知行获Grab数千万美元投资 计划在东南亚规模化部署L4级Robotaxi[9] - 小马智行Q2营收同比增长75.9% 第七代Robotaxi量产超200台 测试里程突破200万公里[10] 机器人领域 - 智元机器人推出世界模型平台GE 实现视觉-动作端到端闭环 近百台A2-W落地富临精工工厂[24][26]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举办 涵盖26个竞技项目 展示群体协作与运动控制能力[16][17] - 戴盟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创触觉传感领域融资纪录 聚焦灵巧手技术[23] - 星海图发布全身智能VLA模型G0 配套开源Galaxea数据集 覆盖500小时真实场景数据[35][40] 细分领域动态 辅助驾驶供应链 - 激光雷达赛道爆发式增长 禾赛Q2交付量35.2万台 同比增幅达306.9%[11] - 传感器清洗系统需求激增 光学器件赛道关注舜宇光学、宇瞳光学等厂商[3] - 大算力芯片领域地平线占据优势 整车端推荐华为系及理想汽车等具备全要素厂商[3] 机器人产业链 本体环节 - 智元机器人建立垂直商业模式 与富临精工达成千万级合作 实现工业场景首次规模化落地[24] - 特斯拉、华为、小米等厂商因场景+供应链优势 商业逻辑最为顺畅[3] - 四足机器人"白犀"以16.33秒刷新百米速度吉尼斯纪录[19] 核心零部件 - 谐波减速器进入送样测试阶段 昊志机电已实现初步销售[33] - 灵巧手成为技术迭代最快部件 重点关注触觉传感器方案升级[3] - 英伟达推出Omniverse库和Cosmos模型 加速机器人数字孪生开发[34] 投资建议 辅助驾驶方向 - 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预计提升至15% 关注华为系整车及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44] - Robotaxi商业化拐点临近 推荐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运营厂商[3] 机器人方向 - 25H2聚焦特斯拉/智元/华为供应链 关注谐波减速器、peek材料等"门票"标的[45] - 技术迭代主线推荐灵巧手传感器、钐铁氮电机等创新方向[46]
华龙证券给予奥比中光增持评级,经营拐点已现,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成长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6 11:14
公司业务发展 - 受益于机器人智能化趋势,3D视觉传感器业务快速增长 [2] - 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有望受益于机器人放量 [2] 财务表现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 [2] 市场评级 - 华龙证券给予奥比中光增持评级,最新价为80.25元 [2]
奥比中光-UW股价小幅回落 公司回应产品未涉及汽车自动驾驶
金融界· 2025-08-14 18:2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4日收盘,奥比中光-UW股价报79.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0% [1] - 当日成交额达9.66亿元 [1] 行业与业务 - 公司属于电子元件行业,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 -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 [1] 产品应用 - 公司产品暂未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领域 [1] - 现有激光雷达产品主要服务于移动机器人避障等场景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 [1] - 近五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出3.59亿元 [1]
奥比中光:公司产品暂未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2:1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暂未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领域 [1] - 现有激光雷达产品系列主要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场景 [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工业机器人、无人叉车及商用服务机器人避障功能 [1]
地平线机器人-W尾盘涨超3% 近日地瓜机器人与奥比中光达成战略合作
智通财经· 2025-08-14 07:57
股价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尾盘涨超3% 截至发稿涨2.44%报7.54港元 成交额26.19亿港元 [1] 战略合作 - 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及地瓜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 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 合作聚焦"感知-决策-执行"链路协同进化 推动3D视觉与计算平台融合创新 [1] - 地瓜机器人CEO强调从2022年生态初探到战略携手 体现技术融合巨大潜力 [1] 技术发展 -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与产品优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与落地应用 [1] - 通过"眼脑协同"提升效率 实现"感知更准、决策更智"的技术目标 [1] - 合作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规模领先转向技术领跑 [1]
港股异动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尾盘涨超3% 近日地瓜机器人与奥比中光达成战略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7:55
股价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尾盘涨超3% 收盘涨2.44%至7.54港元 成交额26.19亿港元 [1] 战略合作 - 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及地瓜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 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 合作聚焦"感知-决策-执行"链路协同进化 推动3D视觉与计算平台融合创新 [1] - 目标实现"感知更准、决策更智" 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规模领先转向技术领跑 [1] 技术协同 - 地瓜机器人CEO强调智能化升级需"眼脑协同"高效化 技术落地顺畅化 [1] - 双方自2022年生态初探后达成战略携手 认可3D视觉与机器人计算平台融合潜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