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寒武纪(688256)
icon
搜索文档
寒武纪疑团未解,陈天石避答关键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42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9月18日寒武纪股价高开4%且涨幅一度接近5%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市场焦点 [2] 业绩说明会沟通情况 - 管理层对投资者超过80个问题仅正面回应约20个 关键问题如大客户身份和业绩可持续性未明确答复 [2] - 董事长陈天石澄清网上传播的预定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及供应链信息为不实信息 [3] - 董事会秘书未直接透露客户名称 仅表示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 [3][4] 财务表现与客户集中度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相比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7] - 近三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4.94%、92.36%和94.63% 客户集中度高 [6] - 2024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9.3亿元 占年度销售总额79.15% [7] 业务进展与战略方向 - 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优势深化与科技前沿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云端产品线场景落地取得突破 [2] - 合同负债科目从2025年第一季度末142万元增至第二季度末5.43亿元 单季度增长超过380倍 [7] - 2025年6月末存货26.9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51.64% 主要因产成品增加及云端产品线备货 [8] - 定增拟募集近40亿元资金 其中20.5亿元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 14.5亿元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 [8] 历史客户披露情况 - 仅2021年和2022年披露第一大客户 分别为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7] - 自2024年推出思元590芯片助力业绩提升 但未披露近年业绩增长背后的大客户信息 [7]
A500指数本周微涨0.02%,国联安、兴业基金领涨丨A500ETF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1:04
中证A500指数表现 - 指数最新点位5433.29点 本周微涨0.02% [2][5] - 日均成交额9126.33亿元 单日成交额环比上涨2.7% [2][5] - 周成交额45631.67亿元 [2] 成分股表现 - 涨幅前十成分股中 均胜电子以44.25%领涨 上海建工涨31.70% 三花智控涨20.72% [3] - 跌幅前十成分股中 北方稀土跌12.20% 君实生物跌9.84% 锡业股份跌9.45% [3] - 涨幅前十主要集中在电子、建筑、机械及科技板块 跌幅前十以稀土、生物科技及资源类股票为主 [3] 基金表现 - 39只中证A500基金总规模达1865.27亿元 [4][5] -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221.82亿元居首 国泰基金204.94亿元 易方达基金204.55亿元 [4][5] - 国联安基金以0.424%周涨幅居首 兴业基金涨0.416%位列第二 [5] - 多数基金实现上涨 仅少数出现小幅下跌 [4] 宏观政策影响 - 美联储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重启降息步伐 [6] - 降息短期可能引发全球权益市场震荡 因预期部分提前兑现 [6] - 中长期利好A股 人民币汇率走强提升市场吸引力 科技成长及高股息板块受益 [6]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A股及港股多以上涨为主 [6]
寒武纪半年净赚10亿却备27亿存货,高管回应:看好云端产品线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1][2]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上年同期为-6.31亿元[2] - 总资产8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34%;净资产67.55亿元,增长24.58%[2] 业务进展 - 人工智能芯片产品在科技前沿领域头部企业实现技术合作突破[2] - 云端产品线场景落地取得进展,大模型算力需求带来持续性收入预期[2] - 存货规模26.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1.63%,主要为云端产品线备货[4][5] 研发方向 - 新一代智能处理器针对NLP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及垂直类大模型训练推理场景优化[6] - 基础系统软件平台完成优化迭代,重点提升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及能效指标[6] 资产结构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15.13亿元同比增长99.04%,主要因未到期理财产品增加[5] - 应收账款1.41亿元同比下降53.72%,主要因上年应收账款按期收回[5] - 合同负债5.43亿元大幅增长,主要因预收合同款项增加[5]
百元股数量达160只,一日减少5只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0:1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平均股价为13.45元,沪指报收3820.09点,下跌0.30% [1] - 股价超过100元的个股数量为160只,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只 [1] - 股价在50元至100元的有459只,30元至50元的有765只 [1] 百元股价格与表现 - 贵州茅台为最高价股,收盘价1467.97元,平盘报收 [1] - 寒武纪和吉比特紧随其后,收盘价分别为1349.24元和549.50元 [1] - 百元股今日平均下跌0.66%,跑输沪指0.36个百分点 [1] - 57只百元股上涨,德明利和长飞光纤涨停;103只下跌,豪恩汽电和峰岹科技跌幅居前 [1] 百元股历史涨幅 - 近一个月百元股平均上涨20.92%,同期沪指上涨2.47% [2] - 开普云、豪恩汽电、长飞光纤涨幅居前,分别为183.89%、139.31%、118.75% [2] - 今年以来百元股平均涨幅94.25%,强于沪指80.28% [2] - 胜宏科技、思泉新材、浙江荣泰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为658.64%、393.67%、378.26% [2] 新晋百元股及资金动向 - 波长光电首次突破百元,收盘价108.30元,上涨14.60% [2] - 波长光电换手率53.62%,成交额26.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9亿元 [2] 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百元股数量最多,达54只,占比33.75% [2] - 医药生物行业有19只,占比11.88% [2] - 计算机行业有18只,占比11.25% [2] 板块分布 - 科创板百元股数量最多,达68只,占比42.50% [2] - 创业板有49只,主板有40只,北交所有3只 [2] 机构评级 - 泽璟制药、源杰科技、天孚通信获机构买入评级 [2] - 泽璟制药为机构首次关注 [2] 高价股列表(部分代表性个股) - 贵州茅台 1467.97元 食品饮料 [2] - 寒武纪 1349.24元 电子 [2] - 吉比特 549.50元 传媒 [2] - 茂莱光学 460.10元 电子 [2] - 中际旭创 421.50元 通信 [2] - 北方华创 402.00元 电子 [2] - 源杰科技 398.00元 电子 [2] - 百利天恒 374.91元 医药生物 [2] - 宁德时代 368.49元 电力设备 [2] - 同花顺 360.62元 计算机 [2]
科创板平均股价40.57元,9股股价超300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0:11
科创板整体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40.57元,其中股价超过100元的股票有68只,股价在50元至100元之间的有146只,股价在30元至50元之间的有146只 [1] - 科创板股票今日上涨187只,下跌394只,百元股平均下跌1.15%,其中上涨18只,下跌50只 [1] - 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416.87%,寒武纪-U、百利天恒、安集科技溢价幅度居前,分别为1995.42%、1417.85%、1384.39% [1] 个股价格与涨跌 - 寒武纪-U收盘价1349.24元,下跌5.05%,为科创板最高价股,茂莱光学、源杰科技紧随其后,收盘价分别为460.10元、398.00元 [1] - 腾景科技涨幅14.94%,德科立涨幅9.69%,开普云涨幅7.32%,表现突出;峰岹科技下跌10.58%,盛科通信-U下跌7.55%,绿的谐波下跌6.73%,跌幅居前 [1][2][3] - 百利天恒收盘价374.91元下跌1.34%,国盾量子收盘价342.10元下跌1.60%,百济神州-U收盘价310.20元下跌1.51% [2] 行业分布 - 科创板百元股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分别有31只、13只、8只股票 [1] - 电子行业代表个股包括寒武纪-U、茂莱光学、源杰科技、中微公司、海光信息等 [2][3] - 医药生物行业代表个股包括百利天恒、百济神州-U、惠泰医疗、荣昌生物等,计算机行业包括金山办公、达梦数据、开普云等 [2][3][4] 资金流向 - 科创板百元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53.13亿元,龙芯中科净流入8691.02万元,炬光科技净流入7477.53万元,中芯国际净流入7127.67万元 [2] - 海光信息、澜起科技、华丰科技净流出资金居前,但具体金额未完全披露 [2] 融资融券数据 - 百元股最新融资余额合计885.69亿元,寒武纪-U融资余额143.30亿元,中芯国际融资余额141.69亿元,海光信息融资余额83.70亿元 [2] - 最新融券余额合计4.05亿元,海光信息融券余额0.51亿元,寒武纪-U融券余额0.43亿元,中芯国际融券余额0.35亿元 [2]
37股特大单净流入资金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9:42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出357.05亿元,其中1695只个股净流入,3102只个股净流出 [1] - 沪指收盘下跌0.30% [1] 行业资金流向 - 9个申万一级行业特大单净流入,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16.19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上涨1.19% [1] - 传媒行业净流入8.11亿元位列第二,行业指数上涨0.49% [1] - 交通运输、环保等行业净流入资金居前 [1] - 22个行业特大单净流出,计算机行业净流出71.43亿元最多,电子行业净流出53.73亿元位列第二 [1] - 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资金居前 [1] 个股资金流入 - 37只个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欧菲光净流入24.12亿元居首,股价上涨6.45% [2] - 赣锋锂业净流入17.89亿元位列第二,股价涨停 [2] - 中际旭创净流入10.17亿元,立讯精密净流入8.59亿元,天通股份净流入8.19亿元 [2] - 净流入前20个股平均上涨6.72%,全线收涨,其中报喜鸟、万达电影等多股涨停 [2] - 电子行业9只个股上榜,有色金属和通信行业各4只个股上榜 [2] 个股资金流出 - 寒武纪-U特大单净流出19.59亿元最多,股价下跌5.05% [4] - 卧龙电驱净流出15.07亿元位列第二,股价跌停 [4] - 东方财富净流出13.87亿元位列第三,股价下跌1.19% [4] - 山子高科净流出12.65亿元,海光信息净流出12.44亿元 [4] - 金发科技净流出12.14亿元,股价跌停 [4]
强势股追踪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5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9:24
主力资金净流入天数排名 - 寒武纪-U连续2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排名第一 [1] - 新光光电连续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位列第二 [1] - 华菱钢铁连续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排名第三 [2] 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排名 - 寒武纪-U累计净流入34.98亿元 规模最大 [1][2] - 三安光电5日累计净流入5.34亿元 排名第二 [1][2] - 华菱钢铁8日累计净流入4.78亿元 排名第三 [2] 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比排名 - 泰慕士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比达30.76% 居首 [2] - 安联锐视净流入占比12.43% 排名第二 [2] - 中文传媒净流入占比10.20% 排名第三 [3] 累计涨幅表现 - 泰慕士近5日上涨61.05% 涨幅最高 [1][2] - 新相微累计上涨58.18% 涨幅第二 [2] - 寒武纪-U累计上涨44.46% 涨幅第三 [2] 行业分布特征 - 半导体行业寒武纪-U、三安光电、新相微均获大幅资金流入 [1][2] - 高端制造领域新光光电、柏楚电子、京仪装备获资金关注 [2][3] - 传统制造业华菱钢铁、首钢股份、武进不锈呈现资金流入 [2][3]
圆桌对话:国产替代下半场: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条渗透的路径与挑战|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19 08:31
大会背景 -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于9月10日在厦门举办 主题为"精耕时代 潮涌嘉禾" 聚焦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先进制造 新能源 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探讨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 [1] 投资机构介绍 - 龙鼎投资深耕半导体全产业链 延伸至新能源 汽车电子和工业软件 注重产业协同 近期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以强化产融双轨驱动能力 [5] - 华映资本成立于2008年 管理规模约120亿人民币 投资方向包括科技和消费升级 [5] - 顺创产投为北京市顺义区全资国企 成立于2023年 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 航空航天 医药健康 第三代半导体 智能装备五大主导产业 要求项目在顺义区落地 [6] - 合创资本专注早期硬科技投资 自2012年起聚焦电子信息和生物信息 每年投资10-20多个标的 2024年已投超10个项目 注重经济周期 金融周期 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的影响 [6] - 盛宇投资专注硬科技投资20多年 深耕半导体 机器人 商业航天和创新医疗器械 采用"重度垂直"打法 以产业链视角筛选项目并推动产业整合 [7] 国产替代进展 - 新凯来突破7纳米以下高端半导体设备 实现百分百国产供应链 成为半导体国产替代代表性案例 [8] - 寒武纪代表国产算力卡进展 具备50-500亿参数模型推理能力 但能效比仍待提升 例如H100一度电完成的任务 寒武纪需1.5-2度电 [9] - 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 企业优先针对增量市场设计新产品 后续才替代存量市场外国竞品 通信和存储领域差距较大 尤其是通信协议层和物理层技术 [12] - 中国半导体国产化率从2018年10%提升至2024年24% 预计2025年达26% 存储行业DRAM替代率从2018年0%升至2024年18% 预计2025年达23%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018年4%升至2024年13% 预计2025年突破20% CPU替代率从2018年0%升至2024年10% [14] - AI算力芯片有华为昇腾 海光 寒武纪等产品 但高速数据传输芯片如高带宽智能网卡尚未规模化量产 [15] 投资策略与方法 - 科技投资需跨学科学习能力 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例如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助力理解大模型能力边界 同时需批判性请教专家并培养系统思维能力 [16][17] - 华映资本采用开放式策略 部分投资聚焦增量市场 高壁垒且竞品不超过6-8家的头部前三企业 另一类布局竞争广泛的大市场如机器人和低空经济 [18][19] - 政府背景投资机构需平衡国家战略与财务回报 通过政策赋能和场景支持为基金提供压舱石项目 确保整体收益 [20][21][22] - 早期科技投资注重投后服务 包括找钱 找人和找市场 同时需保持耐心资本心态 尊重投资人对资金回流的期望 [25][26]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半导体国产化面临中等技术陷阱挑战 中低端产品内卷 高端技术未突破 例如FCBGA基板因ABF胶膜依赖日本进口而替代率低 [29] - 生态壁垒包括可见的接口协议 软件协同和不可见的客户可靠性要求 需通过产业链梳理和上下游串联打造新生态 [30] - 企业需具备技术迭代能力和商业化意识 避免同质化价格竞争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32] - AI在医疗领域应用存在模型和数据挑战 AI for science模型未收敛 多模态架构个性化差异大 中国在基础研究和数据质量上仍有差距 [23][24] - 中国CXO公司占全球近三分之一业务能力 为AI医药研发提供潜在优势 [25] 出海发展建议 - 企业需苦练内功 打造差异化产品力 出海避免以价格为主要竞争力 [33] - 打破行业和学科壁垒 实现材料 电子与软件融合 深入洞察终端用户需求以定义全球竞争力产品 [33] - 聚焦核心优势产品 集中资源在产业链中获取更深更牢固位置 [33] - 国际化企业可分为三类:A类遵守国际规则但缺乏创新主导权 B类在国际框架下坚持创新且不做敏感项目 最具出海机会 C类专注国内敏感市场 国际化难度较高 [34]
再看“寒王”:寒武纪业绩说明会说明了什么?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08:28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寒武纪9月18日盘中股价达1420.99元/股,一度超越贵州茅台(1467.96元/股),但收盘仍低于茅台 [2] - 高盛将公司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104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8] - 公司成为A股稀缺的云端AI芯片标的,受资本青睐因国产替代预期及业务稀缺性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 [4]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3.55亿元,Q2增至6.83亿元 [5] - 合同负债从Q1末142万元增至Q2末5.43亿元,单季增长超380倍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近四年未发布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迭代产品(当前主力为2022年思元370系列) [10] - 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仍在研发中,未公布具体时间表 [2][10] - 定增计划投入20.5亿元建设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含交换芯片研发 [23]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AI加速器市场份额:华为海思23%,寒武纪1% [11] - 2024年AI芯片出货量:华为昇腾64万片,百度昆仑芯6.9万片,寒武纪2.6万片 [11] - 中国移动51亿元AI服务器集采项目中,寒武纪未直接中标,华为CANN生态和类CUDA生态主导 [12][14][15] 业务战略与客户结构 - 业务高度聚焦云端产品线,边缘计算芯片研发因成本问题暂缓 [20] - 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自2024年未承接新项目,因回款周期长 [20] - 2024年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79.15%,2025年Q1升至96.48% [21] 软件生态建设 - 定增计划投入14.5亿元建设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意图构建自主生态 [19][23] - 华为宣布将CANN编译器、Mind套件及openPangu大模型开源,采取开放生态策略 [19] - 公司已建立开放开发者社区,提供在线课程和开发文档 [27] 行业环境与机遇 - 2024年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19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552亿美元 [6] - 美国对高端AI芯片出口管制推动国产替代需求,为国内厂商提供战略窗口期 [7][27] - 国内AI芯片市场形成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寒武纪三足鼎立格局 [8]
寒武纪股价跌5.02%,诺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9万股浮亏损失135.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4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下跌5.02%至1349.65元/股 成交额达150.73亿元 换手率2.61% 总市值5646.26亿元 [1] - 诺德研发创新100基金当日持仓浮亏约135.37万元 [2] 公司业务构成 - 云端产品线贡献99.62%主营业务收入 边缘产品线占0.05% IP授权及软件业务占比0.00% [1] - 公司专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与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诺德研发创新100基金二季度持有1.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27% 位列第六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3.49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41.42% 近一年收益率77.3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潘永昌任职6年27天 管理规模3.4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