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微医学(688029)

搜索文档
南微医学收盘上涨4.04%,滚动市盈率20.50倍,总市值116.9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6 12:50
股价与估值表现 - 5月6日收盘价62.27元,单日上涨4.04%,滚动市盈率20.50倍创20天内新低,总市值116.97亿元 [1] - 公司市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8.90倍及行业中值36.41倍,在行业内排名第49位 [1][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17家机构持仓,包括11家基金、4家其他机构及2家社保,合计持股1.06亿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达70.17亿元,占公司总市值约60%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12.75% [2] - 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2.18%,销售毛利率保持65.69%高位 [2] 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产品涵盖内镜诊疗器械、微波消融设备及一次性内镜三大领域 [1] - 内镜诊疗器械形成六大类60多种产品系列,是国内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产品线完善的龙头企业 [1] - 微波消融产品线包括消融仪和消融针系列,具有明显规模优势且实现国际化布局 [1] 同业估值对比 - 公司市净率2.93倍,低于行业平均4.53倍但高于行业中值2.40倍 [2] - 总市值116.97亿元高于行业平均103.78亿元,显著高于行业中值46.92亿元 [2]
南微医学:拟以30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股份
快讯· 2025-05-06 12:40
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资金回购股份 [1] - 回购价格上限为96.54元/股 [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 [1] 资金与实施 -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或专项贷款 [1]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 [1] 股份处置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股份需在实施结果公告后三年内转让 [1] - 未转让股份三年后将依法注销 [1] 信息披露 - 公司将根据回购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南微医学(688029):24年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收入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5-06 08:3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13.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12.8%,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分季度收入表现:24Q1 6.2亿元(+12.7%)、24Q2 7.1亿元(+20%)、24Q3 6.8亿元(+13.4%)、24Q4 7.4亿元(+11.5%) [1] - 2024年毛利率达67.7%,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海外高价产品占比提升和自动化生产改进 [1] 区域市场发展 - 国内市场销售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1% [2] - 国际市场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0.4% [2] - 公司设立欧洲区域总部,优化管理欧洲各营销子公司及非洲、中东地区业务资源,欧洲区域业绩显著提升 [2] - 加强美洲地区团队建设,细化营销区域,优化营销战略,美国自有品牌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2] 产品研发创新 - 胰腺囊肿引流支架获得国产品牌第一张注册证 [3] - 子公司康友医疗TTS微波消融产品完成FDA、MDR注册 [3] - 射频消融系统甲状腺和肝适应症取得国内注册证 [3] - 持续推广EDAT(内镜直视下阑尾炎治疗术)创新术式,受到各级医院欢迎 [3] - 新一代胆道镜和支气管镜、缝合夹、热穿刺支架、新一代EUS/EBUS针、创新缝合器等创新项目已立项 [3] 行业环境 - 全球面临大国博弈、地区冲突和多重挑战 [2] - 国内医改持续深化,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2] - 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更多企业加入竞争,价格持续走低 [2]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亿元、8.6亿元、10.5亿元 [3] - 公司作为内镜诊疗创新器械龙头,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 [3] - 内镜设备耗材化趋势初现,聚焦一次性内镜技术夯实第二增长曲线 [3]
南微医学:24年海外亮眼,1Q25业绩稳定增长-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0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81.80 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55 亿、5.53 亿、5.44 亿元,同比+14.3%、+13.9%、+17.5%;1Q25 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9 亿、1.61 亿、1.61 亿元,同比+12.8%、+12.2%、+14.2%,24 年业绩符合业绩快报,1Q25 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看好后续集采影响消化后业绩增长提速 [1] - 根据 1Q25 业绩,考虑集采影响,下调内镜耗材类产品收入增速及毛利率预期,上调代理经销业务收入预期,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6.7 亿、7.8 亿、9.1 亿元,同比+20.8%、+17.5%、+15.8%,对应 EPS 3.56 元、4.18 元、4.84 元,给予 25 年 23x PE 估值,目标价 81.80 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情况 - 2024 年国内受集采影响,GI 产品线增长受阻,国内收入 13.82 亿元,同比+2.1%,毛利率达 68.7%,同比+3.2pct;海外市场业绩亮眼,海外收入 13.59 亿元,同比+30.4%,毛利率 66.8%,同比+3.3pct,海外营收接近总收入 50%,利润贡献近 40%,亚太区收入 14.38 亿元,同比+5.5%,美洲区收入 5.82 亿元,同比+23.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收入 4.79 亿元,同比+37.1% [2] - 2024 年内镜耗材类、肿瘤介入类、可视化类收入分别为 23.28 亿、2.18 亿、0.35 亿元,分别同比+13.5%、+19.1%、 - 46.2%,24 年部分产品国内销售受集采影响,一次性胆道镜终端销量稳步上升 [3]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3.46%、13.39%、6.33%、 - 1.80%,同比 - 0.29、 - 0.25、+0.07、+1.42pct;1Q25 分别为 21.33%、13.93%、5.44%、 - 4.51%,同比 - 0.35、+0.63、+0.46、 - 4.03pct,持续拓展市场布局加强销售费用投入致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2024 年/1Q25 毛利率为 67.65%/65.69%,同比+3.15、 - 2.62pct,1Q25 毛利率下滑因部分产品集采后毛利率下降 [4] 估值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PE 为 23x,报告给予公司 25 年 23x PE 估值 [5] 盈利预测 - 预测 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3.12 亿、39.25 亿、45.81 亿元,同比+20.18%、+18.53%、+16.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8 亿、7.85 亿、9.09 亿元,同比+20.77%、+17.49%、+15.78%;EPS 分别为 3.56 元、4.18 元、4.84 元 [7][20]
27.55亿元!南微医学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29 09:55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27.55亿元(同比+14.26%),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13.85%),扣非归母净利润5.44亿元(同比+17.48%)[2] - 2024Q4单季度收入7.43亿元(同比+11.54%),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2.75%),扣非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14.67%)[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6.99亿元(同比+12.75%),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12.18%),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14.20%)[4] 主营业务拆分 - 分产品:内镜耗材类收入23.28亿元(同比+13.50%),肿瘤介入类收入2.18亿元(同比+19.14%),可视化类收入0.36亿元(同比-46.21%),其他类收入1.60亿元(同比+67.41%)[6] - 分地区:内销收入13.82亿元(同比+2.10%),外销收入13.59亿元(同比+30.44%),海外营收占比近50%,利润贡献达40%[6] - 区域表现:亚太区域营收14.38亿元(同比+5.5%),美洲区域营收5.82亿元(同比+23.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营收4.79亿元(同比+37.1%),康友医疗营收2.55亿元(同比+19.6%)[6] 公司业务与产品优势 - 内镜诊疗器械:覆盖六大类60多种产品,应用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诊疗,国内市占率领先[7][8] - 肿瘤消融设备:子公司康友医疗的微波消融治疗仪及针为肝癌治疗主流方案[8] - OCT产品:内镜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EOCT)获美国FDA批准,进入中国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8] - 技术创新:125I放射粒子支架技术为世界首创,超声内镜引导下吻合支架为中国首创[8] - 质量认证:通过ISO 9001、ISO 13485等国际认证,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8] 行业动态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主办方为心未来、思宇MedTech[9] - 思宇MedTech旗下多个医疗科技内容号覆盖全球最新动态,提供商务合作与研究报告服务[10]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2025-04-28 16:09
募资情况 - 公司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3334万股,每股52.45元,募资总额174,868.30万元,净额159,277.66万元[1]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计划投入89,434.01万元,含生产基地等[4] 研发中心进展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内外研发及实验中心累计投入16,053.91万元,预计节余5,307.53万元[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投入16,909.32万元,预计节余4,465.78万元[8] 资金安排 - 公司拟将节余募集资金4,465.7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 - 监事会、保荐机构对此无异议[12][13]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4-28 16:09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无重大缺陷[4][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收占比均为100%[8] - 2024年度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无重大、重要缺陷[18] 未来展望 - 2025年优化内控,规范执行,强化监督检查与培训[18] 其他新策略 - 重点关注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高风险领域[10]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2025-04-28 16:09
套期保值业务安排 - 开展业务资金额度折合不超5500万美元,含子公司500万美元[2][5] - 额度不超年度外汇收款和现有美元存款之和的50%[2][5] - 额度有效期为2025年6月30日至2026年6月29日[2][5] 业务流程与管理 - 财务部择机选业务报董事长批准,严格执行操作和授权体系[9] - 优化管控和风控措施,关注市场信息并提交报告[9] 业务审议与风险 - 2025年4月28日会议审议通过开展业务议案[2] - 套期保值业务存在市场、操作、银行违约风险[7] - 监事会同意根据实际经营开展业务[11]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
2025-04-28 16:09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对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履行监督职责情 况报告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聘请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公证天业")作为公司 2024 年度财务报告审计 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有企业、上市 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及公司《董事会审计委 员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现将公司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 年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一)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00078269333C 人员信息:首席合伙人为张彩斌先生。截至 2024 年末,公证天业合伙人数 量 59 人,注册会计师人数 349 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 人数 168 人。 公证天业 2024 年度经审计的收入总额 30,857.26 万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 26,545.80 万 ...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5-04-28 16:09
业绩数据 - 公司总资产47.80,营业收入27.55[30] - 纳税总额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30] - 基本每股收益14.26%,营收同比增长2.95% [3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3.85%,年度分红2.81[30] - 全年研发投入1.74,拥有研发人员435人[31] - 研发人员比例17.65%[31] 用户数据 - 全年开展130余场内镜实操培训,覆盖国内外2000多名基层医生[20] - 联合国际知名学者举办手术直播与技术交流50余场,吸引全球数千名医护参与[20] - 举办10多场次甲状腺微波消融标准化培训,培训200多名医生[72] - 报告期内组织10多场次甲状腺、乳腺手术国际观摩和交流活动[72] - 妇科微波消融领域组织国际培训和交流20余场次[72] - 动物实验培训中心开展130多场实操训练,覆盖近两千名中青年医师[151] - 全年举办近百场消化内镜实战训练营,覆盖全国近千家医院、2000余名医生[157] 未来展望 - 完善ESG治理架构,实现董事会ESG专项小组100%履职覆盖[48] - 2025年实现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率80%[48] - 单位产值能耗年均降低5%[4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聚焦消化内镜诊疗等技术平台,催生多项专利及器械研发[140] - 新引进国内项目127个,在研项目302个;新引进海外项目22个,在研项目37个[145] - “*****消化内镜治疗体系的创建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设立欧洲区域总部,优化管理欧洲各营销子公司及非洲、中东等地区业务资源[53] - 2024年美国自有品牌销售持续保持较快增长[53] - 2024年设立澳大利亚代表处,促进澳洲区域业务发展[53] - 2024年泰国制造中心完成选址签约[55] - 2024年9月启动购买Creo Medical S.L.U. 51%股权事宜,2025年2月完成股权交割程序[56]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以核心产品为试点开展碳足迹核查,构建碳排放基准数据库[19] - 持续完善ESG治理体系,董事会ESG专项小组全面履职[21] - 2024年度按流程进行重要性议题的识别与评估,形成26项核心实质性议题[38] -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倾听并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以提升ESG管理水平[34] - 完成核心产品组装的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实现[176] - 建立全生命周期供应商管理、风险防控机制、绿色采购政策以及ESG供应链整合体系[179] - 建立采购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原材料安全性与稳定性[183] - 实施覆盖引入、考核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闭环供应商管理[189] - 积极推行绿色采购政策,部分供应商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94] - 严格执行公平透明采购程序,避免单一来源依赖[196] - 推动供应商ESG能力提升,包装材料供应商需通过ESG相关认证[198] 其他数据 - 产品出口至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31] - 产品合格率100%,产品召回事件0次[31] - 温室气体排放物强度23.48,废气排放强度1.95吨/百万元营收[31] - 废水排放强度11.07吨/百万元营收,危险废物排放强度0.025吨/百万元营收[31] - 三废排放100%达标,环境事故0记录[31] - 海外员工总数约300人[75] - 2024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换证审核[89] - 2024年环保治理投入时间8660小时[90] - 2024年环保投入金额131万元[90] - 2024年环保培训人次114人[90] - 报告期内编制、修订69项EHS程序文件[92] - 2024年电力消耗1120万千瓦时,2023年为1060万千瓦时,2022年为840万千瓦时[117] - 2024年汽油消耗9.8吨,2023年为14.2吨,2022年为12.9吨[117] - 2024年天然气消耗14577立方米[117] - 2024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为2367.2吨标准煤,2023年为1466.6吨,2022年为1182.38吨[117] - 2024年综合能源消耗强度为0.86吨标煤/百万元营收,2023年为0.16,2022年为0.6[117] - 2024年范围一碳排放401.5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为8834.58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三为55450.73吨二氧化碳当量[123] - 2024年用水量为60867吨,2023年为99024吨,2022年为63824吨[125] - 2024年用水强度为25.25吨/百万营收,2023年为32.23,2022年为35.94[125] - 一般废弃物产生总量246吨,排放强度0.089吨/百万元营收;危险废弃物产生总量56吨,排放强度0.025吨/百万元营收;废气排放总量0.537吨,排放强度1.95吨/百万元营收;废水排放总量30.494吨,排放强度11.07吨/百万元营收[126] - 2024年对30多位主管级人员进行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同期完成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度的编制与签发[128] - 2024年研发投入1.74亿元,较上一年增加2300万元,研发投入金额占总营收比例为6.27%,上一年为6.25%[134] - 2024年研发人员达439人,比上一年增加12人,研发人员比例为17.8%,上一年为17.76%[134][136] - 报告期内创新奖励人数159人,奖励奖金294万元[138] - 截止2024年底,参与标准法规/指导原则的制定、修订工作共25个,其中已发布7个,制修订过程中18个[148,149] - 2024年度累计完成28项核心流程优化[168] - 截至2024年年底,共1336个产品获批/获证,其中境内产品96个,境外产品1240个[170] - 2024年国内获批/获证产品96个,2023年为97个;海外获批/获证产品1240个,2023年为1024个[171] - 2024年欧盟获批/获证产品82个,2023年为67个;日本获批/获证产品33个,2023年为29个;巴西获批/获证产品73个[171] - 2024年其他国家和地区获批/获证产品980个,2023年为795个[171] - 报告期内产品召回率为0%,产品合格率为100%[174,175] - 关键零部件除少量进口件外100%实现至少“双供方供应”[182] - 报告期内供应链中断事件0发生[187] - 2024年供应商来料检验合格率提升4%[191] - 报告期内合格供应商签署不含邻苯双酚A等有害有毒物质声明的覆盖率为10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