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出海

搜索文档
出海新变量|医疗器械“卷出海”!超百款创新设备欲走向全球如何铺路?
第一财经· 2025-09-19 10:26
行业政策与目标 - 上海提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和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1] - 重点发展领域覆盖医学影像 植入介入 手术系统 体外诊断 放射治疗 康复治疗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及新型创新器械 [1] 行业表现与趋势 -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 净利润同比增长3% [1] - 近三成科创板医疗器械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超过30% [1] - 中国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创新高 国家药监局推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10项举措 [3] - 中科微光医疗冠脉OCT设备及导管通过FDA审批 成为全球首个获FDA认证的多模态冠脉OCT系统和中国首个获批的腔内影像设备 [3] 出海战略观点 - 海外市场不适合大部分成长阶段的中国医疗器械公司 应优先聚焦本土市场机会 [1][3] - 海外市场是强者的搏击场而非弱者的避难所 需先在中国市场做到极致且产品达世界领先水平再考虑出海 [3] - 国际化挑战包括国际法规 保险购买及高额诉讼成本 国际诉讼律师费可能高达百万美元 [4] - 国际化时机需与企业发展阶段匹配 应先练好内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再推进国际化 [5] - 国际化应选择优势市场重点突破而非全面铺开 [5] 企业案例与经验 - 迈瑞医疗上半年国际业务占比首次超过50% 数智化转型被视为弥合差距和直道超车的机会 [5] - 迈瑞医疗以66.52亿元收购惠泰医疗21.12%股权 进军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 [5] - 惠泰医疗在迈瑞并购后放缓国际化步伐 更注重产品本土优化和知识产权准备 [5] - 中国企业需利用高端制造和创新的比较优势 先立足本土再走向全球 [6]
蓝帆医疗:公司将依据产品特性、竞争格局及目标区域确定代理品的合作条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9 09:41
出海合作与平台化能力 - 蓝帆医疗子公司蓝帆柏盛与百心安就铂睿时Iberis™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达成出海合作 在多个海外国家迅速开展产品推广与准入 [1] - 蓝帆柏盛海外团队不仅承担销售职能 还协助完成当地准入及医保沟通等事务 百心安给予有力配合 双方协同高效 [1] - 未来该出海合作模式具备可复制性 公司将依据产品特性、竞争格局及目标区域确定代理品的合作条件 [1] 经销商地位验证 - 根据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所示 蓝帆柏盛已成为其境外最大经销商 [1] - 进一步凸显公司平台化能力 验证为更多创新医疗器械出海提供支持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1]
出海并购“双轮”驱动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二季度业绩增速明显回升
新华财经· 2025-09-19 02:22
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1] -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营收同比增长9% 净利润同比增长3% [1]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2% 净利润环比增长30% [1] - 近三成科创板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30% [1] 企业创新成果 - 行业合计拥有发明专利约1.8万项 [2] -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台全身PET/CT uEXPLORER及独家uMR Jupiter 5T设备 [2] - 心脉医疗Castor分支型支架获中国专利金奖 [2] - 赛诺医疗COMETIU支架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2] - 翔宇医疗取得两款脑电采集装置注册证 [2] 海外市场拓展 - 12家中国企业入选全球医疗器械TOP100排名 联影医疗居国内第三 [3] -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近20% [3] - 海尔生物海外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 覆盖150多个国家 [3] - 山外山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1% 与国际透析终端建立合作 [3] - 南微医学海外收入8.98亿元 同比增长45% 营收占比达58% [5] 并购整合案例 - 三友医疗收购法国Implanet公司 美国业务收入扩大超四倍 [4] - Implanet上半年营收580.9万欧元 同比增长41.1% [4] - 水木天蓬借助Implanet渠道实现海外收入显著增长 [4] - 惠泰医疗引入迈瑞医疗作为控股股东 冠脉产品入院数量增长超18% [5] - 南微医学收购西班牙Creo Medical 51%股权 拓展欧洲市场 [5] 细分领域业绩 - 三友医疗 威高骨科 春立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速超40% [5] - 微电生理 佰仁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速超90% [5] - 惠泰医疗PFA产品累计完成800余例脉冲消融手术 [5] 行业发展驱动 - 受益于集采规则优化 境外市场扩容 临床应用拓展等多重机遇 [1] - 通过并购扩大产品线 弥补技术短板 加强商业化能力 [4] - 政策支持行业聚焦高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6] - 行业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型 从抢滩登陆向本地融合蜕变 [6]
数千万融资!医疗器械出海平台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9-17 03:59
文章核心观点 - 医鹭久歌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 由赣投在管的永丰县母基金与梅花创投联合投资 资金用于海外仓建设、AI供应链升级及团队扩张 体现医疗器械出海赛道的投资价值重新受关注 [2]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2024年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 2030年预计达1万亿美元 拉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成为新增量市场 传统出口模式面临物流周期长、售后响应慢等效率瓶颈 [3] - S2B跨境电商模式通过整合供应链、本地化服务和数字化运营 帮助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更高效进入海外市场 行业进入"从量到质"转折点 [4] 全球医疗器械出海赛道 - 新兴市场医疗资源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对高性价比、交付及时、易于维护的医疗器械需求迫切 [3] - 传统出口模式导致跨境物流周期长、售后响应慢、客户复购率低 难以形成稳定市场份额 [3] - 行业进入深水区 需要以服务和效率取胜 海外仓和本地化团队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4] 公司概况与融资历程 - 医鹭久歌成立于2013年 总部广州番禺 注册资本425.33万元 员工百余人 是国内最早探索医疗器械跨境S2B电商模式的企业之一 [7] - 主营业务涵盖超声诊断、X光机、检验设备、牙科及康复理疗器械等多品类医疗设备 服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服务上万家海外医疗机构 [7] - 融资历程:2017年天使轮获数百万元投资 2019年梅花创投领投数千万元Pre-A轮 2024年10月成为资本数千万元A轮融资 B轮后总融资额突破亿元 [9][14] 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线上获客与线下驻点深度结合 自研智能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订单响应效率提升200% [10] - 墨西哥试点将单个客户获客成本压缩至传统模式的1/20 成功跑通"线上引流-驻点转化-持续复购"闭环 模式复制至菲律宾、印尼、尼日利亚等十多个国家 [10] - 整合500+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源 搭建超过10000个SKU产品矩阵 覆盖影像、检验、康复、急救等多类医疗场景 [10] 海外仓网络与全球战略 - 2019年在菲律宾建成首个仓储中心 实现48小时送达和24小时售后响应 逐步扩展至拉美和非洲多个国家 [11] - 未来十年计划在全球100个国家建立200个海外仓 派驻超过5000名常驻海外人员 打造24小时交付和即时售后响应的全球网络 [11] - 海外仓战略降低客户等待成本和运维难度 帮助国内供应商高效触达海外市场并优化库存周转 [11] 行业发展与公司展望 - 医疗器械出海从单纯价格优势向品牌、服务和数字化能力全面转型 进入系统化竞争新阶段 [13] - 公司2030年营收目标20亿元人民币 若成功复制墨西哥模式至更多国家 目标具备现实可能 [13] - 公司构建的全球化供应链和海外仓网络 有望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全球化的样本 [13]
21特写|骨科爆发、出海加速 医疗器械企业寻路“拐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9:5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131家医疗器械企业合计营业收入1188.17亿元同比下降4.29% 净利润188.12亿元同比下降17.17% [1] - 超过八成体外诊断企业业绩下滑 主要受集采、医保控费、DRG等因素影响 [1] - 53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 占比不到一半 其中24家增长超过30% 9家增长超过100% [4] 细分领域分化显著 - 体外诊断龙头迈瑞医疗上市以来首次中报业绩负增长 化学发光"四小龙"新产业、亚辉龙、安图生物、迈克生物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4.62%、84.82%、7.83%和83.12% [1] - 骨科领域三友医疗归母净利润增长2083.64% 大博医疗营收增长25.55%至12.10亿元 威高骨科净利润增长52.43% [4] - 电生理领域惠泰医疗净利润增长24.11%至4.25亿元 微电生理增长92.02%至3266.81万元 [5] - 心血管器械佰仁医疗净利润增长102.9%至7140万元 心泰医疗增长29.8%至1.82亿元 赛诺医疗增长296.54%至1384.16万元 [5] 海外市场成为增长引擎 - 89家企业合计实现境外收入332.47亿元 同比增长8.2% [6] - 瑞迈特境外收入增长61.33%至3.53亿元 鱼跃医疗海外业务增长26.63%至6.07亿元 迈普医学境外市场增长26.63% [2][7] -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 占比达18.99% [7] - 迈瑞医疗国际业务同比增长5.39% 收入占比提升至49.8% [7] - 英科医疗非美市场销售收入增长约45% 蓝帆医疗、奥美医疗、振德医疗境外收入占比均超60% [7][8] - 圣湘生物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超60% [9] 龙头企业业绩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过亿企业42家 超十亿企业两家 迈瑞医疗50.69亿元居首 鱼跃医疗12.03亿元居次 [6] - 联影医疗营收60.16亿元增长12.79% 净利润9.98亿元增长5.03% [6] - 九安医疗、新产业、英科医疗、乐普医疗净利润均超5亿元 [6] 行业复苏趋势显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招中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8.33% 呈现加速回暖态势 [10] - 迈瑞医疗预计三季度国内市场将明显改善并迎来拐点 [11] - 开立医疗指出终端招标开始复苏 超声、内镜产品中标同比快速增长 [11] - 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 同比增长87% [13] -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实施创新特别审查加快上市 [12] - 行业成长逻辑从国产替代向国际化拓展升级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迎来业绩拐点 [13]
净利润5094万元!心玮医疗-B(06609.HK)的增长飞轮转起来了
格隆汇· 2025-09-03 03:03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1.86亿元,同比增长44.4% [3][6] - 净利润达5093.8万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局面 [4][6] - 毛利率提升4个百分点至68.2% [4][6] - 经营性现金流攀升至5360万元 [4]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从44.8%降至37% [4]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5.1%至2061.8万元 [5][6] - 期末现金及银行结存达5.45亿元 [6] 业务驱动因素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贡献收入增量3770万元 [3] -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销量同比上涨38.3% [3] - 通路器械保持29.2%的稳健增长 [3] - 血流导向装置获NMPA批准 [11] - 栓塞辅助支架已渗透200家医疗机构 [11] 研发与创新 - 自膨式药物支架已完成临床进入注册阶段 [13] - 颈动脉支架正推进研究 [13] - 介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已完成动物试验筹备临床 [13] - 与杭州矩正医疗合作推广Collseal封堵止血器 [15] 全球化进展 - 取栓支架等产品取得CE或FDA认证 [16] - 在8个国家或地区获得31项注册证书 [16] - 在21个国家推进约100项产品注册 [1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1793.33亿元,同比增长8.55% [16] 行业环境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涨幅超100% [20] - 集采政策进入优化调整期 [23] - 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医疗器械监管举措 [23] - 医保局明确"集采坚持反内卷、提质量" [23] - 研发实力强、规模化领先、出海先行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24] 资本市场表现 - 近一年股价涨幅超300% [24] - 市盈率TTM为50.54 [25] - 总市值23.51亿元 [25]
医药板块中报总结及投资展望
2025-09-02 14:41
**医药板块中报总结及投资展望 20250902** **一 行业整体表现与子板块分化** * 医药板块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分化明显[2] * 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仿制药向创新药切换成为增长动能[2] * 流通板块业绩承压 回款周期增加[2] * 医疗器械板块净利润同比下滑28% 体外诊断下滑37% 医疗耗材下滑6% 但预计已过低谷期[2] * 中药板块受院外去库存及院内影响短期承压[2] * 药店板块收入同比下滑但净利润提升 降本增效显著[2] * 医疗服务与消费医疗需求回暖 在技术升级和消费需求双重驱动下走出低迷[2] **二 创新药与Biotech公司** * 创新药公司业绩优于仿制药公司 应关注多抗 双抗 ADC 小分子赛道及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治疗领域[1][4] * 22家代表性Biotech公司累计营收从2019年77亿元增长至2024年668亿元 年复合增速达54%[9] * 2025年上半年Biotech总收入389亿元 同比增长近30% 产品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9%[9][10] * 核心大单品放量受益于产品出海(如百济神州美国销售额增52% 欧洲增81%)疗效优势(如艾力斯伏美替尼增速51%)和独家适应症(如诺诚健华奥布替尼收入增53%)[11] * 研发和销售费用率持续下滑 商业化团队人均单产超300万元/每人/每年[13][14] * 国内创新药企临床管线全球竞争力提升 多家通过BD出海证明研发能力 预计进一步步入业绩收获期[12] **三 医疗器械板块** * 政策端频繁出现利好 医疗设备招标恢复 渠道库存压力减轻 头部企业份额提升[1][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约5% 利润端下滑24%[20] * 医疗设备细分领域二季度收入同比消耗约5% 归母净利润下滑28% 毛利率从53%降至49%[21] * 预计下半年迎来拐点 招标数据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加速[22] * 医疗耗材板块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3% 利润同比下降6%[23] * 体外诊断板块利润同比下滑约38% 毛利率从62.43%降至59.66%[25] * 头部企业海外市场增速快于国内市场(如迈瑞 联影 新产业 安图 南威新迈 鱼跃 三诺)[26] * 建议关注海外市场拓展领先 国内设备龙头及创新能力优秀的公司(如南威迈瑞 三诺 新迈)[28] **四 中药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承压 第二季度扩维规模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27] * 名贵中成药如片仔癀 东阿阿胶和同仁堂核心产品营收相对稳健[27] * 东阿阿胶实现双位数增长 同仁堂医药工业前五名系列收入近30亿元同比正增长 毛利率47%[29][30] * 云南白药器物剂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约21% 羚锐制药核心产品通络驱痛膏稳健增速 奇正藏药提高剂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5% 马应龙治治药品收入同比增长超7%[32] * 中药创新管线布局推进 如方盛制药选期健骨片2024年收入1.1亿元增28% 2025年上半年销量增超70%[33] * 中药企业积极布局化学及生物制品创新管线(如华润三九与博瑞医药合作减重降糖注射液 吉川与南京正祥合作玛西洛沙韦片)[34] **五 药店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持平 但二季度利润端双位数同比增长[35] * 扩张节奏放缓 关店数量超过新增门店数量[35] * 降本增效显著 益丰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房租减少约7200万元 工资减少约3400万元)大参林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房租减少约2400万元 工资减少约6900万元)[37] * 中西成药销售规模波动不大 刚需属性明显[38] * 药品追溯码政策助力行业合规 政策支持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39] *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全国门店数回落至70万以下 小连锁出清明显(占比从28%降至26.5%)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40] * 看好门店调整效果 品类结构优化 政策合规及降本增效空间[41] **六 生物制品与流通企业** * 生物制品板块表现分化 14家代表性企业上半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 * 疫苗板块多数企业由盈转亏 二类疫苗核心品种HPV销售达峰值 国产创新疫苗同质化竞争严重[17][18] * 血液制品板块收入端相对稳健 但原料端供给持续双位数增长 主要产品价格中枢下行导致毛利率和净利润显著下降[19] * 流通企业收入基本持平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1.2% 毛利率小幅下滑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6] * 国控 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表现相对优异[6] **七 制剂与医疗服务** * 制剂类公司整体业绩稳健 上半年营收持平 归母净利润增速达20% 主要受益于创新制剂产品出海(如拉西萨)[7] * 研发费用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高壁垒且转型快的头部企业(如恒瑞 翰森)盈利能力更强[7] * 医疗服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中个位数增长 毛利率有所下滑[42] * 消费医疗领域眼科和齿科复苏明显 屈光手术新技术带动ASP企稳 视光业务增长坚实 齿科以价换量推动证金业务高增长[45] * 严肃医疗领域企业降杠杆 稳资产负债表 控制资本开支 提升运营效率[46] * 看好AI落地应用提升服务效率与可及性的公司(如爱尔眼科 通策医疗 顾生堂 普瑞眼科 锦欣生殖 时代天使)[47]
医疗器械出海深度(一)欧洲市场:高壁垒但可突破,未来中国企业销售有望提速
长江证券· 2025-09-02 0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4] 报告核心观点 - 欧洲市场为全球医疗器械核心市场,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达5826亿美元,欧洲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欧元,同比增长2.4% [4][9]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相对集中,前五大市场(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占比为66% [9][34] - 欧盟新规下医疗器械注册难度提高,拿证成本上升,医疗器械拿证费用约为424.94万欧元,体外诊断IVD拿证费用约为234.46万欧元 [10][58]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欧洲市场已有突破,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建议重点关注出海占比高的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瑞迈特等 [11][12][14]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达5826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速约6.37%,其中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为前4大市场,分别占比47%、26%、7%和5% [9][24]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欧元,同比增长2.4%,平均约11%的GDP用于医疗保健,其中约7.9%用于医疗技术 [9][27] - 欧洲体外诊断行业规模到2023年达145亿欧元,前5大国家占比约69%,分别为德国(30.3%)、法国(12.6%)、意大利(10.0%)、西班牙(8.3%)、英国(7.8%) [40][44]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以出口为主,2023年贸易顺差为110亿欧元,主要进口贸易伙伴为美国(45%)、中国(15%)、日本和墨西哥 [45][49] 市场准入与监管 - 欧盟MDR将医疗器械分为四类,认证周期约为1.5至2年,拿证成本提高,五年认证周期内体外诊断器械制造商花费可能多出70%,医疗器械制造商多出50% [54][58]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存在语言壁垒、监管差异和客户采购偏好分化等复杂性,品牌厂商多将直销重点放在英、法、德三大市场 [10][65] 销售策略与渠道 - 在英、法、德三大市场适合采用直销策略,其他地区采用经销商模式,分销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中国厂家有性价比优势 [4][10][65] - 欧洲医疗器械分销商持续整合,过去十年由Mediq、Duomed Group、ASKER和Palex等企业引领收购 [73][77] - 耗材销售主要借助分销商渠道,设备销售更倾向直接销售,核心国家如法国、英国直销比例较高 [69][71] 重点国家市场分析 - 德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342亿美元,主要以医用耗材(22%)和影像诊断(18%)为主,2021-2025年骨科(9.4%)和牙科类(7.8%)产品增速较快 [94][95] - 法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178亿美元,主要以医用耗材(19%)、骨科(18%)和影像诊断(17%)为主,2021-2026年牙科(8.9%)和骨科(7.2%)产品增速较快 [119][121] - 德国和法国市场均以公立医院体系为主,德国公立医院承担48%的诊疗服务,法国公立医院承担84%的诊疗服务 [84][104] 中国企业出海情况 -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欧洲贸易额为1037.28亿元,占比25%,位列第三,重点国家为德国(209亿元)、荷兰(126亿元)、法国(73亿元)、意大利(62亿元) [126][128] - 出口欧洲医疗器械细分板块以医用耗材为主(49%,513亿元),其次为医疗设备(29%,300亿元) [130][132] -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包括建立本地化团队、核心市场采用直销、东欧市场寻找经销商搭配本地化支持团队等 [11]
跨山海 竞全球:迈瑞引领高端器械走出国门,2025上半年国际业务占比提升至50% —— 体外诊断业务乘风破浪,创新与并购筑牢全球竞争力
华夏时报· 2025-09-01 14:2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达83.32亿元 占整体营收比重首次达到50% 实现国内外市场平分秋色 [2] - 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收64.24亿元 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国际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20% [2][3] - 超声设备2025年1-5月累计中标金额达17.42亿元 同比增长116% 其中5月单月中标金额4.57亿元 同比增幅达151% 环比增长84% [7] 国际市场突破 - 在海外市场实现超210家高端客户突破 包括160家全新高端客户和50家已有客户的横向拓展 [3] - 客户涵盖多国教学医院、大型公立医院、政府医疗机构及顶级实验室 包括西班牙HM Group、意大利Policlinico Universitario SantAndrea-La Sapienza等知名机构 [3] - 在欧洲市场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 其中德国DiaSys贡献的本地化产品收入占比达40% [10] - 在泰国实现血球产品线全面突破 并成功在多家医院完成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装机 [4] - 在罗马尼亚最大省立综合医院完成流水线装机 样本检测时间缩短30% 案例辐射至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周边国家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6230亿美元 预计以5.7%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2030年将突破8697亿美元 [6] - 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突出 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对中高端体外诊断设备需求年均增长超过10% [6] - 国产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不足20% 存在显著增长空间 [6] - 国内医疗设备投资规模要求到2027年较2023年增长25% [7]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心肌标志物检测试剂实现高灵敏度和快速出结果 抗干扰能力提升20倍 误诊风险从每周2-3例降至每年2-3例 [9] - 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在国内高端市场收入占比超六成 [7] - 化学发光、生化、凝血等核心领域国内平均市占率仅10% 高端市场国际品牌份额仍超70% [7] 战略布局与并购整合 - 收购海肽生物实现化学发光原材料自主可控 5个化学发光试剂产品获NMPA批准上市 [9][11] - 收购德国DiaSys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 生化试剂和凝血试剂已供应欧洲市场 [10][11] - 通过并购完善海外供应链平台 加强本地化生产、仓储、物流及服务能力建设 [11] - 未来将加速并购步伐 围绕主营业务补强和核心技术突破开展投资 [12]
七年筑底 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业务终迎价值重估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23: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34.78百万元 同比减亏15.88%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5.15百万元 同比增长407.48% [1] - 心脑血管事业部销售收入695百万元 同比增长超过22% 较2024年上半年12%的增幅显著提升 [1] 心脑血管业务发展 - 心脑血管事业部经历U型曲线发展 2021-2024年营收平均增速超过16% [1] - 板块毛利率稳步提升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进一步下降 [2] - 经营层面净利润达到亿元量级 实现扭亏为盈(扣除参股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2百万元影响) [2] - 成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优化收入利润结构并树立高科技高成长估值锚点 [2] 研发创新与产品进展 - 柏腾优美莫司涂层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成为全国唯一获批双适应症的雷帕霉素类药物涂层球囊 [3] - 2025年2月自主研发冠状动脉乳突球囊扩张导管心铠获国内注册证 [4] - 2025年6月新一代可回收TAVR系统(ALLEGRA瓣膜+IMPERIA输送系统)获欧盟CE认证 [4] - 新产品在两个月内实现超过200例商业植入 覆盖全球16个国家 [4] - 拥有近20款主要自研产品全球销售 BA9药球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近90% [4] - PTCA球囊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50% [4] 投资与产业布局 - 持有同心医疗4.88%股份 其为中国首个获批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企业 [6] - 同心医疗已获美国FDA批准开展与雅培头对头临床试验 [6] - 投资孵化上海博脉安医疗 其外周刻痕球囊扩张导管上半年获批上市 [7] 全球化战略实施 - 全球代理约1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心脑血管产品 [8]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8000多家医院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协助北芯生命产品出海 2024年经销金额近20百万元 [9] - 作为百心安RDN产品最大海外伙伴 协助在西班牙意大利完成商业化突破 [9] - 形成出海平台优势 助力合作伙伴打通海外注册与医保准入环节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