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介入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扎堆调研,4家A股公司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01:3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以7.07%涨幅领涨,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银行、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弱势 [1] - 主题题材方面,稳定币、PEEK材料、光模块(CPO)、金融科技等题材轮动明显 [1] -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海能技术涨超42%,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冠石科技涨超25% [1] 机构调研 - 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180家机构调研,为本周机构参与调研最多的两家公司 [1] - 金橙子接受166家机构调研,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收购后将形成产品品类、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的互补关系 [6] - 新强联接受162家机构调研,主营大型回转支承及精密轴承的研发与制造,实现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进口 [8] 公司业绩 - 南微医学上半年实现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5%,占比提升至58% [2] - 安杰思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国内销售毛利率为67.58%,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4][6] - 新强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1亿元;毛利率提升明显,营业总收入22.1亿,同比增长108.98% [9][10] 业务发展 - 南微医学海外本土化团队超400人,并购是未来增长动力之一;泰国工厂年底投产,定位供应欧美,成本比国内低 [4] - 安杰思在国内拓展渠道客户营销网络体系,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0% [6] - 新强联通过子公司协同效应降低采购成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核心零部件自产率;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 [10] 行业动态 - 消化内镜诊疗器械集采趋势逐步加快,安杰思国内高毛利产品止血夹受集采影响,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6] - 新强联在盾构机设备领域成功研制盾构机刀盘主轴承,打破进口依赖 [8] - 激光控制系统公司金橙子收购萨米特,提升在高端精密振镜领域的竞争能力 [6]
国产内镜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 机构投资者扎堆“登门”
证券时报· 2025-08-15 17:38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 [1]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非银金融以7.07%涨幅领涨,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银行、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相对弱势 [1] - 稳定币、PEEK材料、光模块(CPO)、金融科技等题材轮动明显,表现突出 [1] -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海能技术涨超42%,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冠石科技涨超25% [1] 机构调研情况 - 共有6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 [1] - 南微医学、安杰思、金橙子、新强联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1] - 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机构、180家机构调研,为本周机构参与调研最多的两家公司 [1] 南微医学 - 上半年实现营收15.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6%;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 [2] - 海外业绩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5%,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58% [2] - 主营业务为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营消化内镜、肿瘤介入、微创神经外科三大产品体系,产品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海外本土化团队超400人,并购是未来增长动力之一 [2] - 泰国工厂年底投产,定位供应欧美,成本比国内低 [2] 安杰思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 [3] - 主要产品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领域,涵盖止血闭合类、EMR/ESD类(单/双极)、ERCP类及诊疗仪器类,并延伸至呼吸内镜、耳鼻喉内镜、泌尿内镜和妇科内镜等五大领域 [3] - 上半年国内销售毛利率为67.58%,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国内高毛利产品止血夹受集采影响,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3] - 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50% [3] 金橙子 - 接受166家机构调研 [4] - 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本次交易后将在产品品类、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积极的互补关系 [4] - 萨米特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控制产品的研发创新工作,具备技术优势、产品体系优势以及资质及客户资源优势 [4] - 收购后可协同开发、技术迁移、提升在高端精密振镜领域的竞争能力 [4] 新强联 - 接受162家机构调研 [4] - 主营大型回转支承及精密轴承的研发与制造,是国内率先使用无软带淬火技术研发生产大兆瓦风机双列圆锥滚子主轴承的龙头企业,实现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进口 [4]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1亿元 [5] - 通过子公司圣久锻件、海普森产品的上下游协同效应,实现锻件、滚动体、保持架的自供,减少外采,降低采购成本 [5] - 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设备利用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高毛利产品竞争力 [5] -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产率,减少外购依赖,发挥产业链协同降本效应 [5] - 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业务 [5] - 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在手排产订单充足 [6] - 盾构机轴承和海工装备轴承等领域业务一直保持稳定 [6] - 未来将紧跟风电大型化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6]
南微医学(688029):海外增速亮眼,创新驱动长期成长
信达证券· 2025-08-14 08:37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南微医学(688029)的具体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5亿元(yoy+17.36%),归母净利润3.63亿元(yoy+17.04%),扣非归母净利润3.64亿元(yoy+18.90%)[1] - 2025Q2营业收入8.66亿元(yoy+21.36%),归母净利润2.02亿元(yoy+21.22%)[1] - 海外市场收入8.98亿元(yoy+43.81%),占总收入58%,其中美洲区域营收3.41亿元(yoy+21.7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营收4.16亿元(yoy+89%)[3] - 国内市场收入6.56亿元(yoy-7.10%),受集采压力影响但通过产品升级和渠道拓展稳住基本盘[3] - 内镜诊疗器械收入12.18亿元(yoy+8.02%),肿瘤介入业务收入1.14亿元(yoy+2.53%),可视化业务收入0.16亿元(yoy+13.42%)[3] -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64%(yoy+0.42pp),体现创新驱动战略[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86、39.15、46.35亿元,同比增速19.3%、19.1%、18.4%[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69、7.95、9.39亿元,同比增速21.0%、18.8%、18.1%[3] - 2025年PE为27倍,2026年23倍,2027年20倍[3] - 毛利率预测:2025年65.3%,2026年65.1%,2027年64.8%[4] - ROE预测:2025年14.8%,2026年15.2%,2027年15.5%[4] 业务亮点 - 海外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泰国制造中心建设推进中[3] - 止血闭合类、EMR/ESD类产品为内镜诊疗业务主要增长引擎,三臂夹等升级产品加速进口替代[3] - 康友医疗优化肿瘤消融产品线,构建肿瘤介入产品体系[3] - 一次性内镜渗透率提升推动可视化业务增长[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3.02亿元(yoy+10.43%)[1] - 2023-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测:24.11、27.55、32.86、39.15、46.35亿元[4] - 2023-2027年EPS预测:2.59、2.95、3.56、4.23、5.00元[4] - 2025年流动资产预计41.43亿元,货币资金25.02亿元[5] - 2025年应收账款5.02亿元,存货6.65亿元[5]
南微医学(688029):业绩超预期,出海+创新产品驱动快速增长
中泰证券· 2025-08-12 07:02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南微医学"买入"评级,基于其海外业务加速开拓及第二增长曲线确立的成长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17.36% YoY),归母净利润3.63亿元(+17.04% YoY),扣非净利润3.64亿元(+18.90% YoY) [6] - 单二季度营收8.66亿元(+21.36% YoY),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1.22% YoY),增速显著提升 [6]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33.13/39.39/47.62亿元(CAGR+20%),归母净利润6.41/7.80/9.68亿元(CAGR+21%) [4][6] 业务分项表现 海外业务 - 海外收入8.98亿元(+45% YoY),占比提升至58%,欧洲/中东/非洲区域收入4.16亿元(+89% YoY) [6] - 完成西班牙公司CreoMedica 51%股权收购,欧洲市场整合顺利,泰国制造中心预计年底投产 [6] 国内业务 - 国内收入6.56亿元(-7% YoY),受止血夹等产品集采影响,但销售模式转型稳住基本盘 [6] 产品线 - 内镜耗材/肿瘤介入/可视化业务收入12.18/1.14/0.16亿元(+8.02%/+2.53%/+13.42% YoY) [6] - 三臂夹等创新产品获批,胆道镜、支气管镜等医工转化项目进入注册阶段 [6] 盈利能力与费用 - 毛利率64.89%(-3.04pp YoY),净利率24.26%(+0.27pp YoY) [6] - 销售费用率21.56%(-1.17pp YoY),研发费用率5.64%(+0.42pp YoY),财务费用率-4.98%(受益汇兑收益)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 27/22/18倍,PB 3.9/3.4/2.8倍 [4][6] - 总市值173.55亿元,流通市值占比100%,每股收益2025E为3.41元 [4][6]
南微医学:24年海外亮眼,1Q25业绩稳定增长-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0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81.80 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55 亿、5.53 亿、5.44 亿元,同比+14.3%、+13.9%、+17.5%;1Q25 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9 亿、1.61 亿、1.61 亿元,同比+12.8%、+12.2%、+14.2%,24 年业绩符合业绩快报,1Q25 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看好后续集采影响消化后业绩增长提速 [1] - 根据 1Q25 业绩,考虑集采影响,下调内镜耗材类产品收入增速及毛利率预期,上调代理经销业务收入预期,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6.7 亿、7.8 亿、9.1 亿元,同比+20.8%、+17.5%、+15.8%,对应 EPS 3.56 元、4.18 元、4.84 元,给予 25 年 23x PE 估值,目标价 81.80 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情况 - 2024 年国内受集采影响,GI 产品线增长受阻,国内收入 13.82 亿元,同比+2.1%,毛利率达 68.7%,同比+3.2pct;海外市场业绩亮眼,海外收入 13.59 亿元,同比+30.4%,毛利率 66.8%,同比+3.3pct,海外营收接近总收入 50%,利润贡献近 40%,亚太区收入 14.38 亿元,同比+5.5%,美洲区收入 5.82 亿元,同比+23.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收入 4.79 亿元,同比+37.1% [2] - 2024 年内镜耗材类、肿瘤介入类、可视化类收入分别为 23.28 亿、2.18 亿、0.35 亿元,分别同比+13.5%、+19.1%、 - 46.2%,24 年部分产品国内销售受集采影响,一次性胆道镜终端销量稳步上升 [3]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3.46%、13.39%、6.33%、 - 1.80%,同比 - 0.29、 - 0.25、+0.07、+1.42pct;1Q25 分别为 21.33%、13.93%、5.44%、 - 4.51%,同比 - 0.35、+0.63、+0.46、 - 4.03pct,持续拓展市场布局加强销售费用投入致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2024 年/1Q25 毛利率为 67.65%/65.69%,同比+3.15、 - 2.62pct,1Q25 毛利率下滑因部分产品集采后毛利率下降 [4] 估值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PE 为 23x,报告给予公司 25 年 23x PE 估值 [5] 盈利预测 - 预测 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3.12 亿、39.25 亿、45.81 亿元,同比+20.18%、+18.53%、+16.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8 亿、7.85 亿、9.09 亿元,同比+20.77%、+17.49%、+15.78%;EPS 分别为 3.56 元、4.18 元、4.84 元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