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鹏饮料(605499)
icon
搜索文档
饮料乳品板块8月27日跌1.4%,庄园牧场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0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08:43
板块整体表现 - 饮料乳品板块当日下跌1.4%,领跌个股为庄园牧场(-3.91%)[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08亿元,游资净流出5170.4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59亿元[2] 个股涨跌表现 - 铝酒食品涨幅最高达6.56%,收盘价40.47元,成交额5.44亿元[1] - 一鸣食品涨5.57%至24.43元,成交量29.27万手[1] - 李子园涨3.28%至14.18元,成交额4.48亿元[1] - 庄园牧场跌幅最大达3.91%,收盘价9.83元,成交额9920.32万元[2] - 承德露露跌3.87%至8.69元,成交量45.2万手[2] 资金流向分布 - 李子园主力净流出2491.47万元,占比5.56%,散户净流出2555.54万元[3] - 品屋食品主力净流入2386.09万元,占比4.38%,游资净流出1994.9万元[3] - 一鸣食品主力净流入1832.73万元,占比2.64%,散户净流出2559.11万元[3] - 香飘飘主力净流入705.83万元,占比6.76%,游资净流出1.85万元[3] - 养元饮品游资净流入708.55万元,占比6.39%,主力净流入125.82万元[3]
一年卖超1000亿元,卡车司机最爱饮料,怎么悄悄被年轻人买爆?
36氪· 2025-08-27 06:43
市场趋势 - 能量饮料消费群体从体力劳动者快速转向年轻人,年轻消费者成为市场重要推动力[1][3] - 2024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零售额达1114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增速是软饮料市场两倍[3][47] - 人均消费量仅2.79升,远低于美国的10.98升和日本的4.13升,显示市场仍有显著增量空间[47] 消费场景变化 - 饮用场景从传统"驾驶"转向"运动"、"夜间加班"、"熬夜学习"、"电竞游戏"等年轻化场景[3] - 年轻消费者在快节奏社会生活中对抗疲劳的需求推动产品渗透[3] - Z世代消费需求从单纯抗疲劳向电竞、运动健身、社交聚会等多元场景延伸[47] 产品包装创新 - 包装配色从金色主调转向多样化高饱和度色彩,如粉色、宝蓝色、荧光绿等[4][8][13] - 魔爪采用艺术化包装设计,不同口味搭配不同色彩和图案,激发消费者收集癖[15][16][18][20] - 白色包装成为无糖产品的标志性配色,传递健康概念[28][31] 配方升级 - 减少人工合成成分(牛磺酸、咖啡因),增加天然植物成分(接骨木花、人参、玛咖)[26] - 无糖化趋势显著,东鹏特饮、魔爪、外星人等品牌推出使用赤藓糖醇的0糖产品[28][31] - 东鹏特饮新品添加L-α-甘磷酸胆碱增强神经功能,定位用脑白领人群[1][31] 口感创新 - 引入气泡口感,魔爪最早在中国市场推出含气能量饮料[34] - 东鹏特饮推出"东鹏加気"和"东鹏气泡特饮",元气森林MAXX增加薄荷精萃强化冰爽感[13][35] - 气泡口感与年轻消费者偏好契合,成为产品差异化重点[34][35] 品牌定位转型 - 红牛早期定位司机群体,通过"汽车要加油"口号和夜间地推建立认知[37][38] - 东鹏特饮以3元低价和PET防尘盖设计切入务工者市场,后提出"年轻就要醒着拼"新定位[40][44] - 头部品牌通过热播剧、世界杯等IP合作强化年轻化形象[46] 市场竞争 - 魔爪2024年Q1中国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3.2%,2023年Q4箱销量增长51%[3] - 新兴品牌如愛洛、元气森林MAXX通过场景创新(夜店、电竞)切入年轻市场[8][13] - 美国品牌燃力士以0糖0卡为卖点,在美市占率仅次于红牛和魔爪[28]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个股复盘:东鹏饮料:成长性亮眼 业绩兑现推动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38
食品饮料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食品饮料板块收益率大幅跑输 位列申万31个一级行业倒数第二 仅优于煤炭[1] - 板块指数年内下跌5% 仅15家市值超100亿元且基金持股比例大于1%的公司实现正收益[1] - 表现居前个股包括万辰集团 卫龙美味 妙可蓝多 新乳业 东鹏饮料 盐津铺子 山西汾酒 安琪酵母 泸州老窖和燕京啤酒[1] 东鹏饮料个股复盘 - 22Q1以来11个季度中仅4个季度收跌 25Q3为近9个季度首次下跌[2] - 股价增长主要源于EPS持续推动 24Q1后估值贡献度减弱[2] - 2019-2024年复合营收增速居板块前列 2025年营收有望超越前期CAGR[2] - 产品周期抗性强 东鹏特饮持续高增长具备稀缺性[2] - 业绩期前后股价表现突出 反映市场对成长性认可[2] - 24H2出现估值切换 2024年Wind一致预期PE集中于35倍 底部为2024年9月末30倍[2] - 2025年中以来2025年预期PE重回35倍 2026年预期PE稳定在25倍以上[2] 东鹏饮料业务展望 - 主业增长动力来自赛道优势 品牌产品力优势 高盈利能力三大因素[3] - 盈利创造能力带动销售团队积极性 终端网点维护能力提升新品推广成功率[3] - 平台化饮料公司发展路径清晰[3]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白酒行业经历四年调整 2025年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底[3] - 板块进入中周期买点 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值显现配置价值[3] - 行业出清后需求恢复可期 核心推荐山西汾酒 泸州老窖 古井贡酒 今世缘 贵州茅台 五粮液[3] - 建议关注酒鬼酒 水井坊等次高端白酒盈利拐点[3] - 大众品行业渠道变革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与高价值[3] - 企业需聚焦性价比 健康 便捷 功能需求 产品力强的细分龙头受益[3] - 核心推荐天味食品 东鹏饮料 燕京啤酒 立高食品 盐津铺子 劲仔食品 新乳业 千禾味业 华润啤酒 康师傅控股[3]
东鹏饮料8月26日获融资买入4305.53万元,融资余额3.5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13
股价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东鹏饮料股价上涨0.53% 成交额达7.8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305.53万元 融资偿还4995.77万元 融资净流出690.24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68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3.57亿元占流通市值0.23%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3.75万股 融券余额1140.27万元 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 当日融券卖出1400股 融券偿还1900股 融券卖出金额42.55万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31万户 较上期减少10.97% [2] - 人均流通股39632股 较上期增加12.3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146.45万股 较上期增持1399.5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37亿元 同比增长36.37% [2] - 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长37.2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4亿元 [3] 业务构成与机构持仓 - 能量饮料收入占比77.87% 电解质饮料占比13.90% 其他饮料占比8.17%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381.15万股 [3] - 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 2021年5月27日上市 主营饮料研发生产销售 [1]
深企45年“生命活力”启示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3:11
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历程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间,企业创新从"三来一补"向"硬核科技"变迁,诞生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等企业 [1] - 1987年深圳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催生华为、中兴等民营科技企业 [2] - 1990年代深圳经济从加工贸易转向模仿性创新时代,形成华强北电子市场,立讯精密、研祥等企业开始成长 [2] -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深圳企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型,2010年华为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腾讯、比亚迪、立讯精密随后上榜 [2] 民营企业经济贡献 - 民营经济贡献深圳全市约50%以上税收、近60%增加值、90%以上就业 [1] - 民营企业贡献"6个90%"创新指标:90%以上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人员/资金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5] - 截至2024年6月底,深圳A股上市公司425家,市值10.39万亿元,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第二 [1] 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表现 - 新消费领域:奈雪的茶2021年港股上市成"新茶饮第一股",喜茶投后估值600亿元,东鹏饮料市值突破1500亿元拟赴港二次上市 [3] - 硬科技领域:云天励飞成"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优必选成"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成港股"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影石创新成"智能影像第一股" [3] - 近两年英集芯、曼恩斯特、必易微、中科飞测、速腾聚创等新兴产业企业集中上市 [4] 独角兽企业融资与成长 - 2024年深圳拥有37家民营独角兽企业,位列全国第三 [6] - 逐际动力半年内完成5亿元融资后获京东战略领投,元象科技融资超2亿美元,云豹智能完成C轮融资,元戎启行完成6轮融资,思谋科技完成超10亿元新一轮融资 [4] - 2016-2024年深圳累计出现78家独角兽企业:2019年前多为智慧物流/智能硬件企业,2020年出现喜茶/奈雪的茶/KK集团等新消费企业,2022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硬科技赛道增多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3% [8] -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12.7%,机器人产业集群增长15.9%,低空与空天产业集群增长26.4% [8]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占全国22.3%,汽车产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8] - 深圳培育"20+8"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 [7] 企业成长效率与政策支持 - 深圳民营企业从设立到科创板上市平均需13.35年,比全国快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需13.25年,比全国快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需7.65年,独角兽企业需6.83年,均快于全国 [7] - 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研发投入强度达6.46%,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9] - 深圳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 [9]
饮料乳品板块8月26日涨0.23%,阳光乳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4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08:35
板块整体表现 - 饮料乳品板块当日上涨0.23%,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下跌0.39%)但弱于深证成指(上涨0.2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其中阳光乳业以1.99%涨幅领涨,养元饮品以-2.59%跌幅领跌[1][2] - 板块成交活跃,伊利股份成交额达20.19亿元,贝因美成交量达111.54万手,显示资金关注度较高[1][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三个股为阳光乳业(+1.99%至15.41元)、香飘飘(+1.44%至14.05元)和新乳业(+1.42%至18.53元)[1] - 跌幅前三个股为养元饮品(-2.59%至21.46元)、西部牧业(-2.55%至12.24元)和骑士乳业(-2.36%至11.15元)[2] - 高价股东鹏饮料收于303.91元(+0.53%),成交额7.83亿元,显示高端饮料品种保持强势[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3.47亿元,游资净流出3206.7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3.79亿元,呈现主力撤离而散户接盘态势[2] - 伊利股份虽获主力净流入1159.20万元(占比0.57%),但游资大幅净流出9359.42万元(占比-4.64%)[3] - 阳光乳业主力净流入1050.76万元(占比3.76%),资金推动效应显著,与其涨幅第一表现一致[3] - 维维股份主力净流入1008.96万元(占比6.01%),但游资净流出994.44万元(占比-5.93%),多空分歧明显[3] 成交活跃度 - 伊利股份成交量71.29万手,成交额20.19亿元,均为板块最高,流动性优势突出[1] - 贝因美成交量111.54万手居首,但股价下跌1.49%,显示抛压较重[2] - 维维股份成交量48.02万手,成交额1.68亿元,活跃度位居板块前列[1]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一片尚未完全激活的“新大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2:47
行业历史与演变 - 全球能量饮料雏形始于1927年英国药剂师调配的葡萄糖饮品"葡萄适"[1]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经历从外资引入到国货崛起、蓝领刚需到全民日常、提神工具到健康生活符号的演变[1] - 东鹏饮料开创中国能量饮料行业采用PET瓶包装先河[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达千亿规模[3] - 市场规模从2019年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111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7%[10]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80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0.2%[10] - 2024年人均年消费量5.3升 预计2029年增至8.4升 年复合增长率9.5%[10] 产品成分与功能 - 能量饮料含牛磺酸、赖氨酸、肌醇、咖啡因、维生素等成分[3] - 牛磺酸是人体必需非蛋白质氨基酸 具有抗运动性疲劳和调节神经组织兴奋性功能[4] - 咖啡因作为中枢神经刺激剂 通过阻断腺苷减少疲劳感并提高注意力[4] - 肌醇属于B族维生素 在细胞信号传导和脂质代谢中发挥作用[5] 消费场景演变 - 传统场景集中于体力劳动和夜间提神[6] - 现TOP3消费场景为运动31.21%、夜间加班30.12%、熬夜学习29.44%[8] - 场景从强功能过渡到日常陪伴 扩展至运动健身、电竞、户外等新兴领域[8] - 电竞场景成为营销重点 东鹏特饮连续赞助KPL和PEL职业联赛[8] 产品创新趋势 - 无糖/低糖配方成为新趋势[6] - 东鹏特饮推出无糖清爽版本 添加L-α-甘磷酸胆碱缓解脑疲劳[7] - Monster推出零糖系列 MATI能量饮料添加冬青茶提取物[6] - 产品覆盖健身人群、年轻白领及轻运动爱好者需求[7] 消费群体变化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军 热衷电竞、健身、音乐节等活动[10] - 需求从传统蓝领扩展至白领和学生群体[10] - 能量饮料兼具情绪价值和健康理念载体功能[10] 企业表现 - 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107亿元 同比增长36.37%[9] - 归母净利润超23亿元 同比增长37.22%[9] - 自2021年A股上市后连续多个报告期实现高两位数增长 最大年收入增幅超40%[9] 行业前景 - 配方革命、场景破圈和价值重塑推动市场持续扩容[3] - 多元化场景绑定奋斗精神 扩大赛道厚度和宽度[11] - 低渗透率带来高增长潜力 预计向另一个千亿台阶迈进[11]
15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六成净利润同比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20:10
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8月22日19时 A股共有15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921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60.35% [1] - 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的公司有761家 超过30%的有501家 超过50%的有359家 超过100%的有210家 超过300%的有66家 [1] - 净利润规模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567家 超过5亿元的有180家 超过10亿元的有88家 超过50亿元的有19家 超过100亿元的有8家 [2] 行业表现 - 电子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汽车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 家用电器 社会服务等行业营业收入表现较好 [3] - 农林牧渔 建筑材料 电子 电力设备 传媒 钢铁 机械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较高 [3] - 电子行业中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细分领域业绩突出 农林牧渔行业中养殖和动物保健细分领域改善明显 [3] 重点公司业绩 - 数码视讯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4.7% 净利润1670万元同比增长2747.64% [2] - 洛阳钼业上半年营业收入947.73亿元同比下降7.83% 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 产铜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 产钴6.11万吨同比增长13.05% [2]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增长952.92% 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2.1元/kg以下 [3] - 中国中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 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 [5] - 吉比特上半年营业收入25.18亿元同比增长28.49% 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24.50% [4] 分红情况 - 截至8月22日19时 A股共有26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1][3] - 每10股派现超过1元的公司有188家 超过3元的有77家 超过5元的有38家 超过10元的有15家 [4] - 吉比特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6元 [4] - 中期拟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111家 超过2亿元的有77家 超过5亿元的有37家 [4] - 中国中车拟派发现金红利31.57亿元 [5]
半年营收破百亿后,东鹏饮料再掏13亿分红
国际金融报· 2025-08-22 14:4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07.37亿元 同比增长36.37% [2] - 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长37.22% 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2] - 中期分红总额13亿元 每股派现2.5元 [9]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7次 总金额66亿元 分红率达63.62% [10] 行业地位与品牌价值 - 赚钱能力位列软饮料行业第二 仅次于农夫山泉 [2] - 以30.8亿美元品牌价值首次跻身全球软饮料品牌前十 [2] - 东鹏特饮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位居第一 [5] 产品结构分析 - 能量饮料板块营收83.6亿元 同比增长21.9% [5] - 核心产品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从90%降至77.91% [5] - 电解质水"补水啦"营收14.93亿元 同比增长213.7% 收入占比跃升至13.91% [5] - 东鹏特饮上半年营收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3.49%显著放缓 [5] 营销与新品策略 - 上半年销售费用16.82亿元 同比增长37.27% [7] - 渠道推广费支出同比增长61.20% 广告宣传费增长34.30% [7] - 通过运动赛事营销 综艺植入和体育赞助推动新品增长 [7] - 新增多个跨界商标注册 包括方便食品和啤酒饮料类别 [7] 股权结构与财富表现 - 创始人林木勤家族合计持股62.91% [12] - 林木勤父子以685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93位 财富年增值380亿元 [12]
东鹏饮料:在广东市场将从产品、营销、渠道多维度发力保持稳定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8-22 11:33
公司战略规划 - 在广东市场从产品、营销、渠道多维度发力保持稳定增长 [1] - 产品端拓展电解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及地方特色健康功效类(如油柑、陈皮)等品类 [1] - 营销端依托大数据精准投放广告并赞助本土体育赛事与民俗活动 [1] - 渠道端巩固传统渠道合作提升铺货与陈列质量同时拓展线上渠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