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设银行(601939)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们带来“新火花”
金融时报· 2025-09-16 01:42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专题展于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主题为"数智驱动 开放共赢" [1] - 金融服务展馆内机器人成为最受欢迎的表演者 包括咖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体检机器人和机器人售货员等 吸引大量观众互动 [1] 金融机构科技展示 - 工商银行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工小京" 具备藏头诗创作等交互功能 [1] - 工商银行展台配备x-box咖啡机器人 可为游客定制3D印花咖啡 [2] - 北京银行部署具身机器人作为银行客服 提供展厅导览和答疑服务 [2] - 建设银行推出智能初筛医疗机器人 通过生理电信号检测进行初步体检筛查 [2] - 浦发银行展示星动Q5机器人 可演绎太极功夫表演 [2] - 银河通用推出机器人售货员 通过扫码可为体验者拿取商品 [2] 科技企业产品展示 - 北京柏惠维康展示RM150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采用完全类人结构 精准度小于0.5mm 可将开颅手术转为微创 [4] - 浙江瑞宏机器人展示各类科技感机器人 体现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成果 [4] - 展会同时展示数字人、透明翻译屏、全息投影等科技产品 以及一键生成冰箱贴、无人车文创雪糕等互动体验 [4] 金融与科技融合 - 金融机构邀请科技伙伴打造"生态展中展" 通过服贸会平台展示金融服务落地成果 [3] - 机器人客服等应用展现科技重塑金融服务新形态的趋势 [4] - 科技产品背后体现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持续努力 形成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 [4]
数智引擎驱动“智”变
金融时报· 2025-09-16 01:42
核心观点 - 金融机构在服贸会集中展示数智化转型成果 通过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等创新服务模式 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2][3] 绿色金融 - 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打造绿色碳中和网点 实时监测碳排放数据 节能模式和巡检模式获绿交所碳减排证书[1] - 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亚澳非及东欧地区清洁能源 铁路 电信 港口等项目建设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2] - 通过追溯企业生产碳足迹为绿色信贷提供精准依据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率[3] 科技金融 - 工商银行展示千亿元级金融大模型智能化互动展项及咖啡机器人 构建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体系[1] - 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交银创投贷"采用贷款加外部直投投贷联动模式 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1] - "科技雷达"将企业诚信履约行为转化为信贷资金支持 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产业链中小企业精准画像[3] 普惠金融 - 农业银行通过VR民宿体验区实现沉浸式虚拟漫游和预订 展示全链条助农成果[2] - 建设银行"惠懂你"App累计访问量超4亿次 小微企业主可实时测评贷款额度和选择产品[2]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过数字人互动和卫星遥感技术等形式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普惠金融服务[2] 跨境金融 - 中国银行展示"外籍来华便利化服务"金融生态新场景 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释放新动能[2] 数字化转型 - 金融机构运用数智力量提升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的服务精准度和效率[3] - 数智引领使金融机构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路径更清晰 方法更全面 成果更明显[1][2][3]
【读财报】上市银行半年报业绩透视:城、农商行营收净利润增长较快,16家银行不良率低于1%
新华财经· 2025-09-15 23:2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业绩整体小幅增长 营收同比增1.04%至2.92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0.8%至1.1万亿元[1][2] - 城商行和农商行增长动能强劲 部分区域性银行营收及净利润增速超10%[1][5] - 行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超三分之一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 且多数银行不良率持平或下降[6][9][14] - 资本充足水平面临压力 超半数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较上年末下降 仅少数银行实现增长[1][15][21] 营收表现 - 42家上市银行合计营收2.92万亿元 同比增加302.24亿元[2] - 30家银行营收实现正增长 12家出现下降[5] - 西安银行营收增速领跑(43.7%) 江阴银行(10.45%)和常熟银行(10.1%)紧随其后[1][5] - 贵阳银行营收降幅最大(-12.22%) 平安银行(-10.04%)、光大银行(-5.57%)和华夏银行(-5.86%)降幅居前[3][5] 盈利能力 - 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同比增加86.87亿元[2] - 33家银行净利润增长 杭州银行(16.66%)、江阴银行(16.63%)、齐鲁银行(16.49%)和青岛银行(16.05%)增速领先[5] - 华夏银行(-7.95%)和贵阳银行(-7.2%)净利润降幅较大[5] -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利润规模居前 城商行及农商行增长更快[1][2] 资产规模 - 总资产合计321.3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35%[6] - 总贷款184.3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89%[6]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52.32万亿元) 农业银行(46.86万亿元)和建设银行(44.43万亿元)分列二三位[6][7] - 江苏银行总资产增速最快(21.16%) 重庆银行(14.79%)、北京银行(12.47%)、西安银行(12.23%)和南京银行(11.96%)增速均超10%[6][7][8] 资产质量 - 16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 成都银行最低(0.66%)[9][10] - 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常熟银行不良率均为0.76%[9][10] - 15家银行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 7家出现上升[14] - 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7% 厦门银行上升0.09个百分点至0.83%[10][11][14] - 西安银行不良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6%[11][14] 资本充足水平 - 29家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降 重庆银行(-1.53个百分点)、厦门银行(-1.19个百分点)和渝农商行(-1.01个百分点)降幅较大[15][18][19] - 交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增长1.18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增0.96个百分点 杭州银行增0.89个百分点[17][18][21] - 招商银行(18.56%)、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均超19%)资本充足率居前[15] - 沪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高(14.52%) 建设银行(14.34%)和招商银行(14%)紧随其后[17][21]
北京稳坐中企500强“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3:10
榜单总体概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较2024年提升5.79亿元 [1][5] - 500强企业营收总额达110.15万亿元,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增长7.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1万亿元(增长4.39%) [5]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增加14家),占比53.4%,其中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1][5] 头部企业格局 - 前十强企业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中石油、中石化、中建(均超2万亿元)居前四,京东为前十中唯一民营企业 [1][6] - 万亿级企业包括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中国铁路工程、京东、中国人寿、平安、中国铁道建筑、中国移动、中国交建 [6] 研发创新表现 - 500强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研发强度1.95%实现八连升 [7] - 华为以1796.8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比亚迪(531.95亿元)、中国建筑(454.59亿元)、中国移动(380.66亿元)、中石油(354.50亿元)分列2-5位 [7] - 研发强度前三为携程(24.62%)、华为(20.84%)、中兴(19.81%),通信设备制造业占前十强中五席 [7] - 华为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12490亿元,持有全球有效专利15万件 [8] 区域分布特征 - 500强分布于30个省级地区,北京(79家)、浙江(56家)、广东(54家)数量居前三 [9] - 东部地区入围362家(减少9家),中部地区61家(增加12家),区域分布更趋均衡 [1] 产业结构变化 - 新入围/重新入围企业39家,汽车零部件与物流供应链领域新增最多(6家) [10] - 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从23家增至32家(增加9家),房屋建筑与地产企业从56家降至32家(减少24家) [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战新业务收入与利润贡献率均超40% [11]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
证券日报· 2025-09-15 22:37
榜单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度有所增长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 行业结构特征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持续增加 [2]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中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量显著 共6家新入围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呈现协调发展态势 [2] 企业研发创新 - 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幅达10.54% [2] - 大企业被要求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长期稳定投入 构建市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2] 战略发展方向 - 大企业需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入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能力向产业链中小企业溢出 提升产业生态数字化水平 [3] - 发挥产业链核心作用 联合上下游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生态系统 [3] 头部企业格局 - 前十强企业依次为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建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京东集团 [1] - 同步发布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大企业创新100强等多个子榜单 [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经济日报· 2025-09-15 22:24
债权转让交易 - 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将公告清单所列借款人及担保人的主债权及担保合同项下全部权利转让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河北省分公司 [1] - 债权转让基于双方签署的《债权转让协议》并符合法律有关规定 [1] - 中国信达作为债权受让方宣布逾期未到期贷款提前到期并要求债务人及担保人立即履行合同义务 [1] 债务明细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四笔贷款本金余额合计125,234,033.48元 [2] - 任丘市天昊燃气有限公司贷款本金余额5,017,012.87元,由8个自然人和1家企业提供担保 [2] - 邢台世贸天街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贷款本金余额114,333,442.72元,系最大单笔债务,涉及13个自然人和1家企业担保 [2] - 河北元坤贸易有限公司贷款本金余额7,600,926.72元,采用银承汇票融资方式 [2] - 邯郸市宝驰雅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贷款本金余额3,131,651.17元,由5个自然人和2家企业提供担保 [2] 合同条款 - 利息计算依据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执行 [2] - 债务编号体系显示建设银行采用HE系列编号规则管理对公贷款 [2] - 担保方式包含抵押、保证和质押等多种形式,其中邢台世贸天街项目涉及最高额担保安排 [2] 行业操作惯例 - 金融机构通过公告方式履行债权转让通知义务符合行业惯例 [1] - 对更名、改制、歇业等主体要求承债主体及主管部门代为履行义务体现风险管控标准流程 [2] - 银承汇票融资业务配套担保安排显示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标准做法 [2]
建设银行(601939.SH):境内二级资本债券赎回完成
格隆汇· 2025-09-15 19:59
债券发行与赎回 - 建设银行于2020年9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为人民币6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 [1] - 本期债券设有发行人赎回选择权 公司有权在2025年9月14日按面值全额赎回 [1] - 公司已取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赎回无异议的复函 并于公告日完成全额赎回操作 [1]
风险共担突围,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打破融资“玻璃门”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45
公司融资困境 - 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融资困境 负债率触碰传统警戒线且抵押不足导致银行授信受限[1] - 企业研发投入大且轻资产运营 缺乏厂房设备等传统抵押物导致可评估信用数据有限[1] - 处于技术转化关键期急需资金扩大生产 资金缺口成为制约订单交付的核心难题[1] 创新融资方案 - 建设银行推出科创担融资担保模式 通过引入省级再担保机构构建风险共担机制[1] - 方案突破传统授信限制 量化技术专利价值并联合担保机构叠加政策工具[2] - 采用纯信用贷款模式 10日内完成250万元贷款发放 解决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2] 业务实施成效 - 组建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联合专班 压缩尽调审批流程实现服务加速[2] - 科创担模式运行不到两月已惠及近10家企业 验证风险共担机制的科学性[2] - 技术实力获得银行认可 成功跨越传统抵押物门槛实现融资突破[2]
建设银行完成赎回二级资本债券
智通财经· 2025-09-15 10:22
债券发行 - 2020年9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为人民币6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1] - 债券设有发行人赎回选择权 可在第5个计息年度最后一日即2025年9月14日按面值全额赎回 [1] 赎回执行 - 已取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赎回债券无异议的复函 [1] - 截至公告日已行使赎回权全额赎回本期债券 [2]
建设银行(601939) - 建设银行关于境内二级资本债券赎回完成的公告
2025-09-15 09:45
股票代码:601939 股票简称:建设银行 公告编号:临 2025-05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境内二级资本债券赎回完成的公告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2020 年 9 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在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规模为人民币 650 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 (以下简称本期债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刊 载《关于境内二级资本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 根据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相关规定,本期债券设有发行人赎回 选择权,本行有权在本期债券第 5 个计息年度的最后一日(即 2025 年 9 月 14 日),按面值全额赎回本期债券。近期本行已取得国家金 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对赎回本期债券无异议的复函。 截至本公告日,本行已行使赎回权,全额赎回了本期债券。 特此公告。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9 月 15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