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青岛分行金融教育宣传周先导片上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5 06:53
公司活动 - 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参与制作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主题宣传片 以创新形式传递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 [1] - 宣传片内容从守护信任延伸至共筑金融安全屏障 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易懂的温暖话语 [1] - 公司始终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置于重要位置 致力于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1] 行业倡议 - 金融教育宣传周旨在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线 [1] - 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开展系列特色活动 持续助力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1]
邮储银行深圳分行邮乐园 您身边的亲子乐园主题银行
经济日报· 2025-09-14 21:46
服务模式创新 - 邮储银行深圳龙岗区支行设立"儿童邮乐园" 配备儿童积木 益智玩具 学习桌椅和少儿读物等设施 探索"亲子社区乐园"银行模式[2] - 该模式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便利 有效缓解家长办理业务时的带娃压力 覆盖多个住宅区及城中村居民[2] 客户体验提升 - "邮乐园"启用后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孩子可在安全有趣环境中游玩等候 同时提供阅读和休闲空间[2] - 寒暑假期间成为带娃理想去处 市民反馈显示几百米可达的便捷性显著提升服务可及性[2] 财商教育活动 - 围绕财商启蒙与亲子互动主题 支行成功举办超10场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2] - 2025年7月推出暑期"小小银行家"财商主题活动 包含金融知识讲解 "小小理财家"情景互动和"理财大冒险"等沉浸式体验[2] - 活动帮助树立儿童理性消费观念 获得家长一致好评 实现寓教于乐效果[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升级"儿童邮乐园"设施与服务 拓展亲子财商活动内容与形式[2] - 深入社区服务市民 致力打造有温度 可信赖的银行品牌[2]
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支撑减弱,存款搬家延续
银河证券· 2025-09-14 14:03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推荐 维持[1] 核心观点 - 政府债对社融支撑减弱 信贷需求仍待修复 存款搬家现象延续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中期业绩边际改善 拐点可期[3] - 个人消费贷 经营贷贴息落地有望带来零售信贷增长机遇 结合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红利价值[3] 社融表现 - 8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3] - 截至8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81% 增速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3] - 人民币贷款增加6233亿元 同比少增4178亿元[3] - 新增政府债1.37万亿元 同比少增2519亿元 政府债发行规模2.33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少4875亿元[3] - 企业债增加1343亿元 同比少增360亿元[3] - 新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57亿元 同比多增325亿元[3] - 新增表外融资2158亿元 同比多增998亿元 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974亿元 同比多增1323亿元[3] 信贷需求状况 - 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8% 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3] - 8月单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3] - 居民部门贷款增加303亿元 同比少增1597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3] - 1-8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13.1% 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3] - 企业部门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2500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4700亿元 同比少增200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531亿元 同比少增4920亿元[3] 货币供应与存款变动 - 8月M1同比增长6%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M2同比增长8.8% 环比持平[3] - M1-M2剪刀差为-2.8% 环比收窄0.4个百分点[3] - 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8.6% 增速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3] - 8月单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2.06万亿元 同比少增1600亿元[3] - 居民存款增加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3] - 企业存款增加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3] - 财政存款增加1900亿元 同比少增3687亿元[3] - 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3] - 8月资本市场持续活跃 上证指数上涨7.97% 全市场成交额环比增长22.11%[3] - 8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继续增长0.12%[3] 投资建议与个股推荐 - 关注一揽子政策成效释放 以及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 十五五规划改革措施[3] - 个股推荐工商银行(601398) 农业银行(601288) 邮储银行(601658) 江苏银行(600919) 杭州银行(600926) 招商银行(600036)[3]
邮储银行北京石景山直属支行行长卫伟:多维度助力老字号破圈 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4 11:02
老字号消费力沙龙活动 - 活动聚焦老字号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创新实现品牌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并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 [1]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商报社北京老字号协会主办深蓝媒体智库作为智库平台 [1] - 圆桌对话环节探讨借力文商旅融合实现老字号破圈 [1] 邮储银行助力老字号发展举措 - 线上通过数字化运营在APP植入邮商街小程序汇聚全国优质老字号品牌提供宣传平台和便捷购买渠道 [2] - 线下推动优质企业双向合作借鉴内购会模式促进企业间产品与业务沟通 [2] - 打造100多家网点中包含数十个特色网点如相声主题网点咖啡主题网点和红娘银行并与嘻哈包袱铺肯德基等合作植入品牌 [2] 老字号跨界融合挑战与建议 - 金融服务方面将打通融资链条探索以商标和知识产权抵押放贷并依托老字号声誉背书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3] - 宣传服务方面利用众多网点作为宣传阵地为老字号开展现场宣传并计划推出集合老字号品牌的联名信用卡 [3] - 欢迎老字号企业为银行权益赋能并期待合作打造老字号特色网点深化双方合作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3]
2025服贸会|邮储银行北京石景山直属支行行长卫伟:多维度助力老字号破圈 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4 10:51
行业背景与活动概况 - 老字号在消费新格局中成为打造创新消费场景和挖掘消费潜能的重要力量 [1] - 2025寻找老字号消费力沙龙于服贸会期间举办 聚焦老字号品牌年轻化 时尚化 国际化发展 [1]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 北京商报社和北京老字号协会联合主办 [1] 老字号破圈发展策略 - 邮储银行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赋能老字号 线上数字化运营植入"邮商街"小程序汇聚全国优质品牌 [3] - 线下推动企业双向合作 借鉴内购会模式促进业务沟通 并打造特色银行网点提供场景融合 [3] - 北京地区拥有100多家网点 其中数十个特色网点融入企业品牌如相声主题 咖啡主题等 [3] 金融服务支持方案 - 邮储银行将打通融资链条 探索以商标和知识产权抵押放贷模式 [4] - 依托老字号声誉背书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保障资金周转 [4] - 利用网点作为宣传阵地 计划推出老字号联名信用卡并提供消费优惠 [4] 跨界合作深化举措 - 银行欢迎老字号企业为银行权益赋能 期待合作打造特色网点 [4] - 已与嘻哈包袱铺 肯德基等品牌合作植入 提供跨界融合场景范例 [3] - 通过特色网点开展相声学堂 咖啡服务 沙龙活动等多元化场景运营 [3]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西安市分行被罚款117万元 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犀牛财经· 2025-09-13 14:05
行政处罚事件 -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及西安市分行因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处以117万元罚款[1][3] - 邮储银行长春市光复路营业所因员工非法侵占客户资金被吉林金融监管局罚款30万元[2] - 邮储银行本溪市分行因挪用公款案件及违法发放贷款案件遭监管处罚[2] 人员处罚措施 -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张晗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1] - 邮储银行西安市长乐西路支行副行长及行长王自爱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3年[1] - 邮储银行长春市光复路营业所员工杨楠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4年[2] - 邮储银行本溪市分行六名员工遭终身禁业处罚[2] 违规行为类型 -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不审慎及个人贷款资金挪用[1][3] - 员工非法侵占客户资金[2] - 挪用公款案件及违法发放贷款案件[2] - 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1][3] 处罚机关及时间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金融监管局2025年4月作出30万元罚款决定[2] - 陕西金融监管局2025年作出117万元罚款决定[1][3] - 本溪银保监分局2023年3月2日公布挪用公款案件处罚[2]
银行业协同发力赋能电子信息制造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0:10
政策背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1] 银行业服务创新 - 推出"科创信用贷"产品 以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为核心评估要素 为江西龙南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00万元资金 助力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53%[2] - 兴业银行龙岩分行为福建晶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9500万元低成本贷款 结合省级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政策定制"政策性贷款+专项补贴"综合融资方案[2] - 建设银行遂宁分行与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信用贷款+出口信用保险"方案 通过应收账款买断方式将信用转化为资金 支持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3] - 邮储银行广东惠州市分行为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提供3年期1100万元"科创信用贷"资金 突破传统抵押担保限制[4] 产业链协同服务 - 邮储银行惠州市分行通过"U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上下游100多家中小供应商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一体化综合服务[5] - 中国银行石家庄分行为石家庄市鹿泉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提供专项服务 一周内为某新能源电子企业完成1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投放[5] - 中国银行石家庄分行2024年累计举办超28场银企对接会 为4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授信服务 授信总额达2.45亿元 占全区新增科技金融总量20%[5] - 部分银行上线电子信息企业专属线上服务平台 实现24小时融资需求提交和实时响应[6] 跨境金融服务 - 银行业整合跨境结算、外汇避险和境外融资服务 依托海外分支机构网络支持企业境外投资和技术并购[6] 行业特点与金融需求 - 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研发投入高、产业链长、科创属性强、轻资产运营特性[1][3] - 企业存在抵押物不足、研发周期长、汇率风险、原材料采购资金缺口等融资痛点[2][3][5]
汇聚金融力量 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09:39
金融政策支持文旅消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放贷款以提升供给质效[1] - 金融工具被用于支持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增加信贷供给 创新服务模式和降低融资成本挖掘消费潜力[2] - 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文旅+"一体化解决方案 探索全生态场景金融服务 推动产业从"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2] 哈尔滨文旅市场表现 - 哈尔滨暑期本地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176% 文旅投资呈现回暖扩张趋势[2] - 黑龙江省推出"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 使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力量[2] 邮储银行创新服务模式 - 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组建"邮爱"志愿服务团队 为游客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服务 累计服务近万人次[3] - 银行设置"拾光邮储"主题打卡区 还原30年代储金汇业局场景 增强游客旅行体验感[3] - 工作人员为错过列车的游客提供送站服务 体现金融机构的人文关怀[4]
服贸会秀“绿”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3:06
绿色金融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 [1] - A股37家上市银行绿色信贷合计规模达29.22万亿元 平均余额超8000亿元 同比增长41.79% [1][4]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1] 国有大型银行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合计超20万亿元 占A股上市银行总量近半数 [5] - 工商银行以6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居行业首位 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均达5.72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8.25%和19.17% [5] - 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 同比增长38.31% 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45391.45亿元 同比增长23.82% [5] 股份制银行与农商行发展 - 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6家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总额超3万亿元 [6] - 渝农商行、沪农商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802.19亿元和643.07亿元 张家港农商行以30.25%增速位列农商行首位 [7] - 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实现跨越式扩张 西安银行、绍兴瑞丰农商行和郑州银行2024年绿色贷款增速分别达202.75%、144.63%和123.73% [8]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银行业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覆盖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绿色网点建设等领域 [2] - 建设银行推出《银行绿色网点建设标准》 西二环支行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能耗监测与碳减排 获首张金融机构"碳减排证书" [6] - 民生银行展示绿色供应链金融、碳权金融创新等产品 交通银行开展航运领域转型金融业务 [6] 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成效 - 32家上市银行披露碳减排贷款信息 其中16家披露2025年二季度数据 [9] - 2025年二季度16家银行碳减排贷款总金额近240亿元 带动碳减排当量超700万吨 [9]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项目数分别达107个和185个 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位列碳减排贷款金额前五 [9] - 江苏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超6亿元 宁波银行超2亿元 其他城商行规模多在1亿元以下 [9] 未来发展方向 - 碳减排支持工具当前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未来可能扩展至低碳农业、绿色建筑等需求较大领域 [10] - 中小银行需发挥本土化优势 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及农户的绿色金融产品 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8]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研究
远东资信· 2025-09-12 12: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推出债市“科技板”,金融机构成科创债发行主力之一,发行规模或进一步提升,中长期限债券占比需提升,金融机构需创新金融产品设计 [2][54] -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可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构建“科技 - 产业 - 金融”良性循环,对金融机构自身也有诸多益处 [4][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背景 - 科技金融受政策、技术、市场驱动近年发展迅速,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等发行科创债,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成发行主力之一 [6][7][8]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概况 - 发行结构:商业银行发行规模最大,证券公司发行只数最多,政策性银行平均单只发行金额最高,发行主体向中小型金融主体扩容 [3][12] - 发行期限/评级:期限以2 - 5年中短期为主,占比94%;债项评级集中于AAA级,占比92% [3] - 发行利率/发行利差:加权平均发行利率1.68%低于非金融机构的1.92%,发行利差也低于非金融企业 [3][19] - 募资用途: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募资用途比例不同 [3] - 区域分布:集中于经济发达、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 [3] - 发行主体情况:信用等级较高、经营实力靠前,以高级别为主,多项指标表现良好 [30][31] 如何理解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 - 产业发展视角:引导金融市场资金精准流向科技创新领域,资金流向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5][40] - 业务发展视角:对商业银行可平衡资负压力、完善业务体系;对证券公司可优化债务结构、拓展业务和升级 [41][45] - 资产配置视角:提供优化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结构的配置标的,风险可控、收益稳健,利差和估值有优势 [47][49] 小结 - 金融机构成科创债发行主力之一,发行类别、期限、利率、用途、区域和主体有特点,对产业和金融机构自身有益,规模或提升,需提升中长期限债券占比和创新金融产品设计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