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农商行(601077)

搜索文档
A股银行股集体上涨,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涨超2%
格隆汇APP· 2025-07-30 02:16
银行股集体上涨 - A股市场银行股集体上涨,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涨幅超过2% [1] - 青农商行、渝农商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兰州银行、交通银行、张家港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涨幅超过1% [1] 个股表现 - 邮储银行涨幅2.67%,总市值6917亿,年初至今涨幅6.39% [2] - 平安银行涨幅2.11%,总市值2445亿,年初至今涨幅11.07% [2] - 青农商行涨幅1.99%,总市值199亿,年初至今涨幅21.86% [2] - 渝农商行涨幅1.78%,总市值781亿,年初至今涨幅19.19% [2] - 中信银行涨幅1.35%,总市值4580亿,年初至今涨幅20.19% [2] - 农业银行涨幅1.30%,总市值21769亿,年初至今涨幅21.71% [2] - 南京银行涨幅1.29%,总市值1455亿,年初至今涨幅12.38% [2] - 北京银行涨幅1.24%,总市值1383亿,年初至今涨幅11.59% [2] - 兰州银行涨幅1.20%,总市值144亿,年初至今涨幅6.66% [2] - 交通银行涨幅1.18%,总市值6813亿,年初至今涨幅4.41% [2] - 张家港行涨幅1.10%,总市值112亿,年初至今涨幅9.75% [2] - 贵阳银行涨幅1.09%,总市值238亿,年初至今涨幅14.05% [2] - 工商银行涨幅1.08%,总市值26766亿,年初至今涨幅13.08% [2] - 江苏银行涨幅1.06%,总市值2099亿,年初至今涨幅22.36% [2] - 苏州银行涨幅1.05%,总市值387亿,年初至今涨幅9.25% [2] - 招商银行涨幅1.02%,总市值11246亿,年初至今涨幅18.37% [2]
A股银行股出现反弹,邮储银行涨逾2%,青农商行涨近2%,兰州银行、渝农商行等涨逾1%。
快讯· 2025-07-30 02:00
行业表现 - A股银行股出现反弹 [1] - 邮储银行股价上涨超过2% [1] - 青农商行股价上涨接近2% [1] - 兰州银行和渝农商行等银行股价上涨超过1% [1]
农商行板块7月29日跌1.76%,沪农商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527.7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08:47
农商行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9日农商行板块整体下跌1.76% 跑输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33% 深证成指上涨0.64% [1] - 板块内10只个股全部下跌 沪农商行领跌2.35% 渝农商行跌2.03% 苏农银行跌1.45% 常熟银行跌1.32% [1] - 成交额最高为沪农商行3.53亿元 渝农商行4.64亿元 常熟银行3.14亿元 最低为瑞丰银行9196.61万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1527.75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793.6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3321.37万元 [1] - 青农商行主力净流入4267.56万元 占比17.3% 居板块首位 瑞丰银行主力净流入1861.18万元 占比20.24% [2] - 沪农商行主力净流出5630.37万元 占比-15.97% 为板块最高 渝农商行主力净流出2760.04万元 占比-5.95% [2] - 游资净流入最高为沪农商行2548.36万元 占比7.23% 张家港行1072.72万元 占比5.41% [2]
银行股再现普涨,已有银行年内涨幅超30%,未来行情如何演绎
北京商报· 2025-07-28 09:56
银行股市场表现 - 7月28日早盘银行股普涨 齐鲁银行盘中涨幅超5% 青岛银行涨超3% 江苏银行涨超2% [1] - 截至7月28日收盘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收涨 齐鲁银行涨幅1.94%居前 青岛银行涨1.65% 宁波银行等6家银行涨幅超1% [3] - 2025年A股银行板块稳健上涨 青岛银行等3家年内涨幅突破30% 兴业银行等7家涨幅超20% [3] 上涨驱动因素 - 基本面改善 银行业资产质量提升 不良贷款率下降 拨备覆盖率保持合理水平 经济复苏预期缓解净息差压力 [3] - 杭州银行等4家银行披露业绩快报 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 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或持平 [4] - 政策环境边际改善 降准释放流动性 优化监管考核 为银行业创造更好外部环境 [4] - 估值修复需求推动行情 银行股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 基本面改善促估值修复 [4] 资金面支撑 - 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因低利率环境增加银行股配置 银行股稳定分红特性契合其需求 [5] - 银行板块作为宽基指数核心权重标的 受益于被动型基金规模扩容 [5] - 主动型基金逐步回补银行股仓位 北向资金二季度以来持续流入银行股 [5] 服务实体经济正向循环 - 银行股价上涨提升市值和市场形象 降低股权融资成本 减少增发配股对股东稀释 [6] - 良好资本市场表现增强银行信用形象 有利于发行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 [6] - 部分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加速转股补充核心资本 增强信贷扩张能力 [7] 未来走势展望 - 银行板块或呈现结构性行情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支撑基本面改善逻辑 [7] - 资产质量优良 盈利能力强 数字化转型领先的大型银行和优质城商行具配置价值 [7] - 区域性银行中受益于地方经济发展 风险控制能力强的银行值得关注 [7] - 2025年下半年板块或震荡上行 低估值股份制银行和优质区域性银行获更多关注 [7]
复盘:牛市氛围渐浓,顺周期优质个股迎较好布局时机
国信证券· 2025-07-27 07:31
报告核心观点 - 牛市氛围渐浓,银行板块回调接近尾声,后续政策发力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时,银行板块将加速上涨并跑出超额收益 [5][33][35] - 建议精选大零售占比较高的优质个股布局,如宁波银行、常熟银行、长沙银行、招商银行和渝农商行 [5][35][36] 复盘2010年以来三轮牛市银行板块行情演绎 整体表现 - 2010年以来三轮牛市中,除2014 - 2015年资金驱动牛市,另两轮中后期银行板块跑出超额收益 [4][9][28] - 牛市行情银行板块分三阶段:初期普涨,银行有绝对收益且跑输大盘不明显;中期难跑超额收益,成长板块更优;后期是银行最佳投资机会,有绝对和超额收益 [4][9][35] 各轮牛市具体情况 - 2014/7/1至2015/6/12,上证指数涨152.2%,申万银行指数涨96.8%,2014年四季度申万银行指数涨幅60.4%超上证指数36.8%涨幅 [6][8][10] - 2016/2/2至2018/1/26,上证指数涨32.3%,申万银行指数涨44.8%,2017年二季度起银行板块持续跑超额收益,6月至2018年1月申万银行指数累计涨幅24.0%超上证指数10.4%涨幅 [6][8][10] - 2019/1/4至2021/2/19,上证指数涨50.0%,申万银行指数涨37.1%,2019年银行指数涨23.9%与上证指数23.8%接近,四季度有绝对和相对收益;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银行指数涨幅22.2%超上证指数7.0%涨幅 [6][8][10] 银行板块内部轮动及个股表现 2014 - 2015年 - 城商行和股份行涨幅好,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领涨,涨幅分别为181.6%、171.3%和154.6%,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涨幅落后 [12] 2016 - 2018年初 - 招行、宁波和建行领涨,涨幅分别为144.6%、126.5%和126.4%,股份行受金融严监管冲击表现一般 [15] - 申万银行指数2017年二季度加速,优质区域行如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2016年跑超额收益,招行和大行启动与指数同步 [15][28][32] 2019 - 2021年 - 2019年平安和宁波领涨,涨幅分别为79.1%、77.9%,个股分化大 [18] - 2019年前4月普涨,申万银行指数9月上涨,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和常熟银行6月启动 [21] - 2020 - 2021年初,优质区域行和股份行涨幅领先,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涨幅居前,申万银行指数2020年四季度加速,优质区域行4月启动,股份行四季度加速 [25] 总结 - 除2014 - 2015年普涨行情,其他两轮精选个股和把握轮动重要,优质高成长银行行情早于指数启动 [28] - 领涨个股方面,2016 - 2018年大行、招行和城商行有收益,股份行不佳;2019 - 2021年优质高成长银行有超额收益,个股分化大 [28] 牛市氛围渐浓下半年银行个股布局 板块回调原因及趋势 - 回调因牛市氛围浓,交易性资金撤退,回调大概率接近尾声,后续政策发力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时迎加速上涨和超额收益 [5][33][35] 个股布局建议 - 精选大零售占比较高优质个股,“胜率提升 + 高赔率” [5][35][36] - 胜率提升因牛市氛围浓,市场预期稳增长政策发力;赔率高因大零售银行个股估值处低位 [35][36]
本周聚焦:银行理财2025H1半年报: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母行代销占比降至65%左右
国盛证券· 2025-07-27 06: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政策或冲击出口,但中长期国内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有持续性 [9] - 顺周期策略下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下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9] 各部分总结 2025上半年理财市场运行情况 - 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同比增长7.53%,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6.4万亿元,同比下降14.55% [1] - 市场格局:截至二季度末,32家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89.61%,较上年末提升1.8pc,理财产品净值化推进加剧市场马太效应 [2] - 资产配置:截至二季度末,理财产品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为主,合计占比80.4%,较上年末下降1.4pc,债券占比41.8%,较上年末下降1.7pc,信用债占比下降,利率债占比提升,同业存单占比下降,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提升,公募基金配置比例提升1.3pc至4.2% [3] - 理财收益:2025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2024年下降53bp,收益率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行 [4] - 理财代销:截至2025年6月末,569家机构代销理财公司产品,较年初增加7家,母行代销金额占比降至65%左右 [5][8]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 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8489.02亿元,环比上周增加3025.15亿元 [10] - 两融:余额1.94万亿元,较上周增加1.96% [10] - 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76.04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1.20亿元,7月以来发行925.76亿元,同比增加390.93亿元,其中股票型282.73亿元,同比增加231.01亿元,混合型85.31亿元,同比增加54.03亿元 [10] 利率市场跟踪 - 同业存单:本周发行规模5156.9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4307.90亿元,当前余额20.75万亿元,较6月末减少3657.80亿元,本周发行利率1.61%,环比上周减少1bp,7月发行利率1.61%,较6月减少5bps [11] - 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74%,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0.86%,环比6月下降20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0.90%,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1.02%,环比6月下降20bps [1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平均为1.71%,环比上周增加4bps [1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2054.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440.16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5943.86亿元 [11]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本周新发行118.65亿元,平均利率2.08%,全年累计发行18304.35亿元 [11] 本周聚焦 相关图表 - 展示理财产品存续情况、平均年化收益率、资产配置情况、理财公司代销机构数量和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情况等图表 [15][16][18] 主要新闻 - 央行公布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等数据 [25] - 央行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意见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25] - 财政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税收收入情况 [26] 主要公告 - 多家银行有债券发行、人事变动、业绩快报、诉讼、分红、授信等公告 [27][28][29] 附:周度数据跟踪 - 各地区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 [34] - 本周金融板块表现 [35] - 金融涨跌幅前10个股情况 [37] - 银行票据转贴价格走势 [39] - 资金市场利率近期趋势 [42] - 3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势(分评级) [48] - 股票日均成交金额和两融余额 [44] -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规模 [46] - 银行转债距离强制转股价空间 [49] - 各类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50] - 非货币基金发行情况 [52]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情况 [54] - 银行板块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5] - 券商板块及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6] - 保险股P/EV估值情况 [57]
二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增持银行股
财经网· 2025-07-25 10:45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宁波银行股价创近2年新高 单日涨幅达6.24%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3.01% [1][2] - 城商行集体跟涨 常熟银行(2.85%) 渝农商行(0.74%) 江苏银行(0.62%)年初涨幅均超13% [1][2] - 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超12% 多只银行股刷新历史新高 浦发银行年初涨幅达30.87% [2] 公募基金持仓动态 - 2025Q2公募基金银行持仓总市值超2000亿元 行业排名第五 环比增持超400亿元 [3] - 招商银行获759亿元基金持仓(967只) 兴业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持仓均超百亿 [3] - 主动偏股基金银行持仓环比增持6.64亿股至49.17亿股 市值增加135亿元至640.78亿元 [3] - 被动型基金银行持仓环比增16.23亿股至71.47亿股 市值增加288亿元至1332.61亿元 [3] 资金流入结构 - 上半年ETF流入银行板块122亿元 沪深300ETF(89亿) 红利ETF(32亿) 银行ETF(32亿)贡献主要增量 [4] -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 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城商行净流入均超5亿元 [4][5] 配置逻辑分析 - 银行板块在主动权益基金中配置权重3.35% 较沪深300基准15.71%存在12.36%配置空间 [5] - 公募基金改革强化业绩基准约束 低配的银行板块有望获得系统性增配 [5] - 险资增量资金可能进一步助推银行板块流动性改善 [5]
首批中期业绩快报出炉,银行股再迎上扬!杭州银行净利涨16%,宁波银行股价半日涨超6%
搜狐财经· 2025-07-25 04:25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5日早盘银行板块走高,宁波银行领涨6.5%,常熟银行涨3.26%,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杭州银行等区域银行跟涨 [2] - 宁波银行股价上涨6.50%至29.01元/股,成交额19.01亿元,常熟银行上涨3.26%至7.61元/股,换手率1.96% [6] - 2025年初至今银行板块累计上涨12.40%,远超大盘平均水平,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实现上涨,9家全国性股份行平均上涨16.3% [2][6] 银行业绩快报 - 宁波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营收371.6亿元,同比增长7.91% [2][4] - 杭州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资产规模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3%,不良贷款率0.76% [3] - 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5%,总资产首次突破4000亿元至4012.51亿元,较年初增长9.46%,不良贷款率0.76% [3]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港股通持有的银行股市值从2023年末不足4000亿港元跃升至突破1万亿港元,2025年持仓市值增幅超50% [7] - 北向资金2025年二季度持有的A股银行股市值增长266亿元,持仓比例进一步提升 [8] -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度银行股仓位达4.33%,为2021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9] - 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宏观经济预期向好及区域银行差异化优势显现,建议关注盈利能力及稳定性领先的银行 [9]
行长隋军代行董事长董秘两职超期违规 渝农商行不回应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06:32
高管代职超期问题 - 渝农商行行长隋军自2024年10月17日起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已持续9个多月 自2025年1月18日起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已超6个月 均超出监管规定的6个月期限 [1][2] -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代为履职人员需符合任职资格且代职不得超过6个月 公司需在期限内选聘正式任职人员 [1][2] 高管变动情况 - 原董事长谢文辉因工作调动于2024年10月辞职 董事会推举隋军代行董事长职务直至新任董事长资格获核准 [2] - 原董事会秘书张培宗因工作调动于2025年1月辞职 隋军同时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3] - 2025年4月董事会提名刘小军为执行董事候选人并选举其为董事长 但其任职资格尚未获监管核准 [3][4] 公司治理进展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已通过选举刘小军为执行董事的议案 但其董事及董事长资格仍需监管核准 [4] - 截至新闻发布时 隋军仍同时代理董事长和董事会秘书职务 刘小军的任职资格核准公告未出现在监管网站 [4] 高管背景信息 - 隋军为经济学博士 2023年3月起任渝农商行行长 2023年7月任执行董事 2024年10月开始代行董事长职务 [5]
“反内卷”如何影响信贷脉冲?
东北证券· 2025-07-24 06: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反内卷”对信贷冲击整体较小,但略大于供给侧改革,可能导致相关行业不良率向上跳跃 [11][42] - 信贷管理是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对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且会使产能过剩行业不良率断点跃升 [6][13] - 建议关注厦门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等,以及国有大行 [2][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管理是银行响应供给侧改革的手段之一,但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 - 2013 - 2016年,政策多次提及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涉及钢铁、水泥等行业 [12] - 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信贷管理手段为减持过剩产能行业信用债,细化客户名单和总行上收准入权限以限制信贷额度 [12][13] - 2015 - 2017年,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速分别为14%、13.5%和13.5%,社融整体增速分别为12.5%、12.6%、14.8%,增速波动较小 [6][13] 供给侧改革对信贷冲击程度小于1%,且股份行影响更大 信贷压缩节奏:2H16 - 1H17是信贷管理高峰 - 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占对公信贷比例,股份行大于国有行,如2015 - 2017年建行占比小于招行、中信银行 [18] - 2H16 - 1H17是银行信贷压缩高峰期,以钢铁行业为主,压缩后过剩产能行业贷款占比减小,增速低于一般对公贷款 [18] 信贷冲击测算:整体小于1%,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 - 用受冲击规模占比衡量供给侧改革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样本数据中建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区间为[-0.1%,-0.4%],招行2016年为-0.4%,中信银行为[-0.4%,-0.8%] [22] - 行业测算中,国有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为[-0.17%,-0.33%],股份行为[-0.42%,-0.72%],整体冲击较小,对国有行冲击小于股份行 [22][23] 上市公司验证:与信贷冲击测算一致,但钢铁行业最先受到影响 - 从各行业上市公司获取信贷规模数据推算行业信贷规模,2016 - 2018年信贷规模压缩明显,钢铁行业压缩高峰在2016年,其余行业在2017年,整体节奏与银行信贷测算一致,但测算可能偏高 [28] 不良率的影响:信贷管理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不良暴露 - 招商银行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压缩后,不良率缓慢下行但高于2016上半年以前水平,2H16跳跃上行,同期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也跳升,推测是信贷管理加剧了不良暴露速度 [32] - 此前报告发现股份行2016 - 2017年对公信贷实现收益率相对2015年之前下降且低于国有行,是对公不良贷款释放所致,本报告认为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比高对应所致 [32] 从锚定到调整:预测反内卷的影响更大 - “反内卷”涉及行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比大于供给侧改革时期,银行偏好国有企业信贷供给,信贷调控时民营企业可能率先受冲击 [45] - 目前银行业面临资产荒,处于信贷低增速时代,信贷调控对信贷增速冲击可能略大 [45] - 银行信贷重定价加权久期虽下降但仍高于2017年以前水平,信贷调控限制新增额度时,达到一定压缩水平需更长时间调控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