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渝农商行(601077)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投资策略:下半年向优质顺周期个股要超额收益
国信证券· 2025-08-04 02:21
核心观点 - 优质顺周期个股基本面拐点可期,有望跑出超额收益,重点关注零售不良包袱出清和净息差率先筑底的银行[3] - 反内卷宏观叙事强化推动远期经济乐观预期,顺周期胜率提升,建议布局优质个股[4][27] - 下半年精选基本面拐点临近、估值低位的顺周期个股,推荐宁波银行、常熟银行、长沙银行、渝农商行和招商银行[4][31] 资产质量分析 - 零售不良生成拐点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出现,但优质区域银行(如宁波银行、常熟银行)因风险管控能力强、不良处置力度大,拐点可能提前[3][8] - 零售信贷ABS数据显示:2025年下半年消费贷违约率高位企稳,信用卡违约率下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仍震荡但失速概率低[10][13] - 宁波银行2025年半年报显示不良率稳定在0.76%,拨备覆盖率374%;常熟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490%,反映不良压力减轻[18][21] 净息差趋势 - 优质区域行净息差或率先筑底: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收窄(贷款久期短的银行受冲击小),且长期储蓄存款占比高(如常熟银行三年期及以上存款占比37.76%)优化负债成本[22][26] - 常熟银行2024年末定期存款占比72.30%,其中个人定期占62.91%,负债结构优势明显[26] 宏观经济与投资策略 - 反内卷政策从中长期优化产业生态,虽短期经济仍弱,但市场风险偏好难大幅回落,顺周期布局时机佳[27][29] - 个股分化显著,需聚焦基本面改善标的:宁波银行2025年H1净利润增速回升至8.2%,常熟银行增速13.5%,验证拐点逻辑[21][31]
债券增值税新规对上市银行影响:营收静态影响0.4%
中泰证券· 2025-08-03 12:20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 重点推荐公司包括江苏银行(买入)、渝农商行(买入)、沪农商行(增持)、招商银行(增持)、农业银行(增持)[2] 核心观点 - 债券增值税新规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短期内通过OCI浮盈兑现对冲影响,中长期或更加重视交易能力的提升[6][11] - 对银行业绩的静态测算影响:每年税收成本增加对上市银行营收影响0.4%,利润影响0.95%[6][16] - 投资建议:持续推荐银行板块,逻辑从"顺周期"转向"弱周期",重点关注区域优势城农商行和高股息大型银行[6][18] 背景分析 - 政策背景:恢复征收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利息增值税,旨在调节资金投向、优化债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0][11] - 短期财政效果:缓解收支压力,中长期是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11] 银行行为影响 - 短期策略:老券收益率下行带来银行OCI账户浮盈增加,可通过兑现浮盈对冲税收成本上升[11][12] - 长期趋势:资本利得税收不受影响,银行可能提升交易盘占比(国有大行当前交易盘仅7.7%)[12][13] 业绩影响测算 - 税收成本增加:银行自营债券增值税率从0%升至6%,公募基金按3%简易税率征收[15][16] - 具体数据:一年税收成本增加232亿元,5年累计影响1439亿元(占2025年预测营收2.7%)[16] - 置换周期:新券对老券置换预计需5年完成(至2029年)[16] 投资主线 - 区域优势银行:江苏、上海、成渝等地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渝农商行)[18] - 高股息银行:六大行(农行、建行、工行)及股份行(招商、兴业、中信)[18] 市场数据 - 行业总市值154,529.38亿元,流通市值148,655.03亿元[4] - 上市银行债券投资账户占比:TPL 13.7%、OCI 27.0%、AC 59.2%(2024年)[13]
银行业周报(20250728-20250803):债券增值税新规推出,高股息红利资产优势凸显-20250803
华创证券· 2025-08-03 05:44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1][24] 核心观点 债券增值税新规影响 - 新规采取新老债券划断方式,仅对新发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6%增值税,老债券(含续发债券)维持免税优惠 [2][7] - 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因可续发老券代码,持有优势显著:四大行政府债+政金债占比达63 7%-85 7%,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11家银行占比超70% [2] - 新发金融债吸引力下降,银行或转向同业存单融资(仍免税),预计同业存单利率下行 [3][7] 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 利率下行环境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7%),银行板块股息率3 8%居申万行业第二,利差达2 1pct [3] - 国有大行及优质股份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因高股息(2025年预测PE 5-7倍)和稳健资产质量被重点推荐 [8][9] 市场表现 - 银行指数周跌0 84%,跑赢沪深300指数0 91pct,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7 7% [5][7] - A股国有行表现强势:农业银行周涨2 43%、工商银行涨1 74%,H股广州农商银行涨4 09% [12][14] 投资建议 - 红利策略:推荐国有大行(A+H)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高股息股份行,关注江苏银行等区域中小行 [8] - 顺周期策略:经济回暖预期下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资产质量弹性标的 [8] - 估值提升计划:多家银行推进中期分红,ROE改善空间较大的浦发银行等被列入观察名单 [8][9] 重点公司估值 - 宁波银行2025年预测PE 6 69倍、PB 0 87倍,招商银行PE 7 58倍、PB 1 01倍,均低于行业均值 [9] - 区域性银行估值优势突出:常熟银行PE 5 15倍、瑞丰银行PB仅0 55倍 [9]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企业短贷高增与票据利率的窄幅波动
开源证券· 2025-08-01 11:43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2] 核心观点 - 2025年银行信贷结构出现新特征,企业短贷替代票据冲量现象显著,3月/6月新增短贷规模达1.44/1.16万亿元,分别超季节性均值4582/4832亿元,同时票据融资6月缩量至-4109亿元(近三年均值为-139亿元)[4][14] - 政策驱动因素包括《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60日内付款,促使大型企业以短贷替代商业信用,叠加银行盈利压力下主动压降票据资产[4][18] - 票据利率波动性显著降低,2025年上半年6M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波动区间仅62BP(0.98%~1.60%),远低于2023年(170BP)和2024年(105BP),主因信贷属性弱化及资金利率平稳[5][24] - 7月末出现利率倒挂现象,6M票据利率跌破1%而1M/3M利率维持在1.2%,反映银行对远期信贷需求预期悲观,通过配置长期票据腾挪2026年信贷额度[6][33] 信贷结构变化 - 企业短贷超季节性增长:3月新增1.44万亿元(+4582亿元 vs 均值),6月新增1.16万亿元(+4832亿元 vs 均值)[14] - 票据融资缩量:6月规模-4109亿元,较近三年均值(-139亿元)大幅下降[14] - 表内外票据总量与制造业PMI背离:5-6月PMI回升期间票据总量反降,反映政策对一级市场开票的抑制作用[18][22] 票据利率特征 - 窄幅波动:2025年上半年6M转贴现利率振幅62BP,较2023年(170BP)和2024年(105BP)显著收窄[24] - 倒挂现象:7月末6M利率跌破1%,低于1M/3M利率约20BP,为年内首次出现期限倒挂[33][35] - 驱动因素:银行资产比价约束利率下限(票据综合收益率1.08% vs 企业贷款2.42%),信贷需求不足压制上行空间[29][30] 投资建议 - 推荐三类标的:1)拨备调节能力强的国有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2)风险出清股份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3)盈利弹性大的城农商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渝农商行)[7][36]
渝农商行(601077) - 渝农商行H股公告
2025-08-01 09:30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2,513,336,041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2,513,336,041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8,843,663,959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8,843,663,959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1,357,000,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2,513,336,041股,库存股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8,843,663,959股,库存股0股[2]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45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13,336,041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为2,513,336,041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8,843,663,959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为8,843,663,959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1,357,000,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513,336,041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843,663,959股[2] 其他信息 - 股份期权(根据发行人的股份期权计划)不适用[3] - 有关香港预托证券(预托证券)的资料不适用[4] - 呈交者为执行董事兼行长隋军[5]
农商行板块8月1日跌0.31%,渝农商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2151.1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08:42
农商行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日农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31%,领跌个股为渝农商行(跌幅1.03%)[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37%至3559.95点,深证成指下跌0.17%至10991.32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常熟银行上涨0.41%至7.42元,无锡银行上涨0.33%至6.04元,而紫金银行下跌0.67%至2.98元[1] 个股交易数据 - 成交量最高为紫金银行62.25万手,其次为张家港行41.98万手[1] - 成交额最大为渝农商行3.67亿元,沪农商行2.12亿元位列第二[1] - 常熟银行成交额1.78亿元,苏农银行成交额1.21亿元,青农商行成交额1.66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2151.1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13.2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564.4万元[1] - 无锡银行主力净流入1350.54万元(占比16.1%),紫金银行主力净流入1115.48万元(占比6.01%)[2] - 渝农商行游资净流入2496.85万元(占比6.81%),但散户净流出2818.48万元(占比7.68%)[2] - 张家港行主力净流出2868.32万元(占比15.21%),苏农银行主力净流出571.11万元(占比4.71%)[2]
农商行板块7月30日涨0.54%,青农商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711.6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0 08:27
板块整体表现 - 农商行板块当日上涨0.54%,领涨个股为青农商行(涨幅1.70%)[1] - 板块成交活跃,青农商行成交量达83.03万手,成交额2.97亿元[1] - 上证指数同期上涨0.17%,深证成指下跌0.77%,板块表现优于大盘[1] 个股价格表现 - 青农商行收盘价3.58元,涨幅1.70%居首[1] - 渝农商行涨幅1.04%位列第二,成交额5.12亿元为板块最高[1] - 九只成分股上涨,仅紫金银行持平,无下跌个股[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711.64万元,游资净流入1363.25万元,散户净流入3348.4万元[1] - 渝农商行获主力净流入847.23万元(占比1.65%),游资净流入906.83万元[2] - 常熟银行主力净流入824.63万元(占比3.00%),为占比最高个股[2] - 青农商行主力净流出2430.94万元(占比-8.18%),但游资净流入1430.53万元[2]
终于反弹!百亿银行ETF(512800)涨逾1%,机构:增量资金持续,银行回调大概率接近尾声
新浪基金· 2025-07-30 06:01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ETF(512800)早盘价格一度上涨超过1% 现涨0.94% 实时成交额近8亿元[1] - 银行股多数走强 约半数涨幅超过1% 青农商行涨2.21% 平安银行涨2.03% 邮储银行涨2.14%[2][3] - 农业银行涨1.79% 建设银行和苏州银行等涨幅居前[2] 银行ETF产品特征 - 银行ETF最新基金规模超141亿元 年内日均成交额5.58亿元[4] - 该ETF为全市场10只银行业ETF中规模最大且流动性最佳的产品[4] - 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 成份股涵盖A股42家上市银行[4] 机构观点与行业分析 - 银河证券认为银行板块受益ETF提质扩容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价值持续存在[4] - 华创证券指出二季度公募基金配置银行仓位有所提升 但欠配幅度仍然较大[4] - 机构认为银行板块回调接近尾声 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业绩拐点可期[3][4] 技术指标与资金流向 - 银行ETF盘中最高价0.744元 最低价0.735元 委比10.15%[2] - 外盘5.40万手 内盘40.70万手 量比1.26显示交投活跃[2] - 52周区间涨幅12.77% 250日涨幅15.36%[2]
泉果基金调研渝农商行,围绕“五篇大文章”做实金融服务
新浪财经· 2025-07-30 05:41
泉果基金调研渝农商行核心要点 泉果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63 96亿元 管理基金数6个 基金经理5位 [1] - 旗下最佳基金产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近一年收益31 73% [1] - 近1年回报前6非货币基金中 4只产品收益超25% 最高为31 73% [2] 渝农商行业务优势 - **大零售业务核心竞争力**:依托重庆本土最大银行网点优势 实现区县全覆盖 构建"零距离"金融服务体系 [2] - 深耕县域及农村金融 运用"乡乡有机构 村村有服务"网络精准对接普惠客群需求 [2] - 数字化流程改造+专业化团队建设 提供综合化 多元化 个性化服务 [2] 风险管理措施 - 房地产行业不良率保持0% 通过数字化转型整合内外部数据强化贷前 贷中 贷后全流程管控 [3] - 优化信贷结构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提升优质客户占比 [3] - 严格执行会计准则 充分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保持风险抵补能力 [3] 收入结构优化 - 2024年非息收入成为营收核心增长点 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长 [3] - 推动非息收入多元化:零售端拓展财富管理 公司端发展供应链金融等中间业务 [3] - 精细化管理净息差 资产端提升信贷占比 负债端优化存款期限结构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