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春秋航空(601021)
icon
搜索文档
故意调低温卖毛毯?去年盈利22.7亿元,“国内最赚钱航司”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08:25
公司声明与舆论事件 - 公司严正声明夏季客舱冷凝水汽现象为正常物理反应 与客舱销售无关联[2][3] - 公司已于2023年8月通过媒体辟谣并持续向旅客科普冷凝现象[4] - 公司严格按照客舱要求设定温度 不存在故意调低温度售卖毛毯行为[4] 商业模式与收费结构 - 作为廉价航空 毛毯饮用水等需收费 毛毯售价15元可携带下机[7] - 将全服务航空包含的餐饮行李选座等服务分离为有偿产品单独售卖[11] - 辅助业务收入年均超6亿元 2024年达10.3亿元同比增长14.44% 占总营收5.15%[11] 财务表现与运营优势 - 2024年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1.5% 归母净利润22.73亿元同比增长0.69%[8][9] - 为国内最赚钱航司 同期三大国有航司均面临不同程度亏损[8][9] - 采用129架空客A320系列单机型运营策略 显著节省采购维修及人员培训成本[11] 市场定位与产品特征 - 被称作"航空界拼多多"和"空中绿皮车" 票价较全服务航司可低至50%[8] - 全经济舱配置 无头等舱与公务舱 拓展飞机套票保险等机票周边产品[11] - 网友吐槽廉价航空乱收费 选座费托运行李费合计可能超过机票费用[5]
春秋航空行李托运等辅业创收超10亿,是“国内最赚钱航司”
新京报· 2025-08-26 06:4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200亿元 同比增长11.5% [1] - 归母净利润22.73亿元 同比增长0.6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2.54亿元 同比增长1.07%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77亿元 维持国内航司盈利领先地位 [1] 辅助业务收入 - 选座费及托运行李费等辅助业务收入达10.3亿元 [1] 公司声明 - 针对客舱冷凝水汽现象与客舱销售关联的不实信息发布严正声明 [1]
故意调低客舱温度卖毛毯?春秋航空回应:是正常冷凝水汽现象
齐鲁晚报· 2025-08-26 04:24
公司声明与事件回应 - 公司回应网络关于客舱空调温度过低及付费毛毯的争议 强调不存在故意调低温度售卖毛毯的情况[1][3] - 客舱内冷凝水汽现象为夏季正常物理反应 由潮湿空气与干冷空调相遇形成 起飞后很快消失[3] - 公司已于2023年8月通过媒体辟谣并持续向旅客科普冷凝现象 严格按照客舱要求保持舒适温度[3] 辅助业务与会员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辅助业务收入10.3亿元 注册会员数超过9080万[6] - 付费毛毯服务在海外廉价航空已有先例 属行业常见辅助收入项目[6] 行业运营规范 - 低成本航空公司客舱售卖毛毯需保证基础乘机环境 且应以旅客自主意愿选择购买为前提[6]
航司故意调低机舱温度,为了引导购买毛毯?春秋航空发文回应:常见的物理反应
齐鲁晚报· 2025-08-26 03:26
客舱温度争议事件 - 多名乘客在社交网络吐槽春秋航空客舱温度过低且出现冷凝水汽现象 要求免费毛毯被拒 需付费15元购买[1] - 网友质疑航司故意调低机舱温度以引导毛毯销售[1] - 公司回应称冷凝水汽是夏季客舱潮湿空气与空调干冷空气相遇形成的正常物理现象 起飞后即消失[1] 公司回应与措施 - 春秋航空声明不存在故意调低客舱温度售卖毛毯的行为 指控为不实信息[1] - 客舱温度严格按标准设定 确保舒适范围[3] - 公司已于2023年8月通过媒体辟谣并持续向旅客科普冷凝现象[3] - 对网络谣言全面取证 将依法追究恶意造谣传谣主体的法律责任[3] 廉价航空服务模式 - 作为廉价航空公司 毛毯和饮用水等附加服务需收费[3] - 收费毛毯定价15元/条 购买后可携带下机[3]
被指故意调低客舱温度卖毛毯,春秋航空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26 03:08
公司声明与事件背景 - 公司发布声明否认故意调低客舱温度以售卖毛毯 称网络信息为不实关联 [1] - 公司解释冷凝水汽现象为夏季客舱内潮湿空气与空调干冷空气相遇形成的正常物理反应 起飞后很快消失 [1] - 公司已于2023年8月在相关媒体进行辟谣 并通过官方途径向旅客科普该现象 [1] 乘客反馈与争议内容 - 部分乘客吐槽机舱温度过低 空调大开犹如冷库 需购买毛毯防寒 [3] - 毛毯需扫码购买 价格为15元一条 航班不提供免费毛毯 [3] - 乘客质疑机舱温度被故意调低以引导购买毛毯 [3] 公司法律行动与运营规范 - 公司已对相关网络谣言全面取证 敦促媒体及用户删除不实内容 [1] - 公司将依法采取诉讼等法律途径追究恶意造谣传谣主体的法律责任 [1] - 公司强调严格按照客舱要求设定温度 确保客舱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 [1]
9月21日起 13家航空公司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运营由T2调整至T3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44
航站楼运营调整 - 西部航空、首都航空、祥鹏航空、长安航空、金鹏航空、福州航空、北部湾航空、乌鲁木齐航空、春秋航空、青岛航空、九元航空、桂林航空、龙江航空共计13家航空公司国内进出港客运航班自9月21日起由T2航站楼调整至T3航站楼运营 [1] - 四川航空、华夏航空、湖南航空、东海航空4家航空公司国内航班继续保留在T2航站楼运营 [1] - T2航站楼保留运营航司的值机安检区域及接送旅客流程维持不变 [1]
故意调低温卖毛毯?春秋航空声明!去年盈利22.7亿,是“国内最赚钱航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0:59
公司声明与舆情 - 公司针对网络关于"故意调低客舱温度以售卖毛毯"的传言发布严正声明 称夏季客舱冷凝水汽为正常物理现象 与销售行为无关[1] - 公司强调客舱温度严格控制在舒适范围内 不存在故意低温售毯行为 并已对谣言全面取证 保留法律追责权利[1] - 公司曾于2023年8月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科普辟谣[1] 商业模式与乘客反馈 - 作为廉价航空 公司对毛毯(15元/条)、饮用水、选座费、托运行李费等实行收费政策[5][8] - 部分乘客质疑机舱温度过低引导消费 但也有乘客认可低价毛毯可携带的性价比[5] - 低成本模式吸引价格敏感型乘客 同航线票价较全服务航司可低50%[9] 运营规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拥有134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 平均机龄7.76年 覆盖230余条航线 年运输旅客2900万人次[9][12] - 2024年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11.5%) 归母净利润22.73亿元(同比+0.69%) 扣非净利润22.54亿元(同比+1.07%)[9]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77亿元 维持国内最盈利航司地位[12] - 2024年单位成本0.316元(同比-3.3%) 单位非油成本0.205元(同比-1.7%)[10] 行业对比与竞争优势 - 2024年三大航合计亏损61.59亿元(国航-2.37亿/东航-42.26亿/南航-16.96亿) 而民营航司吉祥航空盈利9.14亿 华夏航空盈利2.68亿[10] - 公司客公里收益降幅仅6.5%(三大航降幅超12%) 较2019年仍增长6.4%[11][12] - 2025年7月客座率91.86%(同比-1.53pct) 其中国内92.96%(同比-0.97pct) 国际87.93%(同比-3.11pct)[12][13] 成本控制策略 - 采用单一机型(空客A320系列)与单一发动机(CFM) 降低采购、维修及人员培训成本[15] - 全经济舱布局使座位数较两舱布局提高10%-15% 186座级A320与240座级A321neo机型进一步提升载客效率[15][16] - 2024年销售费用2.49亿元(占总成本1.43%) 管理费用2.72亿元(占1.57%) 低于同业水平[16] 辅助业务发展 - 通过有偿提供行李托运、选座、餐饮等服务创造辅助收入 2024年达10.3亿元(同比+14.44%) 占总营收5.15%[16][17] - 辅助业务年均贡献超6亿元收入 被列为未来核心竞争力之一[17] 运营数据详情 - 2025年7月可用座公里数58.23亿(同比+10.41%) 其中国际航线同比增34.03%[14] - 旅客周转量53.49亿人公里(同比+8.6%) 货邮周转量8709.39万吨公里(同比+161.67%)[14] - 当年累计运输周转量28.84亿吨公里(同比+8.92%) 国际航线同比增35.97%[14]
故意调低温卖毛毯?春秋航空“严正声明”!去年盈利22.7亿元,是“国内最赚钱航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0:55
公司声明与舆情管理 - 公司针对网络关于"故意调低客舱温度以售卖毛毯"的传言发布严正声明 称夏季客舱冷凝水汽为正常物理现象 与销售行为无关 [1] - 公司表示已多次通过官方渠道科普冷凝水汽现象 并强调客舱温度严格控制在舒适范围内 [1] - 公司已对网络谣言全面取证 并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恶意损害商誉主体的责任 [1] 商业模式与乘客反馈 - 作为廉价航空 公司对毛毯、饮用水等基础服务收费 毛毯售价15元/条 [5] - 部分乘客质疑机舱温度被故意调低以促进毛毯销售 但也有乘客认为收费毛毯价格可接受 [5] - 乘客吐槽廉价航空存在选座费、托运行李费等附加费用 但机票价格显著低于全服务航司 [7] 公司运营规模与机队配置 - 公司拥有134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 平均机龄7.76年 经营航线230余条 年运输旅客2900万人次 [7] - 机队采用单一空客A320系列机型并统一配备CFM发动机 以降低采购、维修及人员培训成本 [13] - 通过新客舱布局增加座位数:186座级A320机型达92架 240座级A321neo机型达12架 [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至200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69%至22.73亿元 [7]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7%至22.54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6.77亿元 维持国内最盈利航司地位 [9] 成本控制能力 - 2024年单位成本为0.316元 同比下降3.3% 单位非油成本0.205元 同比下降1.7% [8] - 销售费用2.49亿元(占总成本1.43%) 管理费用2.72亿元(占总成本1.57%) 均低于同业 [14] - 单一经济舱布局使座位数较两舱布局航司高10%-15% 有效摊薄单位成本 [13] 辅助业务收入 - 2024年辅助业务收入达10.3亿元 同比增长14.44% 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5.15% [15][16] - 辅助收入来源包括行李托运、选座、客舱餐饮等 年均贡献超6亿元营收 [15] - 公司将持续发展辅助业务 将其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之一 [16] 行业对比与运营效率 - 三大航2024年合计亏损61.59亿元(国航-2.37亿/东航-42.26亿/南航-16.96亿) [8] - 公司2024年每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6.5% 跌幅远低于三大航(12.41%-13.66%) [9] - 2025年7月客座率91.86%(国内92.96%/国际87.93%) 同比降1.53个百分点 [10][11] 运力与运输数据 - 2025年7月可用座公里数58.23亿人公里 同比增长10.41% 其中国际航线增34.03% [12] - 当月旅客周转量53.49亿人公里 同比增长8.6% 国际航线增29.45% [12] - 货邮运输量大幅增长:可用货邮吨公里数同比增161.67% 其中国际航线增273.43% [12]
故意调低温卖毛毯?春秋航空“严正声明”!去年盈利22.7亿元 是“国内最赚钱航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0:52
公司声明与舆情事件 - 公司针对网络关于"故意降低客舱温度以销售毛毯"的传言发布严正声明 称夏季客舱冷凝水汽为正常物理现象 与毛毯销售无关[2] - 公司强调客舱温度严格控制在舒适范围 且已于2023年8月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科普辟谣[2] - 公司已对相关网络谣言全面取证 并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恶意造谣主体的法律责任[2] 商业模式与收费结构 - 作为廉价航空公司 毛毯和饮用水等基础服务需收费 毛毯售价15元/条[4] - 公司被部分乘客称为"航空界的拼多多"和"空中绿皮车" 同时存在选座费、托运行李费等附加费用[4][7] - 通过将客舱餐饮、行李、选座等服务从票价中分离并单独收费 2024年辅助业务收入达10.3亿元 同比增长14.44% 占总营收5.15%[14][1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0亿元 同比增长11.5% 归母净利润22.73亿元 同比增长0.69%[7] - 2024年单位成本0.316元 同比下降3.3% 单位非油成本0.205元 同比下降1.7%[8]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77亿元 保持国内最赚钱航司地位[9] 运营数据与机队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拥有134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 平均机龄7.76年[7] - 2025年7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0.41% 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8.6% 客座率91.86%[10] - 经营航线230余条 年运输旅客2900万人次 航点覆盖中国、东南亚、东北亚主要城市[7] 成本控制策略 - 采用全空客A320系列单机型运营策略 降低采购、维修及人员培训成本[13] - 单一经济舱布局使座位数较两舱布局航空公司高10%-15% 有效摊薄单位成本[13] - 通过新客舱布局增加座位数量:186座级A320机型92架 240座级A321neo机型12架[14] - 2024年销售费用2.49亿元(占总成本1.43%) 管理费用2.72亿元(占1.57%) 远低于同业水平[14] 行业比较优势 - 在2024年行业"旺丁不旺财"背景下 公司每客公里收益仅下降6.5% 显著优于三大航两位数的降幅[9] - 相比三大航合计亏损61.59亿元 公司实现22.73亿元净利润 盈利能力突出[8] - 低成本航空模式在票价普降环境中更具抗风险能力 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较小[9]
故意调低温卖毛毯?春秋航空“严正声明”!去年盈利22.7亿元,是“国内最赚钱航司”:行李托运、餐饮等辅业创收超1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0:42
公司声明与舆论争议 - 公司针对网络关于"故意调低客舱温度以售卖毛毯"的传言发布严正声明 称夏季客舱冷凝水汽现象属正常物理反应 与销售行为无关[1] - 公司强调客舱温度严格控制在舒适范围内 且已于2023年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科普澄清[1] - 公司已对网络谣言全面取证 并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恶意损害商誉行为[1] 低成本运营模式特征 - 作为廉价航空公司 毛毯和饮用水等基础服务需收费 毛毯售价15元/条[4] - 采用单一经济舱布局 座位数较两舱布局航空公司高10%-15% 有效摊薄单位成本[14] - 全部134架飞机均为空客A320系列机型 实现集中采购和维修成本优化[8][14] - 通过缩短座椅间距增加载客量:186座级A320机型达92架 240座级A321neo机型达12架[1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0亿元 同比增长11.5% 归母净利润22.73亿元 同比增长0.69%[8]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77亿元 保持国内最盈利航司地位[11] - 单位成本控制显著:2024年单位成本0.316元同比下降3.3% 非油成本0.205元同比下降1.7%[9] - 辅助业务收入增长迅猛:2024年达10.3亿元同比增长14.44% 占总营收5.15%[16] 运营数据指标 - 2025年7月客座率91.86% 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11] - 国际航线运力投入增长显著:7月国际可用座公里数同比增长34.03% 国际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9.45%[13] - 货运业务高速增长:7月可用货邮吨公里数同比增长161.67% 其中国际航线增长273.43%[13] 行业竞争格局 - 三大航司2024年合计亏损61.59亿元(国航-2.37亿/东航-42.26亿/南航-16.96亿)[9] - 行业面临"旺丁不旺财"困境:2024年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超10% 客公里收益降12.5%[10] - 公司抗风险能力突出:每客公里收益仅下降6.5% 远低于三大航12%-13%的降幅[11] 成本控制策略 - 销售与管理费用占比极低:2024年销售费用2.49亿元(占成本1.43%)管理费用2.72亿元(占成本1.57%)[15] - 通过衍生服务创造收入:行李托运、选座、客舱餐饮等辅助业务年均贡献超6亿元营收[16] - 持续拓展收入来源:开发飞机套票、保险、一人多座等机票周边产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