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基绿能(601012)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活在产能出清的恐惧中
投中网· 2025-07-05 06:33
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持续洗牌已7个季度,产能严重过剩但龙头企业仍存,中小企业大量破产[4][5] - 2024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198GW(占全年预测七成),但价格持续下滑,N型TOPCon组件成交价跌至0.68元/W成本线[6][9] - 2024年至少70家光伏企业破产,电池片组件企业占40%,跨界企业如信濠光电、绿康生化等加速剥离光伏资产[8] 价格与成本压力 - 各环节价格全面低于现金成本:N型电池片0.235-0.26元/W(现金成本0.26-0.28元/W),硅片0.9-1.25元/片(头部成本0.8-1.0元/片),多晶硅N型复投料3.44万元/吨(生产成本41.43元/千克)[12] - 隆基、晶科等龙头下调组件报价0.01-0.03元/W,N型TOPCon电池片价格较5月初降2.5分/W,硅片降0.12-0.13元/片[9][10] - 高盛预测2025年下半年全球组件需求降40%,中国降57%,行业或再现价格战[12] 产能过剩与出清障碍 - 2024年中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1360GW、1154GW、1056GW、1107GW,超全球需求一倍[15] - 产能扩张未止:2024年上半年69个主产业链项目投资3921亿元,2025年前5个月新增16个项目投资282亿元,技术路线转向BC与钙钛矿[15] - 地方国资接盘阻碍出清,如绵阳国资收购炘皓新能源、厦门建发入主中利集团,导致企业"死而不僵"[16][17] 企业财务表现 - 2024年13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40%亏损,隆基、通威等15家亏损超10亿元,前10大亏损企业合计亏530亿元[19] - 2025年Q1五大龙头(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通威)合计亏损84亿元,通威单季亏25.93亿元[20] - 行业整体负债突破3万亿,超70%企业资金净值为负,现金流压力成为生存关键[21] 行业整合呼吁 - 天合光能高纪凡呼吁政策强制约束新增产能,协鑫朱共山建议"市场化兼并重组+技术淘汰"[21][22] - 硅料端拟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收购公司整合产能,协鑫科技称最快2024年达成协议[22] - 行业共识需加快人为干预出清,避免全行业持续失血[22]
美国取消相关对华经贸限制,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巨头座谈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7-05 00:29
中美经贸关系 - 美国商务部通知相关企业恢复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对华出口,取消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1] - 美国已解除3家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的对华出口限制,允许两家乙烷生产商恢复向中国出口乙烷 [1] - GE航空航天集团等美国飞机零部件企业恢复向中国供应飞机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波音飞机恢复交付中国航空公司 [1] - 美方此举是落实中美日内瓦会谈和伦敦磋商的具体举措,符合中美经贸磋商共识 [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为"五统一、一开放" [3] - 会议部署六方面具体措施,包括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 [3] - 政策从"五统一、一破除"升级为"五统一、一开放",反映战略升级和内外协同转变 [4] 创新药支付体系 - 国家医保局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 [5] - 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同步调整,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价格谈判,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 [5] - 商保目录缓解医保基金压力,为高值创新药开辟可持续支付路径,与基本医保形成错位补充 [6] 外资税收政策 - 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应纳税额,政策有效期至2028年底 [7] - 享受优惠政策需满足五大条件,包括连续持有至少5年以上,投资产业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7] - 此次优惠力度大于2017年政策,直接对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鼓励境外投资者追加国内投资 [7] 光伏行业治理 - 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座谈会,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8] - 与会企业包括通威集团、协鑫集团、阳光电源、TCL中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 [8] - 政策信号加强,市场预期后续针对性政策出台,光伏板块集体上涨 [9] 重大项目建设 - 国家发改委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两重"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修复、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等重点领域 [10]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部分发行时间提前 [10] - 重大项目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基建投资有望提速 [11] 制造业景气水平 - 6月制造业PMI为49.7%,连续两个月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0%和50.2% [12] - 采购量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企业采购意愿增强 [1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4%和46.2%,均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 [12] 美国"大而美"法案 - 美国国会通过"大而美"法案,延长2017年减税措施,降低企业税 [14] - 法案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赤字增加约3.3万亿美元,118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 [14] - 美元指数跌至96.50下方,为2022年2月下旬以来最低水平 [14]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隆基绿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18:39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通过董事会决议,同意以现金人民币6848 8960元收购隆基绿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 [2] - 标的公司于2022年4月25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于2022年4月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 关联交易进展 - 交易定价以标的公司交易基准日经审计前的合并净资产为基础,并根据协议约定进行调整 [3] - 2025年7月3日,公司与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达成补充条款,调减股转对价762 63万元 [3] - 最终收购价格调整为5973 1385元,并于2025年7月15日前完成返还支付 [3] 对公司的影响 - 股转价格调减无需经过董事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 [4] - 无需对已披露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对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不利影响 [4] 备查文件 - 本次签署的《补充协议》及原股权转让协议 [5]
“大而美”法案令税收抵免提前7年终止,如何影响在美清洁能源投资
第一财经· 2025-07-04 14:54
法案通过情况 - 美国"大而美"法案已获参众两院通过,待总统特朗普签署后成为法律 [1][2] - 法案提前终止光伏项目的投资税收抵免(ITC)和发电税收抵免(PTC),原定2032年到期的补贴提前至2025年底终止 [2] 法案对清洁能源产业的影响 - 法案导致美国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建设成本上涨10%至20% [3] - 成本上升将抑制项目部署,使可再生能源项目失去与天然气竞争的优势 [3] - 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对可再生能源投资产生"寒蝉效应" [3] - 因审批延迟、供应链中断等原因无法在一年内开工的项目可能失去补贴及盈利能力 [3] - 已投资企业可能因"实质性协助"条款被排除在补贴范围外,导致项目盈利性下降 [3] 中国光伏企业的应对措施 - 天合光能通过与FREYR公司合作收回美国工厂全部投资成本,补贴滑坡对公司影响不大 [4] - 天合光能通过印尼1GW电池组件工厂、美国库存及其他渠道保持市场份额 [4] - 隆基绿能在美国的合资工厂运营状况良好,产品供应保障和稳定性更高 [4] - 中国光伏储能企业应分散国际化投资,加速在美国以外地区的布局 [4] 中国光储企业在中东的布局 - TCL中环拟投资20.8亿美元在沙特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 [5] - 晶科能源拟投资9.85亿美元在沙特成立合资公司并建设10GW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 [5] - 钧达股份、协鑫科技、中信博、天合光能等企业已宣布在中东地区的建厂计划 [5]
光伏行业座谈会影响发酵:龙头企业表态“反内卷”,专家称应杜绝恶性竞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3:3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全产业链供需严重失衡,价格持续低迷,全行业亏损已持续7个季度[3] - 各环节产能多为近几年相同技术平台的优质产能,第一梯队企业实力相当,竞相低价抢夺市场,产能退出困难[3] - 多晶硅环节尝试由产能占比70%以上的龙头企业组建联合体,以承债方式收购其他约100万吨产能,实现"以销定产"[1]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引导价格回归理性[1][3] - 国家将光伏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作为核心治理问题,拟通过行业自律、技术指标升级、成本红线划定、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多维度措施解决[4] - 建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提出技术参数要求,并在能耗双控、产能配额管理方面采取措施[4] 企业应对策略 - 隆基绿能计划发挥原创技术优势,加速高效产品商业化,突破价格"内卷"困局,并协助落后产能有序出清[2] - 天合光能主张产能整合应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尊重市场规律淘汰落后产能[2] - 晶科能源建议严控新增产能,控制存量产出,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推动提质升级,并探索规范出口措施[3] 技术发展方向 - BC(背接触)技术作为先进产能代表供不应求,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后优质产能份额将加速提升[2] - 长期需技术驱动,如发展颗粒硅、CCZ连拉法等新技术压缩成本,为价格修复提供底层支撑[5] 市场预期 - 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后,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2] - 龙头企业有望通过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获得三重利好[2]
破除光伏内卷式竞争,政策供给侧改革可期
银河证券· 2025-07-04 1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光伏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行业自律和企业减产推动供给侧改革,光伏有望成为中央破除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行业,迎来供需改善 [2] - 硅料价格回暖,光伏边际改善空间大,行业主要矛盾在于供给而非需求,未来有望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2] - 新技术引领革命,看好BC及铜浆加速产业化,BC电池盈利前景有望改善,铜浆应用成重要趋势 [2] - 投资建议关注BC、铜浆等新技术优势强的龙头企业和政策改善受益大、与主链相对独立、安全边际更高的辅材环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今日太阳能指数CI005286.CI上涨4.1%,大全能源涨幅达15.7%,东方日升等涨幅超10% [2] 政策推动供给侧改革 - 人民日报点名光伏组件等内卷式竞争,中央财经委会议要求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2] - 2024年开始中央重视内卷式竞争,部委和行业协会出台规范条件、企业签订自律公约,2025年7月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体减产30% [2] 硅料价格与光伏装机 -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47万元/吨,环比回升0.87%,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维持在3.35万元/吨 [2] - 2025年1 - 5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97.85GW,同比增长150% [2] 新技术发展 - BC电池具有高转换效率等优势,理论效率极限达29.1%,头部企业加速产能扩张,客户接受度提升,预计盈利前景改善 [2] - 银浆占电池非硅成本超50%,铜浆应用成重要趋势,产业已实现量产突破,企业攻克相关难题 [2] 投资建议 - 关注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晶科能源等新技术优势强的龙头企业 [2] - 关注协鑫科技、阳光电源、中信博等政策改善受益大的辅材环节企业 [2]
隆基绿能(601012) - 关于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7-04 09:45
担保情况 - 近期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担保金额73,979.18万元,子公司为“和美乡村”业务客户担保500万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已提供担保累计240.72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39.53%[4] - 公司及子公司间担保金额为237.17亿元,对外担保金额为3.56亿元[4]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安隆基氢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连带责任保证担保[5] - 公司为隆基乐叶等开立银行保函合计46,100.28万元,为无锡隆基氢能开立32.07万元[5][6] - 隆基乐叶为西班牙隆基光伏等开立银行保函合计10,655.48万元[6] - 隆基乐叶为西班牙隆基光伏组件销售提供15,150.78万元履约担保,LONGi (H.K.) TRADING LIMITED为LONGi Solar Poland提供1,040.56万元履约担保[6] - 2025年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等担保新增额度不超500亿元,向资产负债率70%及以上对象新增额度不超400亿元[6] - 公司及其子公司2025年拟向控股子公司担保新增额度不超20亿元,向资产负债率70%及以上对象新增额度不超15亿元[7] - 预计2025年“和美乡村”业务保证金担保余额上限不超2亿元[8] 业绩数据 - 隆基乐叶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5323481.20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4594454.38万元[13] - 隆基乐叶2025年1 - 3月净利润为 - 19634.14万元,2024年度为55648.90万元[13] - 西安隆基清洁能源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386538.23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407476.93万元[13] - Longi Solar Poland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1977.29万元,2024年度为916.43万元[13] - LONGI SOLAR TECHNOLOGY SPAIN 2025年3月31日净资产 - 12767.13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3962.42万元[13] - LONGI SOLAR FRANCE 2025年1 - 3月净利润249.10万元,2024年度为210.58万元[13] - Longi Solar Technology (U.S.)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99905.48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596956.78万元[13] - 无锡隆基氢能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2571.79万元,2024年度为24427.43万元[13] - 西安隆基氢能新材料2025年1 - 3月净利润 - 181.82万元,2024年度为 - 824.28万元[13] - 隆基乐叶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720207.27万元,2024年度为4727313.58万元[13]
工信部重磅发声: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财经网· 2025-07-04 08:36
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聚焦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协会负责人参与交流 围绕生产经营 科技创新 市场竞争 行业生态建设等议题提出建议 [1] - 光伏产业在产业规模 技术水平 应用市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名片 [1] - 主管部门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行业自律与反内卷行动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16家头部企业召开"防止恶性竞争"座谈会 达成强化行业自律共识 [2]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7家光伏企业座谈 包括天合光能 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等 重点讨论整治"内卷式"竞争 [2] - 硅片厂商计划7月起降低开工率40% 硅业分会预计硅片价格将触底企稳 [3] 供给侧改革与供需结构改善 -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 硅料企业推进多晶硅产能整合 企业行为与政策导向一致 [3] - 开源证券指出 光伏多环节产品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线 供给侧改革诉求迫切 [3] -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 政策密集吹风显示主管部门决心解决行业困境 后续针对性政策有望出台 供给侧将迎转机 [3]
政策重拳治理无序竞争,光伏产业链价格承压,供给侧改革成反转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7-04 05:3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面临无序竞争和低效产能难以退出的问题,行业复杂性超出市场经济规律 [1][2] - 行业出清节奏严重滞后,尽管减产预期升温,但光伏产业链多环节价格继续承压 [2] - 硅片价格较2月底下跌约20%,硅料价格跌幅达16%,几乎所有品种价格跌破2月底水平 [2] 政策与行业整治 - 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措施 [2] - 光伏行业头部企业负责人(如通威、隆基、天合光能)参与座谈会,显示整治决心空前 [2] - 市场对后续实质性政策出台抱有强预期,认为供给侧改革是行业困境反转的关键 [2] 供需与价格走势 - 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预计520GW,同比增速下滑至-5%,国内市场预计新增装机240-250GW,同比增速-10% [3] - 本周硅料价格企稳,但库存与需求低迷问题仍存,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探 [3] - 硅片与电池价格继续承压,硅片主流尺寸价格再度走跌,终端需求未回暖抑制市场动能 [3][4] - N型电池片价格下滑至每瓦0.23元(183N)、0.245元(210RN/210N),已低于现金成本 [4] 产业链动态 - 硅片作为"夹心层",价格受上游硅料和下游需求双重影响,硅料厂家挺价动作可能对硅片价格形成支撑 [4] - 部分硅片厂家释出减产计划,市场对硅片价格止稳的预期正在酝酿 [4] - 组件价格本周僵持,后市表现取决于上游环节能否抑制价格下探 [4] 产能出清与拐点预测 - 高盛预测光伏产能拐点可能在2026年下半年出现,高成本产能预计2025年开始大规模退出 [5] - 高盛认为行业平均现金利润率将于2025年底出现拐点,依据包括产能退出需2-3年财务亏损压力测试、需求与产能消化时间差等 [5]
多家公司回应!工信部出手反内卷,召开高规格光伏专项座谈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4:04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交流[1] - 会议旨在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关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重点整治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2] - 工信部强调光伏产业是中国制造靓丽名片需巩固技术、规模、应用市场等领先优势共建清洁美丽世界[2] 参会企业与行业表态 - 参会企业包括通威集团、TCL中环、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协鑫集团等12家龙头企业负责人[2] - 企业表态支持政策导向:爱旭股份提出以技术创新"反内卷"晶科能源建议严控新增产能并探索规范出口措施隆基绿能认为政策将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三重利好[6] - 行业协会将加强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政企桥梁作用[4] 政策预期与市场反应 - 交银国际分析认为后续针对性政策有望出台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7] - 政策预期推动资本市场反应:亚玛顿、亿晶光电等A股光伏公司7月2日起连续多日涨停[7] 行业现状与建议 - 当前行业面临全产业链供需失衡导致内卷需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推动提质升级为落后产能退出创造条件[6] - 行业建议包括:严控新增产能、规范出口秩序、加快光储融合保障消纳[6] - 供给侧改革需协调去产能节奏与地方政府行为当前优先严控新增产能[7] 历史政策延续性 - 此次会议是2023年11月光伏专项座谈会的延续当时强调加强顶层设计、技术创新、行业自律[3] - 2023年11月会议后工信部同步召开知识产权座谈会行业协会发布《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