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601012)

搜索文档
多重利好驱动氢能板块强势拉升 19只概念股业绩向好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政策支持 - 内蒙古允许化工园区外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 且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 [1] - 山东自2024年3月1日起对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 试行2年 [1] - 已有28个省市出台省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已公布定量目标的省市2025年合计绿氢产能目标为107.1万吨/年 制氢产能目标226.7万吨/年 [2] 行业前景 - 中国氢气消费从2017年不足2000万吨增长至2020年3342万吨 年复合增速超过19% [2] - 预计2030年、2060年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3700万吨、13030万吨以上 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分别为5%、20%以上 [2] - 全球氢气年消费量达9400万吨 2020年和2021年年均增幅超过1.6% 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达2.5% [2] - 国际能源机构认为2050年氢能在全球能源终端总需求中占比将达12%以上 [2] - 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2个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公司表现 - 氢能概念股2月平均上涨12.29% 贝斯特、新动力、美锦能源、德固特等十余股累计上涨超20% [3] - 19只概念股2023年业绩实现盈利且同比增长 [3] - 潍柴动力预测2023年净利润约85.84亿元至93.2亿元 同比增长75%至90% [3] - 卫星化学、威孚高科、宇通客车净利润规模均超10亿元 [3] - 威孚高科、福田汽车、东华能源、长盈精密2023年业绩同比翻倍增长 [3] 资金动向 - 昨日超七成概念股获主力加仓 美锦能源、隆基绿能、潍柴动力、厚普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居前 [4] - 37股尾盘获主力持续加仓 隆基绿能、潍柴动力、中材科技、冰轮环境、首航高科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居前 [4] - 2月以来20余只概念股获北上资金加仓 潍柴动力、上汽集团、隆基绿能、东方电气北上资金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 [4]
钙钛矿电池概念涨2.78%,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8:50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1日收盘,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整体上涨2.78%,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位,板块内52只个股上涨[1] - 大族激光、上海港湾涨停,帝尔激光、杰普特、聚赛龙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54%、9.02%、8.93%[1] - 中创环保、大胜达、中利集团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25%、0.63%、0.30%[1] 板块资金流向 -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66亿元,其中32只个股获净流入,5只个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2] - 大族激光主力资金净流入6.17亿元居首,通威股份、华工科技、隆基绿能分别净流入2.12亿元、1.62亿元、6700.98万元[2] - 大族激光、通威股份、ST泉为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19.60%、12.42%、10.83%[3] 个股资金流入详情 - 沃格光电主力资金净流入3651.85万元,换手率14.45%[3] - 阿特斯净流入2689.33万元,净流入率10.27%[3] - 明阳智能净流入2660.64万元,净流入率7.62%[3] - 京山轻机净流入2246.23万元,净流入率7.39%[4] - 七彩化学净流入1971.97万元,换手率6.93%[4]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中利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163.01万元,股价下跌0.30%[6] - 杭萧钢构净流出955.84万元,净流出率-14.35%[6] - 京东方A净流出7317.60万元,净流出率-4.40%[7] - 中国核电净流出6784.00万元,净流出率-11.60%[7] - 中创环保净流出3434.40万元,净流出率-18.11%[7]
“反内卷”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板块景气度或迎反转,新能源ETF(159875)半日收涨2.09%
搜狐财经· 2025-08-11 04:25
新能源指数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午间收盘上涨2 20% 成分股帝尔激光上涨11 03% 新宙邦上涨10 84% 盛新锂能涨停 天齐锂业 中矿资源等个股跟涨 [1] - 新能源ETF(159875)半日收涨2 09% 换手率4% 半日成交3621 76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3885 60万元 [1] - 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 07%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3 9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 60%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5 10% [1] 风电板块动态 - 国金证券指出风电板块长周期景气反转 首推整机环节 国内海风催化密集 广西启动1 95GW海风项目竞配 华电丹东港一期1GW海风项目招标 金山一期风机吊装完毕 [3] - 建议关注当前处于底部的海缆环节 [3] 光伏行业动态 - 华福证券认为"反内卷"政策带动光伏玻璃价格回升 全线玻璃企业新单报价上调至11元/平方米 此前低价订单需作废重议 [4]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 41% 包括宁德时代(9 72%) 阳光电源(5 57%) 隆基绿能(5 18%) 中国核电(4 36%)等 [4] 个股表现 - 权重股特变电工上涨2 58% 亿纬锂能上涨4 60% 赣锋锂业上涨9 10% [3] - 宁德时代微涨0 16% 阳光电源上涨1 59% 隆基绿能上涨1 14% 中国核电微跌0 11% [3]
今日69只股长线走稳 站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4:01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653.50点,涨幅0.51%,A股总成交额达11496.23亿元 [1] - 69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其中深振业A、德方纳米、安达科技乖离率较高,分别为5.97%、5.54%、5.19% [1] 个股突破年线情况 高乖离率个股 - 深振业A:最新价6.97元,年线6.58元,乖离率5.97%,今日涨幅7.07% [1] - 德方纳米:最新价35.42元,年线33.56元,乖离率5.54%,今日涨幅8.25% [1] - 安达科技:最新价5.86元,年线5.57元,乖离率5.19%,今日涨幅5.78% [1] 中等乖离率个股 - 珠海冠宇:最新价15.64元,年线14.99元,乖离率4.33%,今日涨幅6.76% [1] - 三维股份:最新价12.50元,年线11.99元,乖离率4.27%,今日涨幅7.76% [1] - 深城交:最新价32.59元,年线31.44元,乖离率3.66%,今日涨幅4.35% [1] 低乖离率个股 - 华熙生物、元祖股份、普瑞眼科等个股乖离率较小,刚站上年线 [1] - 正帆科技:最新价35.26元,年线34.67元,乖离率1.69%,今日涨幅3.13% [2] - 金徽酒:最新价18.91元,年线18.62元,乖离率1.56%,今日涨幅1.89% [2] 其他个股表现 - 歌尔股份:最新价23.83元,年线23.49元,乖离率1.43%,今日涨幅4.24% [2] - 隆基绿能:最新价16.00元,年线15.86元,乖离率0.90%,今日涨幅1.14% [2] - 中集车辆:最新价8.76元,年线8.68元,乖离率0.90%,今日涨幅1.86% [2]
中国- 脉冲式结构改革还是温和通胀-China Sustainability_ Pulse_ structural reform or soft reflation_
2025-08-11 02:58
行业与公司分析 **涉及行业** - 太阳能行业(光伏)[1][3] - 基础化工行业(锂、化肥、炼化等)[1][4] - 清洁能源技术相关领域(电池、绿色氢能)[4] **核心政策动向** - 中国反内卷政策:监管机构批评太阳能、锂、基础化工等行业的价格战和产能过剩,转向强调“有序竞争”和“高质量扩张”[1] - 工信部(MIIT)呼吁“理性产能规划”[1] - 发改委(NDRC)限制未充分利用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能投资[1] - 政策目标:通过价格纪律修复利润率、提振私营部门信心、遏制地方政府对过剩产能领域的投资[2] 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太阳能行业** - 现状:价格战和产能过剩持续,政策推动行业整合(质量优先于规模)[3] - 推荐标的: - **GCL Technology (3800.HK)**:颗粒硅技术领先[3] - **通威股份 (600438.SH)**:垂直整合优势[3] - **隆基绿能 (601012.SH)**:资产负债表稳健[3] - 风险:长期定价权依赖国内外需求复苏[3][11] **化工行业** - 现状:因产能过剩面临通缩,政策聚焦高附加值应用和绿色生产[4] - 推荐标的: - **华鲁恒升 (600426.SH)**:化肥领域受益于反内卷政策[4] - **恒力石化 (600346.SH)**:炼化行业整合潜力[4] - 风险:需求复苏取决于汽车、农业、电子等终端市场[4][10] 关键数据与风险提示 **宏观背景** - PPI仍处于通缩,CPI增长乏力,政策倾向于结构性改革而非大规模刺激[2] - 短期政策驱动的产能削减可能改善利润率,但长期需依赖下游需求恢复[5][8] **风险因素** - **太阳能行业**:全球需求放缓、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价格竞争加剧[11][12] - **化工行业**:国际油价波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新产能投放超预期[10] - **恒力石化**:PX行业基本面恶化、高油价挤压炼化利润、销售渠道效率风险[13] 后续关注点 1. 行业政策细则(如太阳能和化工产能控制)[5] 2. Q3-Q4的CPI/PPI环比动能[5] 3. 出口需求信号(尤其对价格敏感的光伏组件、电动车、电池材料)[2][5] 估值与评级(截至2025年8月7日) | 公司 | 代码 | 评级 | 目标价 | 当前股价 | |---------------------|------------|--------|--------------|-------------| | GCL Technology | 3800.HK | 买入 | 1.90港元 | 1.13港元[25]| | 恒力石化 | 600346.SH | 买入 | 20.60人民币 | 15.11人民币[25]| | 华鲁恒升 | 600426.SH | 买入 | 32.00人民币 | 23.71人民币[25]| | 隆基绿能 | 601012.SH | 买入 | 19.60人民币 | 15.84人民币[25]| **数据来源**:UBS Global Research,LSEG Eikon[25][29][32][36][39]
从自身攻坚到全链推进 光伏产业减碳加速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05
行业现状与转型 - 中国光伏行业正从"制造绿色"向"绿色制造"转型,绿色低碳转型进入攻坚期 [1] - 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首超火电,截至5月底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1] - 参评的55家企业中95%制定气候目标,87%开展碳排放及能源数据核算披露 [1] 碳排放数据 - 44家披露运营层面碳排放的企业2024年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量达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2] - 24家连续三年披露数据的企业碳排放总量从2022年4523万吨增至2024年7057万吨,2023年同比增46.6%,2024年同比增5.7% [2] - 碳排放增长主因是扩产导致产量增加及技术更替带来的能耗上升 [2] 政策与监管 - 工信部2024年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关注能耗、绿色制造及ESG信息披露 [2] - 沪深北交易所明确企业需披露21项ESG议题,涵盖污染物排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 [2] - 法国、韩国对光伏组件碳足迹要求最严格,欧美要求通过环保标签或EPD报告披露 [3] 产品碳足迹 - 25家企业披露超80个光伏组件、电池等产品的碳足迹数据,11家企业开展核算但未披露数据 [3] - 产品碳足迹分析可定位重点排放环节,推动减排措施如更换原材料或升级工艺 [3] - 供应链脱碳是关键,范围三排放占组件企业温室气体总量超90%,硅料/硅片企业超50% [4][7] 企业减排行动 -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获SBTi认证,隆基推动50家供应商完成碳核查,37家设定减碳目标 [5] - 40家企业2024年使用可再生能源5.71千万兆瓦时,减排超3255.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5] - 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超60%,隆基等四家企业占比超40% [5] 资源管理挑战 - 多晶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80%相关企业披露水耗数据 [6] - 11家企业评估水资源风险并采取管理行动,4家企业多晶硅水耗低于行业均值 [6] - 2025年将迎退役组件高峰,31家组件企业中仅16家披露回收工作,面临回收技术成本高、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7]
隆基绿能取得一种换热器、热场装置和单晶炉专利,使得晶体实现高质量的快速生长
金融界· 2025-08-09 11:28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9日获得一项名为"一种换热器、热场装置和单晶炉"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201960U,该专利于2024年8月申请 [1] - 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结构设计,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圆筒段和尖端段,其中尖端段的外周面投影位于圆筒段外壁投影内侧,这种设计可能提升热场装置的热交换效率 [1] - 公司专利储备丰富,天眼查数据显示其拥有2033条专利信息,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积累 [1] 公司基本情况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西安市,主营业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公司注册资本达757804.4598万人民币,显示其资本实力雄厚 [1] - 公司对外投资活跃,已投资3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49次,显示其业务拓展积极 [1] - 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除专利外还拥有207条商标信息和57个行政许可 [1]
光伏专利大战:TOP10企业专利护城河深度解析
钛媒体APP· 2025-08-09 10:02
行业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专利成为"反内卷"关键工具,头部企业通过专利诉讼展开激烈竞争[1][3] - 2025年组件出货TOP10企业中仅协鑫集成和横店东磁未卷入专利诉讼,通威股份因产业链优势专利风险较低[3] - 专利布局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有效专利数量、失效专利占比、在审专利比例等指标反映企业研发实力[10] TOP10企业专利整体情况 专利申请量 - 天合光能以7219件专利申请量居首,晶科能源(第二)、隆基绿能(第三)形成第一梯队[7] - 阿特斯专利申请量达4669件,远超市场对其专利实力的认知[7] - 横店东磁光伏相关专利仅681件,为TOP10中最少[7] 专利有效性 - 隆基绿能有效专利3900件居首,天合光能3448件次之,协鑫集成519件,横店东磁361件[10] - 一道新能失效专利占比最低(3%),阿特斯和协鑫集成失效专利占比高达40%[10] - 天合光能在审专利占比33%反映持续研发投入,阿特斯在审专利仅占6.7%[10] 专利技术含量 - 晶科能源发明专利占比70%最高,横店东磁65.6%次之,阿特斯26%最低[12] - 发明专利占比反映技术含金量,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防御价值较低[12] 重点企业专利分析 协鑫集成 - 专利申请趋势:2016-2017年高峰(176件/141件),2022年回升至年均100件,2025年暂录22件[15] - 国际布局:90%以上为国内专利,海外布局仅少量进入美日欧澳市场[17] - 技术分布:组件专利超500件,钙钛矿电池专利200+件,TOPCon专利89件,BC/异质结专利约30件[23] - 专利运营:167件专利发生权利转移,包括购买Maxeon、爱迪生太阳能公司专利,4件专利用于银行质押融资[25] 横店东磁 - 专利申请趋势:2021年达124件峰值,2023年保持108件,2025年暂录17件[29] - 国际布局:欧洲30件、美国14件,与其主要海外市场不匹配[31] - 技术分布:组件专利250件,TOPCon专利130件,PERC专利59件(部分2020年后申请),BC专利71件[36] - 专利运营:75件专利质押给建行东阳支行,31件内部转让,1件PERC专利完成海关备案(有效期至2034年)[38][40] 专利风险与战略差异 - 协鑫集成通过外购专利增强防御能力,横店东磁依赖高发明专利占比(65.6%)和海关备案专利[42] - 两家企业共同弱点:专利总量不足(协鑫1138件/横店681件),海外布局薄弱[43] - 横店东磁因高盈利可能成为诉讼目标,其美国市场14件专利难以形成有效防御[44] - 协鑫集成依托协鑫科技供应链优势风险相对较低[44] 技术路线差异 - 协鑫集成重点布局钙钛矿(200+件)和晶硅生产,横店东磁专注TOPCon(130件)和BC技术(71件)[23][36] - 横店东磁完全未布局异质结和钙钛矿,技术路线选择保守[36] - 协鑫集成专利涉及光伏+应用(充电设备/农业),显示多元化布局[23]
前五名厂商上半年电池片出货87.8GW TOPCon占比近九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3:39
电池片行业出货量及厂商排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五大电池片供货商总出货量约87.8GW,同比增长12.5% [1] - 前五名厂商分别为通威股份、中润光能、英发睿能、捷泰科技和爱旭股份,其中英发睿能与捷泰科技排名互换 [1] - 中润光能中国基地持续出货PERC电池片,同时推进技术升级,老挝基地成为重要输美路径 [1] - 英发睿能N型电池片出货量全球前二,二季度开始外销BC电池片,成为全球首家专业BC电池厂 [1] - 爱旭股份BC电池主要用于自家组件未纳入统计,PERC电池仍占其出货量70% [1] 电池片技术路线分布 - TOPCon电池片出货占比达88.3%,PERC占比11.2%,BC电池片不足1% [2] - TOPCon电池片中210RN尺寸出货占比达31.4%,较去年同期8%显著提升 [2] - 国内多数电池厂已将小尺寸产线转为生产210RN以跟进市场趋势 [2] 电池片市场价格动态 - 3月受抢装潮影响TOPCon电池片价格回升至0.3元/W以上 [2] - 7月初电池片价格跌至历史低点0.23-0.24元/W,接近企业现金成本 [2] 行业政策与未来展望 - 反内卷政策出台有望引导光伏行业走出供过于求困境 [3] - 政策有助于缓解电池片企业亏损压力,推动营运结构改善 [3] - 光伏产业处于变革前夕,需强化品牌竞争力并适应全球政经局势 [3]
隆基绿能财务总监刘学文薪酬断崖,从884万到451万,位居A股CFO降薪榜第一名
新浪证券· 2025-08-08 11:24
2024年度A股CFO薪酬数据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美的集团CFO钟铮以946万元年薪位居榜首,比亚迪CFO周亚琳以896万元紧随其后 [1] 薪酬降幅显著案例 - 隆基绿能CFO刘学文薪酬从884.75万元降至451.11万元,降幅49.01%,日薪仍达1.8万元(按250个工作日计算) [1][2] - 晶澳科技CFO李少辉薪酬下降306.87万元至238.25万元,降幅56% [3] - 国金证券CFO姜文国薪酬下降279.37万元至197.61万元,降幅59% [3] - 正邦科技CFO王永红降幅最大达73%,薪酬从220.05万元降至58.60万元 [3] 高薪CFO案例 - 顺丰控股CFO何捷年薪784.80万元,虽下降176.30万元仍居前列 [3] - 凯莱英CFO张达年薪383.81万元,降幅30% [3] - 通威股份CFO周斌年薪329.90万元,降幅27% [4] 行业与公司业绩关联 光伏行业困境 - 隆基绿能2024年营收825.82亿元(同比-36.23%),归母净利润巨亏86.18亿元(同比-180.15%) [2] - CFO刘学文薪酬与业绩深度绑定,13年老将薪酬腰斩反映行业周期残酷性 [2] 其他行业表现 - 表格显示24家上市公司CFO薪酬降幅超过30%,涉及光伏、证券、医药等多个领域 [3][4] - 天地科技CFO王志网降幅达91%,薪酬从100.27万元骤降至9.41万元 [4] 数据统计说明 - 数据来源于Choice,统计截止2024年末,任期不满2年的CFO未纳入统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