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燃料电池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重塑能源 :通过一般授权配售新H股募资约8000万港元 优化财务结构及一般用途
新浪财经· 2025-09-25 23:30
融资概况 - 公司通过配售新H股方式融资 发行583,860股(约58.39万股) 募集约8000万港元(净得约7830万港元)[1] - 配售价137.00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159.70港元折让14.2% 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19.2%[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0.7% 完成后占扩大股本0.7%[1] 资金用途 - 约3915万港元用于优化财务结构 约3915万港元用于一般公司用途[1] - 融资由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整体协调人兼联席配售代理[1] - 发行根据股东大会一般授权实施 预计于2025年10月6日完成[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氢能科技企业 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制氢装备及相关零部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1] - 业务范围包括提供工程开发服务[1]
未势能源再添“百台级”示范项目 拓展冷链物流场景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3:16
该示范项目,精准匹配保定市农发集团"一县一仓、全程冷链"运营标准,其短途配送范围覆盖保定市12 个县(市、区),可满足从仓储中心到学校的单日多趟次运输需求,切实保障生鲜果蔬、肉类等食材 从"仓"到"校"的新鲜度与安全性。 此外,由未势能源提供氢动力系统配套的30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顺利完成集中交付,并正式投入商业 化运营。 此次"双场景"氢能车辆的投运,是未势能源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继雄安新区"容易线"百台氢能重卡项 目、保定主城区406台氢能环卫车项目之后,在京津冀区域的又一"百台级"规模化氢能示范成果。 未来,未势能源将深耕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迭代,重点拓展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场景化应用,推动京 津冀乃至全国氢能车辆从"示范运行"迈向"规模化普及",探索无人机、两轮车等新兴氢能应用,向建 筑、能源、工业等领域延伸,构建多场景覆盖、全链条贯通的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目标落地实现。 本报讯(记者张晓玉)9月24日,河北省保定市校园食品配送与煤炭运输氢能车辆集中交付运营仪式在保 定人民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由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势能源")提供氢动力系统配套的200台氢燃料电池轻 卡 ...
美股港股联动,氢能板块爆发 亿华通一度涨超84%
凤凰网· 2025-09-18 13:56
美股氢能概念股表现 - 美股氢能概念股半年内大幅上涨 Bloom Energy Corp股价半年涨幅234% 最近一个月涨幅71% Plug Power过去6个月涨幅24% 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过去半年涨幅88% 过去一个月涨幅26% [1] - 美股市场情绪映射至港股 氢能板块9月18日集体大涨 [1] 港股氢能概念股表现 - 亿华通港股盘中暴涨超84% 收盘涨23% 报29.36港元 亿华通A股收涨13% [1] - 重塑能源上涨18% 报196.80港元 国富氢能上涨12% 报62.50港元 京城机电股份跟涨7% 报5.210港元 [1] 美国氢能政策利好 - 美国延长氢能项目税收抵免期限 从2026年延长至2028年 每公斤最高3美元税收抵免 [2] - 政策为氢能项目提供更大确定性 有望开启新一轮投资热潮 [2] - 雪佛龙 埃克森美孚等传统油气巨头重金投入氢能产业 [2] 中国氢能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6月10日发布氢能试点通知 推动氢能全链条发展 [3] - 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进入放量冲刺期 [3] - 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增多 中游加氢站建设推进 下游应用多领域创新 [3] 中国氢能装备产业进展 - 内蒙古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亿元 形成年产制氢设备650台套 固态储氢装置2200套产能 [3] - 全国氢能装备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4] - 70兆帕四型气瓶 90兆帕氢气压缩机等核心装备实现国产化 500立方米液氢储罐投入示范应用 [4]
蜀道装备:签署2468.38万元施工合同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48
合同签署 - 公司控股子公司蜀道丰田与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签署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生产线技术改造施工服务合同 合同总含税金额2468.38万元[1] - 合同工期90天 付款周期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和质保金[1] - 此次交易属于关联交易 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 项目影响 - 交易有利于加快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1] - 项目对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绿色中国”主题专区再次亮相厦门,展现产业特色共探绿色合作
商务部网站· 2025-09-12 14:47
新能源领域 - 道达尔能源展示涵盖润滑油 液化天然气 燃油 化工等多元业务板块的综合解决方案 [1] - 林德气体介绍氢能在钢铁 玻璃等行业的创新应用 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2] - 松下新能源带来广泛应用于汽车 移动出行及储能等领域的高安全性电池解决方案 [3] - 蔚来汽车展示全新ES8车型 采用102kWh电池包 CLTC续航里程达635公里 [3] - 丰田汽车展示氢能领域发展历程 包括已投入商业应用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3] 绿色低碳技术 - 施耐德展示一站式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从顶层规划到落地实施全方位赋能 [2] - 罗克韦尔自动化展示工业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实践案例 [2] - 润宇兆业展示碳中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 依托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实现综合能碳管理 [4]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推介《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重点领域降碳类 数智赋能类技术 [4]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展示全国首个碳普惠服务体系 将绿色出行 分布式光伏等碳减排行为科学量化并实现碳交易变现 [4] 农业食品产业 - 中粮集团携旗下7家公司共同参展 包括中粮油脂 中粮粮谷 中粮糖业 中粮科工 中粮酒业 中国茶叶 中粮资本 [3] - 卡夫亨氏展示味事达品牌味极鲜酱油 沙拉汁 黑胡椒酱等西式调味品 以及亨氏快煮意面联名产品 [3] - 嘉吉通过海洋+船模场景化展示供应链综合能力 同期展示农业供应链 动物营养与健康 美丽护理等品牌产品 [3] 活动平台概况 - 绿色中国主题专区总面积2559平方米 集展览展示 投资洽谈 项目促进为一体 [1] - 专区设置新能源 农食国际交流合作 绿色低碳 路演推介活动等核心板块 [1] - 配套举办绿色能源工作组会议 新能源国际产供链对接 农食产业消费趋势探讨 零碳园区创新发展等系列主题活动 [1]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重组告吹 向上游延伸战略无需“背锅”
犀牛财经· 2025-09-12 09:5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 标志着与旭阳集团历时半年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正式搁浅 [2] - 重组失败主要由于估值分歧 2023年公司市值峰值与2024年市值高点相差两倍余 双方无法就估值达成一致 [4] - 控制权之争是另一关键因素 旭阳集团要求董事会多数席位 公司创始团队拒绝交出控制权 [6]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公司营收3.6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 净亏损4.53亿元创最大年度亏损纪录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92.93万元同比下滑53.25% 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5.51%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总资产42.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98% 净资产23.98亿元下降6.38% [5] 行业环境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氢能市场显著下滑 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11] - 燃料电池系统价格降至2000元/kW级 但相比燃油车发动机成本依然偏高 [11] - 加氢站单站建设成本超1500万元 氢气终端售价35-40元/公斤 重卡加氢成本显著高于柴油车 [11] 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 - 公司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主动缩减研发团队规模 研发人员从2024年346人降至2025年上半年128人 [13] - 加快应收账款回收成为改善现金流当务之急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21.3亿元相当于营收近30倍 [13] - 拓展多场景应用包括公交 环卫 物流配送 冷链运输 船舶及热电联供等领域 [13] 核心技术人才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关系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5] 行业长期前景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中国绿氢制造设备装机容量将占全球近70% [13] - 国家能源局2025年6月发布氢能试点工作通知 推动技术装备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13] - 氢能赛道被视为马拉松 暂时领先或落后不足以决定最终胜负 [14]
亿华通终止收购旭阳氢能 产业链整合引关注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2:39
公司重大交易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方案 [1] - 交易终止原因是交易双方在方案上未能最终达成一致 [1] - 公司强调终止不会对现有经营和长远发展战略造成实质性不利影响 [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深耕氢燃料电池领域十余年 以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为核心主业 [2] - 承担国家863计划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专项课题 [2] - 燃料电池系统已配套宇通客车 北汽福田等主流商用车企业 [2] - 搭载车辆在北京 张家口 上海 郑州 唐山等多地实现规模化运营 [2] 公司近期业务进展 - 5月30日 搭载公司240kW大功率发动机的质子汽车出口澳大利亚 [2] - 7月30日 新一代3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广西百色正式下线 [2] - 8月8日 与鹏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探索氢能重卡应用模式 [2] 行业观点与战略方向 - 终止收购不意味着放弃产业链整合战略 而是基于交易性价比与发展节奏的理性调整 [3] - 未来将通过自主研发深化和产业链合作探索协同发展路径 [3] - 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向更多商用场景延伸 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 [3]
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 重庆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15
产业集群发展 - 重庆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思路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 - 形成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为龙头,10多家整车企业协同发展的整车体系 [2]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2] 技术创新突破 - 拓普汽车采用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使铝后副车架减重30%以上 [1] - 博世氢动力系统推出300千瓦氢动力模块,支持49吨重卡翻越天山 [2] - 氢燃料电池充能仅需10多分钟可实现600多公里续航 [2] - 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多合一电驱等技术位居全国前列 [2] 智能化制造水平 - 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 [1] - 工厂采用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 [1] - "光伏+造车"零碳工厂项目年发电15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3284吨 [1] - 建成349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车间和52个智能工厂 [3] 氢能技术应用 - 博世氢动力模块可适配4.5吨至49吨冷链物流车、环卫车及干线重卡 [2] - 氢动力系统在18个省份开展示范运营 [2] - 氢燃料电池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中保持良好性能 [2] 产业生态建设 - 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 [3] - 完善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等服务体系 [3] - 实施"渝车出海"行动,产品销往164个国家和地区 [3] 产能与增长表现 - 2024年重庆市汽车产量达25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5万辆 [2] - 2024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
亿华通(688339.SH):推进氢燃料电池在热电联供领域应用
格隆汇APP· 2025-09-03 09:15
核心业务与应用领域 - 氢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包括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车型 [1] - 积极拓展分布式发电和建筑热电联供等应用场景 [1] - 推进氢燃料电池在热电联供领域应用并向备用电源工业发电等多场景推广 [1]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遭遇“双杀”:亏损扩大、市占率跌出前十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92.9万元,同比下跌53.25% [1] - 净亏损1.6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41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55万元,较去年同期-1.83亿元有所改善 [1]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10.5亿元,亏损额逐年扩大 [1] 财务风险状况 - 总负债6.7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16% [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184万元,同比增加约20% [3] - 应收账款余额21.3亿元,为上半年营收的近30倍,同比上涨1.6% [4] - 1-2年应收账款占比最高约38%,5年以上长期应收账款达3.11亿元,占比14.6% [4] 行业市场环境 - 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4] - 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1947辆,同比下滑22.5% [5] - TOP3厂商市占率49.4%,TOP10厂商市占率87.1%,集中度较上年提升13.9个百分点 [7] - 氢燃料电池系统价格降至2000元/kW级,但相比燃油车发动机成本仍偏高 [5] - 加氢站单站建设成本高达1500万元以上,氢气终端售价维持在35-40元/公斤 [5] 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氢燃料电池装机量807.42MW,公司装机量占比20.8%位居第一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未进入TOP10系统厂商名单 [6] - 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7680万元,同比增加141.8% [9] - 重塑能源海外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加360.3% [9] 同业公司对比 - 重塑能源营收1.07亿元同比下跌9.9%,亏损3.33亿元同比减少28.7% [8] - 国富氢能营收1.09亿元同比下降19.2%,亏损8924.8万元同比减少20.4% [8] - 国鸿氢能营收5890万元同比減少55.7%,亏损1.84亿元同比减少13.2% [8] - 国鸿氢能毛利同比增加301.9%至310万元,毛利率由0.6%提升至5.3% [9] 战略调整举措 - 与旭阳集团签署框架协议,以定州旭阳氢能股权换取公司A股股份 [7] - 旭阳集团拟出资不超过5.5亿元认购公司A股股份 [7] - 重组旨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切入"制-储-运-加-研-用"产业端 [8] - 预计旭阳氢能可提供具有成本优势的大规模氢气供应 [8] 行业发展前景 - 示范应用政策将于2025年底结束,新支持政策尚未明确出台 [5]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中国绿氢制造设备装机容量将占全球近七成 [9] - 行业有望在2028年后进入爆发期 [9]